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我爱上了这个男人了么 » 第13章 前往凉州的路上

第13章 前往凉州的路上

    艾晴柔知道此去只会是去凉州,所以她倒是没有那么激动了,相反很平静,

    她知道凉州就是现在甘肃武威,知道吕光会为鸠摩罗什建一座名为鸠摩罗什寺的寺庙。

    自从耆婆去世了,她已经很就没有梯度了,她穿着一身红白色交领小袖,下身红白色齐腰襦裙,头上绑着红丝带。

    她知道现在是东晋太元八年,即公元383年,知道苻坚一定会在淝水与晋军决战,并且会兵败。

    蓝天,一眼望去,万里无云。

    她骑在骆驼上,他牵着她的骆驼走着,驼铃声声响起,在沙上留下了脚印,但是这些脚印又会随着风沙,再次被风沙所覆盖。

    坐在骆驼上的艾晴柔想起她在现代很也很喜欢的飞儿唱的那首名字叫做《月牙湾》的歌曲,她低声吟唱着:

    “敦煌天空的沙砾

    带着我们的记忆

    我从半路看回去

    这情关漫漫好弯曲

    梦想穿过了西域

    包含了多少的禅意

    爱情像一本游记

    我会找寻他的谜语

    看月牙湾下的泪光

    在丝路之上被遗忘

    是谁的心啊孤单地留下

    他还好吗我多想爱他

    拿永恒的泪凝固的一句话

    也许可能蒸发

    是谁的爱啊比泪水坚强

    轻声呼唤就让我融化

    每一滴雨水演化成我翅膀

    向着我爱的人追吧……”!

    烈日凌空,黄沙纷飞。

    她的嘴唇已经干裂,幸好她有面纱遮面,不然脸就嗮黑了,嗮伤了。

    但是鸠摩罗什可就不一样了,整个面部全裸露在外,强烈的紫外线,在这个没有防嗮霜的时代,可是很容易嗮伤的。

    孩子有奶娘带着,她什么都不用干,她从骆驼上下来,随手将面纱甩给了鸠摩罗什,她本来是想亲自给鸠摩罗什系上的,但是想着那样行为也太过于亲密了,不太好,所以就直接用扔的,也

    幸好鸠摩罗什接住了她的面纱,面纱才不至于掉落在沙子上。

    面纱上还残留着她身上胭脂香味味。

    艾晴柔从骆驼上挂着的包袱里拿出一个水囊递给鸠摩罗什,然后又拿出另外一个水囊。

    在这次去往长安的路上,哦不对,是去往凉凉州的队伍中,其中也不乏有龟兹女人和僧人,其中就有一种女人正在用一个好像后世那种过滤网一样的东西,先过滤了才敢拿给弗沙提婆,然而弗沙提婆并没有喝。

    艾晴柔打开了水囊的盖子,打算喝水,结果发现没有水了,在沙漠中,最稀缺的就是水,可是现在她没有水喝了,她感觉在接下来的路程中她大概率会被渴死吧!

    然而他到他哥哥只是坐在一边诵经,他就来气,他走了过去,把自己手里的水囊给了她。

    艾晴柔抬着头看到早已经比她高的弗沙提婆问道:“你把你的水囊给我,那你怎么办

    弗沙提婆好凶的道:“喝你的水,我不用你管”。

    弗沙提婆转身快步离开,生怕她追上来将水囊还给自己。

    那个龟兹女人一看就是龟兹某个贵族家的小姐,她,看到幕弗沙提婆对艾晴柔的这一幕,她十分的震惊也很愤怒,看得出来很喜欢弗沙提婆,但他并没表现出来,而是继续重新递给弗沙提婆一个水囊,然而这次弗沙提婆依旧没有喝。

    弗沙提婆淡漠的道:“你自己喝吧”!

    这些僧人中有一部分是原来雀离大寺的僧人,有一些是原来龟兹王宫殿的士兵,除此之外,队伍中有一些是龟兹的普通民众被当做是俘虏。

    他们每天都跟随着鸠摩罗什一样,都遵循着亥时休,卯时起的原则,做完了早课才能吃早饭。

    艾晴柔知道现代的佛教早课一般是《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经》各一遍、《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韦驮赞》还有《回向偈》,晚课则是:《佛说阿弥陀经》(农历单日持诵)、《大忏悔文》(农历双日持诵)、《放蒙山施食》、《大慈菩萨发愿偈》或《小净土文》、《三归依》、《大悲咒》、《伽蓝赞》。

    她知道《楞严咒》是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的,后来唐朝时候罗浮山南楼寺的沙门怀迪也证译了,菩萨戒弟子。主译还是般剌密谛法师不过是把梵音的经文用汉字拼出来的。

    隋‧大业年间(公元605年),天台宗二祖南岳慧思大师的弟子静琬法师遂发心刻经於石,以留传后世。他是《房山石经》的最早创刻者,《十小咒》也是包含在《大悲咒》内的,更是要道隋朝才有。

    看起来她只能诵《金刚经》和《心经》了,毕竟这两个是可是她眼前她所深爱的男人所翻译的,她为什么不诵呢,在一群诵经声中,唯独她是哪个鹤立鸡群的。

    在每一此送完诵经后,她都会诵一遍《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她知道鸠摩罗什除了《金刚经》和《心经》还翻译了

    《中论》、《百论》、《

    十二门论》、《大品般若经》即《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法华经》即《妙法莲华经》这个也是她毕竟熟悉的,也是后世流传的比较广泛的。

    出了以上还有《大智度论》、《维摩经》、《华手经》、《成实论》、《阿弥陀经》、《无量寿经》、《首楞严三昧经》、《十住经》、《坐禅三昧经》、《弥勒成佛经》、《弥勒下生经》、《十诵律》、《十诵戒本》、《菩萨戒本》、《佛藏、菩萨藏》等等。有关翻译的总数,《出三藏记集》卷二载,共有三十五部,二九七卷;据《开元录》卷四载,共有七十四部,三八四卷。

    诵经声还在继续,他们孩子也在诵经的队伍中,艾晴柔突然睁开双眼,凝望着盘腿坐在最前头的鸠摩罗什,头顶的烈日照耀着他光溜溜的头,仿佛他就是那千佛洞中的其中一个佛像在人间的化身。

    那一刻,她觉得就好像是佛光普照,对于她来说,他就是她的佛陀,她是他最忠诚的信徒,他们之间的爱,早已经穿越生死。

    她的耳边传来那首熟悉的歌谣

    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香雾中

    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我磕长头

    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那一月我转过所有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纹

    那一年我磕长头拥抱尘埃不为朝佛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我翻遍十万大山不为修来世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

    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喜乐平安

    她对着鸠摩罗什磕了一个长长的头,随后她站起身来,跟其他女人们一起准备着早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