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地煞七十二变之子不语 » 第四十二章:广元城外旧时坟

第四十二章:广元城外旧时坟

    见道士饮酒颤颤巍巍的,左千户笑道:“小子,你没事吧。”

    此时道士已经缓了缓,艰难开口,扯出个难看的笑容:“无碍。”

    “哈哈哈,男子汉大丈夫,这点小伤何足患也!”

    左千户爽快的大笑起来。

    坐了一会儿他又爬起身,去四处寻找自己散落的武器。

    道士看着他跑来跑去的身影一时间眼眶有些湿润。

    刚才左千户坐的地方,有些湿润,透着股酒味。

    好不容易找齐了五把雁翎刀,那柄朴刀也给找到了,可惜两把柳叶刀缺了,干脆就不要了。

    一脸兴冲冲的左千户抱着朴刀重新坐了下来。

    “哈哈,某这些宝贝,跟了某十几年了。”

    道士好了许多,感慨道:“前辈真是用刀如神啊。”

    左千户听他这话,止不住眉间得意:“那可是,某一手双刀,可是曾多次护驾,得以荣升这锦衣千户之位!”

    “在那京都,享誉盛名,军中多少高手在某的刀下也撑不过几招,那塞外蛮子多少饮恨在某的刀下。”

    道士静静听着,就像听家中长辈提起他这一生自豪的故事。

    “……可恨那朝中小人,某被奸贼所扰,不愿长待宫闱,请辞回乡。嘿,你小子可知某多久未回乡?足足四十载啊。”

    “京都那群文人说话,某大都不爱听,独那一句‘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让某觉得这文人说话就是清楚。某还记得,当初蜀川大旱,家中又添人口,某父养不起这么多孩子,想把某小弟送人,某不愿呐,自此离家誓要打拼出一番事业……”

    “嘿,说实话,某还记得当时邻家有位姑娘,一起上山还会帮某割草嘞。可惜了,哈哈哈,恐怕早已经嫁为人妇了。这几十载,某一直孤身一人,其实也不是不曾遇到心动的良家,只是某这种刀尖舔血的人,还是不害人家了………”

    “……嘿,某请辞归乡,走到此处,却是近乡情怯,在这儿待了三日才走……”

    说道这儿,左千户眼中有些迷茫,声音渐渐弱了下来。

    “某,在这儿待了三……”

    他猛然抬头看向道士。

    道士已经眼眶湿润。

    “道长,某,在这儿待了?”

    道士笑道:“约莫百年了,可能更久。”

    一瞬间,左千户眼中迷离恍惚,好像一场大梦终究要醒了。

    他低头喃喃道:“某,还不曾回乡啊……”

    他又抬头看着道士,近乎哀求的说道:“道长,某还不曾回乡啊。”

    道士偷抹掉泪水,男子汉哭哭啼啼不像话。

    他看着左千户:“不知前辈家在何处,晚辈愿助前辈,落叶归根。”

    听到落叶归根,左千户沉默了。

    一夜战斗,又絮絮叨叨说了许久。

    此刻天已经逐渐的亮了。

    左千户看着天边出现的亮光,眼里似乎有着不舍,又有着释然,是啊,落叶归根。

    他爽朗一笑:“道长,可再给某这孤魂野鬼一口酒?”

    道士自然是十分乐意的递出酒葫芦。

    左千户拿了酒葫芦,打开闻了闻,却没有再喝。

    “算啦,某这孤魂野鬼,也就不浪费道长的酒了。”

    他看向道士,诚挚道:“道长,某家在广元城外左家村,屋前一棵百年老柳,还望道长帮某最后一个忙。”

    道士点头:“记下了。”

    左千户欣慰一笑,环顾四周:“某这一生,无憾矣,无愧黎民。”

    言罢,天地间一缕阳光也照射到了这片大地。

    左千户的身体缓缓消散在光明中。

    道士爬起来,深深一礼:“恭送前辈。”

    他直腰看去,左千户所在,只余一堆枯骨,柄柄利刃。

    道士叹口气,没来由的念道:“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归休去,去归休。不成人总要封侯?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说着,念了一篇经文替左千户超度。

    将千户的白骨尽皆炼化成骨灰,包裹起来,又悉数把他的兵刃收好。

    道士从那野猪身上割下些肉来,慢慢烤着吃了。

    吃饱喝足,这才慢悠悠带着包裹兵刃出发去往广元城。

    非是不想快,的确是神通使用过度,有些虚了。

    广元城。

    号称蜀川北第一大城!

    此地既是蜀川茶马道连接外界的重要通道,也是蜀川北部的重要屯粮之处。

    自古以来,这交通要道和兵旅驻扎之地本就容易形成一定规模。

    这广元城两样都占了,所以能成为蜀川北部第一大城。

    道士走了不久,就走出了山林,上了官道。

    一路上倒也没什么人。

    这蜀川逃难的,一般都是选择从中部逃离,像这北部,一个剑阁关,进的进不来,出的自然也不好出去。

    虽然人少,也偶有赶路之人,见了道士那背上五把雁翎刀,手中一把朴刀,腰间一把竹鞘的架势,一个个吓得扭头就跑。

    好不容易逮到一个腿脚慢的,蹲在地上抱着头瑟瑟发抖。

    “道爷饶命啊,银钱刚给了起义军军爷,实在没钱了啊…”

    道士听了眉毛一挑,这起义军做事这么莽的吗?简直土匪行径。

    他看着眼前哭惨的人,尽量让自己语气温和:“你莫怕,我不是什么匪人,只是想问问路罢了。”

    听了道士温和的话语,那人才缓缓起身,将信将疑的问道:“道爷。您要去哪儿?”

    道士问道:“不知左家村在何处?”

    那人听了,细细思量,指着前面一山道:“道爷您往前方去,折转小路,就看的到广元城了,这左家村就在广元城前方不远。”

    道士点点头:“谢了。”

    说罢转身离开,那人抹一抹额头汗水,连忙跑开。

    又走了几里路,果真远远看见了那坐落在群山腹地的大城,也看见了近处的村子。

    想通关节,道士进村之前倒是把兵刃都收起来,卷在一块抱着。

    入了村,询问谁家门前有棵老柳树。

    终于几个孩童指他往村子外看去,果真有棵大柳树。

    道士来到柳树下,依稀还有几堵没彻底垮塌的墙壁显示这里曾经是民居。

    不过道士毫不怀疑,这土墙没多久也会消失。

    倒是这土墙后面,有着几个坟头,还有块石碑。

    “左氏……纳,康……”字迹斑驳得严重,有些看不清了。

    不过这里应该的确就是左千户的家了。

    道士慨然一叹。

    在坟堆旁边又开了个坑,把左千户的骨灰连同他的兵刃一股脑丢进去。

    又忙活一阵,算是弄了个坟头。

    四下看去,这地方倒是不缺石头。

    道士提剑开出一块长方形的原石,立在坟前。

    想了想,用剑在石头上刻道:人间左千户。

    刻毕,又拿出葫芦倒酒。

    “计某在这儿再请老前辈共饮这酒。”

    然后他看着左千户的坟,有些出神。

    衣锦还乡,还乡故人皆辞去,衣锦与谁看?

    广元城外旧时坟,新添老骨久还乡。

    也算是完成了左千户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