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镇南王:开局与太子桃园结义 » 第一百八十五章 这就定了?

第一百八十五章 这就定了?

    皇帝其实很想把这事儿扔在早朝上让大家去吵吵,自己坐在龙椅上打盹即可!

    如此一来,就算是吵上十天半个月,依旧不会有任何结果!

    这就是典型的大事小会定,大会上真正要定的大事,那其实是已经定好的,宣布个结果而已!

    要是把一件大事,交给早朝这样的大会去议,这就是摆明了,皇帝不想理会这事儿……

    南赣的事儿,皇帝心知肚明,他现在正在等着张镇拿出一个详细的南下练兵章程,然后让他去就是了,实在没什么好议的!

    但这天下,只有当事者王守仁,还有皇帝、太子以及张镇知道南赣声势浩大的造反,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其余人都是蒙在鼓里的!

    所以,南赣迅速糜烂至此,内阁和兵部已经慌了……

    刘健等人看到所谓“天平圣王”占了赣州府的消息,再也不能气定神闲了……

    刘杰考得好,带来的好心情,被雪片般飞来屡战屡败的坏消息完全打消了……李东阳也是如此,谢迁心情最近本就一直不好,甚至有些躁动……

    因为他幼子谢垔考的并不理想,虽然这个儿子现在才二十三四,但老谢家基因好,谢迁自己是个状元,他的儿子们也都牛,二十几岁的时候,往往都已中举了……

    谢垔作为幼子,娇惯溺爱太甚,学业上难免有些荒疏,这次秋闱估计没什么希望了……

    最重要的是听刘健、李东阳、王鏊、马文升等人讲,他们儿子文章火候,一日千里,这一回大有希望中举,其余上张镇那个狗屁大学的纨绔,家里已经纷纷庆贺了,据说都考得很好……

    如此看来,张镇竟不是口出狂言,极有可能会赢了赌约的!

    自己这简直祸不单行,儿子中举无望不说,还无端端卷进与自己毫无关系的赌局,一万两眼看就要飞走了……

    所以,谢迁这两天有些躁……

    刘健、谢迁、李东阳、马文升等人求见,甚至连近期复用的南京守备魏国公徐俌,掌京营、五军都督府事的英国公张懋等勋臣也来求见!

    他们认为,南赣即将失控,贼兵已经成势,再不以举国之力剿灭之,恐成大患!

    来的都是重臣中的重臣,尤其南京守备徐俌,本就跟江西接着,深感压力山大!

    王秩剿匪,南赣之地的卫所兵早已经调完了,全都肉包子打狗了……

    南京诸卫所毕竟守着南京,干系重大,所以历来比较重视,还不至于太过糜烂,尚存一些战力,因而也被王秩调走许多,现在王秩手上仅存的不到二万兵力,大部分都是南京部分卫所的……

    所以徐俌自觉责任重大,压力山大,不得不北上面圣……正在可怜巴巴的陈述着利害关系……

    张镇老爹张懋,近二年跟儿子问了许多法子,问皇帝要了些钱粮,皇帝最近富了,也肯拨给,张懋于是着手一点点整顿了京营……

    虽然烂摊子有点大,毕竟还没烂透,经过精心整顿,京营已经恢复了一些战力,现在最起码装备精良、训练扎实、军纪也有所改善,战力就上来了!

    现在张懋也觉得非要分出一部分京营精锐南下了,所以跑来劝谏皇帝……

    眼看着眼前这些分明已经急眼了的重臣,皇帝耐心听他们七嘴八舌,嚷嚷了大半日……

    终于等到众人声音小点了……皇帝于是开口了!

    “希贤、宾之、负图,朕听说你们几个的儿子,考得不错啊,还有朕的老师王鏊,他的儿子也很不错啊……看样子咱们打的赌,怕是要输了……”

    王顾左右而言他!这就是典型!

    众人嘴里的唾沫都喷完了,口干舌燥的,皇帝老儿,不带这样玩的啊!

    众人虽然心里想的原话不可能会出现这样的词汇,但大致意思差不多……

    不过,这些人都是人精,听话听音,显然皇帝不想讨论这个事……

    内阁首辅刘健只能首当其冲,顺着话茬,继续劝谏:“万岁,臣等犬子,乃家事、小事耳!南赣之事,乃国事、大事耳!

    万岁,是时候拿个主意了……”

    刘健这真是急了,这就有点逼着皇帝上道的意思了……

    “镇儿,你的意思呢?”

    皇帝轻描淡写问一句,众人不明白皇帝为何这样淡定,听说有一种动物遇到危险,会把头扎进草里,假装危险不曾发生……难道皇帝竟然到了这种地步……看上去也不像啊……

    皇帝貌似是真的淡定……

    众人以看待佞臣的眼光,看着张镇,这让张镇的老父张懋老脸一红,觉得有些尴尬……众人的意思很明显,因为前面议此事的时候,张镇就是表示自己要南下应对这事,而且张口就要练兵一年,再用一段时间平定,总计需要两年时间……

    显然皇帝是听信了张镇的谗言……现在皇帝对这个黄口孺子,简直是无条件相信啊!

    张镇拱手跟皇帝行礼,然后迎着众人杀人的眼光回敬一下:“众位都是长辈,不要用这样吃人的眼光看着晚辈啊,晚上会做噩梦的……”

    众人被张镇这贱兮兮的语气雷到了……

    “忠义伯!”谢迁瞪了张镇一眼:“事态紧急,你有什么高见,抓紧说!我们大家没时间等你!”

    “大明万里疆域,区区赣州一府之地,众位何必如此紧张……

    何况虽然那边听起来热闹,其实军民百姓,并未多有杀伤,只要人都还活着,那什么‘天平圣王’,什么‘土地爷’吃下去的,迟早吐出来便是了!

    尤其谢公,不要急躁,要淡定!要有古君子之风,泰山崩于前而面不色……”

    谢迁大怒:“无知竖子!如此军国大事,岂能信口开河!你懂不懂军略,不懂就闭嘴!”

    “不懂!既然如此,万岁,谢公懂军略啊,要不让谢公提八十万大军南下,一举剿灭……”

    皇帝苦笑道:“镇儿,不要闹了!你献上的军略书籍,朕近二年卷不释手在读,真是精妙绝伦!

    以朕看,就按照你日前所说,南下练兵去吧!南京、浙江、福建都有备倭卫,总计三卫将近两万人,现在朕给你一道圣旨,你自统调,编练,在南京、浙江、福建、江西地方,便宜行事!

    朕等你好消息!

    给你十日时间,安排北地公司事宜,十日后,择日南下!”

    这就定了?众人懵了!大家的唾沫星子白费了,果真皇帝还是宠信张镇啊!南赣之事,已然如此糜烂,贼兵势成,张镇就这样南下,确定这不是玩笑?

    众人还要说话,皇帝摆摆手:“就这样吧!朕乏了,众卿告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