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剑斩鸿鹄志 » 第四章:一门三英杰

第四章:一门三英杰

    柳云迁强忍着冲过去的念头,心中波澜壮阔,抓在手中的酒碗泼洒一地。心中暗道“圈儿哥,你终于回来了!”

    三年未见,李圆圈不圆了,一袭黑衣,墨黑色长发束起,以往的肥膘取而代之的是结实的肌肉和挺拨的身姿,面庞上的稚气早已然消散殆尽,刚毅,冷冽是此时柳云迁所看到的,身高八尺的李圆圈此刻也正看向柳云迁,嘴角好似动了动,带着刚毅的面庞露出了他这几年来久违的笑容。

    难掩激动的柳云迁把手中酒壶抛向李圆圈所站方向大声喊道:“顶好的桃花酿,桃花坞那边儿仙人所酿,可敢尝否?”

    “有何不敢?”铁板钉钉的四个字铿锵有力的传来。

    “哎呀妈呀,这不圈儿哥么,大哥呀,你可回来了,咦?你咋窄了呢你,你肉呢?艾玛,你可想死我了,三年了,你知道这三年我是怎么过的么,艾玛,我滴哥哥呀。”王鸿宝跑到李圆圈跟前痛哭流涕,难忍情绪的喊着。

    听到王鸿宝的叫声,牌坊下几人也很诧异“居然是李圆圈,他变化怎么这么大,他以前应该很胖的呀,“对,我记得好像是更夫陌叔叔的侄子,年纪跟我们一般大,几年前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消失了,今天怎么出现在这里?”朱钱生和朱莱世两兄弟十分不解。

    “应该是来参加仪典的,这么重要的日子,可能也是不想错过。”一旁廖舒章解答道。

    “一碗敬手足;此碗尽,兄弟齐心可斩天堑!”此时村长柳清山的声音从后方传来,打断了几人的议论,话罢所有人端起手中酒碗一饮而尽。

    喝下碗中酒后李圆圈和王鸿宝走到牌坊下人群中,看着外貌和身材整个换了个人似的李圆圈,柳云迁自以为很平淡的说道:“怎么?以为换了个样子我就不认识你了?怎么还回来了?我以为你就不回来了呢!”

    一旁的王鸿宝也连忙帮腔道:“就是啊,圈儿哥你也太不仗义了,这一走就是三年,也不回来看看,都快把我们这些朋友给忘记了吧,还有你怎么变化这么大呀,你这是经历了什么能把那一身长膘给练成这样。”说着还上手捏了捏李圆圈的臂膀。

    “和陌叔叔出了趟远门,一言难尽。”李圆圈冷冽的面庞闪过一抹苦涩,皱着眉摇了摇头。

    见状柳云迁便没有继续追问下去,只是冷漠的转过身轻轻说了一句“回来便好,先完成仪典”。

    根据村子的习俗喝完手足酒后就代表着参加仪典的少年们今后无论是独自遇到困难,还是家中遇到险阻,邻里之间都需齐心协力,一起共渡难关,所谓是亲必顾,是邻必护,这也是为什么溪头村这么多年来邻里关系融洽一片欣欣向荣的原因。

    这里的孩子很多是吃百家饭长大的,村子里的青石板路也都是村中男儿从山下一点点背上山再由村西瓦匠刘三带领大家伙一起铺的,衣服破了烂了的话李大婶和张阿姨都会自发的帮大家重新缝制衣衫,这不,前两年山中突降暴雨,滚落许多山石枯木把村子中许多房子砸的千疮百孔,在外经商的王鸿宝父亲得知后不远千里亲自带着人和银子赶回来帮村子修房子,每家每户门口还种上了桃花树,这不,一到这个季节呀村子都格外的美。

    手足酒喝完之后便是要挨家挨户的向长辈敬酒了,李圆圈、王鸿宝和柳云迁三人依次在人群的最左边,从牌坊处开始第一户便是村长柳清山家,当然此时村长已在这里,孩子们举起酒对着只有一臂的村长像模像样的鞠了一躬,村长笑容依旧和煦,很舒服,如沐春风。

    随后便是李大婶家,众人进到院子,收摊后的李大婶和孙女李有晴已经在门口等待,院中坐着老李头,奇怪的是这次老李头并未躺在舒服的编藤躺椅上,而是坐在轮椅上,这个躺椅是真正的“躺”椅,因为老李头半身残疾不能站不能久坐。这次能够坐着还是李大婶和李有晴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他扶到椅子上。

    “康宁三十九年,陇西来犯,陀川州遥山一战枪骑营百夫长李岚山为掩护刚经历了一场苦战的折冲都尉吕高阳撤回关内,面对敌方增援的两百余凶猛狠戾的陇西重骑兵,仅带十七人前去拦截为吕高阳和一众伤兵争取撤退时间,最终战死十六人后李岚山抱起陇西重骑的一位百夫长冲下遥山,幸运的是捡回了一条命,却落下残疾,终生与躺椅相伴,战后清点战损后得知,李岚山的儿子和儿媳妇也在十六人当中,二人只留有一女”。村长柳清山在人群后方缓缓道来。

    “倒酒,敬之!”柳清山陡然提高嗓音。

    柳云迁和一众少年内心震动,小时候见着李伯伯总是顽皮的喊着“老李头老李头,背靠椅头,站不起,躺不休。”此时此刻知道真相后的众人面目火辣,不敢抬头,只是倒了碗酒大口的,狠狠的喝了下去。

    “嗐,提那作甚,过去了过去了,现在老啦,不中用了。”李岚山喝完手中酒后挥手自嘲道。一旁站着的李有晴双目通红,止不住的放声痛哭,飞也似的跑回了屋子,好似强忍着多年来的心中所想得到论证。父母早逝,自记事起爷爷便躺着,尽管村子里大家都很帮衬,但是看着别人都有爸爸妈妈多少都有些自卑,这些年听奶奶隐约提起过,却并不知具体情况,这会听到爷爷残疾和父母早逝的缘由后,十四岁的李有晴积压多年的情绪终于在此刻爆发不免有些控制不住。

    听了李岚山的故事后人群中气氛明显低落很多,特别是唱过那首儿歌的几个少年更是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但无论是唱过的还是没唱过的,大家心中都涌出一股敬意,各自又倒了一碗烈酒,一碗敬那位躺椅老人,一碗敬那一门三英。

    离开李岚山家的院子后柳云迁抬头望着午后的太阳,突然觉着有些温暖,突然又觉着有些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