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雪国里的只言片语 » 散文随笔|胡适的爱情

散文随笔|胡适的爱情

    胡适一生,给予他声誉的是他的婚姻,给予他痛苦的也是他的婚姻。

    从何说起?从胡适之母说起,胡适的母亲早年守寡,含辛茹苦的将胡适抚养长大,并积极支持胡适出国深造,可以说,胡适极高的文学造诣,与他母亲的重视文化息息相关。

    母亲为了供养胡适出国读书,总是省吃俭用,生活拮据,这让本就是孝子的胡适知道了,内心早已经是万般愧疚。

    胡适只愿自己用功读书,将来回报母亲。然而,在一封家书中,胡适得知母亲给他安排了一桩婚事。那名女子叫江冬秀。

    胡适知道,这个女子没有多少文化,而且思想传统,裹着小脚。这对于一个出国在外,做博士而且接受了五四新思想影响的先进者来说,内心是万般抗拒的。

    所以,胡适有段时间,是不理会这桩媒妁之姻的。他甚至回书信痛诉自己的心扉:“合约择日,儿所最痛恶深绝者,前此在家,曾屡屡为家中人说此女。…”除此之外,胡适和美国女郎韦莲司,一名大学教授的女儿谈过恋爱,两年间,写过一百多封情书。与美国留学才女陈衡哲也有一段恋情。

    然而,这些他所追求的自由恋爱,还是被活生生的现实打败。

    胡适的母亲日渐年迈,许多事情自己不能独立完成,而在农村,已经成为胡适名义上妻子的江冬秀,毫无怨言的为胡适的母亲分担着家里家外的事宜。

    于是,胡适动摇了。

    第一,他无论如何都不愿违背母亲的要求,因为对于胡适而言,母亲对他意义重大,母亲为他付出了所有,他为母亲付出些东西换回母亲点笑颜和快乐,又怎样呢?

    第二,江冬秀虽然文化水平低,但却有传统中国女性的纯朴和善良。特别是在对待胡适母亲的行为上,让胡适大为感动。

    胡适对于江冬秀的态度转变了,他还写下了一则日记:“冬秀长余数月,与余订婚九年矣,人事卒卒,轩车之期,终未能践。冬秀时往来吾家,为吾母分任家事,吾母倚闾之思,因以少慰。古诗十九首云: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伤彼兰蕙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终随秋草萎。吾每诵此诗未尝不自责也。”因此,当他接到家中照片,见冬秀也站在母亲身旁,便在照片上题诗并信誓旦旦,表示要与冬秀同老畦亩,同偕到老。

    果然,胡适如期而至。

    1914年12月30日,胡适与江冬秀举行婚礼,他终于没有背弃文化不高又小脚的江冬秀。终于还是遵从了包办婚姻。终于还是遵从了名分,放弃了爱情。

    他们的婚事,在五四时期,曾经获得社会上各种人物的赞许,这对于十分爱惜名誉的胡适而言,或许是一种宽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