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秦王政感觉到了飘~
赵高能做到中车府令的官职,被秦王政信任,手腕和才智是毋庸置疑的。
但现在,面对秦宁泽的笑脸盈盈,他却感觉如芒在背,似有危险。
这可让他纳闷了,自己和这位宁泽公子没有恩怨了,那怎么会有危险的感觉?
百思不得其解的赵高越加恭敬:
“回禀公子,稷下学宫的仆射淳于越刚刚面见大王,禀报了各位公子近来课程情况。而说到公子时,淳于越说的多了一些。”
秦宁泽一听,讥笑道:“猜到他会告状,没想到速度这么快,一刻都不愿意等,多谢赵府令告知。对了,赵府令是中车府士出身,相信驭马、兵器样样精通,不知赵府令的武艺如何?”
“公子繆赞了,奴婢武艺拙劣,不过驭马倒是还行。”赵高禀道。
秦宁泽点了点头,没有再问。
来到麒麟殿时,秦宁泽没有看到淳于越,便向秦王政行礼。
秦王政放下竹卷,脸色紧绷,呵斥道:“胡闹!寡人让你去稷下学宫是学习的,不是冲撞博士,不是去胡闹。寡人还是第一次听说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意思是仇人早上从路上走过,晚上就捶死他,这是谁教你的?”
换做以前,秦王政这般训斥,秦宁泽早就吓得六神无主。
秦王政对子嗣的教导非常严格,再加上他身居高位养成的威严气势,以及儿子天生惧怕父亲的本能加持,以前的秦宁泽就算莽,也怕得要命。
但现在的秦宁泽不怕,如实禀道:“父王,道理是孩儿自己悟的!”
“呵,你竟然会自己悟了,那寡人且问你: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此话何解?”秦王政问道。
“仅仅是徒手打虎、只身过河,不怕死的人,还不配与我交手!孔子之霸道和傲气,孩儿甚是仰慕!”秦宁泽兴奋道。
秦王政:??
做了这么久的秦王,秦王政第一次觉得以前的论语白读了。
“怪不得淳于越如此愤慨,你真是胡闹!”秦王政瞪了秦宁泽一眼。
秦宁泽却道:“父王,淳于越博士只会讲大道理,他自己没有做到,又怎么能教导孩儿呢?他跑得快,不然的话,孩儿还要和他当面对质呢。身为人师,不想着把孩儿教导好,转头的功夫就来告状,我不知道他是如何形容孩儿的,但孩儿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来猜,必然是对我义愤填膺,全盘否定,没有一句好评。可对?”
秦王政没有说话。
秦宁泽知道自己猜对了,那个傻缺,告状都不会。
秦宁泽继续道:“孩儿是父王的孩子,是大秦的王子,难道真的一无是处?如果孩儿全是缺点,那用他们儒家的说法,子不教父之过,那岂不是父王的责任了?”
“子不教父之过?儒家何时学过这句话?”秦王政皱眉问道,但接下来,秦王政没有纠结这句话的出处,而是打量着在自己呵斥之下而神色不变的秦宁泽,心中是赞许的。
勇而无畏,坦荡率直,虽然莽撞,却是真性情。
有那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味道了。
如此看来,淳于越的确有些过分了,自己的儿子有这么差吗?
所以秦王政语气缓和下来,提醒道:“寡人让你们多读书,不是让你们变成淳于越那样的儒生,而是让你们明白事理,知道仁孝道义,儒家的学说,有些东西还是值得学习的。”
秦宁泽看秦王政的态度有了变化,便不能继续胡闹,于是乖巧说道:“孩儿明白了,那从明日起,孩儿去稷下学宫认真读书,不早退,不迟到,绝对不顶撞博士了。相信淳于越博士这么大的人了,应该不会心生间隙吧。”
秦王政一愣,想到刚刚淳于越告状的表情,会不会心生间隙,还真不好说,不过这小子挑拨离间的本领真是见长了。
“臭小子,别给寡人上药,想挑拨寡人,你还嫩了点。”秦王政笑骂道。
秦宁泽嘿嘿一笑,丝毫不尴尬。
秦王政打量着秦宁泽,越看这小子,和自己小时候越像,于是心血来潮,问道:“如果你不想去稷下学宫读书,觉得那里的博士教的知识是无用的,那你想如何学习?不学习是不可以的。”
秦宁泽一愣,没想到秦王政会问自己这个问题,他稍微思量,便脱口而出:“当然是跟着父王学习啊!要找老师,那就找最厉害的!整个大秦,谁有父王的本领大?十三岁便登基,如今已经灭掉了韩赵两国,用不了几年,便能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父王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是最好的老师!”
秦王政轻咳一声,一项稳健的他听到这番话,也有些飘。
德兼三皇,功过五帝。
好家伙,好家伙...
自己没敢想,自家儿子帮自己提前想了。
秦王政是个务实的人,不喜欢溜须拍马,但这次他很欣慰,还是自家儿子懂自己啊。
一旁的赵高一脸敬畏,默默的将宁泽的话记在心里,太棒了,又学一招。
秦宁泽说完,还故作纳闷:“父王,孩儿说错了吗?”
秦王政目光慈爱,笑道:“一统天下是寡人的志向,更是历代秦王的心愿啊,所以大秦东出并非我一人之功,也是历代君王和大秦子民的功劳。”
顿了顿,秦王政道:“稷下学宫那里,你还得去,以后也可常来麒麟殿,跟着看看处理国事,也是好事,能增长见闻。”
“多谢父王。”秦宁泽看计谋得逞,立即美滋滋。
赵高却眼瞳猛缩,忍不住地偷窥秦宁泽一眼,又慌忙低头,在心中默念:大王对宁泽公子竟这般器重,这可了不得了。
这时候,侍官来禀,昌平君求见。
秦王政没有多想,直接召见,秦宁泽一听是熊启,也没有告退的打算。
昌平君和昌文君是楚国公子,是大秦的外戚,一同协助秦王政平定了蕲年宫之变,深得秦王政信任,尤其是昌平君,更是任命为相。
可惜近年来,随着秦王政一统天下的步伐逐渐加快,大举伐楚已经是事实,谁也无法阻止秦王政的脚步。
所以昌平君的位置就变得尴尬。
一方面是自己的国家,一方面是器重自己的明主,如何选择?
所以这一两年来,昌平君的权力被逐渐分割,但秦王政始终没有收走他的丞相之位。
那么他这次进宫,所为何事?
但现在,面对秦宁泽的笑脸盈盈,他却感觉如芒在背,似有危险。
这可让他纳闷了,自己和这位宁泽公子没有恩怨了,那怎么会有危险的感觉?
百思不得其解的赵高越加恭敬:
“回禀公子,稷下学宫的仆射淳于越刚刚面见大王,禀报了各位公子近来课程情况。而说到公子时,淳于越说的多了一些。”
秦宁泽一听,讥笑道:“猜到他会告状,没想到速度这么快,一刻都不愿意等,多谢赵府令告知。对了,赵府令是中车府士出身,相信驭马、兵器样样精通,不知赵府令的武艺如何?”
“公子繆赞了,奴婢武艺拙劣,不过驭马倒是还行。”赵高禀道。
秦宁泽点了点头,没有再问。
来到麒麟殿时,秦宁泽没有看到淳于越,便向秦王政行礼。
秦王政放下竹卷,脸色紧绷,呵斥道:“胡闹!寡人让你去稷下学宫是学习的,不是冲撞博士,不是去胡闹。寡人还是第一次听说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意思是仇人早上从路上走过,晚上就捶死他,这是谁教你的?”
换做以前,秦王政这般训斥,秦宁泽早就吓得六神无主。
秦王政对子嗣的教导非常严格,再加上他身居高位养成的威严气势,以及儿子天生惧怕父亲的本能加持,以前的秦宁泽就算莽,也怕得要命。
但现在的秦宁泽不怕,如实禀道:“父王,道理是孩儿自己悟的!”
“呵,你竟然会自己悟了,那寡人且问你: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此话何解?”秦王政问道。
“仅仅是徒手打虎、只身过河,不怕死的人,还不配与我交手!孔子之霸道和傲气,孩儿甚是仰慕!”秦宁泽兴奋道。
秦王政:??
做了这么久的秦王,秦王政第一次觉得以前的论语白读了。
“怪不得淳于越如此愤慨,你真是胡闹!”秦王政瞪了秦宁泽一眼。
秦宁泽却道:“父王,淳于越博士只会讲大道理,他自己没有做到,又怎么能教导孩儿呢?他跑得快,不然的话,孩儿还要和他当面对质呢。身为人师,不想着把孩儿教导好,转头的功夫就来告状,我不知道他是如何形容孩儿的,但孩儿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来猜,必然是对我义愤填膺,全盘否定,没有一句好评。可对?”
秦王政没有说话。
秦宁泽知道自己猜对了,那个傻缺,告状都不会。
秦宁泽继续道:“孩儿是父王的孩子,是大秦的王子,难道真的一无是处?如果孩儿全是缺点,那用他们儒家的说法,子不教父之过,那岂不是父王的责任了?”
“子不教父之过?儒家何时学过这句话?”秦王政皱眉问道,但接下来,秦王政没有纠结这句话的出处,而是打量着在自己呵斥之下而神色不变的秦宁泽,心中是赞许的。
勇而无畏,坦荡率直,虽然莽撞,却是真性情。
有那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味道了。
如此看来,淳于越的确有些过分了,自己的儿子有这么差吗?
所以秦王政语气缓和下来,提醒道:“寡人让你们多读书,不是让你们变成淳于越那样的儒生,而是让你们明白事理,知道仁孝道义,儒家的学说,有些东西还是值得学习的。”
秦宁泽看秦王政的态度有了变化,便不能继续胡闹,于是乖巧说道:“孩儿明白了,那从明日起,孩儿去稷下学宫认真读书,不早退,不迟到,绝对不顶撞博士了。相信淳于越博士这么大的人了,应该不会心生间隙吧。”
秦王政一愣,想到刚刚淳于越告状的表情,会不会心生间隙,还真不好说,不过这小子挑拨离间的本领真是见长了。
“臭小子,别给寡人上药,想挑拨寡人,你还嫩了点。”秦王政笑骂道。
秦宁泽嘿嘿一笑,丝毫不尴尬。
秦王政打量着秦宁泽,越看这小子,和自己小时候越像,于是心血来潮,问道:“如果你不想去稷下学宫读书,觉得那里的博士教的知识是无用的,那你想如何学习?不学习是不可以的。”
秦宁泽一愣,没想到秦王政会问自己这个问题,他稍微思量,便脱口而出:“当然是跟着父王学习啊!要找老师,那就找最厉害的!整个大秦,谁有父王的本领大?十三岁便登基,如今已经灭掉了韩赵两国,用不了几年,便能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父王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是最好的老师!”
秦王政轻咳一声,一项稳健的他听到这番话,也有些飘。
德兼三皇,功过五帝。
好家伙,好家伙...
自己没敢想,自家儿子帮自己提前想了。
秦王政是个务实的人,不喜欢溜须拍马,但这次他很欣慰,还是自家儿子懂自己啊。
一旁的赵高一脸敬畏,默默的将宁泽的话记在心里,太棒了,又学一招。
秦宁泽说完,还故作纳闷:“父王,孩儿说错了吗?”
秦王政目光慈爱,笑道:“一统天下是寡人的志向,更是历代秦王的心愿啊,所以大秦东出并非我一人之功,也是历代君王和大秦子民的功劳。”
顿了顿,秦王政道:“稷下学宫那里,你还得去,以后也可常来麒麟殿,跟着看看处理国事,也是好事,能增长见闻。”
“多谢父王。”秦宁泽看计谋得逞,立即美滋滋。
赵高却眼瞳猛缩,忍不住地偷窥秦宁泽一眼,又慌忙低头,在心中默念:大王对宁泽公子竟这般器重,这可了不得了。
这时候,侍官来禀,昌平君求见。
秦王政没有多想,直接召见,秦宁泽一听是熊启,也没有告退的打算。
昌平君和昌文君是楚国公子,是大秦的外戚,一同协助秦王政平定了蕲年宫之变,深得秦王政信任,尤其是昌平君,更是任命为相。
可惜近年来,随着秦王政一统天下的步伐逐渐加快,大举伐楚已经是事实,谁也无法阻止秦王政的脚步。
所以昌平君的位置就变得尴尬。
一方面是自己的国家,一方面是器重自己的明主,如何选择?
所以这一两年来,昌平君的权力被逐渐分割,但秦王政始终没有收走他的丞相之位。
那么他这次进宫,所为何事?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自身不保存任何数据,请您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