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踏帝骨 » 第三十二章 氏祖

第三十二章 氏祖

    “泽国?”听到帝易的话,兽魃摇了摇头。

    “那祀祖祭坛怎么会建立在那里?”帝易问道,祀祖祭坛从其名字就不难推出用途以及意义,这样重要的东西怎么会随便建立。

    “祀祖祭坛?可能是我带有口音,让您听岔了。那是氏祖祭坛,不是祀祖祭坛。”兽魃听出了帝易发音上的略微区别,解释道,“祀祖祭坛自然不可能建立在这里,不过氏祖祭坛就不一定了,只要是泽人生活过的地方,都会有一座氏祖祭坛。”

    “是氏不是祀吗?”帝易通过兽魃的解释,明白了两个字在发音上的区别。

    “是的,是氏不是祀。”兽魃在重复的同时肯定道,“祀祖是祭祀先祖,其对象可以是几代前的先人,又或者是初始时的一二代祖宗。而氏祖则不同,那不是具体的概念,而是对于整个族群来历解释的图腾。”

    “对于整个族群来历解释的图腾……所以氏祖祭坛祭祀的是那图腾?”帝易虽然对这个世界的文化不是很理解,但图腾二字在『常识』中有印象。

    那是一个群体的象征,是神的灵魂的载体,是文明发展的信仰。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只要是泽人生活过的地方,又或者是到达过的地方,肯定都会建立氏祖祭坛的。

    “是的。”兽魃点头,不过他在说完这个后就没有继续说了,因为他觉得解释到这里就够了。

    毕竟氏祖和祀祖的区别很大,在理解了他说的是氏而非祀后,肯定就能清楚那个沼泽是否为一个泽国了。

    实际上,帝易确实理清了,只是伴随着又有了新的问题。

    那就是图腾为什么能解释整个族群的来历?

    难道同一个种族其来历并非一致?

    似乎是知道帝易会生出这样的问题,禹白青接过了话题:“师叔说的没错,普天之下族群众多,氏族包罗万象,其中光是我们人族就有五千多个氏。

    “这样的一个集大群的种族,自然就有各种各样的文化,便也就生出了解释各自来历的图腾。

    “比如有一个人族氏的图腾便是一只天鸟,它降而生殷,才有了商人以及商国,自称天殷氏。

    “又比如一个人族氏,他们认为自己是月的子民,是由月兔带来的不朽桂养育,故此有了玉人以及玉国,自称广寒氏。”

    “原来是这样。”帝易点头,随后问道,“那你们呢,氏祖图腾是什么,又自称什么氏?”

    “我们吗?我们的氏祖图腾是鹊,为大禹氏,不过现在已不这么自称。”禹白青摇头地同时解释道。

    “嗯,为什么?”

    “因为自蒙昧时代落幕,自三尊广教万类后,在各氏族彼此的文明接触下,几乎共融了。随着文明的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事物被发现,随着越来越多的真理被发掘,时至如今氏祖图腾更多的是精神方面的延续了,已经没有了久远前的‘统治地位’。”

    “那你们怎么区分彼此?”

    “用姓与名。以大禹氏举例……”

    一段时间后,在听着禹白青的述说下,帝易渐渐明白了。

    遥远前,氏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那是身份、地位以及出生的象征,也是维持族群的血脉联系。

    不过随着文明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变化,当对自然理解的更加深刻,当对自我了解的越发深入,氏祖图腾早已没了蒙昧时代的神秘光影。

    加之三尊广教万类后各氏族文明的彼此接触,人对自生的来历有了更加细致地探究,认识到氏祖并不能完全解释起源的一切。

    最终,氏祖图腾从信仰崇拜转变为了文明象征,失去了对氏族的主导地位。

    当然,虽然氏祖图腾从信仰崇拜转变为了文明象征,失去了对氏族的主导地位,但这并不代表它就此没落了,地位依旧非常的高。

    毕竟再怎么说氏族也是因氏祖图腾而存在。

    自称氏依旧是崇高的。

    然而随着文明的继续发展,随着各氏族文明的彼此共融,各个氏族因彼此通婚早已变得不再纯粹。

    显然到了这样一个文化的大杂糅时期,到了这样一个血脉相容的转折时代,氏的传统已经不适应文明发展的时代潮流。

    毕竟氏是崇高的,血脉相容后谁随谁氏,后代又谁随谁氏,这是一个谁也绕不开的问题。

    也许有人不在乎,愿意变氏,可这无疑是在丢整个氏族的身份和地位,也是在变相唾弃自己的氏祖。

    欺祖灭宗实乃大不敬。

    最终,当这样的冲突加剧后,当文化的共融因“杂质”越来越多而爆发后,姓与名的全新称谓应运而生。

    姓为整个氏族的称号,代表着在血缘或者文化上的关系以及痕迹,名则用来代表一个人,区别于别的人。

    氏的意义从整体转移向单个的人。

    既一个人再也无法代表整个氏族。

    比如那个头戴金冠的青年,他因为加入了大禹宗而拥有了禹白甫这姓名,算是大禹氏当中的一员。

    但实际上,他只是持有这个姓名,而非真正的大禹氏,依旧有着峩金冠这姓名,依旧属于无月皇朝的皇子。

    “嗡~”

    就在帝易欲继续询问些自己想了解的信息时,泥舟突然轻颤了起来,发出了低低的声响。

    与此同时,浩大的白骨海域也发生了变化,正在缓慢消退,而那消退的地方,则化为了非常真实的雪脉山川。

    “这是……发生了什么?”一行人诧异,他们没见过这样的情况,连听闻也没听闻过。

    “目的地变了……难道是在西离祖河畔犯下杀孽的山海异兽有所察觉?”兽魃显然知道这是发生了什么,神色微变。

    “师叔,发生了什么?”禹白青闻言,顺势看向兽魃询问道。

    “看来那在西离祖河畔犯下杀孽的山海异兽不是毫无目的的逃到那座雪山,而是早有图谋。”兽魃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这样自语了一句后才答复道,“我们这是在前往那座雪山的彼岸异象。”

    彼岸异象?

    听到兽魃的解释,一行人皆露出了惊容。

    彼岸异象举世无人不知,那是只有真正的名山大川才能生出的处于大势中的倒影世界,位于虚无中,师应阴阳协调的自然。

    想要前往那里,可比接近名山大川还要艰难,那是真正的横渡天堑。

    且,最为主要的是,彼岸异象位于虚无中,那不是肉身能前往的地方,但凡想这样做的人,都归于虚无了。

    现在下船还来得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