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请为我流一滴眼泪 » 第一章 此情可待成追忆

第一章 此情可待成追忆

    收到法院的离婚判决书,韩玲带着复杂的心情打开它,一字一句的读着,直到看到最后的判决书主文部分:“本院认为,夫妻感情和睦是夫妻关系存在的基础,本案双方当事人共同生活过程中因琐事产生矛盾,在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感情仍未好转,经法院调解不能和好,当事人感情已经破裂,继续下去对彼此都是伤害,判决准许原被告离婚,原告依法分割夫妻共同财产32万元,被告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7日内支付给原告。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提交上诉状,并按照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供副本,上诉于上一级人民法院。”

    看完判决书后,韩玲给她聘请的律师打了个电话问了问情况后,如负释重,终于判离了!短暂的快感之后,心情就变得沉重。下一步怎么办?万家灯火,韩玲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空无一人,寂静到让人绝望的地步。

    想给父母打电话,刚拨完号码就又放下手机。父母不会开心的,他们一直不希望自己离婚,他们希望孩子幸福,永远幸福下去,直到生命的结束。

    想想这起荒唐的闪电式的婚姻,韩玲就莫名的心酸。

    眼泪顺着眼角往下流,止不住,从抽泣慢慢的开始大声哭泣,可是,哭泣声只有她自己听到,没有人听到,这么大的城市,没有人听到她的哭泣声,没人体会她的心痛。

    她想起了第一个男朋友,大学时的初恋。那时,韩玲,研究生一年级,他,莫小北,大四,整整比她低了一个年级。那时的他是那么的喜欢她,只要她暗示自己喜欢的东西,他就会都毫无犹豫的想法弄到,如果口袋里钱不够,他会去借。他永远用真心呵护自己,多年后韩玲仍然无法忘记这个让她动情的男孩,青春的记忆无比美好,后来的人谁也替代不了。

    有一次,他们周末一起吃饭,小北说:“亲爱的,你知道吗,我也是学工科的,将来必有一番大作为,你选择我真是有眼光啊。”

    韩玲呵呵的笑着,心花弄放,毕竟这是从自己的追求者,自己喜欢的男人嘴里说出来的话,真懂自己,算是一种对未来的承诺吧。

    “那你毕业后有什么打算?”韩玲问。

    “考公务员或者创业吧,我要试一试,现在国家鼓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呼声很高,也许这就是我的机会。我要试一试!”

    “看来你很有信心啊,我等着,见证你的高光时刻。”

    就这样,大学一毕业,小北就开始着手创业的事情。租赁办公室,注册公司,招兵买马,寻找投资人,一切都不是那么顺利,可总算有了自己的公司,可以带着项目运营了。

    创业开始,小北吃了不少苦,有限的资金要省着花,要给员工发工资,办公室租金要钱,水电费开支,洽谈项目需要公关费用等等。经济的压力让小北很是焦虑,很长一段时间,小北都是吃馒头就着咸菜充饥过日子,小北很有吃苦的精神,这一点韩灵非常欣赏。

    小北的公司生意慢慢的有了起色,韩玲看在眼里,喜在心理。

    直到韩玲硕士毕业,小北的生意开始好转起来,小北越来越忙,陪伴韩玲的时间越来越少,约会到一半,公司里有事情,需要紧急处理,小北不得不放弃约会,匆忙赶回公司,留下韩玲一个人独自神伤。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两个人争吵的越来越频繁,谁也不服软,没有了恋人之间的宽容和理解。

    韩玲的爸爸公务员,母亲医生,父母老来得子,她从小被父母溺爱长大,是父母眼中的宝,从不让她受半点委屈。在这样知识分子家庭成长的孩子需要更多的关注、关爱,可是小北却找不到这样的亲密关系的密码,他不知道他爱的女孩为什么这样不顾及自己的感受,像变了一个人一样,自私自利,不可理喻。

    韩玲研究生毕业了。她恨小北,恨她没有用她希望的方式爱自己,恨他不理解不包容自己。她没有听从父母的考公务员的安排,直接去了天津,那个和小北不同城市的地方。

    多才多艺的她很快在一家报社找到记者的职位。这个工作很适合她,她也很拼,不怕苦不怕累,有时候很晚都在做采访,有时候骑着单车骑很久才能达到目的地,夏天烈日炎炎,脸上的汗水顺着她青春靓丽的面庞流下,是那么辛苦而又可爱。

    另一个城市的小北继续经营着他的公司,事业可谓蒸蒸日上,鼎盛时期他还从跨国巨头华为公司挖来几个高管,高薪聘请,希望让自己的事业更上一层楼。

    一南一北,地理位置没有阻断曾经相爱的两个人。直到有一天,韩玲主动给小北发了一条微信消息:“对不起!”

    “没关系。你还好吗?我很想你。”小北立刻回复到。

    看到消息的那一刹那,韩玲流下了思念的眼泪。那是她深深爱过的人呢,怎么能说忘就忘记呢。

    韩玲默默的乘高铁回到小北所在的城市,回母校逛逛,她在这里度过了她人生最好的年华,整整7年,这里是她价值观形成的地方,花季雨季的她从这里开始,校园里的一草一木都是那么熟悉而亲切。走出校门口,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韩玲的眼帘,是他,莫小北,这个刻在她骨子里的男人,青春期里的挚爱,她的眼神温柔的看着他,他也发现了韩玲,相视一笑,大步走向前去,直接拥抱,这是爱的无声语言,胜过千言万语。

    那一天,他们久别重逢,都很开心,那一夜,他们相拥睡到天亮,那一晚,小北做了很多很多的梦,关于他们两个人未来的规划,关于事业的开创,关于结婚生子的梦境,那是小北这辈子做过的最美好的梦,在他的辉煌时刻,拥着自己喜欢的女人做梦到天亮,如果能和这样的女子白头偕老,夫复何求?

    短暂的欢乐之后,韩玲回到了自己工作的城市。每天用电话微信保持联系,因为距离不能解思念之苦,又开始争吵,彼此怨恨,有一位心理大师说过,恨不是爱的反面,而是爱的延续,日子在爱恨中前进。

    韩玲当记者的第五年,佳作总是被部门领导表扬,业绩突出。另一个城市的小北,已经创业七年,那一年,技术变革与创新,革了小北公司的命,技术的更新换代日新月异,还没等小北来得及掉头,公司已经彻底的惨淡,被市场无情的抛弃,公司破产清算了,还有一大堆债务没有清偿,公司是有限责任,按照我国《公司法》规定,小北不需要拿出个人财产清偿公司债务,但是小北是个有底线的商人,诚实守信,他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卖掉了自己的房屋清偿了当初信任他的合作伙伴,从此,一个人回到了财富的零起点。

    那是小北的低谷期。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曾经的他不可一世,充满梦想,每个梦想都闪闪发光,如同金子一般,自带光芒,吸引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现在的他是个loser,没有人再像过去一样听从他的召唤,他失去了光芒,躲在一个阴冷的角落里暗自神伤,就如同拿破仑滑铁卢战役一样,他指挥的最后一次会战,这一战,法军失败,终结了拿破仑的政治生命。失败后的拿破仑去了科西嘉岛,孤独的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时光。而莫小北去了哪里,没人知道,手机电话都换了,像是从人间蒸发了一样。

    韩玲听说他的公司破产,一次又一次的拨打他的手机,无人接听,直到有一天移动公司语音提示:“你拨打的电话号码是空号,请查证后再拨。”

    韩玲哭了,她隐隐约约意识到自己将彻底的失去莫小北,这个她深爱过的男人。如果能拯救他的事业东山再起,她原意付出自己的所有,是所有,全部给小北。可是,小北消失了,如此的彻底,通过同学、校友都无法找到他,没有一丝线索。

    失恋后的韩玲颓废了很久才走出来。父母催婚,她不能等这样等下去,女人的光阴是有限的,大自然是不公平的,不像男人可以晚婚,女人最佳的结婚生育年龄就那么几年,过了就是过了,现实很残酷。她要嫁人,开始相亲。每次都会不自觉的拿相亲对象和小北比较,小北就是太优秀了,相亲的每个男人都无法到达小北的高度,她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见过最高的山峰,一览众山小,她拒绝了所有的没有小北优秀的追求者。

    终于有一天,有一个叫皮皮的男人追求者让韩玲眼前一亮。这个追求者毕业名牌大学-复旦,开着公司,资产过亿,这不就是当初的小北吗?甚至比小北还要优秀和成功!

    韩玲心动了。第一次约会,皮皮说我公司最近很忙,这样吧,你晚上9点到我公司来见个面。一个功成名就的男人总是让女人无法抗拒,韩玲,答应了他。后来,韩玲了解到做有钱人的女朋友或者太太不一定是幸福的,这个皮皮的男人还真是调皮,身边有很多个女人,夜夜笙歌,这不是韩玲想要的生活。她毅然决然的离开了他。

    众多追求者中,第二个让韩玲心动的男人是鲁阙,比韩玲小12岁,年轻帅气的小伙子。韩玲无法抗拒年轻帅气的鲁阙的猛烈追求,况且,鲁阙也是个富二代,开着八十几万的豪车,经营着公司,每次在一起都让韩玲欲罢不能,多么疯狂而又多么美妙的姐弟恋。两年,不长不短,韩玲终究发现了这个小弟弟不是想结婚的,只是想找个姐姐玩玩罢了。都怪自己太贪婪,对男色的贪婪,每每和别人讲起她的恋爱史,她都很得意的说自己曾经有个比我小12岁的男朋友,如此得意,看,自己多有女性的魅力!

    时光不等人,韩玲等不起了,父母催婚比以前更加厉害,看着白发苍苍的老父母,韩玲不忍心,心痛。于是开始向现实妥协。

    通过一个伯伯的介绍,她认识了这个离婚的男人。这个男人看上去还不错,身高颜值地位学历收入等等条件都让她满意,权衡利弊后,她答应了他的求婚。很快步入婚姻的殿堂,洞房花烛夜,她却感觉不到欣喜,她的心在默默的流泪。她心中有个白月光,那是她一生的挚爱,后来的人谁也替代不了那个位置。

    结婚三年,没有太多的感情和激情,他们都曾经试图努力过,最后只好放弃,她提出离婚。男人不同意离婚,韩玲只好找律师诉讼离婚。

    现在真的离婚了,韩玲更加迷茫,情归何处,哭过之后,洗洗脸上床,这大概又是一个不眠之夜。无力的躺在床上,呆呆的望着天花板,想起了学生时代读过的北岛的诗:

    “那时我们有梦,

    关于文学,

    关于爱情,

    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

    如今我们深夜饮酒,

    杯子碰在一起,

    都是梦破碎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