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我原来是道士啊 » 第十章 花灯月夜远游人

第十章 花灯月夜远游人

    江淮花灯节极为热闹,江淮三绝只是江淮浪子的俗称,分别为江淮女子娇羞芙蓉面,动如脱兔上下跳,背如杨柳依依靠!

    张青渡行走在去往杨家的路上,目不斜视,周遭风景却一一落入眼中。可惜了可惜了,杨夫子竟然连江淮三绝也不清楚,看来江淮女子名气还不响亮。

    背上背着个小行囊,道袍破烂,模样与游行在外的道人一样,一看就是身无文银的,行走江湖,财不外露,贫道很是谨慎!

    回头看了看北面,已经看不到那座小道观,那就待会儿一起道别了。

    “咦?张大道长!你也在呢,不像你的风范啊!”

    旁边传来一阵轻咦声,张青渡有些开心,看嘛,远游人总有相送,这就叫缘分了。

    歪头看着江淮莫家嫡女莫心说道:“什么风范不风范,姐姐见笑了不是。倒是姐姐今日仪容大气,千里花灯都快容不下了。”

    莫心闻言笑了笑,奉承话听了许多,好像都没有这个小道士来的中听,轻轻翻了翻白眼,风情妩媚,直直看得一同游玩的几个男子浑身发软,望向张青渡的眼神有些不善,莫心在江淮这个圈子里出了名的冷艳,而且身份极高,自身手段又要胜过许多男子,哪里见得到如此妩媚的姿态。

    莫心嘴角带笑,说道:“不要耍贫嘴了,今日大好时光,女子颇多,不找个地儿好好算上一天的卦?”莫心身边那个闺中密友有些疑惑,未曾见过莫心愿意与一个男子主动搭话。

    张青渡开口,一本正经道:“小道夜观天象,今日不宜测卦!”

    莫心自然不信,问道:“那你背着行囊做甚,是算命混不走了,要去打家劫舍了?”

    “贫道行得端坐得直,怎会做如此下流行径!是那杨家请小道外出游行一翻!”张青渡趾高气昂,很有面子。

    一个锦衣男子看不下去这个如同乞儿的小道士能和莫心搭话如此多,阴测测的说道:“哪个杨家?”

    “自然是江淮夫子杨家!”

    这下就连莫心那个闺中密友也看不下去了,摇了摇头,觉得这个有趣的小道士吹嘘的过分了,在场几人除了莫心与她之外的四个男子无一不是江淮名门之后,所有人其实都心知肚明,江淮名门贵族,虽说有将杨氏列在其中,甚至与朱氏莫家并列,不过这些江淮名门之后都从小被耳濡目染。

    有杨夫子的杨氏,是江淮独一档。任你权势滔天,也招惹不得。再加上杨家确实门风不显,除了寥寥几次论学,杨夫子都拔得头筹,大楚皇帝十二次八百里加急恭贺,才让所有人都知道了江淮还有个圣上心心念念的杨家。除此之外,这些江淮名门之后出类拔萃的也好,纨绔子弟也罢,进过杨家大门的少之又少,就连杨氏有多少人也半点不知。

    莫心的闺中密友是一个英姿飒爽的女子,肤色微黑,更舔几分英朗之气,眉宇之间最似男儿,出生于江淮邱家,武将世家,而所有江淮武将,又以莫劫伤为首。

    邱莹莹觉得此人简直大话连篇,却又觉得小道士生活不易,难免有些感慨,随即接话说道:“小道士,你要去便去,我等还要赏花灯,就此别过。莫姐,你看如何?”

    莫心点了点头,对于杨家,她其实也是一知半解的,不过有一点她能确认,那就是杨夫子来自己家中做客之时,父亲简直半点傲气都无,所以张青渡说杨家请他,是有些滑稽了,罢了罢了,不知道小道士今儿怎么了,旁边几位可不是善茬,小道士要是继续在这,吃了亏可不好,当即笑道:“那也行,张大道长,咱们就此别过啦?去那杨家可得帮我多看两眼,云遮雾绕的我可好奇得很。”

    说罢便转身离去,锦衣男子还要开口,却发现身旁几人都已经离去,匆忙跟上,临走前还不忘嘲讽一翻张青渡。

    “你就可劲吹儿吧你!”

    望着几人离去的背影,张青渡砸吧砸吧嘴,都不是什么不好的人就是了,至于那个锦衣男子,也就是指望着在心上人面前多说几句话而已,说不得那天国破家亡就要披甲上阵的,年少最多是狂傲,老来心沉定江山嘛。

    “解灯谜!解灯谜!”

    “卖糖葫芦咯~~好吃的糖葫芦儿~~”

    四周嘈嘈嚷嚷,人山人海,有年轻才子封楼饮酒做狂士,有摊下小贩高声叫卖。盏盏天灯冲天而起不知落向何处。家家妙龄女子眉目流盼杨柳边,有寒门清瘦士子借灯读书,许下宏愿。

    人间烟火,最抚人心。

    张青渡行走人海间,走到一座宅院前。

    宅院门前两盏灯笼,并无护院,宅院比较偏僻,不过位置绝佳,北方是莫氏祖宅,南边是朱家大院,呈众星拱月之势,行人稀少,极为安静。

    门口一对对联,笔劲苍茫,流意婉转。

    檐下蜘蛛一腔丝意,庭前蚯蚯满腹泥心。

    少年道人立与院子前,沉思一翻,道了一句神仙难解相思,便走上前去推开门,就见一袭白袍立与院中,等候已久。

    杨念安一袭白衣,俏生生的站在院子里的一颗桃花树旁,人比桃花美。

    白衣碎步跑来,香风扑鼻,张青渡揉了揉鼻子,杨念安就到了身前,年龄差了三岁,所以身高差了许多,杨念安踮起脚脑袋才能够到张青渡的下巴。

    “小咕噜球。”

    “青渡哥哥,你来啦!”杨念安抬起头,极为欣喜,不等张青渡开口,就伸出手拉住衣袖,往里面走去,边走边开口,“父亲说你要和我一起去玄天宗修道,我还以为他骗我的呢!”

    杨家宅院极为安静,一路上碰到的家仆也才寥寥几人,见着了自家小姐匆匆忙忙的样子都喜笑颜开。

    来到一处灯火通明的屋内,里面有四人,正中坐着两人,一人乃是江淮夫子杨雨新,一人一身青色道袍,中年面容,表情肃穆,手持佛尘。身后站着一男一女,男子面容俊逸淡然,女子灵秀出尘。

    待到杨念安拉过张青渡来坐下,除了杨雨新微微点头之外,其他人注意都只在杨念安身上。

    那个手持佛尘的道人见了杨念安,笑道:“天生道体,难怪师尊会让我前来接引。杨夫子看来与道门有缘。”

    杨念安不知如何回答,就歪头看向边上,离张青渡近些。杨雨新抿了抿嘴,这道人也是洞虚境界,果然也看不出念安的体质,看来希望全在张青渡身上了,笑着随意答话道:“多谢崆松道友,小女就有劳多担待了。”

    崆松苦笑着说道:“师尊对杨夫子女儿上心至极,哪里轮得到我等来照顾。就是宗主师兄,也过问不得。所以还请杨夫子放心,令女入了玄天宗,除了潜心修道之外,绝不会被俗世所扰。”

    杨雨新点了点头,修道如何他其实真没有多上心,结发妻子逝去多年,但求女儿平安便是,此去玄天宗,最主要的还是解开女儿的命数五孤!

    与张青渡对视一眼,又无奈的看了自己女儿一眼,正色道:“崆松道长,这小子乃是我已逝旧友之子,年少缺少管教,现如今跟着一个云游老道人厮混,念安与他自小青梅竹马,这小子又整天想什么求道仿仙,还请崆松道长带着这小子一同入得玄天宗,也好让他死了这条心,认真求学。”

    杨念安憋住笑意,眉目如画。张青渡暗自竖了竖大拇指,杨夫子不愧是读书人,腹有良谋!待会得找个机会等自己走后让杨夫子去穿上道袍帮自己维持维持道观的名声!心中想得多,脸上却是一脸憧憬之色,呆呆的望着崆松道长,活脱脱一个向往修道长生的凡夫俗子。看的修道多年的崆松道长都有些不自然,其实杨雨新说完之后,他也打量了一翻这个道袍怪异的少年,修行天赋实在稀碎,体魄更是孱弱,仿佛平原一陋室,四处漏风。

    不过看着少年实在精诚所至,再加上一个杨念安就足以抵得上许多天才,也就不在意了,随即说道:“既是杨夫子所托,崆松自然竭尽所能。”

    杨雨新点了点头,低眉良久,起身说道:“我送送我女儿。”一句话说出来,杨念安莫名就红了眼眶,呆呆的不知该如何。几人往外走出,杨雨新握住杨念安的手,看着不知不觉长高许多的女儿,轻声道:“备了许多桂花糕在马车上,若是想吃,就让你师尊传信回来。”

    杨念安点了点头,梨花带雨。

    一辆马车停在门口,几人上车去,杨雨新拱手拜别,崆松道长打了个道门稽首。

    马车渐行渐远,从安静的杨氏门口驶向热闹的花灯集市。杨雨新在门口站了许久,才转身走进院子中,一个婢女看着小姐离去的方向,在一颗梨树下捂住嘴哭泣。

    杨雨新走到一处桑树下,坐在石凳上,倒了杯酒,许久才饮尽。

    ———————

    马车由南向北驶出,城内有眼尖的看着马车上那一个亮眼的黑色标志,立马让开。

    莫心几人游玩赏灯,看到那车行来,也是避让开来,杨夫子出行了!莫非是杨夫子今夜花灯节上,要与人论学?正在几人好奇之时,凉风袭来,车上帘子被吹开,露出一张面孔,还对莫心眨了眨眼,嘴唇微动,然后便遥遥离去。

    几人如遭雷击,那个锦衣公子哥儿更是惊慌不已,出生将门世家的女子邱莹莹最先反应过来,惊叫道:“是…是……是那小道士!他还真去杨家了?”

    看那锦衣公子哥失魂落魄,莫心笑了笑,压下心中震惊,安慰道:“放心吧,他不记仇的。”然后就笑了起来,刚才那小道士说的大概是,小道心诚则灵!

    马车走到北边,张青渡陡然开口,“仙长?”

    崆松疑惑道:“何事?”

    张青渡真诚道:“可否在前面道观停步一二,小道…喔不…在下早年问道,认识了个老道人,此去修行不知何时能回,想着与老人作作别。”

    崆松点了点头,倒也不为难,说道:“去吧。”

    张青渡一溜烟跑下,走进道观中,进了一间偏房内,老道人正在朝着窗口坐着,双手搭在腿上,察觉到张青渡走进来,醒了醒瞌睡,好像再也不能动手打这小崽子了,说道:“要走了?”

    张青渡走上前,破天荒的有些拘谨,回复道:“小黑不走,让它留在道观里,你好有个伴儿。”

    老人点了点头,说道:“前些日子我听说南边有个姓朱的死了,我想就是老朱了,平日里看着挺精神,没成想还是比不过我,嘿嘿,我得晚点去见他,好让他待客。走吧走吧……哪里能在小破道观一辈子。”

    张青渡点了点头,两人这些年斗嘴多到数不过,现在离别好像没什么好说的,只是坦白道:“这次是去玄天宗,有一半是为了你,老的面子被打了,小的找回来,江湖规矩。”

    老人听到那个记忆中久远的名字,远到已经只记得名字,茫然转头看着身高挺拔的张青渡,好像想起了什么,呢喃道:“记得要回来。”

    张青渡重重点了点头,拍了拍老人肩膀,陪了老人一会儿,听到鼾声渐渐,将椅子放平,取一方被子盖上,朝着一处黑暗处平静说道:“照顾好老头子,不然八部众都下地狱。”

    黑猫从黑暗中走出,低声呜咽,如深渊恶鬼。

    一刻钟后,一辆马车往北方更北方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