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誓要当个小说家 » 第三百零五章:干啥啥不行

第三百零五章:干啥啥不行

    问大家一个问题,读书有用吗?

    我所说的读书可不止在学校上课那几年,说你们觉得读书,一本本的记载了不同文化内容的书籍。

    美国总统林肯、大文豪司马光、当今小米科技公司ceo雷军勤奋不已、热爱读书,各在自己的领域有所成就。

    达尔文,托尔斯泰,瓦特,拿破仑,贝多芬,罗丹,邱吉尔,却均属“低分高能”的人物,没有高学历高文凭,也都获得了成功。~

    读书是否有用的争论,早在很多年前就存在。而读书是否能够改变人生,从来也不是一件单一的事情,也不能片面狭隘的看待。

    首先要明确,今天我们想要表达的“读书“,不是单一指的在学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侧重于课内知识以外的阅读。

    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快阅读和电子阅读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成为了所有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但即使如此,深度阅读的热度也丝毫不减,仍被积极提倡。此处阅读和读书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了。

    阅读,从来不像表面看上去那样,随便翻翻几页纸,证明自己读过了。

    长期的、专注的、深度阅读,其实是一种终身性质的自我发展方式。

    首先,阅读是一种信息传递的过程,增长知识。每个人也有自己不足和短板的地方,如若除去自身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外,另有其他的爱好和兴趣。

    对于这些方面的了解就可以从读书开始。作家三毛在散文方面尤有建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热爱阅读。

    阅读这件事贯穿了三毛的一生,而她所读过的书也从来不局限于文学艺术。她热爱生活,艺术创造类书籍她看、建筑类书籍她看、木匠手工类书籍她看,甚至于农业种植类书籍她也看。

    有了从热爱阅读中获得的知识,才有了撒哈拉沙漠中她曾绿意盎然的阳台,大木箱和旧轮胎改造的沙发,也有了加那利某座小岛上,她自给自足的菜园。

    其次,阅读帮助我们开阔眼界、增加我们看待人和事物的角度,提高我们的思想层次。

    “读万卷书,正如行万里路“,空间的维度里,世界的广阔和丰富我们只能看到冰山一角;时间的维度里,历史长河中厚重的文化我们也常常浅尝辄止。

    读、读传记、读科普、读散文……无论什么书籍,都可以把我们带入到全新的世界中,让我们“变成新的人”,去经历“没有经历过的事情”。

    感受他们的苦难,和他们一起或悲或喜,或者治愈。见得多了,经历得多了。见识、视野和层次都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的。

    最重要的是读书帮助我们塑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我们变成更加丰富和丰满的自己。

    大家都喜欢有趣、有深度、有内涵的人。读书,意味着更多的思考能力和更深的文化底蕴,懂得多,了解的多,有兴趣的多,会表达得多,自然就能成为大家眼中都喜欢的有趣的人。

    也能,更大可能性的去触碰到别人无法达到的高度。面对同一份工作,可能你看到的只是辛苦和劳累,读过很多书的人,可能看到的就是奉献、光荣和使命。这都是不一样的。

    上大学,总有各种前辈、学长学姐,告诉你,“大学,一定要多读书。”更多的可控时间、丰富的图书馆资源、多样化的人群接触,都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吸收书中的珍贵精华。

    我们各自就读,毕业在不同的大学,各个大学都有自己的特色,也各有自己的短板。

    也许一个普通本科,普通专科,甚至是普通中专的学生,和全国名校大学生,同一时间段内,学历的优劣无法跨越。但读书就可以改变我们的宽度。

    我坚信一个道理,定义你自己的,从来都不是别人。如果你想定义你自己,也更好的定义你自己,那就请大家多多读书吧,什么书都有价值,都是文化的产生。

    每读一本书就相当于多了一个“朋友”!,这种相识的感觉是真实存在的,书的朋友要交,现实中的朋友也要交,不要说自己天生孤独,那是你还没遇到真正的朋友。

    隔绝我们的只是自己封闭的内心,要打开,释放,然后接纳!

    现实中交朋友大家应该都会吧,我们要以一个接纳的心态去跟别人交流。也许他跟你有着相似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但是在某些事情的看法上,可能和你有出入。

    这时候你不能以偏概全,不能一棒子打死,“世间安得双全法”,你要学会去接受别人跟你的不一样。

    要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人交往什么样的朋友。

    只要你是个积极的人,别人才会喜欢去跟你相处,你也会吸引到跟你一样积极向上乐观的人。

    如果你非要说自己孤独同样也会遇到孤独的人,很抱歉,孤独的人还等着你去遇到那个他呢。

    喜欢什么就去接触什么。同类不相斥,和有同样爱好的人一起,交流几句,自然成为一类人。如果你有其他爱好,那就去加入相应的社团、队伍,玩在一起,你就会发现想找的他。

    千万不要刻意,要与人真诚的交往,通常目的性太强地认识朋友,别人也会感受得到,他们也不会报以真心诚意的对待你。

    校园,寝室好友就是最亲近的人,他们应该会是能成为朋友的第一选择。

    大学是青春最后一段平坦的路

    那段岁月,我收获知识、能力、见识,而在那里遇到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却是我一生的重要财富。

    大学,能学点东西就尽量学点东西吧,学不了是另一回事,但有一点是必须的,就是要搞好人际交往,大学就是个小社会,在大学混的不好出入社会也没多大可能能经受得住大社会的鞭挞。

    我已经体会到了,离开校园后我的那种无能的感觉,写书不签约,干啥啥不行,活的像个废物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