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霸王臂 » 127.道观

127.道观

    南宫教授继续说道,这五溪蛮最奇特的风俗莫过于“悬棺而葬”,他们的历代部落王或者一些贵族,在死去后都会采用这种入葬方式。取巨大的整段树木掏空之后,雕刻成船型,再按照死者的地位高低不同,将他们放入其中后悬挂到溪流旁不同位置的悬崖峭壁之上。

    陈里问道:“以当时蛮人的技术水平,做这种悬棺绝对是劳民伤财,为什么他们还都这么热衷于此?”

    南宫教授道:“一种可能是当时的蛮王相信这样安葬、最接近天空,将来会有机会羽化飞天;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害怕被盗墓、死者灵魂不得安宁。”

    我个人倾向于后一种可能性,要知道那个时候中原诸侯国的王、或者大贵族下葬,都已经流行起山陵、砌大墓,搞厚葬礼仪。如果五溪蛮的祖先中有从中原诸侯国逃过去的贵族,那肯定也希望死后能这么操办,但是又局限于百越地区的自然条件,只能利用有限的资源,尽量打造让盗墓者感到最困难的安葬方式。

    陈里不屑道:“这种穷山恶水的地方,能有什么宝物随葬,那林恩还费老大的劲去盗悬棺,搭进了自己搭档的性命。”

    南宫教授道:“地方是穷,但是蛮王不会穷啊。据说那里的月溪、龙溪有产沙金,两汉的时候就有当地献贡朝廷天然狗头金块的记载,一块重达数十斤呢,想必那些贵族、蛮王的棺材里也不会少了金子。”

    陈里听到有“金子”两字,眼睛又发出光来,回头跟我说道:“我们这趟去福建找那个老鲛,如果顺利的话,不如顺便再跑一趟武夷山,看看林恩到底是想去找什么?”

    我不搭理他,仍对老教授说道:“蛮王野人的事咱们先搁一搁,我给教授您汇报一下斩龙潭的情况。那地方在山东的黄石悬崖山里,挨着东平湖,应该就是当时秦汉年间所谓的大泽之中。“

    我把此行所遇大略给南宫教授说了一通,讲到杜衍候王翳在悬崖峭壁上开凿七星神阵,自己躲在其中修道直到羽化时,老教授点头道:“那个时候的古人,崇尚修道炼丹,追求辟魔长生。史籍中也多有记载,丹药吃多了,会羽化飞仙、尸身不腐不烂---”

    我被他一说,不由想起在斩龙潭边跟那尸鬼将军对砍的一幕,忍不住道:“教授,那史料中可有记载如何杀死那些嗑药嗑到浑身刀枪不入、也没有痛觉的怪物的方法吗?”

    南宫教授楞了一愣,意识到我们可能又是碰到了什么不干净的诡异东西,说道:“那多半还是要找道教的人帮忙。我记得那些野史中,譬如《太平广记》、《异神志》之类的记录,有说遇见僵尸、恶鬼,普通的刀剑都无法对付,只能找有本事的道士,开坛作法、引来天雷击之,顿时皆化为齑粉。”

    我挠头道:“我知道上海有名的寺庙,龙华寺、静安寺,这道观嚒----”

    陈里插嘴道:“城隍庙啊,那里不是有土地老爷的道观嘛。”

    我疑虑道:“城隍庙那里,都是去求高考中榜、算命发财的,我记得大殿上供的城隍老爷也是文绉绉拿着书卷的神像,恐怕帮不了我们吧。”

    南宫教授道:“我知道有一个百年老道观,距离城隍庙也不太远,在老西门那里附近,嗯---名叫《白云观》,你们可以去找里面的道士聊聊,也许他们能帮上你。”

    从学校出来,看看日头还早,我心想择日不如撞日,就拉着陈里直接按老教授说的地址找了过去。“老西门”三字的寓意即是上海最早开埠老城区的西门,这里都是一些老街坊房子,里弄小巷曲折交错,还有很多人家的卫生问题是靠倒马桶解决的,车子根本无法驶入。我和陈里在里面东问西问,走得浑身冒汗,总算是在一条小巷子里找到了白云观破旧的山门。

    门口坐着一位在打瞌睡的年轻道人,看见我们两个想进门,扬手指了指一侧墙壁上的字,上书“门券两元,请香免费,二十元包解说”,原来这里还是要收门票的。陈里豪气地拿出一张一百元的人民币来,大声道:“拿最好的香来,解说也包了。”

    那道士见有生意上门,也不打瞌睡了,开了票笑呵呵地领着我们进门参观,这道观外面看着山门不大,里面居然也有三进大殿。我们进了前殿一看,上面端坐着一位红脸长须、右手持着金闪闪一柄竹节鞭的神像,更奇特的是那神像额头正中、居然还竖开着一只眼睛,脸相凶恶狰狞。

    陈里指着神像的额头喊道:“呃,难道你们这里供奉的是那三只眼杨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