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田园生活录 » 40、干饭人、干饭魂

40、干饭人、干饭魂

    回到石村长家不出意外午饭已经准备好了,“来来小川都准备好了就等你入席了。”

    姜川落坐以后看向身边的成安先生,“师伯您也来了。”还没等成安先生说话,石村长就答到:“他孤家寡人一个我就把他拉来凑一桌,省的他自己还要生火做饭。”

    等都落座以后村长就让石怀玉上菜了,小鸡炖蘑菇、清蒸鳊鱼、红烧兔子肉、油焖大青虾、葱爆香菇、干烧花菇、凉拌木耳、凉拌鱼皮、银耳莲子羹。总共八个菜一个汤,看的出石村长准备这顿饭特别的用心。

    这上了席自然就是主人家先起头待客,然后客人再举杯动筷。所以石村长开口道:“小川,叔知道你不是好酒的人,不过叔也给你准备了。但是呢今天咱们不劝酒,多少你随意。咱们多吃菜,看得出来你也是一个好嘴的人。来到这里就跟到自己家一样,敞开了吃不够咱锅里还有。”

    “好嘞叔你放心吧,我指定猛吃。”

    “那还等什么,下筷子吧,尝尝这小鸡炖蘑菇。”一般印象中这是一道东北名菜。鸡用的是村里的走地鸡,蘑菇是山上的野蘑菇。

    其实在国内的一些其它地方也有这道菜,只是不如东北的出名罢了。一个地方一个特色,一个地方一个口味。

    姜川夹了一块放进嘴里,他没有吃过东北的小鸡炖蘑菇。但这不影响他觉得现在这道菜好吃,嘴角微微上扬筷子飞舞不停。并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交一个东北朋友,也尝尝东北的小鸡炖蘑菇。”

    石村长看着姜川的动作和表情就知道他很喜欢这道菜。“慢点吃不慌,这是用老母鸡炖的。公鸡吃一年龄的,这个时候肉质好也有嚼劲。母鸡呢就要吃时间长的,不仅能让它充分的产蛋,营养价值也高。”

    “再尝尝这道清蒸鳊鱼。”

    “这个是不是也叫武昌鱼,我以前在楚州市的时候,有人请客吃过。”

    石村长哈哈一笑,“错了,武昌鱼也叫团头鲂。而这个是鳊鱼,它们是亲戚看着很像但严格来说并不是同一种。”

    好吧,姜川确实没有研究过这两种鱼的具体差别。不过既然上桌了就肯定能吃,管它呢下筷子。

    “嗯~”清蒸的鱼肉很鲜,葱姜和料酒很好的中和掉了腥味,同时肉质鲜嫩,相比于鲫鱼和鲤鱼来说它的刺比较少,也更容易往外吐。

    “咋样?不错吧!”

    “好吃!以前吃过的,应该是养殖的饲料喂多了。肉质松散,鲜味没吃出来饲料味倒是挺浓。”

    “为了多卖鱼多挣钱就使劲喂饲料,而过多的饲料鱼吃不完,落入水底污染水质,时间长了就是恶性循环。”石村长有些气愤,没能赢的了现在,但是赔上了未来。

    “不说这个了,尝尝木耳和蘑菇,都是咱们这里的特产。还有这银耳莲子羹,莲子可是龙潭里采来制成的干莲子。”

    姜川歪着头:“叔什么龙潭?”

    石村长放下筷子:“从村里再往山里走一段有一个瀑布,瀑布冲击形成了一个水潭。面积不算小,里面长的有莲花,也有挺多的水鸟在哪里栖息。”

    “瀑布的后面有一个石洞,洞里有很多石笋石柱,最大的一根盘旋缠绕撑着洞顶,就像神龙绕柱一样,所以我们都管那里叫龙潭龙窟。明天让怀玉带你去看看。”

    姜川一脸惊奇,还有这样的好地方!连忙点头:“嗯嗯,明天去看。”

    把几道菜都尝了一遍,姜川吃饭的速度就慢下来了。没怎么喝酒边吃边聊倒也不错,最起码不用担心喝多了头疼。

    吃的差不多的时候成安先生突然开口:“小川,你师傅把他做饭的手艺传给你了吗?”

    “做饭的手艺?”姜川一脑袋问号:“我最近是在练习着做饭,但是没听我师傅说要传我做饭的手艺。”

    成安先生一愣,“不应该啊,他就你这一个徒弟。”随即拂须沉吟一番,不一会露出微笑。“我来问你,你对做菜有什么理解。”

    姜川摸摸下巴,不知道成安先生为什么突然这样问。看了一会桌子上的试探着说到:“主材、配菜、调味辅料、烹饪手法?”

    成安先生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自顾自的说到:“中药的配伍原则是根据药理药性,四气五味的原则。明辨七情,以君臣佐使的组合方式来进行。成药有汤、贴、散、丸等类型。”

    “是不是觉得跟做饭,非常的相似。”

    姜川点点头一脸的求知欲。

    成安先生继续道:“我们本就有药食同源一说,古代先民在寻找食物的时候也发现了可以治病的药草。便有了神农尝百草,明其味辨其性,是我中药的起源。”

    “随着对药理研究的加深,是药三分毒的理念被提出,而药膳也就应运而生。以阴阳五气为基础,把食材以药理的方式进行搭配烹饪,降低对身体影响的同时,达到调和养的目的。”

    这番话说的既深奥又浅显,给姜川的感觉就是,懂了又好像没懂。

    成安先生看着他这个样子笑道:“现在不懂没关系,只要你把原则记好了,慢慢的实践你就会懂了。”

    快要吃完饭的时候姜川对石村长道:“对了叔,咱们过两天带着一堆东西怎么下山啊!”

    “有船走水路,虽然船不大,多准备两个就行了。他们两个村子也是这样,你不用担心我们都商量好了。”

    …………

    吃饱喝足的姜川跟着石怀玉出来溜腿,他们带着篮子打算采些蘑菇,然后摘点野果子消消食。

    “怀玉哥,我提着篮子给你打下手,你来摘蘑菇吧,我是在平原长大的对蘑菇不熟悉,万一摘错了就不好了。”

    石怀玉点点头,大多数蘑菇都有毒,不管是采摘还是食用必须十分谨慎,姜川的提议也符合他的想法。在采摘过程中不断给姜川讲解注意事项,由于资源十分丰富篮子很快装满。

    站在桑树下吃着桑葚,石怀玉介绍道:“五月中后期桑葚基本就没了,咱们这是赶上了最后一波。住在山里野果子是不缺,从春天到秋天有不同的种类,六月枣八月炸啥的,再摘点别的咱们就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