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在30岁这年决定单身至死 » Into the wild《阿拉斯加之死》

Into the wild《阿拉斯加之死》

    影视会美化主角,超级流浪汉Alex虽然已经竭力表现得蛮荒,但还是遮挡不住男主演的帅气。一闪而过的克莉丝汀也是一样,虽然演绎得极其稚嫩但仍然有掩盖不了的美丽,让人难忘。我想说的是:现实生活中,那些真正的流浪汉,每个人看到都会想要远离,所以我们很少知道属于他们的、或许更加震撼的故事。感谢艺术,让不同的现实在创作里重合,人们得以看见平行时空正在发生......

    追逐自由、寻找真理,结局却是惨淡死去,几乎所有关于荒野的故事最终都在引导人:要回归社会!也许这是因为进化本身是不可逆的吧。

    电影的中文名被翻译成《阿拉斯加之死》,突然就多了层悬疑恐怖,而少了许多原文的温情。我还没有读过那本书,但从电影的场景来看,Chris短暂的一生确实是精彩而没有多少遗憾的。他在徒步旅行中找到了家人以及内心的秩序,他清晰地在过着自己理想的生活。虽然射杀麋鹿的奔溃以及误食有毒土豆的绝望,淋漓尽致地投射到每个观影者的内心,但是生活的选择在于;享受如何的幸福=承受如何的痛苦,没有哪一种幸福是不需要代价的。

    23岁的Alex,比大多数同年人要活得清醒,所以他压抑起来的情绪在自然中释放得异常猛烈。故事的旁白里Chris的妹妹,她或许直到哥哥死后才知道他的那段更名为“超级流浪汉Alex”的生活。而以Alex的身份流浪于荒野的Chris,过着自己认定的真实的生活。为什么故事的后来河流融化,奔腾着不让Chris回归现实?如果都市里的生活都是假象,人们戴着面具演戏,被权利和欲望裹挟,那么荒野里的生活真相是什么呢?为了生存而全力挣扎,直到失去生命?所以人类物种不断进化,成为了被关在高楼大厦里的游戏玩家?

    为何故事的最后,Alex觉得可以被分享的才是幸福?人是不是从骨子里就很难割断群居的羁绊?没有人能长久地承受孤独,是人类的基因不允许。Alex本可以和Tracy一起延续自己的基因,像旅途中遇到的那些结伴流浪的人一样,他们漂泊但是又不完全孤独。从很大程度看来,那些结伴的流浪者并没有脱离现实生活,而是将现实的大部分需求背负在身上前行,所以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都算不上是真正的流浪。只有Alex选择独自一人,而在死亡迫近的时候,一个人内心真正想要回归的却还是自己的家人。他的父母不可能看到他眼前的世界,在烧毁美元的那一刻,他们与Alex就已经不再生活于同一个现实世界。

    做皮革的老人,也许是预感到了最终的不幸,希望能用温情留住眼前的男孩。但是人生就是这样,当彼此看到的现实不再相同时,彼此的语言也不再相通。我们与爱着的每一个人都最终会走向这样互不理解的境地,但是我们仍然要向前,因为总还会继续遇到可以相互理解的人。

    他的雨靴里有电话号码,可是Alex没有手机。司机师傅也许是见多了这样的人,所以那辆神奇巴士上活过或者死去的人,全部都是与Alex生活在同一现实理想里,虽然他们不曾在空间上相遇过。所有极致的孤独都是假的,只要有人与你经历过同样的经历,你就不可能是完全孤独的,JackLondon的荒野也不完全是虚构的。

    生命萧条的最后时刻,连猛兽都嗅不到生物体存在的气息,那个时刻欲望和恐惧才真正地消散了——人本身并不存在,这就是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