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杠精随笔 » 38、一场关于【孝】的对话

38、一场关于【孝】的对话

    下面的对话是发生在我头脑中的,现实中还未发生。

    我:娃,今天讲了什么?

    娃:孝顺父母。

    我:嗯,很好,那你说说,什么是孝?

    娃:孝就是,你对F很好,带她到处玩,她老了你尽自己所能照顾她。老师还讲乌鸦和羊的例子,特别感人。

    我:很对,不过真钻牛角的话,乌鸦和羊的例子不太站得住脚:乌鸦反哺是哺所有同类,确切来说是不那么抗拒同类从自己口中抢食,简单来说是不那么护食,因为他们要保障群体个数,群体才更有竞争力,个体也可从中得益;羊是因为跪着吃奶高度合适,吃着舒服。古人会选这两个物种,因为那时候交通不便利,他们没去过南极没见过企鹅。

    娃:企鹅怎么了?

    我:企鹅为了孵蛋,冰天雪地里一站就是两个月,一动不动,不吃不喝。刚听说的时候都把我感动哭了,心想这才是最伟大的母爱啊。长大后去看本质,知道是本能驱使,或者说,母爱很大程度上也是本能。

    娃:本能是什么?

    我:本能就是:它一看到自己的蛋,就有一种冲动——特别想站上去孵它。就算旁边搁一个好看的裸体企鹅异性,它也觉得还是站蛋更爽,比OOXX但眼睁睁看着蛋上无鹅的感觉爽多了,总之就是——不站蛋浑身难受,啥也干不了。

    娃:那到底是本能还是母爱驱使呢?

    我:刚不是说了吗?母爱跟本能很难分清,再说其实是爹站蛋,不是妈站。你想说情感驱使?人类还有可能,就鸟类那可怜的脑容量……企鹅再聪明也还是智商欠费,感情又是奢侈品,它们支付不起。冰天雪地站俩月,一动不动,不吃不喝,我相信绝对是动物本能支撑。

    娃:鸟都能做到这个程度,那么所有动物都这样吗?

    我:这是一道选择题,有k和r两种选择。r选择就是……你看蠢鱼、蠢青蛙和蠢蟑螂,他们都不好好带娃,因为他们选择一次生几千几万,就算不好好带娃导致其中99%都挂掉,剩下的1%也足够维持种群繁殖,不过注定要蠢到天荒地老。但企鹅就选了k,他们生得少,所以绝对不能容忍1%的低成活率——一窝总共就1、2个,再挂掉99%,活下来0.02个?那还竞争个P啊。就只能靠悉心呵护确保成活率,母爱本能应运而生。那你说说,人类是什么选择呢?跟鱼一样,还是跟企鹅一样?

    娃:跟企鹅一样。

    我:真聪明,我对你就是k选择。是自然法则要求我对你好,你不用太把自己当回事,也不用太把我的付出当回事。

    娃:可是生养都是恩,先不说【养】的恩,你把我生下来,总有【生】的恩吧。

    我:这样的逻辑吗?我怎么觉得,我跟你爸都没问你要不要来,就把你从虚空中捉了来,倒是我欠你一个,喏,果汁代酒,敬你一杯。(一饮而尽)。关键是啊,“妈”这么高难度的岗位,我们那时候都不用考证,就直接上岗了。

    娃:当年不用考证的啊?!

    我:是的,不过妈妈虽然没有考,但复习了很久,所以你不用担心。有的都没好好复习,把新生宝宝腿捋直捆起来,美其名曰防罗圈腿;还有把娃放车里闷着的,多可怕。

    娃:就冲你做得这么好,我也要报答你。

    我:你是没见真正做得好的,你爸妈顶多及格线,诶,我还以为我讲明白了:你可以因为你超爱我而时常来逗我开心、给我买东西,但不要单纯因为我是你妈而产生什么“报答”心理——我是你妈,我对你好,是因为K选择,因为本能。

    娃:本能……

    我:还是没概念?那我试试反着阐述:如果我们不照顾你,你没吃的没喝的,躺在自己屎尿上,爸妈看到这些,光心疼都能心疼死,不是夸张,是字面意思上的【死】,气绝身亡的那种。粗暴地讲,爸妈是为了自己不心疼死才要对你好的。不这么做,能难受死,这就是本能。

    娃:可你说要报答F的。

    我:都是K选择,人跟动物又不一样,只讲本能的话,人跟牲畜无异——必须讲人性。传统教化教导我们要孝顺奉养老人,这就是人性。人性都没有的话,人还是人吗?且法律也是这么规定的。我非常认同,所以就算我认为抚养孩子是责任和本能,也决不代表我对F不感恩。我心中对她有深深的依恋和爱,还有迫切想要回报她的意愿,F对我也有这样的期望,所以我跟F是一拍即合。

    娃:好像……跟你之前说的……矛盾了。

    我:那是因为我还没有说完:但当我作为长辈的时候,情况就不尽相同了——我观念已变,更倾向于认为:我对你好,因为你是我的新版本,比我更有竞争力和生育潜力,大自然便指令我无比无比地珍爱你,我做的从生物上讲只是本能,从人伦上讲只是尽责。我甚至认为无缘无故将你生到世上是欠了你的。我的作为不可歌可泣,哪怕我为救你而死,也不可歌可泣(只适用于我,别的妈还是可歌可泣的)。基于这些观念,我对你没有那样的期待,我认为应是我个人为我自己的晚年负责。我对你的期待就只是:如果你有孩子,请务必把母爱好好馈赠给你的下一代,尽力给新生代争取最好的资源,尽力扶他们走好路,而不是回来尽力扶我。当然,如果你能力充足,又很爱我,实在想为我做点什么的话,我会欣然接受,只是当你能力有限、无法兼顾时,你可以放心地离开我去外面追逐打拼,而不用在心理上有任何负担。我不会怨你,也不会告你。

    在我是长辈的情况下,我欣然接受你出于爱而为我做的部分,但不稀罕你出于责任而为我做的部分,我甚至会认为【孝】是个多余的概念,【孝】本应该完全重合于【爱】+【尊重】的。既然不重合,那么【孝】里究竟多出来的是什么呢?我也不知道,可能是责任、顺服,似乎还有其他微妙的世俗的东西。反正我在第一次大胆向F表示我最爱她后,就一直只用【爱】来表示了。有人夸我对F孝顺时,我甚至觉得玷污了我对F的爱——我对F明明就是纯爱,一点都不来自子女责任,就像真心爱一个姑娘、娶一个姑娘,就不容人说是出于责任,或者是包含责任意思的另一个词。而我对F爱得更真挚深沉——就算F杀了我,我做了鬼也要帮她掩盖罪证;我从初中就开始担心,将来F死时,我会不会跟着吐血而亡,就是这样级别的痴爱和倦赖在驱使我对她好。这种级别的爱,当的起最纯洁的字,也就是【爱】字本身,掺杂其他概念的我都觉得不配。我对R才是孝顺,呃,其实也不怎么顺。

    综上,我做长辈和晚辈时都只认爱而不认孝,你对我更不用有心理负担,只要你爱我,我就是幸福的妈妈。

    ————

    娃:妈,你这样无私、不求回报的类型,是不是就叫烛光里的妈妈?

    我:才不是呢,F是那种类型的,我可不是。我看似是只求奉献不求回报,其实是因为在我眼里,这种【奉献】本质就不是奉献,自然就说不上回报,没逻辑嘛。我也不是烛光里的母亲——在保障你安全健康长大的前提下,我会最大限度追求自己的享乐和丰富,不会把所有资源都让给你。你上幼儿园,我在家不止为你打扫屋子洗衣服,还会圆我自己的写作梦;你不在家,我也会给我自己做好吃的,比给你做的可能还好吃;钱不够,我不会自己不添新衣服,省钱给你买10件,而是咱俩各买5件;你要漂漂亮亮,我也要漂漂亮亮;你买新手机,我也要买新手机;你要跟男友去旅游过二人世界,我也要跟你爸去旅游过二人世界。

    娃:那等到你们老得动不了的话,怎么办呢?

    我:我自信那起码是45年后,这里不讨论那么久远,越久远,变量越多,变化范围越大,估计的偏差就越大,不如不去估。我今天跟你讨论的是20-40年后的时光。至于45年后怎么办,我会在40年之后,根据那时候我的观念、经济状况和社会形态再跟你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