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风云坞堡主 » 第六十七章 异志

第六十七章 异志

    休息了几天,高氏一行人又去海云寺拜佛,这次赵博安没有陪同,海云寺位于襄陵县境内,他身为杨县县令不好越境。

    夏收前,赵前率家丁返回山里,赵博安嘱咐若无召唤,暂时留在山里训练。

    由于冬日大雪,今年小麦丰收。赵家在杨县雇人耕种的一万亩小麦,收获将近七千石,其中的五千石还给了杨县的坞堡主,剩下的分给了耕种的青壮,今年还能再种一季大豆,收获将全部归他们。

    五月下旬,邺城终于发下了任命状,四个赵家子弟各有去处。

    二郎到上党郡郡府任主记室史,这是一个专管记录的官员,能够接触不少机密。

    三叔的儿子赵博纬到泫氏县任主簿,泫氏县在长子县南部。

    赵毅到屯留任县尉,他是最早一批到襄陵县做事的子弟,后来又来到杨县。

    上面三人都在上党郡,离赵家不远,最后一个子弟要去青州下边一个县,征求过赵博安意见后,选择了辞官。赵家不是士家大族,没有多余的人力浪费到那么远的地方。

    三人要想有所作为,不能孤身上任,需要配备随从。赵博安计划给每人配置两个学子和两个亲卫,学子就从县里调配,他们在出山做事也好几年了,各项事务都熟悉,亲卫就选年龄大点的,留下的缺口让那十个预备家丁补上。

    这些子弟和学子外出,宗族的人事不可避免要进行调整。

    三郎和赵博纬原来都是里长,河南村目前也没有里长,三个里长空缺。恰好赵家在杨县有三个里长,赵博安把他们全调了过去。

    现在各处管事的人中,只有部曲队长平时有空。赵远和邓干要兼顾学堂预备家丁训练,而刘纪敏要保护赵家堡。剩下张福文、石瑞和陈武三人,就被派到杨县管理那两百杂户青壮,等部曲训练的时候,农事已经忙完。

    杨县只剩下一个学子,需要从赵家学堂抽人。不过这个想法被吕老头驳回了,原因是秋季大量幼童入学,学堂学子仅够教学之用,没有多余的人力。赵博安就从预备里长里挑了七个人,调到各曹听用,他们在县里同样也可以锻炼。

    一切安排妥当,六月初,三人带着随从上任去了。

    二郎离开,兰氏有孕在身,高氏就算不太喜欢这个儿媳,也只得带着盼儿返回赵家堡,把兰氏接到身边照顾。

    不久苻坚下令,苻融到邺城代替王猛镇守关东,王猛回朝接任丞相。

    七月,南边发生一件大事,晋国皇帝驾崩了。

    去年底,桓温为了消除枋头大败的影响,显示他的威权,新拥立了一位皇帝,结果上位还不到一年,就去世了。

    这些事还影响不到杨县,县里的旱情才是首要问题。

    夏收以后将近两个月,只下过一场小雨,没有水渠灌溉的田地,已经有点干旱,再这样下去,秋收一定减产。

    赵博安召集主要官吏商量如何抗旱,一年多相处下来,县里官吏已经认可他的能力和操守,纷纷建言献策。

    苏绍提议道:“去年冬天和今年春天修渠的效果很好,汾河从杨县境内流过,召集青壮继续挖渠,这样能保住大部分的收成。”

    金日博说道:“那些布衣现在有点相信官府了,巴望着能修到他们家乡,到哪里修还是个问题,麻烦的很。不如举行祈雨仪式,定能感动上天,降下甘霖。”

    李景撇了一眼这个胡人,当即反对道:“天道无常,不是我们凡夫俗子能揣测的,自助者,天助之,还是修渠好。”

    县里主要吏员大部分人赞同祭祀,只有少部分儒生倾向于修渠,但也没那么坚决。

    相比于劳心劳力的挖渠,祭祀要简单的多,花费的钱粮,不管是县里拨付,还是额外征收,县里的官吏都能得些好处。

    赵博安看了半天,最后说道:“你们的建议我知道了,郡里肯定会祈雨,县里就不花这个钱了。就挖渠吧,反正秋后也要挖,今年的徭役还没征发,征发三千青壮,苏主簿,我们还有多少钱粮?”

    苏绍一听钱粮,就知道赵博安又要发善心,迟疑了一下:“还能动用一千石粮食和两千匹布帛。”

    “快秋收了,都花出去,虽然钱粮不多,但也能保证青壮每天能吃一顿饱饭。”

    金日博不同意:“县令,这不太好吧,以后征发徭役怎么办,还一直管饭啊?”

    赵博安语重心长的说道:“说实话,管饭不管饭,还不是官府一句话,他们难道还敢反抗。为官一任,还是要让治下百姓活的轻松点,剩那么多钱粮干嘛,难道留着让上边调走。”

    不管其他人怎么反对,最后还是征发了三千青壮挖渠,赵家的学子和一些亲卫也参与了进去。

    徭役进行了二十多天,八月一场大雨过后,青壮才解散。

    期间三郎返回赵家堡,挑出了二十个预备家丁,这些人要到县里,在赵博安身边再训练一年,然后分别进入亲兵队和家丁队,还从结业幼童中挑出了三十人,补充进预备家丁。

    接下来到秋收的时间,赵博安就一直陪在家人身边,主要和两个孩子玩耍。嬛嬛则忙着处理后宅的事情,县衙里不仅有她带来的赵家下人,还有一些奴隶和杂户在干活。

    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嬛嬛也慢慢成熟起来,夫主长时间在外边,纳妾的事她也考虑过,但看到越发漂亮的冯小小,心里还是有点芥蒂。

    因此自从来到县城,她就接过后宅大权,借机发落了几个人,明确了自己女主人的身份。不过不久她就发现自己怀孕了,这下明年肯定要留在赵家堡。

    秋收前,赵博安派出吏员作为明的一路,赵家亲卫和学子是暗的一路,搞清楚今年减产的情况,以便调整税收。

    九月是收获的季节,农户一年大半的收入都仰赖于次,县里一切活动都停了下来,月底吏员到各里,传达今年要缴纳的钱粮数目。

    同时郡里也发下公文,把征收的钱粮定了下来,并且十一月前要全部运到郡府,赵博安找来苏绍和金日博。

    “太守下令按去年的标准,今年的赋税要全部运到平阳。金县尉,县里还存着郡里的九千石陈粮和两千匹布帛,你先把这些运走。”

    “我随后就率兵丁押运。”

    “苏主簿,征收赋税的事你盯紧点,先把郡里要的钱粮筹齐。”

    “好。”

    “虽有旱情,但我们也修了不少水渠,应该不难征收,县里剩下的钱粮,刨去借赵家的四千石粮食,应该还够开垦一万亩荒地,安置两百户编户应该没问题。”

    苏绍问道:“秋后不修渠了?”

    “容易修的地方都差不多了,先垦荒吧,我怕时间长了,那些里长变卦,不愿意放编户离开。”

    两人领命离开,三郎随后进来。

    “大兄,什么事?”

    “你回去一趟,给王鉴带封信,秋后要往张家庄安置移民,然后继续修堤,具体怎么做,我都写在信里了。”

    “又有流民?”

    “没有流民,我要拆分户口,你没发现我们治下的佃户,家里的人口越来越多嘛。”

    “以前真没注意,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赵家堡附近的孩子不少都长大了,每家最少也有七八口人。”

    “不光赵家堡,其余地方也是,赵家要不断向外拓地,才能让这些人吃饱饭。”

    三郎还是有点不明白:“为什么要去张家庄?平阳多好。”

    赵博安高喊一声:“小小,看住外边,别让人靠近。”

    书房外答道:“是。”

    “下边我说的事,你别往外传,弟媳也不行。”

    看到大兄一脸严肃,三郎保证道:“好。”

    “秦国去年灭了仇池,不出意外,接下来就是汉中和益州,然后是凉州和代国,一统北方应该没问题,但氐人很难守住这份基业,刘渊和石勒就是前车之鉴,等天下再次大乱,平阳地处交通要道,土地平坦肥沃,又有汾水流过,就是个是非之地,相对来说,在屯留和长子置办家业,不太引人注意,那里的地形也容易防守。”

    “可是我们在平阳已经有不少产业了。”

    “杨县的一万亩地,时机合适我会卖出去,河南村处于山口,这是赵家的西大门,要好好经营,祖地位置不算太好,万一有事就撤回山里。”

    “大兄,形势真这么严重?”

    赵博安轻蔑一笑:“燕国灭亡后,那些权贵没被清算,仍能保持高官厚禄,连慕容评那样的废物都能任边郡太守。鲜卑人的实力并没削弱,关中还有大量羌人和杂胡,碍于秦国的威势,他们现在还算安分,但这是个很大的隐患,有志之士都能看出来,这个世道仍然安稳不下来。”

    三郎听到这里,站了起来,激动地说道:“那等乱世到来,凭我们的实力,赵家肯定能更上一层。”

    “乱世没那么快来的,秦国起码还能存在十几年,甚至更长,我们要做的就是打牢根基,在平阳和上党扩大影响,那样机会来临时,才能把握住。”

    “要这么长时间?”

    赵博安拍拍他的肩膀:“苻坚正值盛年,虽说是个氐人,但观其施政,是个有为之君,秦国并不容易垮掉。”

    “幸好我们还年轻,大兄,我以后一定好好练兵。”

    赵博安微微颔首,叮嘱道:“这次回去,让阿母把家里收拾一下,弟媳和你大嫂都怀孕了,秋收后让她们俩回赵家堡吧,外边怎么也没有家里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