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霜梅轩色 » 第四章 龚执事

第四章 龚执事

    从宝烛寺回来的第二日,静轩并没有与往常一样诵读诗文,而是换了一身素色劲装,熬上药粥,提剑出了屋子。

    立在院子里,劲风使静轩身子有点抖,但他没有在意,重复着一个简单的动作:

    拔剑前出,收剑回鞘。

    静轩昨日陪王后回来后,因为羡慕大郎的剑法,也想早日习武,便独自在书斋查探了好久。翻找杂书时,看到国学殿编撰的《旧国秩事》里的一个故事:

    战国时期,剑法最强之人是为盖聂,剑法飘逸,无迹可寻,但排名第七的无双剑客不赞成盖聂无人敌的说法,两人相约在百日后比武。

    自那以后,无双剑客朝气晚睡重复一个动作。

    拔剑出鞘,收剑回鞘。

    百日后两人在墨家比武,虽无双剑客输了,但在第一剑差点砍掉盖聂的左臂。

    自己倒不是想练就这种剑术,昨日看了两位高手比武,希望自己需要拔剑的时候,可以迅速出剑。

    过了半个时辰,静轩的鬓角都冒出了汗,呼吸急促,无奈地放下宝剑,回屋洗漱更衣,吃下药粥,出了院门。

    因为龚执事陪着去雪落城,静轩准备先去拜访一下,提前打个招呼。

    执事房位于王爷府前院,离府门不远,每个进入的王府的都必须经过执事房,才能真正进入前厅,执事们地位超然,只听从王爷的号令,王府内一共有十三位执事。每个执事都是超越第四境识海境的高手,执事统领据说是第六境的存在,静轩从没见过此人,颇为神秘。

    静轩递了拜帖,在门外等候。

    过了片刻,一位家仆便领着静轩进了执事房,穿过会客厅,后院里有一个宽阔的比武台,布置简单,场上有两位执事正在比武切磋,剑芒和刀气在空中不停地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真气呼啸,风雪眯眼。

    两位执事已经到了激烈的时刻。持白色长剑的执事斜步上前,长剑在空中一挥,却是使出了武技。那位持刀的执事也不虚,直接把刀横在胸前,挡住来袭的剑光,左脚一蹬,直接砍向另一位。白剑执事却突然用了奇怪的动作使刀芒转了向,直砍在旁边腰粗的云柳上。

    轩站在旁边痴迷地看着场上愈演愈烈的比拼,如痴呆了一般。第一次看见强者的对决,静轩有些激动,也坚定了自己心中的想法。却在这时,突然听到一个粗狂的声音嘶吼。

    “吵什么,还让不让人睡觉了”,一位中年大汉扛着一把很宽的剑从旁边的屋中走出,嘴里骂骂咧咧的

    ,静轩反应过来,转过头瞧了瞧。那人大约四十多岁模样,在寒冷的冬天任然穿着枯黄色短衫,裤管卷起,手里拿着一把横宽的剑,两个胳膊如旁边的云柳那般粗,肌肉凸起,脸不大,下巴上有浓密的胡须。

    这位便是龚执事了。

    静轩不敢怠慢,上前行礼“拜见龚执事,小子静轩。明日就要前往雪落城了,不知道龚执事有什么要交代的?”

    “你就是静轩?”,睡意惺忪的龚执事揉了揉眼睛,看了一眼静轩。

    “李老大说的不错,你还真是个手无缚鸡的士子哥。交代倒是没有什么交代的。”,龚执事用一种嫌弃的眼神打量着静轩,突然眼前一亮,拉着静轩的手,“听说王爷对你不错,要不你去街上多买几坛好酒,咱哥俩在路上喝。我也好教你练武不是”

    “啊,我不会喝酒”,静轩脸刷的一下变红,小声嘟囔了一句,惹得旁边几人哈哈大笑,几位在旁边的执事纷纷调戏龚执事。

    “老龚,你他娘的没钱,又去祸害别人家小孩”

    “就是,又去赌坊输钱了吧,连酒都喝不了,真可怜”

    “小心李管家扒了你的皮”

    龚执事一听急眼了,提剑一掷,整个比武台跟着晃动起来,“都他娘的闭嘴,一个个守财奴,我家轩哥儿请我喝酒,管你们屁事,我可不怕他李老头,上次是他侥幸赢了一场,再打过,我让他吃不了兜着走。”脸色一变,笑嘻嘻地看着静轩,“轩哥儿快去,记得多买几坛,老哥在路上教你习武。”

    静轩无奈告辞退去。

    正好自己今天也想在城里逛逛,置办下行李事务,顺便去轩书阁买点纸墨,准备带去雪落城。出了执事房,便向外城走去。

    轩书阁,在齐王朝七府二十二郡都有,专门售卖古人的琴棋书画,文房四宝,听说京都总阁有十二层高,彷如云霄,专门接待儒教人士,听说背后有皇室的背景。但西凉王府民风粗狂,被南人称为蛮夷之地,这里的轩书阁生意不好做,只有三层楼高。

    静轩进了门,被一楼管事认出,“轩哥儿来了,前日来了些江南水墨,你来瞧瞧。”

    跟管事寒暄了几句,静轩便坐在一旁的雅厅铺纸试墨,江南古墨确实不错,墨色通黑,含而不发,散发着独有的墨香,一笔划过没有断层。挑了三块,再买了些宣纸准备告辞离去,却被管事拉住,“昨天北街的马商从扬州古玩集市淘来了,前朝大儒司伯静的墨宝,今日请阁老鉴定,差不多开始了,我领你上去瞧瞧”。

    闲着无事,静轩便跟着上了楼。

    正当静轩准备上二楼观赏墨宝时,一辆马车却在轩书阁门前停下,马车上下来一位老者和一位少女。轩书阁的大掌柜瞧见,马上下了三楼前去迎接,与静轩二人楼梯上碰了个照面,管事和静轩无奈退下一楼,站在一旁等待贵人先上楼。

    静轩看不真切,只瞧见一位老者被一位少女扶着上了楼,少女穿着淡紫色衣衫,白芷的手腕上带着一个玉镯,头上戴着帷幔。看见阁老恭敬的态度,想是那少女身份尊贵。

    静轩不由得问了下管事。

    “这两位贵人是谁?”

    “听说是从京都来的,我也不清楚,进入西凉王府地界时由黒巾军护送,你在王爷府没听到消息?”

    “这些事没听大郎哥说过,好了,还是上楼看看墨宝吧”

    静轩和一楼管事便上了楼,二楼一处不大的雅厅里已经围了一群人,都是近年考中的士子,穿着白色的士子服,有几位和静轩同一期考过,便站在那里寒暄。

    过了片刻,那位大掌柜和马商商会的会长一同从三楼下来,手里拿着一幅字画。

    “诸位,这幅字画我已经认真鉴定过,也请京都的贵人瞧过一遍,得出了答案。按规矩大家也来看一遍,就是这首《端午祭》,就请你们鉴定,如果鉴定结果与轩书阁的一致,赠银两百两。”

    故居巷陌填柳枝,

    汨罗江畔增新叱。

    梅谢梅开今几度,

    楼外见楼几时休。

    黛瓦青墙如梦境。

    厅外新词作旧韵。

    陌上烟雨怎归去?

    江南明月浮萍聚。

    静轩看着这首诗,用小隶写成,上面还有司伯静的印章。却与以往司伯静矫若惊龙,笔扫千军的书法气势不同,这首诗虽劲骨丰肌,却稍显刚柔不济,司伯静的印章却是真的。

    静轩在脑海中思索了片刻,便在纸中写到“十里亭下,太守所著,真”。

    搁了纸笔,把答案给了旁边的执事,静轩也想看看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但已至黄昏,自己还没有买酒和置办点行李事务,便告辞离去。在南街衣铺里挑了几件素色秋袄,在深巷打了四坛汾酒,

    见天色已晚,便回了王府。

    静轩刚进府门,却被一位执事拦住去路,那位黑衣执事在静轩耳边递了一句话。

    “王爷让你去书房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