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忽悠刘备,建立海洋帝国 » 第六十五章 曹军来袭

第六十五章 曹军来袭

    第二天,秦川睡了个好觉,日上三竿才去了郡衙,找刘备议事。

    就见刘备正在更衣,而诸葛亮,竟然睡眼惺忪,顶着黑眼圈,也在……更衣。

    没想到,秦川差一点就见到了刘备、诸葛亮抵足而眠,同床共枕的画面,遗憾啊。

    秦川想了想,人家曹操家大业大,孙权家财是继承的,只有刘备,要啥没啥,只能靠抵足而眠培养感情了。

    “主公,辛苦了。”秦川当即有感而发,接着又道,“军师昨晚可熬夜了?”

    刘备只以为秦川在说为他向诸葛亮解释一事,略一点头,又道:“丞相昨夜翻了半夜的汉书。”

    秦川也看到了书案上,诸葛亮抄录的木牍上的文字。

    “元帝永光元年,春霜夏寒,日青亡光。”(公元前43年)

    “……”

    “延光二年,冬,无雪。”(公元123年)

    “……”

    “光和六年冬,父记大寒,井中冰厚尺余。”(公元183年)

    “建安二年,余记天旱岁荒,士民冻馁。”(公元197年)

    “……”

    这一看不打紧,从汉书到四民月令到诸葛亮父亲和他自己的记录,按照时间排列了总有几十条,又有太阳黑子的记录相印证。

    诸葛亮见秦川在翻阅自己做的笔记,揉了揉眼睛道:“看来黄巾起义,确实与气候有关,秦至前汉,气候尚暖;武帝之时,气候略暖;前汉后期,气候升温;王莽时,气候寒冷;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张堪曾在渔阳种稻,气候又暖;灵帝之时,气候又冷,这主公和亮所亲见。”

    接着,诸葛亮又感慨道:“治乱兴衰,竟真与此暗合,若三百年冷暖必轮回,那三百年必有治乱,此自然之理,非人力也。”

    刘备听到诸葛亮这么说,点了点头道:“海平之前言,三百年必有冷暖轮回,备尚不能分辨真假,如今看了军师的木牍,又听了军师的解说,才知道的真切。”

    这诸葛亮,竟真用一晚上,查阅了这么多资料,整理出了秦到建安年间的气候记载……

    这要拿到后世,都能整理整理,写一篇硕士论文了。

    秦川对诸葛亮的敬佩之情,更上了一层。

    “主公,这海平,若是来自千万年后,太过惊世骇俗,亮还不能断定来历。”诸葛亮说完,又看向秦川道,“不过亮,愿意相信他,盖因其所说种种尽皆有据,若说海平生就如此大才,亦有可能,无论如何,主公都该大用之。”

    好家伙,这诸葛亮,竟当着秦川的面怀疑了他,又举荐了他……

    一时之间,竟把秦川整无语了。

    刘备听到诸葛亮也这么说,又叹息道:“原来,从来也没有什么天命,天也不管谁当皇帝,是何朝何代,该轮回时,便轮回。”

    见刘备又有些气馁,诸葛亮连忙安慰道:“主公,大汉,若是人为,那我等就更改努力,一者,重建大汉;二者,改变海平所说的,日后胡人入汉地,我等汉民的困境;三者,打下基础,走向海洋,为后来万世开道。”

    秦川也不知刘备和诸葛亮说了什么,竟然让诸葛亮成了自己的半个拥趸,支持自己出海。

    “不错,主公,唯此艰难之时,更当奋起。”秦川接过诸葛亮的话,继续鼓励刘备道。

    刘备点了点头道:“自见海平以来,备的所思所想,也在慢慢改变,既然从来也没有什么天命,那我等便如秦皇造秦,太祖造汉一般,再造一汉,又有何妨!”

    “主公说的好!”诸葛亮点了点头,接着道,“亮每以管仲、乐毅自比,时人多说,乐毅如何与管仲比?唯有管晏可同列,而亮却不以为然。”

    “这是为何?”秦川也有点好奇,后世之人对此亦有争论,乐毅跟管仲,不在一个量级,诸葛亮怎么以管乐自比呢?

    “管仲以仁义为本,劝谏齐桓公;晏婴以奸诈为本,二桃杀三士,故亮每吟梁甫吟,叹世道之衰,人心不仁;乐毅攻城无算,却不轻杀一人,堪称仁义。”诸葛亮说完,又摇了摇头道,“当此之世,曹操、孙权辈虎狼也,亮谁与归,唯有将军!”

    好家伙,诸葛亮这一番表忠心,可是表出花来了。

    刘备激动的牵起诸葛亮的手,久久无言。

    秦川看到这君臣相契的一幕,想了想,自己是不是也该有所表示呢,于是也说道:“主公,川本天外之人,本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要说志向,便是不惜一切代价去延续华夏的文明,让它走向大海,走上天空,前往浩瀚的宇宙。”

    顿了下,秦川接着道:“而今主公仁义,世之英雄,便是川之所望,能承担此经天纬地之重任者!”

    诸葛亮听到秦川说苟全性命于乱世,心中五味杂陈,张了张口,终于是没说出什么。

    刘备听完秦川和诸葛亮的两番表忠,激动的又牵住了秦川的手,笑道:“得二位相助,天下何处去不得,天下何处,能不归我大汉,我华夏!”

    秦川感受到刘备手心的汉水,这才想到,这刘备可能不是轻易感叹什么大汉天命,而是应该有些拿不准这两个智慧之人的忠心,还好诸葛亮接住了,他秦川也接住了;当然,也可能是刘备就这么随心的随意一叹。

    虽然三人目的不同,但殊途同归,这一刻,便是三人彼此交心,倾心想和的时刻。

    “报!”

    刘备拉着二人的手,出了门,便见一个小兵拿着一个锦囊呈了上来。

    刘备松开手,三两下便拆开锦囊,将其中木牍取了出来。

    “曹操遣约计十八万人,以水军左武卫先锋,讨逆将军江夏太守文聘率襄阳水军两万;陆军左武卫先锋第一军虎威将军于禁领万人;第二军荡寇将军张辽……”

    密密麻麻写满了七个军,整整一板的官职人名及人数看得人头皮发麻。

    这曹操,主攻方向还是江夏。

    另一片木牍上写着:“广陵虎虏将军臧霸、东城平东将军陈登、信阳征南将军汝南太守李通……”

    这几支军,是往淮河攻向孙权的,由于情报原因,还不知道具体人数。

    主战场,在荆州,而扬州,还另有副战场……

    秦川看了这军报,心道这曹操,因为刘琮不战而降,是飘了吗?就算是之前秦川给了他当头一击,仍然决定两路出击?

    还是说既然已经对孙权发了战书,那就干脆刘备孙权一起打算了?

    三人看完木牍,面面相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