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黑商日记 » 第104章 穆氏落幕

第104章 穆氏落幕

    张赫仁没想到穆氏竟会如此的疯狂!

    根据那些人汇报的信息,穆钺打算在城外伏杀张赫仁!

    这么多年以来,穆氏发展壮大,已然一个庞然大物。

    利益关系更是错终复杂。

    一旦穆氏倒下不是穆氏自己的事情,他们背后牵扯较深的势力也会受到巨大冲击,甚至因此身败名裂也不是没有可能。

    所以穆钺疯了,他打算联合那些无法回头的人来做一次大的!

    可能事后穆氏会受到制裁,但也好过现在的局势。

    张赫仁得知这个消息后有些感慨。

    确认消息的真伪很简单,因为穆钺回去后,已经安排穆天成离开天朝。

    穆钺已经清楚这么做的后果,所以他转移了一部分资产,作为穆天成今后的生活费用。至于穆氏经此之后还能不能崛起,看样子穆钺已经不抱有任何期望。

    “只可惜,穆天成早就死了。”张赫仁眼中一片冷色。

    要不是因为法律的制约,穆氏真的以为他们还能好好的活到现在?

    从第一次穿越到现在,张赫仁成熟了不少,有些事也看的明白。

    当危险出现再出招,不如将危险扼杀于摇篮中。

    “36号,配合他们,让一台曙光伪装一番,全部解决了。”

    张赫仁不想卷入接下来的旋涡中,他要有不在场的证据。

    “好的,先生。”

    新的曙光已经完成,经过升级,在性能上提高了一大截,至少不再像之前那般死板。

    如果不仔细观察,根本不清楚,这是一台机器人。

    三月十三日,一则消息震惊天朝上下!

    天启能源董事长,张赫仁在郊外遭遇刺杀!

    据说当时有十几辆车接连爆炸,更是有枪械开火的声音。群众伤亡不小,周围建筑也遭遇巨大破坏,都快赶得上一场局部战役了。

    天朝政府震怒,下令彻查此事。

    这种情形实在是太恶劣了,不论是谁,这件事都不能这么过去了!

    调查结果很快,事实证明,张赫仁没事。

    十三号在车上的不是张赫仁本人,另外,策划此事的乃是天朝当今最大的能源企业,穆氏集团!

    至于为何如此快速得出的结果,是穆氏集团有人出示了一份录音。

    本来计划二十号发难的,现在不用张赫仁动手,他们自己就把自己玩死了。

    穆钺在逃亡的路上得知了他们杀错人时,有一种吐血的冲动!

    “天成,还有两天就能抵达风国了,咱们穆氏在那里的势力也不小。”穆钺将天朝的事情抛在脑后。

    虽然损失了在天朝多年打拼下的基业,可是穆钺并不后悔。

    随着新能源的出现和普及,穆氏关门大吉是早晚的事情,不如趁此机会将资金转移,去发展其他产业。

    穆天成看着一望无际的大海,问道:“这里是公海吧?”

    穆钺感觉穆天成有些怪异,却也没多想,他看着蔚蓝的海面,笑道:“是啊,到公海了。”

    “那就没问题了。”穆天成说道。

    穆钺疑惑的问道:“哦,什么……啊!你……”

    他不可置信的看着穿胸而过的手掌,还有手掌上那个尚在跳动的心脏,眼中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天,天成,你这,是……”

    剧烈的疼痛几乎将他吞没,而且失去了心脏,他感觉全身的力气都被抽干了。

    穆天成的面部一阵变化,成了曙光最初的模样。

    “曙光2号完成任务。”

    黑暗将穆钺吞没,他到死都没想明白,自己的孙子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

    张赫仁从36号那里得到消息时,沉默了半晌,什么都没说。

    36号果然还是出了问题。

    不能主动伤害人类,这是36号诞生之初写下的程序。

    没错,出手的是曙光,在此之前一直都是36号控制,直到出手的时候是曙光接管身体。

    可是,36号潜意识中做出了规避程序的动作。

    “希望,你能识趣,这里可不是那个世界,人类也许没有太大区别,但是我是不同的。”张赫仁自言自语了一番。

    人工智能这种东西轻易不要触碰,否则会很难缠。

    当下,36号还算好用,张赫仁不打算揭露它。

    “穆氏,可惜了。”

    那可是他小时候就存在的大型集团,上学的时候,他还梦想着有一天能够进入穆氏工作来着。

    奈何造化弄人,他们终究是走上对立面。

    幸好,在这场战斗中,他赢了。

    接下来就是各大势力瓜分蛋糕的时刻了,张赫仁早就掌握了一部分,现在出手速度比其他人更快。

    得知穆氏的消息后,萧珍溪有些迷茫。

    这一切发生的太快,太急,让人目不暇接,听上去好像是说故事!

    然而这就是事实!

    接下来,张赫仁要为发射卫星做打算了。

    趁早构建通讯体系,也能够迅速掌握几个相对落后的世界。

    ……

    李世民在这个春天终于北伐了。

    这一次,他是抱着必胜的决心。

    粮食不缺,兵器不缺,还有望远镜以及无线电等通讯装备,这简直是开了挂一般。

    这要还打不过,大唐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有着年前北伐的胜利,朝堂上下对于这次北伐抱有很大的期望。

    不过大军已经出发,李世民虽然恨不得披坚执锐,征战四方,可是限于如今的地位,他也只能留在长安城内静心等待。

    好在此时正值每年一度的春耕。

    张赫仁带来的种子足够耕种五千亩土地。

    属于皇室的土地已经可以满足要求。

    李世民是皇帝,他的一言一行都要对大唐的百姓负责。所以这一次,他没有强制百姓耕种,而是皇室先尝试一番,看看结果再定。

    即便如此,那些大臣的反对也很强烈。

    玉米,土豆,南瓜,红薯之类的谁也没见过,也从未听过。李世民说它高产,谁信啊?

    要是小打小闹,种个几百亩,凭借皇室的特权,也没人说什么。

    可这足足是五千亩耕地!

    为此,李世民的压力山大。

    “二哥不必担心,这些作物,只要种下去,不是受到天灾,产量也绝对超过现有作物两倍以上。虽然朝臣不理解,其实也是出于对大唐百姓负责的角度,二哥又何必动怒?”张赫仁安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