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江山旧梦 » 第四十七章夜难眠

第四十七章夜难眠

    此事亦不可久瞒,外界已是风风雨雨,若被苏伊人从别人处知晓岂不更加难堪,便是不说,她又能有几日痛快,这种事还是早做准备的好。况且她家中如此变故,又岂能置之不理。

    当初她一介弱质女流即能挺过追杀围堵,保护证据,千里奔逃,便是个心性坚毅的女子,还是尽早告知她吧!

    两人商议着,却听门外平缓脚步声,方才把三个弟弟赶了回去,如今这脚步轻缓稳重,一听便是两人,可想而知当属何人。

    忽然随后便又敲门道是给两位师兄送羹汤的,这是樊盈岫的声音。

    明知是探听消息的,也不能把自己师妹给拒之门外,况本也未打算欺瞒的,董恪去开了门。

    请了进来的正是樊苏二女,樊盈岫信口道,晚膳之时胃口不佳,方才腹中饥馑,便与伊人煮了些羹汤,看师兄房中尚有灯火,便送些一同品尝。

    看了看寒江,寒江故意去欣赏窗外远处几株月下翠绿芭蕉,仿佛看到绝世美人一般,扭不过来头。

    董恪只觉牙痛,打断了樊盈岫的言语,不然待会不仅是睡不着觉了,怕是连这汤都喝不下,“既然是两位妹妹送来的,赶紧品尝才是,不然过会儿时间,走了味道,岂不可惜?”

    仿佛欣赏完了美人芭蕉,才发现了两女到来,想起了董恪是他师兄,寒江极力赞同,“是极是极,师兄说的是极,这会还真有点饿了。”

    四人遂经历了一场比晚膳更加食不知味的咸甜交加的宵夜羹汤。再多的不忍也无法改变事实,何况苏伊人人自己也是心急如焚,抱着早死早超生的想法,董恪告知了樊苏二女今日寒江得来的外界音讯。

    一经听闻近日所生事端,苏伊人言语未生,已无声泪流,牵念耶娘儿女,顾不得当下景况,豁然起身,便要回去。从前远隔千里,如今同居长安城,却多有顾虑,不曾相见,蓦地听闻恶讯,方悔不当初,不曾与爹娘讲清楚,好让他们有所防备,本是不愿令爹娘忧心,却生生累及耶娘娇儿。

    可恨那无耻之徒,当年竟是瞎了眼,他曾是跨马游街探花郎,她被闺中密友拉倒酒楼上看,芳菲春风落绣帕,跨马探花抬眼望,一见含羞佳人退。他托了座师求婚,成就姻缘,都道是良缘天赐风为媒,得闺中姐妹艳羡,如今便不过一场苦涩独自尝。

    樊盈岫抱着无声泪落心碎肠断的苏伊人,一场痛哭耗尽她的气力,几欲昏厥。

    寒江道,如今你家人都已无碍,越关派的人贴身护卫,已是安全,他们正在休养。如今已至夤夜正值宵禁,又有大理寺派人看守,便是回家也得明日请辞才是。

    “那负心之人也算得了报应,只不过当时那人曾狂言污秽,惹得你生名不存,才气到了令尊令堂,如今又多事之际,怕你日后声名难复,你要更加坚强才是,不然日后可该如何自处?”董恪语重心长,已是打算到了未来。

    今夜又是无眠之宵,茫茫长夜寒董二人弈棋了度;樊苏二女相顾惆怅,各怀心事,惆怅到天明;古烈南熙樊江城三人嘀咕诛讨两个恶人仗势欺压驱逐他们三个年少的,床头翻转,晓望方休,只觉一闭眼就被姐姐叫起,朦胧睡眼,互生嘲笑,眼角带眵(眼屎),只被寒江挨个敲了脑门儿才消停了去梳洗。

    请了守卫的衙役前去通禀大理寺卿陆大人请见之意,得了幕僚先生引路。

    前夜一番折腾昨日陆泰陆寺卿尚神采奕奕,今日清早两眼青黑强打精神,想来昨夜难眠之人也有陆寺卿一份。

    董恪谦逊道陆公为国尽力实在辛苦,前夜来此,本是方便审案的,如今案子不知何时能了,还要劳累大理寺的列位官差辛苦,多有不便学生等人还是回去宅中等候,待大人有须,一声传唤,自当前来,免了大理寺人手吃紧……

    陆泰为官亲民和蔼,夸赞了董才子人品学问,忧心了苏伊人的安全问题得了保证。想到前日专司暗杀刺客没少在长安城作孽的夜楼,前去的都被连底端了,楼中未出的余孽也四散奔逃,朝廷借以毁了夜楼长安城中的据点。说不出担忧安全的事了。

    朝廷养兵千日,只承平日久,少见血气,终是落了下成,改日还是要上书建议让他们都去边关戍守,增以阅历,免了总是终日纸上谈兵,比不过一家行商护卫。

    陆泰又关怀了几句,告知待那逆徒捉拿归案,陛下定会还苏氏清白,以章苏氏忠孝节义之名,不必记挂些许无知妄言,有事随时可派人往大理寺,京兆尹告知,老夫等定为诸位排解。

    苏伊人那是强提了精神,拜别了陆大人,出来前与樊盈岫姐妹两个同拿了白煮蛋热敷,才免了陆大人一般青黑面目。

    郭贞其人行为可憎,人品低劣,为谋权势富贵,献妻投贼,从叛抛家。他本已归家,却不告知久候家中的高堂所为何事?不见了儿女便去岳家强抢,出言无状,满口污言秽语,诬赖妻子与人有私,谋害亲夫,抛家弃子,气煞了岳父母大舅哥一家老少,两个老人直接病倒,一双儿女如惊弓之鸟。

    嫡亲耶娘辛苦多年养育之恩全然不顾,行谋逆之事败潜逃,也不知会家人,丢下爹娘等待朝廷刑法。《大成律》有云:凡涉大逆之罪,满门抄斩流放三族。

    郭家父母也是被性情大变的儿子气的一病不起,更不知儿子事涉谋逆,只近来两日外人论说愈发难堪,除了下人采买日用,两家人连门都不出了。

    苏伊人本名一个静字,小字伊人,说是当年苏母生她时候苏父正陪伴孕妻读《诗经》解闷,正读“所谓伊人”之句,苏母就发作了,待诞下爱女,便以伊人作小字称呼。

    来长安途中多有不便,担心叫了大名被人知晓,故以这少有人知的小字称呼。

    一路行来长安几多艰辛今日方得见亲人,本已随夫任上数年,不曾回见耶娘,已是不孝,如今更是牵累年迈耶娘,满腔挂念委屈伤悲,着实难以言表,抱着别离两年的儿女与耶娘,一时忘怀,一场痛哭流涕。

    一家人抱头痛哭,多亏了苏静兄嫂收敛了情绪,拉住了正悲喜交加的几人,道耶娘才好了些,快莫作此形状,大夫交代了耶娘要少生情绪大变,免得伤了身体,加重病情,方才忍住了心头伤悲,各自引见进了大门。

    幸而虽是一别两载,日前生父癫狂,一双儿女尚未生疏,待苏静这个娘亲都极为亲热,粘着当娘的撒娇不愿离开。

    苏家院落乃北地特质大气疏朗,雅致清切,院中花木错落参差,少少两处山石别有风味,踏过青石小径,引往花厅叙话,本是夏暑之际,只觉清爽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