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战国之天下纵横 » 关于孙膑的名字的问题

关于孙膑的名字的问题

    有看官提出,孙膑原来不叫孙膑,是膑邢之后,改名孙膑。

    这个来源我已经查到了大概出处就是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有“孙子膑脚,兵法修列”的话。与之并列的有“屈原放逐;左丘失明;不韦迁蜀”,这句话可以给人这样的感觉,孙膑之名,系来自其体貌特征,即是一个绰号。

    清人吴楚材、吴调侯选注《古文观止》,在“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下注云:“膑,刖刑,去膝盖骨。人因呼为孙膑。”

    首先咱们要注意一下语境,司马迁的那段话其意重在讲人的大成就在于有过大苦痛,但屈原不是因被放逐而名原?左丘不是因失明而名丘,说孙膑之名,系来自其体貌特征。我认为这有点问题。

    清人的《古文观止》终究只是个散文总集,不是严格的史学作品,作者也不是专究历史事实的历史学家,其言语很难当真。

    春秋战国时期,贱民无姓,有姓名的人多是贵族,而周礼之中对周代的社会等级是有严苛的规矩的,有华夷之辨,有百姓黎民之别,有贵贱之分,因此而有姓氏、谥号、称号、封土、刑罚的差别。当时的所谓百姓其实是贵族,他们有得“姓”的资格,庶民则有名而无姓。庶民有士、农、工、商四等,士为四民之首。

    所以改名字这事的可能性不大。孙膑,字伯灵,这应该就是孙膑的原名本称。

    我查阅了资料,孙氏出自姬姓。衞康叔八世孙武公和生公子惠孙,惠孙生耳,为衞上卿,食采於戚,生武仲乙,以王父字为氏。乙生昭子炎,炎生庄子纥,纥生宣子,生桓子良夫,良夫生文子林父,林父生嘉,世居汲郡。晋有孙登,即其裔也。又有出自芈姓。楚蚡冒生王子蒍章,字无钩,生蒍叔伯吕臣,孙蒍贾伯嬴生蒍艾猎,即令尹叔敖,亦为孙氏。又有出自妫姓。齐田完字敬仲,四世孙桓子无宇,无宇二子:恒、书。书字子占,齐大夫,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氏,食采於乐安。生凭,字起宗,齐卿。凭生武,字长卿,以田、鲍四族谋为乱,奔吴,为将军。三子:驰、明、敌。明食采於富春,自是世为富春人。明生髕,髕生胜,字国辅,秦将。胜生盖,字光道,汉中守。生知,字万方,封武信君。知生念,字甚然,二子:丰、益。益字玄器,生卿,字伯高,汉侍中。生凭,字景纯,将军。二子:届、询。询字会宗,安定太守。二子:鸾、骐。鸾生爰居,爰居生福,为太原太守,遇赤眉之难,遂居太原中都。太原之族有岚州刺史昉,生存进,安定太守。询次子骐,字士龙,安邑令。二子:通、敻。通子孙世居清河,後魏有清河太守灵怀。武德中,子孙因官徙汝州郏城。灵怀曾孙茂道。

    这就是的查到的资料,所以我认为,孙膑应该就叫孙膑,也许就是因为他叫了孙膑在有此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