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狰狞的大宋朝 » 第四十六章:计划受阻

第四十六章:计划受阻

    “陆兄弟,你怎么了?”

    陆俭走回院子的时候,大家都还在等他,见到他脸色难看,朱冲好奇的问道。

    看了看众人,陆俭叹息一声,在石凳子上坐下,给自己倒了杯茶。

    “明天走不了了。”

    他说道。

    一听这话,众人都面露疑惑。

    “为什么?”

    陆俭把先前的事情说了出来:

    “杨大人任命我为治水副使,让我协助他治理河道。”

    “什么?”

    众人闻言大惊。

    “你当官儿了?”袁红绣面露惊喜。

    “什么官儿,就是个临时差遣。”陆俭解释道。

    “这是好事啊!”

    反应过来,朱冲也满脸高兴。

    “就算是临时差遣,那也是个官儿!陆兄弟,想不到你这么有本事!”

    朱冲上下打量着陆俭,像是要重新认识他一番似的。

    “俭儿,你说的是真的?”

    陆淑婉看着儿子,神色有些难以置信。

    “娘,这种事情我怎么会骗你们呢,当然是真的。”

    陆俭道。

    见儿子点头,陆淑婉却没有像袁红绣和朱冲一样面露高兴,反而一脸担忧。

    “你.......你哪里懂什么治水的事情,杨大人任命你为治水副使,万一........万一你治理不好怎么办?”

    陆淑婉和儿子相依为命这么多年,儿子有什么本事,她自认很清楚,可不记得陆俭懂什么治水的方法,她担心陆俭只是随口说了几句,并没有真材实料。

    如今被任命为治水副使,万一治理不好,轻则坐牢,重则可是要杀头的!

    明白母亲的担忧,陆俭解释道:

    “娘,我以前看过几本杂书,对治理河道的知识,还是懂一些的。”

    说完又道:“我担心的不是这个,只是如此一来,我们明天就走不了了,我担心会有什么危险。”

    “这有什么好担心的!”

    袁红绣跳出来。

    “之前咱们都是平头百姓,那些贪官想对付咱们很容易,可现在你是官儿了,治水副使啊,他们应该不会明目张胆的对付咱们吧?”

    朱冲点头,认为袁红绣的话有道理。

    连袁红绣都能想到的事情,陆俭当然也能想到。

    “虽然不敢明目张胆,但谁知道他们暗地里会不会搞什么小动作呢?”

    陆俭说出自己的担忧。

    “是啊,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许叔微附和陆俭的话。

    “应该不会。”朱冲摇了摇头。

    “徐州官员已经解释清楚那张货单,咱们对他们没威胁了,应该不会赶尽杀绝的,毕竟现在蔡杨两位大人都在徐州城,就算是搞小动作,也是有风险的。”

    朱冲说道。

    “话虽如此,但这种事情,谁也说不准。”

    陆俭还是有些担心。

    “那还能怎么样?难道什么都不管不顾,明天起床直接跑?你现在的身份杨大人会让你跑么?”

    袁红绣觉得陆俭太悲观了。

    陆俭当然知道以自己现在的身份,杨时是不会让他走的。

    “你现在是治水副使,咱们当下的情况,已经比之前要好得多了,他们不一定敢对付咱们,你别太担心。”

    朱冲拍了拍陆俭的肩膀,安慰道。

    陆俭微微点头,表示同意朱冲的话。

    “罢了,既来之则安之,只希望他们不会对我们赶尽杀绝,杨大人先前说了,我们可以一直住在驿馆里。

    和两位大人同住,还是比较安全的。我协助杨大人治水的这段时间,大家尽量不要外出,以免有什么危险。”

    思虑半晌,陆俭说出了一个不算办法的办法,眼下的情形,只能这样走一步看一步。

    众人听了,皆是点头,又说了些话,看到月上中天后,才各自去睡觉。

    而此时,徐州府衙,任仲秋的书房内还烛火通明。

    “这两天先别去管他们,蔡卞和杨时带来的人手都不少,要是闹出动静,不好收场。”

    任仲秋对韩令言说道。

    “大人,可万一他们要找咱们的麻烦呢?”

    韩令言问。

    任仲秋摇了摇头:“不会,他们不敢。”

    “大人为何如此肯定?”韩令言面露疑惑。

    任仲秋笑了笑:

    “先前他们被咱们的人追得那么狠,可遇到杨时和蔡卞的队伍后,都没把货单拿出来,可见他们很谨慎。

    现在那张货单已然无用,他们又没有别的证据,怎么敢主动找咱们的麻烦呢?”

    听了这话,韩令言顿时醒悟。

    “大人所言极是,那这段时间,就先饶过他们。”

    任仲秋点头之后,看向下邳知县纪庄。

    “吩咐你的话,都记下来了么?”

    纪庄赶忙拱手:“回大人,下官都记下了。”

    “明天的议事,蔡卞若是问你,就这么说,可千万不能说漏了!”任仲秋道。

    “大人放心,不会漏的。”

    “还有!”任仲秋又道:

    “明日说话的时候,不要畏畏缩缩的,拿点底气出来,别一看就像做了亏心事一样!”

    看着纪庄一副猥琐小人的模样,任仲秋就来气,故此特别吩咐道。

    “额........”纪庄闻言一愣,有些尴尬,但还是急忙点头:“大人说的是,下官定会谨记。”

    ..............

    第二天一大早,晨雾都还未散去,杨季研便来叫陆俭。

    和杨时一起用过早饭之后,他们来到了徐州府衙。

    任仲秋和徐州各官员都已到齐,蔡卞也到了,陆俭等人来的时候,他们正在交谈着什么。

    “杨大人!”

    看到杨时走进来,任仲秋赶忙起身行礼,不过当他眼睛扫到陆俭的时候,里面分明闪过三分讶色。

    他不明白,这个小子怎么能跟在杨时身边。

    虽然惊讶,但他并没表现出来,看了一眼便收回目光。

    “让诸位大人久等了!”

    与众人叙礼之后,杨时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了下来,陆俭则是站在他身边。

    “今日之议,首谈治水一事,杨大人乃是治水使,这洪水该怎么治,就由你来说吧。”

    蔡卞对杨时道。

    杨时当即笑了笑:“说来惭愧,本官虽是治水使,但对黄河洪水之运理的理解还不及一个少年,这洪水该怎么治,有人比本官清楚。”

    说完,杨时看向陆俭:“你来说吧。”

    众官员听了杨时的话,皆是面露诧异之色,这才注意到和他一起进来的陆俭。

    任仲秋和韩令言两人对视一眼,神色都很惊讶。

    得到杨时的授意,陆俭从他背后站了出来。

    “小子陆俭,见过各位大人!”

    他先是给众人行了一礼,然后道:

    “今年下邳洪水虽然突兀,但实际上,隐患在往年就已显现出来。”

    陆俭先总结了一句。

    “泗水与黄河相邻,因地势原因,往年只要黄河发大水,必然流入泗水河中,黄河水浊,众所周知,若有一斗,则沙占其六。

    因黄河浊水常年流入泗水之中,其中泥沙便淤积在泗水河底,久而久之,淤沙过多,泗水河道就被抬高,河道抬高之后,一遇大水,就有漫过两岸,淹没四野的危险。

    此次洪水之所以形成,有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此,所以,小子认为,要治洪水,必须先治河道。”

    陆俭的话说出来,众人都觉有理。

    “那么河道该怎么治呢?”

    蔡卞昨日就听过陆俭的高论,但没听完,所以此刻甚是好奇。

    陆俭拱了拱手,也不卖关子,当即便将昨晚与杨时谈论的束水冲沙法给说了出来。

    在场官员听完之后,反应几乎和昨晚上的杨时一样。

    拍案叫绝!

    “好一个束水冲沙法!简直绝妙!”

    蔡卞抚着胡须,满脸钦佩,众人也纷纷称赞。

    就连任仲秋心里,也觉得这个方法不错,不禁高看了陆俭一眼。

    “束水冲沙法要实施,过程有些繁琐,如今首要的,便是要将泗水下游被堵塞的河道挖通,将洪水疏导出去,然后才能束水。”

    陆俭话音落下,杨时便对蔡卞开口:

    “疏通河道一事,需要征调驻扎在徐州的厢军,此事还望蔡大人鼎力相助!”

    宋朝厢军主要负责地方上的力役,由知州调动,但此处蔡卞官职最高,并且他又是京西路转运使,也可调动徐州厢军,所以杨时直接向他请示。

    “本官本就有协助杨大人治水的职责,何况这又是利国利民之事,自该大力支持!”

    蔡卞同意杨时征调厢军,当即便准备下令。

    不过这时,任仲秋忽然发声:

    “两位大人,疏通河道一事,恐怕不行。”

    杨时和蔡卞闻言都是一愣。

    “为何?”蔡卞问道。

    任仲秋急忙解释。

    “回大人,泗水河道之所以被堵,是因为花山坝一截有山体垮塌,阻住了洪水,洪水无处可流,此时已经形成了一个十数里的湖泊。”

    听到这话,杨时和蔡卞都吃了一惊,陆俭也微微惊讶,他明白,任仲秋说的,就是后世所称的堰塞湖。

    “洪水无处可流,既已形成了湖泊,那不是更该疏通河道么?”

    蔡卞道。

    “不。”杨时当即摇头。

    “蔡大人有所不知,这种湖泊的形成,隐患极大,河道若是贸然疏通,湖水猛然泄出,必会淹没下游地区。”

    杨时毕竟是工部侍郎,对堰塞湖的危害还是知道一些的。

    “下官就是担心这个。”

    听杨时解释完,任仲秋附和道。

    蔡卞听后,眉头当即皱了起来,沉吟片刻,他将目光看向坐在远处的纪庄,问道:

    “纪大人先前说,下邳的防洪堤坝就修在花山坝一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