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模拟:夫君别稳健了,我们出手吧 » 第一百四十四章:韩非的三步,凶狠杀机!

第一百四十四章:韩非的三步,凶狠杀机!

    夜间。

    一座原是韩国都城的巨大城池中,被秦政改名成了颍川城。

    在这个不久前才历经战火的城池中,大秦并没有派出太多的兵马驻守。

    韩国已经被攻陷了。

    这个都城也就失去了战略意义。

    但总算。

    在大秦颍川代城主内史腾的建设之下,这座城池很快恢复了生机。

    留下的百姓,重新安居乐业了起来。

    他们还发现。

    貌似......

    大秦将士虽然占领了城池,却废去了韩国的战时苛捐杂税。

    他们的日子,比起过去还要好上了许多。

    许多本是离去的原韩国百姓,也慢慢出现了回流。

    而在韩国城东东郊之地,有一座望月楼。

    这座望月楼,本是建立在一处高地的酒楼。

    在那最高的三层顶楼之中,一位气质儒雅的白衣白发老人,正品尝着清茶,望向了下方。

    如今的都城,依然灯火通明。

    酒楼在营业着。

    店铺也有人踏入。

    那走街串巷的小贩,也重新出现在街道中。

    那热闹的气息,仿佛看不出战火洗礼一般。

    更多的。

    是一道安静祥和的安居乐业。

    白发老人望着这一幕,神情有些许的复杂。

    他真的没有想到。

    一座历经战火不久的城池,竟然在如此短时间内,恢复到这种程度。

    他更是没有想到。

    大秦将士竟是如此有作为。

    不管是管理城池民生,还是守卫城池安全,都做得除此出色!

    “踏~~!!”

    “踏~~!!”

    “踏~~!!”

    忽然。

    楼梯处传来了一道清晰的踏步之声,一道身穿着黑色锦衣的严肃男子,缓缓走上了三楼。

    白发老人缓缓回头,望见了那道熟悉的身影。

    他放下了茶杯,躺在了躺椅之上。

    在这座望月楼中,可是有这位老人布下的强大阵法。

    那是半步仙人级别的阵法。

    没有得到老人的许可,半步仙人以下,是绝不可能踏入望月楼三层的。

    老人自躺椅旁的黄花梨木小台之上,拿起了一把羽扇。

    他轻轻地扇了扇风。

    不为风而凉。

    是为心而净。

    那黑衣男子走上三层后,一步一步地朝着老人的方向走去。

    每一步之下,他的神情也依然是如此的严肃。

    彷如。

    这就是他的个性。

    认真。

    也较真。

    黑衣男子走到了老人前三步,恭敬地单膝跪地道:

    “弟子韩非,拜见师尊。”

    这一句“师尊”,令白衣老人有些许的高兴。

    他缓缓扇了扇羽扇,一道儒道力量立即随之而起,缓缓将严肃男子托了起来。

    “世人皆知,我儒道荀子有两大弟子。”

    “大弟子韩非,习成我的阵法之道。”

    “却叛出师门,以儒道阵法融于法家令行禁止之道,创出了自己的法家阵法之道。”

    “二弟子李斯,习成我的文书之道。”

    “却也叛出师门,以儒家文书融于法家严律,找到了自己的法文禁止之道。”

    荀子继续朝着自己,轻轻扇了扇羽扇:

    “我啊!”

    “担不起你这一声师尊啊!”

    韩非亦是再次拱手鞠躬了:

    “师尊,我和师弟离开儒家,投入法家,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但在我们的心中,永远不会忘记师尊的教导之情。”

    “我知道。”荀子停下了羽扇,缓缓点了点头。

    “正是你这一份尊师之心,我才会让你走上来。”

    “也正是你这一份尊师之心,我才会答应你,在此等候秦政。”

    “谢师尊!”韩非再一次鞠躬了。

    这份师徒情,是真的。

    不管是对儒家传奇荀子,还是对韩非。

    “山东孔庙在接到秦国儒生的请求,将我唤醒后,我才知道如今的局势如此的不妙。”

    荀子已是九十七岁高龄了。

    未突破仙阵境界,他也无法突破百岁这个寿命定律。

    在诸子百家之中,为了给自己的门派留下一份强大的底蕴,他们都会选择将强大的半步仙人封印沉睡。

    若是在门派遇到了灭门大祸之时,就将门派底蕴唤醒。

    荀子的醒来,正是源于大秦儒家向儒家本门的请求。

    王绾立下了地狱契约,只能忠于秦政。

    这位大秦儒家掌权者,并没有多说一句话。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为儒家保住在大秦的星火。

    若是保不住这道星火,大秦一旦一统天下,极有可能就没有了儒家的容身之地。

    王绾老实了下来,却不代表大秦所有的儒生都老实了。

    如今的儒生,只行教育之道。

    却不再触碰治国之道。

    这是将儒家彻底与权势断绝了啊!

    大秦儒生们如何能忍!?

    他们向王绾请愿,得到的却是莫要闹事,安心教导世人仁义礼智信即可。

    权势之事,儒家不去碰。

    大秦儒生们无奈,只能向位于山东孔庙的儒家本家求救了。

    大秦帝国即将一统天下,这是谁也看得出来的。

    若是任由大秦将儒家作为一门学问,而非治世经典来看,儒家极有可能在未来被法家的以法治世彻底压倒。

    甚至逐渐彻底离开权势中心,慢慢凋零消亡。

    这是儒家不能接受的。

    可如今的儒家,就算顶尖高手们全数出动,也是徒劳的。

    只要昭襄王在,只要大秦兵马在,儒家没有能力拼得过!

    如此生死存亡之下,儒家只能选择将一代传奇荀子唤醒。

    荀子必须前来,与大秦现在的掌权者昭襄王一见。

    儒家是文学之道,也是儒雅之道。

    但在这个乱世中,这些都是虚幻的。

    一切都看你掌控的力量。

    只要你的力量足够强大,就能压制住其他人。

    荀子本打算找昭襄王言明。

    大秦给予儒家未来,大秦也有光明的未来。

    荀子要昭襄王给一个保证,保证儒家的未来。

    也保证大秦的未来秦政,不会真的断绝了整个儒家进入权势中心,成为世间主流的机会。

    只要昭襄王和秦政答应下来,荀子会就此离去。

    可若是......

    大秦不能给予儒家未来,大秦的未来就必须换人。

    秦政依然要彻底将儒家变成一门学说而已,坚持那以法治世,那秦政就不能继承大秦帝王之位。

    若是昭襄王不愿,荀子就打算与昭襄王一战。

    这一战,必然是两败俱伤。

    两人都得死。

    但大秦帝国显然会更沉重。

    只要没有了昭襄王这位霸道强者,大秦就缺少了最顶尖的战力。

    大秦帝国一统天下的进度,就会慢下来了。

    甚至极有可能被五国趁势反扑。

    荀子相信,这不是昭襄王愿意见到的。

    他的“讲道理”,一定会讲得通的。

    昭襄王一定会答应,给予儒家未来,给予儒家进入权势中心,成为天下主流门派的机会的。

    却没想到。

    荀子在路过已更名为颍川城的韩国都城之时,遇到了他许久未见,甚至以为一辈子再见不到的弟子。

    那传言已是被杀神荆轲所刺杀,陨落在韩国都城的韩非。

    “你我虽已是不同门派,但总算有这一份师徒情。要是荆轲真的斩杀了你,我不会饶他。”

    “却没想到,你并非真的陨落,而是假死。”

    荀子的目光,缓缓转向了韩非:

    “韩非,你的假死,到底是为了什么!?”

    韩非的神情,依然严肃。

    他的话语,也是这么的铿锵有力:

    “师尊,这是殿下的安排。”

    “殿下希望我成为黑暗之法,管制大秦之地所有的妖魔鬼怪。”

    “黑暗之法!?”这样的答案,是荀子没有想到的。

    也是他想不通的。

    “你放着好好的法家掌门不做,选择成为黑暗中的法!?”

    “你这是为何!?”

    “世间哪有这么多的妖魔鬼怪!?”

    “那秦政的话语,就这么让你如此听从!?”

    四道问题,满满的是质问。

    韩非的神情,却依然没有半点的改变。

    他还是这么严肃,也是这么的坚持:

    “师尊,殿下拥有超越世人的目光,他看得极远极远。”

    “终有一天,殿下会令大秦一统天下,再踏出人间一统万界!”

    “未来的黑暗之法,是以法治世最重要的一步。”

    “我希望跟随着殿下,将这道以法治世传遍万界!”

    荀子越听,就越是听不下去了。

    他将羽扇拍在了腹中,长须亦是微微震动了:

    “一统万界!??”

    “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那秦政能够一统了人间天下,就算是他很有能耐了。”

    “一统万界!?”

    “那是绝不可能之事!!”

    “韩非啊韩非,枉我教导了你数十年,如此荒谬之事,你怎么会去相信!?”

    “你这位学识了数十年的大家,竟也被一个年轻人的猖狂欺骗了。”

    “可叹,也可笑!”

    从荀子微微震怒的语气中,韩非听出了一件事。

    很显然。

    关于万界之事,荀子知道的更多。

    也就是说。

    妖魔鬼怪之事,的确是存在的。

    那一统万界之事,也绝非胡言乱语。

    韩非并没有反驳荀子,这是没有意义的事情。

    他缓缓走进了荀子一步,再慢慢说了:

    “师尊,你觉得如今的颍川城如何!?”

    这个问题,与他们现在所谈之事,根本就是两回事。

    但荀子知道,这一问,是为了后来的抛砖引玉。

    他自然是愿意为了将弟子引导出歧途,而接下这块砖:

    “如今的颍川城,百姓在历经战火洗礼后,很快拥有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这一点,我不得不佩服颍川城城主内史腾。”

    “那个小家伙,的确是管理地方的一把好手。”

    韩非点了点头,继续说了:

    “颍川城的答案,并不在内史腾,而是我家殿下。”

    “内史腾在我大秦,也并非以管理城池成名,他是我大秦太仆府府主,是负责养马的!”

    “你说什么!?”这个答案,令荀子有些许的惊讶:“你是说,秦政找了一个养马的来管理颍川城,还将颍川城管得这么好!?”

    “正是如此。”韩非再一次点了点头:“关于调动能人异世,慧眼识珠之事,我家殿下无出其右。”

    荀子听罢,吹胡子瞪眼道:

    “若只是一个人,那也不过是凑巧罢了。”

    “那......”韩非倒是不在意,他继续说了:“令王翦统领六十万大军,相信老武神廉颇还能一战,还为他建立军团呢!?”

    “师尊你觉得如何!?”

    这倒是很适合的。

    荀子一路前来之时,也不断听取儒生讲如今天下形势。

    王翦此人正中年时,他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镇守了函谷关多年。

    这样的中生代作为大秦统帅,那是再适合不过的。

    至于老武神廉颇。

    荀子曾见过此人,一生霉运。

    但才能却不差。

    秦政能令他折服,这本就是很难。

    若是还能效忠,那就更难了。

    “你说的,不过是秦政的统帅之道和治世之道。”

    荀子明白抛砖之后引的是什么玉,他并不想按韩非的想法接下去了:

    “我承认,秦政小小年纪,的确是拥有一代帝王的雄图大略。”

    “他有能力,也有手段,这天下迟早是他的。”

    “只要他愿意给儒家进入权势,保住世间门派主流之身,我也不会阻止他一统天下。”

    “但我还是要劝你,人间帝王与一统万界,还差了许多许多。”

    “师尊,我知道你会如此回答。”韩非依然不会去反驳荀子。

    他不过是取出了一道红色的锦盒,再往前走了一步。

    在那锦盒之中,荀子忽然有一道天人感应。

    很危险!!

    作为半步仙人,自然与天道能够取得一丝的感应。

    在那锦盒之上,十分的危险。

    只不过。

    韩非给他的感觉,依然是如此的平淡。

    他这才没有立即赶走韩非,但依然严厉地问了:

    “你那锦盒之中,到底是什么!?”

    韩非慢慢打开锦盒,还说了一句话:

    “这里面,是我大秦战神的战神舍利。”

    “殿下让我转交给师尊的。”

    “战神舍利!?”荀子瞬间回过神来,一步往后退去:“韩非,你好大的胆子!!”

    纵使荀子有所发觉了,却依然源于对韩非的信任,让彼此之间的距离太过相近了。

    在荀子撤退之时,那红色锦盒已经打开了。

    “轰~~~~!”

    那战神舍利瞬间粉碎,释放出了一道巨大的身影,冲天而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