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这个明星有点儿怪 » 第四章 商谈与自信

第四章 商谈与自信

    在家陪了爸妈两天,袁胜才总算从重生的后劲中,缓过了神来。

    他是不知道那些小说中重生的主角,是如何做到刚刚重生,就能够心安理得的接受事实,然后大肆展开自己的敛财计划的。

    至少重生过后的他,做不到。

    直到现在,他都有些后怕,跳进湖水中的窒息感,濒临死亡的绝望感,直到现在,都清晰的刻印在他的记忆里。

    他甚至会害怕,这一切会不会都只是一场梦,又或者是自己在死亡的边缘,所产生的幻觉。

    不过好在,无论是哪种情况,只要有父母陪伴在身边,慌乱焦躁的心情就总是会被平复。

    回到学校的时候,袁胜恢复了一如既往的平静,时间也已经临近中午。

    距离下午和那位李编辑见面还有两个多小时,他摸了摸扁平的肚子,决定先去找个地方解决了午饭再说。

    只是,正当他经过学校门口时,偶然看见学校对面那家奶茶店门口,站着一个手提公文包,身着黑色西装的陌生中年人,正在一边看着手表,一边左顾右盼,打量四周。

    看样子,是在等什么人。

    袁胜暗道:不会吧。

    随后他走上前去,犹豫了一会儿,还是问道:“你好,请问你是聚文出版社的李编辑吗?”

    中年人有些惊讶的看了袁胜一眼,点了点头,随后忽然恍然大悟,有些不敢置信的道:“……袁老师?”

    袁胜点点头:“是我。”

    “您竟然这么年轻!”李愁显然对袁胜的年纪感到非常意外:“我还以为您的年纪肯定和我差不多呢。”

    不过即使在他看到袁胜年纪如此年轻,对他的称呼也始终都是带着敬称的,称呼也一直都是老师未曾变过。

    毕竟文学这个版块儿,本就没有年龄辈分之分。

    你书写的好,你就是前辈,就是老师,就会赢得编辑和其他同行的尊敬。

    那些外行口中的文人相轻,其实大都是发生在古代,在现代社会,虽然不能说文人相轻的情况完全不存在,但可以说是屈指可数的了。

    在小说行业,三四十岁的助手,给二十多岁的著名小说家端茶送水,毕恭毕敬,一口一个老师的场面简直屡见不鲜。

    “我们约定的时间不是下午两点吗,你怎么这么早就来了。”袁胜有些好奇的问道。

    “哦,呵呵,这是我们出版社的规定。”李愁解释道:“凡是出差和作者谈合约,我们出版社的编辑都要提前至少两个小时到达约定地点,否则是要被上面的人扣工资的。”

    说完,李愁还开玩笑似的朝着头上指了指。

    其实李愁没有说的是,这里的作者,前面必须有着‘优秀’或者‘著名’二字。

    只有在和优秀的作者,或者是一些著名作家谈合同的时候,他们才会提前两个小时到达约定地点,要是一般的小作者,甚至连让编辑去找他们的资格都没有。

    小作者想要谈合同,都是只有屁颠屁颠儿的主动到出版社,找他们的份儿了。

    人不同,待遇则不同。

    方便,往往都是留给那些有能力的人。

    袁胜看了看时间,刚好十二点:“正好饭点到了,我们先去吃午饭,一边吃一边说吧。”

    李愁乐呵呵的道:“行,正好我也饿了,不过我初到此地,人生地不熟,就麻烦袁老师带路了。”

    “地方您随便选,这顿饭也肯定是由我们出版社这边来报销。”

    袁胜点了点头,转身朝着一家经常光顾的餐馆走去。

    美味麻辣烫。

    这是一家在苏科大周围开了足足有十多年的店了,从袁胜初入大学,一直到现在还有一年就即将毕业,这家店从来都是风雨无阻,早上八点按时开店。

    苏科大地处市中心,周围一圈正好就是苏市的商业圈,要在这样一个繁华的地带,开十多年的店而屹立不倒,没有点真功夫是绝对不可能做到的。

    开店和读书考试做选择题可不同,选择题就算你不会做,那至少也有25%的几率可以蒙对,而开店则是没有任何投机取巧的方式。

    你做的饭菜好吃,那就会有顾客,如果物美且价廉,那么就会有更多的顾客和回头客,相反,如果你做的不好吃,甚至连点特色都没有,面临倒闭也就是迟早的事。

    李愁脸色有些奇怪的看着面前一大碗的麻辣烫,心情颇为复杂。

    他看了看吃着一脸正香的袁胜,有些无以言表自己此时的心情。

    “嗯?李编辑怎么不吃,难道是吃不得辣?”袁胜有些奇怪的看了对面的李愁一眼,问道。

    李愁笑了笑,道:“呵呵,不是,我只是有些惊讶,我原本以为,像您这样优秀的作家,肯定会去一些高档的餐厅呢,没想到竟然会来这种类似的街边餐馆儿。”

    说完,李愁终于也开动了。

    结果刚吃一口,李愁眼睛顿时亮了。

    别说,还真好吃!

    袁胜笑了笑:“怎么样,这麻辣烫还不错吧?”

    李愁认真的点头:“挺好吃的。”

    袁胜嘿嘿一笑,也不再说话,闷头吃饭。

    作为一名资深编辑,李愁见过的作家没有一百,也有八十。

    各式各样的作家,像是默默无名却潜力无限的,又或者是原本就有一些名气的畅销作家,他都接触过不少。

    而无论是那些默默无名的作家也好,还是有名气的畅销作家也罢,在和出版社谈合同时,都会下意识的选择一些高档餐厅。

    就算再不济,为了自己的面子,他们也会选择一家星巴克作为商谈地点。

    毕竟他们出版社作为商谈的甲方,一顿饭钱是肯定出的起的,不管最后能不能合作,吃一顿好的总归是不亏。

    像是这样,毫不在意自己形象,也根本不想贪图小便宜的作家,带着自己来吃麻辣烫的情况,他还真是第一次遇到。

    这个人,有点怪!

    说是一边吃一边谈,但因为这里人太多了,实在不是谈事情的地儿,所以饭后,袁胜他们还是去了之前那家奶茶店。

    一碗麻辣烫,两人吃的肚皮都撑了起来。

    李愁从自己公文包里拿出了一叠厚厚的文件,道:“袁老师,首先非常感谢您看中,并选择给我们出版社投稿,这里呢,是我整理的一些我们出版社的出版条例,以及我们甲乙两方最终利益分配的方式。”

    袁胜接过文件,只是随意的看了一眼,就把文件仍在了桌子上。

    相比于李愁的商业化谈判,袁胜则是更加单刀直入:“李编辑,多余的话我不想说,其他条件我都可以让步,毕竟我现在还只是一个没有毕业的应届大学生,我的要求只有两点,如果贵出版社同意,我就选择与你们合作,如果不同意,那我就只好另择良木而栖了。”

    李愁愣了一下,道:“您请讲。”

    袁胜竖起食指:“第一,《围城》的版权我不会卖,聚文出版社也不可以直接跳过我,与其他第三方商谈版权事宜,否则届时,贵出版社所造成的损失,将有你们自行承担。”

    李愁闻言,点了点头:“这一点你请放心,我们聚文出版社是最尊重作家意愿的,尤其是针对版权这一版块儿,保护作家的合法权益,是我们出版社的初心,亦是我们的理念。”

    袁胜竖起第二根手指:“第二,《围城》的利益分配模式我要求分成。”

    “这...”李愁脸色有些为难。

    袁胜收起手,喝了口咖啡,也不催促。

    李愁仿佛思考了许久,最终叹了口气,道:“袁老师,我说话性子直,您也别见怪,虽然您的作品的确足够优秀,但是不瞒您说,像《围城》这样优秀的作品,最终却走向夭折的,每年都有。”

    “更何况,您目前还没有什么名气,采取分成的模式,对您是很不利的,虽然如果到时候书的销量高,分成的模式给您带来的利益也会大大提高,但其所伴随的风险也是要远远高于买断模式的,所以我这边还是建议您选择买断模式的利益分配。”

    “不过上面这段话只是针对我个人给您提出的建议,如果您依旧坚持选择分成,那我也可以帮您向上面的人申请。”

    李愁说完,袁胜这才多看了他一眼。

    说实话,一般的编辑,其实是很少会对一个作家说这么多话的。

    因为一个编辑,手底下要负责联系的作者实在是太多了,优秀的,不优秀的,出名的,不出名的,甚至是一些不缺钱的人来打肿脸充文化人的。

    在和作家商谈的过程中,他们大都会选择以出版社的利益出发,站在出版社的立场来考虑问题。

    你一个新晋作家,不选择风险最小、最为稳妥的买断方式,而去选择一个前路未知的分成方式,简直就是在作死的边缘疯狂试探。

    这种情况下,他作为一名编辑,其实完全可以不提醒袁胜的。

    不过,他并没有。

    反而将分成和买断的利弊权衡之后,直接拿到台面上来讲,这让袁胜对这名编辑的好感度直接上升了一个等级。

    袁胜笑了笑,放下咖啡,笑容中充满了与他这个年纪不相符的自信:“李编辑,你是一位好编辑。

    “不过也请你相信我的眼光和能力,而且你看到的稿子,只是我写的初稿,并非完全版本,而我既然选择了分成,那就自然是对自己的作品有足够的信心。”

    “除此之外,我还可以再跟你透个底儿,围城这本书,只要出版,不出三个月,必定会火遍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