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杠精随笔 » 52、如果你想写文,却为大脑一片空白而发愁……

52、如果你想写文,却为大脑一片空白而发愁……

    那还等什么呢?马上拿起电话!看最新一期的《杠精随笔》,也就是今日和明天的这两期。

    我的文虽然扑街到不行,但我自己当然不觉得它很差劲。作为没有任何玄幻奇幻穿越重生黑化逆袭元素的偏现实小说,自认故事还算曲折完整;人物关系复杂,但都捋得挺清;线索三四条,有些没大规模展开,但都有头有尾,相互有交叉有分岔;紧凑,甚至过于紧凑,渲染太少,只不停推进推进推进。

    我是想说,诚然大神更有发言权,但扑街仔也想发言,大不了没人听罢了。万一对哪位有意写文的读者有借鉴意义呢?

    ——————

    先说下我一般的创作思路:

    我有过一定的科研经历,科研过程中的常用思路也影响到了我的写作思路。总结来说就是:成品小说虽是线性发展的,构思的过程却【不是线性】的。

    科研上,发现一个基因删除致死(可能有重要功用)后,就等于有了研究对象,或者说有了大方向。再围绕这个基因东搞搞西搞搞,弄点素材出来,各个角度完善一下这个基因的简历,素材相互连缀,炖出一个故事。

    我写网文思路也是这样:有了一个大方向(比如:复仇)后,围绕着东搞搞西搞搞,弄来些素材,即片段/桥段/脑洞,想办法连起来。

    当然不是漫无目的地瞎想素材,要想那些能【凸显角色人设】的,比如你的男主是个痞子,你可能会想到【花式打群架】这一素材来突出他的痞。

    想到这一素材没有任何技术含量,怎样让它发生并发展才是难度所在。不过这在创作之初并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你完全可以把这个片段就以碎片形式扔在那里,然后再去想一堆别的碎片出来,而不是想到一个碎片就开始琢磨其前后因果该怎样处理。Why?打个比方,组装家具时如果把前几个螺丝完全上紧,可能后面的螺丝就对不上孔了,最后还是要松掉前几个。

    想到一堆碎片式桥段后,下一步就是设法把它们尽可能多地串起来,串好后就是你的故事线。当然别忘了,大方向的优先级最高,串联的大方向要指向一个结局,不能为了串一个碎片而导致情节推不下去,或者推跑偏。

    对我而言,这种创作思路的好处是:既然这些碎片的作用是【多角度凸显人设】,那么只要能想办法连缀起来,起码可以保证人物形象丰满。可以说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创作思路。如果你给我一个开始,叫我往下一步一步按时间线去思考,我可能一片空白,或者写出来的故事平淡、人物是火柴人,因为以我有限的创新能力和生活阅历,我无法从一个平淡的开始推去一个爆点,我必须先想爆点,再想办法使它们发生。

    ——————

    碎片跟碎片的级别也有高低之分,有些碎片只单纯凸显人设,那就属于低级碎片,比如:主角打群架。

    有些碎片在凸显人设的基础上,还能扮演【爆点|爽点】的角色,这就属于高级碎片,比如:主角能把群架打出花。作者只要有法子突出这个【花】,这个片段就有成为爆点的潜力,故事性增强的同时,人设也大大凸显。

    所以连缀的时候,首选那些你自信能兼任爆点的。

    ——————

    理论讲完,上一个具体的系统性的例子吧,也就是我自己这里:我一早就确定了男主人设中要有【勇悍】的一面,就在笔记本上随手写下【打戏(凸显武力值、最好能顺带凸显双商)】,后来考虑到情感线稍扁,就又决定加入【久别重逢】和【公主抱】桥段。桥段越来越多,连缀确实花了不少功夫,但上述三者倒是可以轻而易举地连缀成这样:因为某个原因,女主需要【离开】,男主护送女主离开的路上突发状况,发生【打戏】,数年后【重逢】,与女主发生【公主抱】。

    问题也很明显——【重逢】跟【公主抱】很难发生必然联系。好在,如果作者坚持要它们联系,总可以强行联系,无非多花心思罢了。

    遇到这个障碍后,我的第一反应是:【公主抱】如果要发生,女主必然腿脚出问题,然后我思路就卡住了。

    没关系,另辟蹊径——

    后来想到女主可以急匆匆跑出来导致没有穿鞋,碰巧下过雪,踩在雪里,冻得走不了……可什么样的情况能让她急匆匆到这个地步呢?然后又卡住了一下,那就再另辟蹊径——

    很快想起女主有个弟弟,于是就从女主弟弟身上着手,当然踏雪元素也还在,并顺理成章加入了“远看没认清、张弓搭箭、与男主发生短暂对峙”的浪漫小波折,不但实现了三个片段的连缀,故事起伏也有增加。

    所以这就是连缀过程的另一个很妙的妙处:最初想的碎片可能很单薄,连缀的过程会令其大大丰满,且越难连缀的片段往往越有潜力。比如我原本只是需要一个单薄的打戏元素,连缀时,一靠上故事线,就另附带上了【英雄救美】元素;再比如,原本就是个单薄的【公主抱】元素,前因后果一添加,不但浪漫感大增,附带着还凸显了女主人设。在实际动笔的时候,相信我,你还会有更多灵感迸发出来。

    对了,这样构思还有一个好处,它把极富挑战的、一想就让人头大的、从无到有的【创作】变成了一道“连缀片段”的【习题】,是不是更简单了呢?

    ————

    只是我个人的习惯,不好使的话不必较真。

    本章讲我如何连缀出主线,但一本书当然不只主线,争取明天再写写所有线索的安排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