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闯旗 » 关于流寇的一些说明

关于流寇的一些说明

    据《平寇志》记载,起义军虽有百万之众,为闯王马首是瞻。农民军的内部结构是,首领被成为掌盘子,每个管辖二三十个老管队,一个老管队管辖六、七十或四、五十个小管队,每个小管队又管辖一、二百或者三、四百个管队,而最小的被称为管队,一个管队有二十人。

    实际的情况不会每个都那么精准,但大概会在这个数目范围左右,败军之后多会锐减。

    且农民军一向为了配合作战,都是分分合合的,除了嫡系和旁系地位相差较远,其他的兄弟,一般不会有太重的主队思想包袱。

    孙传庭大起义军战场上缴获的物资主要为马骡七百二十七匹,盔甲一百八十五副,武器一千六百五十二件,而事后降卒献出马骡三千零二十一匹。

    从这组数目看来,闯营起义军的马骡配备是极高的,根据《平寇志》也能看出,流贼以马为家,大头领六七十骑,小头领亦二三十骑。

    而且经过长期的作战,他们已经并非一开始那种愣头青思想,他们形成了严格的养乘纪律,十分重视修养马力,有“其马不轻骑,留为战用”的说法,包括后面会提到的李自成,高迎祥这种养马纪律是深入人心的,卢象升曾在奏疏中记载过起义军在中原腹地抢夺马骡的现象,并且提到,起义军老弱妇女皆有骡驴。

    .起义军在转移时,同样有规定,“唯以妻子牵之,衣服妇女器械等项,各载以驴,团聚同行曰老营”这样的方式进行转移,速度便会大大提升,能很迅速地摆脱官兵的追击。

    当时的明廷官兵大概是马三步七的编制,首先很多时候,战马的数目就比不过起义军,即便骑兵也是一人一马,往往骑了二三十里,就人疲马倦,马兵数目少,不能舍弃步兵而驰又不敢穷力以致毙(义军初期大多良莠不齐,缺乏正面作战的能力,尤其擅长进山躲藏打伏击)。所以很难与起义军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