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家族决定我做枭雄 » 第三章 北伐之讯

第三章 北伐之讯

    遭受重创的温家少子企图仓惶出逃的奋力一搏就这样被一双布满老茧而又粗壮有力的大手死死镇压,在许多陌生人注视中与地面上的粗糙砂石来回摩擦,以至于软弱的留下两行清泪。

    忽然发现自己被一群打扮异常的陌生人载着正在进入一个明显类似山寨之类的地方,花了半天时间确认自己应该不是被某档子整蛊节目抽中,再结合脑中不时闪过的属于另一个人的回忆,温浩理解了自己穿越这种现实。

    惊慌失措之下,少年还未及酝酿谋划就做出了仓惶跳车之举,眼前那个缓缓接近的山寨大门让他感觉似乎只要一进入其内,以前的生活就要彻底消失了一般。

    然后现实的毒打教育了他,进不进这道门,以前的生活都彻底消失了。

    好在温浩的挣扎持续时间很短,很快就干净利落的昏厥症发作,再度昏迷了过去。这让温氏族人们暂时放下心来,将昏死过去的温浩重新拖回骡车,又对立下大功的刘巡检礼貌不失疏远的表达一番谢意,只是神态颇为不善,唬得刘长真冷汗直冒,只埋怨自己鲁莽,下手太粗。

    刘长真小心谨慎的将温氏族人引入寨中,这群人的到来让小小的军寨立刻变得拥挤起来,好在历经磨难的温氏族人并无娇气,有个被围墙包围能安心睡觉的地方已经让他们相当满意了。

    但刚刚差点惹祸的刘巡检还是殷勤的让出了自己的厅房,只说是为了小公子修养方便,自己跑去和手下的寨丁们挤睡那臭气熏人的大通铺,一面又派人向县里和郡中报讯。

    细心的刘长真又对报讯的信使挨个叮嘱,报去郡里的脚步一定要快,胆敢路上偷懒耍滑,家里的娘子和娃娃个个都要跟着倒霉;报去县里的脚步一定要慢,谁要是想抢这个步子,去得比郡里还快,我照样饶不了他。

    这种露脸的事情当然要直接让郡里知道才行,若是报到县里,县里且有县令有县尉有县丞,谁会记得他刘长真的名字,报到郡中,若再得了几句好话,或许自己就能摆脱这偏远山寨埋没一辈子的命运,这种事情岂能不认真对待。

    令人欣喜的是,中心人物温浩很快又再度醒了过来,这次最起码从神智上看清醒无疑,能吃能喝知道自己如厕,虽然问起许多事情都只说不清楚和脑袋疼,但已经让温氏上下非常满意了。

    温峤公的血嗣不绝,哪怕是一时伤了灵智却也无碍。历经大乱,温氏族中多少才俊之士都没于尘埃,像温浩那位在邺城为官的兄长,文武双全,历任郎属、禁军、台阁,不也悄然无息的死在漳水之畔,又比如渤海高氏等大族当初声势比谯郡温氏更盛,如今主支几房被杀的岂是少了。

    经历过这些,已经受过太多打击的温氏族人虽然惋惜当初聪明灵性的少年变成了个失魂郎君,却也能接受,只有那当日照顾温浩的旁支少年温鸣始终自责不已,更加日夜贴身不离了。

    温浩对这个身体年纪比自己还大几岁的青年也是无奈,出于下意识的自保心理,他首先将自己扮成了个失忆的傻子,可谁曾想这家伙真把他当成了傻子照顾,连如厕都恨不得站在旁边闻着。

    “阿鸣,你不用跟的我那么紧的,现在大家刚安定下来,都忙的很,你且去帮其他人好了。我虽然脑子不好,但自己能照顾好自己。”

    一边系着裙裤,温浩推开厕门无奈的对温鸣再次劝导,换来的却只是憨憨一笑。

    “我还是跟着你妥帖些,再说我和两位叔公都说过了,他们也说还是跟着您好。不过公越你可不能说自己傻,我虽然愚钝,也看得出来你思虑精神都强的很,只是之前许多事情忘了。您岁数尚小,便是从今日开始进学,以您的聪慧,将来也会有所成就,重振我温氏家门的。”

    对此,温浩也只能捏着鼻子尴尬一笑,天可怜见的,这好不容易毕业了又要重头去学古代经学?他可不是做题家。

    之所以捏着鼻子是被茅房里味道熏的,黑山寨不过是个边境小寨,又是处于类似中古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厕所工程当然不能指望多干净。实际上所谓厕所根本是沿着木楼建在猪圈上方的一个搭台,开个一排空洞直直对着下方的猪圈石槽,其气味可想而知。这种人粪养猪的方式着实让温浩震惊了一回,也更加认清了此番现实,同时对着昨日进食的猪肉还留下了点心理阴影,但换成刘长真的话,没有猪在下面抢食的背景音,他老人家还会觉得有些不自在呢。

    既然做个傻子,索性也就无所顾忌,温浩便带着小尾巴温鸣各处走访,花了两天时间才算初步了解了自己眼下的处境。

    好一个开局祭献全家的经典穿越背景,王子复仇记的传统套路,温浩本想这么吐槽,但莫名的只要想起那位明明自己并不认识的温峤公,心中竟然自动浮出几分伤感,或许是这具身体残存的意志作祟,又或者是思念起自己那回不去的故乡的感同身受,让他亦做不出嘲讽的姿态。

    不过从世家当道,胡人南下以及南北三国并立的情况,温浩凭着自己那浅薄的历史知识大致判断这是一个接近于魏晋的时代,他甚至在刻意套话中发现这个世界同样有着秦始皇汉武帝,甚至同样有曹孙刘三国鼎立,大的区别在于两百多年前统一天下的是曹魏而非司马氏,之后胡人南下也没有那著名的拓跋氏,而是东胡族属的令狐氏段氏等搅乱中原,再之后的历史就彻底如脱缰的野马滑出轨道,变成了温浩从未听过的三个大国鼎立南北。

    得,连穿越者作弊利器把握历史大方向这招都被废了,连想找个码头抱大腿都不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大腿,温浩对此也只剩下摇着脑袋叹气,惹得小尾巴温鸣还以为是他头疼,忙送上热水敷的麻巾。

    刚好撞上无处献殷勤的刘长真,这位被生活毒打过的七尺健儿,竟也主动凑上前来搭话,关心备至的帮温鸣拎起热水来,话里话外都找着缝向温浩这位温家备受瞩目的少公子,也是自己前几日亲手摩擦过的受害人赔起不是来。

    结果就是原本的二人行生生凑成了三人组,刘长真充分展现了丢掉自尊无可匹敌的姿态,硬是以一寨之主的身份抢起了温鸣的活,而后者对此泰然自若。

    反而是温浩颇有些尴尬,一见刘长真总是想起那日光着屁股在大庭广众之下按着摩擦的囧像,更兼对他这种超低的姿态颇为不适。

    若是刘长真知道温浩心中所想,只会大笑一场,光着屁股算什么,在南朝,世家风流子弟五石散用多了,别说光屁股裸奔,就是露天裸营都是常事,算的什么。南北权贵人物中都颇有服用五石散的习惯,这种用矿物调配而成的软毒品服用后皮肤会变得异常敏感,哪怕是最细腻的丝绸接触躯体都会感觉痛苦异常,光着身子“发药劲”根本是社会常见现象。

    倒是温氏一直坚持儒法传家,和五石散流行关系疏远,家中少见这些玩意。

    至于温鸣,他自居温浩身边侧近一类的位置,但温氏数百年北地大族豪门,别说是温峤出仕,家族高官充斥邺都的时候,就是在谯郡蛰伏时也属于太守刺史等高官都须主动上门拜见的豪强,区区边地一幢长,在温氏子弟的温鸣看来,给自家公子端茶递水都还差了点资格。

    三人之中倒只有温浩尴尬,作为后世人的思维惯性让他面对别人的刻意逢迎与极低姿态下的服侍始终扭捏不能安。可到了别人眼中,温公越虽然失了忆,但宽厚待物,礼简亲人的姿态却是更胜于前了。

    这么又磨蹭了几日,终于等到了来自大梁官方更高层的消息。竟陵郡丞亲自率数百随从郡兵,又赶到叶县城征调了县库内一批钱财布帛,连日不歇的赶到了这座偏僻小寨。

    这位郡丞猜测温氏族人自北逃难而南,自然沿途车马财帛都难以携带,借着尚不知消息的叶县府库资财做了个及时人情,须知温氏族人确实也不愿将自己一副叫花子般模样展露到襄阳乃至建康去。

    同时,这位聪明的李郡丞还带来了一个消息,温氏族人要寻的那位南朝大佬,也就是南康郡公、雍州刺史、都督雍梁二州诸军事、开府仪同三司、卫将军刘毅并不在襄阳城中,甚至竟陵太守沈子兴都不在竟陵。原因则是在北方大燕爆发了整整一轮政变、内战、清洗之后,南朝大梁这个老朽的庞然大物才刚刚反应过来,在温氏族人已经南逃的同时,启动了大梁朝开国以来第九次北伐。

    这次北伐主力以梁国征虏将军、都督北徐州诸军事任元彬率军五万入青州,鄱阳王、都督广交越州诸军事刘修范加持节,都督扬越诸军十二万出淮河,可谓是南梁近年来少有的大举攻势。

    荆州方面,由于南阳以北诸地大多属于大周,为了防备周人趁机分一杯羹,南康郡公刘毅率领雍州精锐四万向西进入淮水源流附近重镇义阳,向汝水进军,意图抢先阻断周人东进之路。

    这一番话着实让温氏众人震撼不已,想不到南朝在北方一片混乱,温氏苦苦支撑的时候始终无所作为,如今北方已定却迫不及待的出动二十万之师大举北伐,更甚至连西边大周分一杯羹都预先防备起来了,俨然一副已经胜券在握模样。

    出于好奇,温浩第一次向着两位家中做主的叔伯提问:“两位叔公你们见识广博,不知以为这大梁北伐胜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