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那路灯下的少年 » 郑教授的治疗

郑教授的治疗

    杨叶经过慎重的考虑,他还是决定去西京医院进行治疗。毕竟那才是大医院,有着最先进的治疗资源。

    第二天,杨叶便挂了心身科的号。他向医生说明了情况后,大夫告诉他所有的心理医生的简介都在外面的墙上。大夫告诉他可以自己挑选合适的心理医生。

    杨叶看见可供挑选的医生一共有三个。他们的情况大概是这样的。

    郑教授。毕业于西京医院临床医学系,曾师从于日本筑波大学的小川俊树先生,接受过各种心理学培训。

    张教授。西京医院心身科主任医师,曾在华西医院师从于清汉教授。陕西省心理学会委员,XA市心理学会委员。从业精神心理专业多年,有着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

    李教授,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心理临床医学系。擅长心理疏导,心理分析,认知行为治疗。风格自成一家,不拘泥于某种学派。现任西安心理学会委员。

    面对这三位心理医生,如果论名头的话,肯定是张教授,毕竟是主任医师。要知道在四医大的主任那绝对是有两把刷子的。

    但是杨叶几年前找他开过药,再去打交道,杨叶的心里是过不去的。大概挑选后,他选择了郑教授。因为这位教授是个胖子,给他一种和蔼的感觉。

    到了约定好的时间,杨叶见到了这位郑教授。他们见面的时间是早上八点,因为只有早上杨叶才有时间,其余的时间他都比较忙。如果选择别的时间也会惊动他的父母,杨叶不想让他们知道自己太多的事情。从小到大,他已经习惯了自己打理自己的生活。

    郑教授和照片上基本一样儿,吃的白白胖胖的,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杨叶见到他紧张的心情也放松了下来。

    郑教授招呼他坐下后,微笑的对他说:“别紧张,大家以后就是朋友啦!你能把你的困难给我说下吗?”

    杨叶便把自己的情况向他大概说了下。

    郑教授听完他的描述后,眉头略微皱了下。他说道:“根据你的描述,我可以判定你的思维具有强迫性,可以谈谈你的家庭环境吗?”

    杨叶说道:“我跟我的父母基本没有什么沟通,他们俩脾气都不是很好,小时候他们经常吵架和打架。很多时候都会无端的冲我发火。挨打和挨骂也贯穿着我的童年。我有什么事情都习惯自己一个人解决,免得他们找我麻烦……”

    郑教授听完他的叙述后说道:“那你的父母在你的心中是什么形象。是朋友?还是家人?还是另外别的什么。”

    杨叶说道:“朋友,那肯定不是。他们更像是绝对的权威,这样说才更合适。”

    郑教授说:“像你这种情况,并不是一次两次治疗就可以痊愈的,可能需要长期治疗。”

    杨叶听到他这样讲,心里还是无法接受的。他想着做一次还不行吗?为什么要做长期的呢?

    郑教授看着疑虑的杨叶,随即对他说道:“你的童年经历让你对事物的看法太过偏颇。你遇到事情总是往最坏的地方想,一点点小事对于你就是很大的事。你好像戴了一副放大镜,把一切放的太大,放的太坏。”

    听他这样讲,杨叶心里是认同的。他考虑了片刻,就答应了长期治疗的方案。

    杨叶问道:“那一定可以除根吗?我再也不用被紧张焦虑缠的情缠绕吗?”

    郑教授回答道:“应该没有问题。我先教你做冥想训练吧!冥想就是通过幻想,把自己放在自己觉得舒适安逸的地方。你先闭上眼睛,跟随我说的话去想象,好吗?”

    杨叶冲他点点头,然后闭上了眼睛。

    郑教授说道:“放松,全身放松。此时此刻的你在一个温暖的木桶中,木桶的水非常温热。你惬意的躺在里面,上面飘满了花瓣,它散发出了迷人的芬芳,这一切让你感到幸福温暖。你只是静静地躺着,脑海里有很多思绪,你任由它来去,没有像往常一样去约束它们……”

    杨叶顺着他的话语进行幻想,不知不觉的脑子觉得昏沉起来,不一会儿便睡着了。他睡了片刻,才慢慢睁开眼睛。

    郑教授对他说道:“不错,你很聪明,完成的很好。感觉怎么样呢?”

    杨叶说道:“挺好的,感觉很放松。”

    这种冥想训练,日后成了杨叶的习惯。他经常幻想自己被一个透明的气泡包裹,这个气泡由温暖,安全,关爱组成。日后当他感觉到非常恐惧焦虑的时候,他都会幻想自己在这个气泡里面,只有在那时,他忐忑不安的心灵才可以得到一丝喘息。

    杨叶和郑教授一个星期见一面。但并不是每次都在医院,有时候郑教授会开车带他出去。经常去的地方就是山里的寺庙。

    这一次郑教授又带他来到山里的寺庙,郑教授对他说:“我经常把我的患者带到这里,尤其是那些有重度焦虑抑郁的,非常想自杀的那种人。让他们来到这里瞻仰下佛法,平息下他们内心的纷争。”

    接下来他又向杨叶问道:“你信佛吗?”

    杨叶说:“我从来不信佛,那太虚无啦!我更相信自己。”

    郑教授说道:“其实以前我也不信,但是活到我这个年纪,我发现有太多事情是自己无法左右的。环境决定一切,这两年我才开始诚心礼佛的。”

    大概过了十年,当杨叶到了郑教授这个年龄的时候,他也开始信佛了。因为他的内心总是充满惶恐,希望做成的事情总是无法完成,很多事情并不是他不努力,而是客观的限制。他跪拜在佛前,希望冥冥中佛能多赐予他一些力量。

    在一次治疗的时候,郑教授的一位学生也来到了咨询室里。他说道:“这是我的一位学生,过来实习旁听的。她不会打扰我们的,你介意吗?”

    杨叶对于旁人的到来心里感到很厌恶,自己的情况他不愿意让更多的人知道。可是碍于郑教授的面子,他还是违心的说道:“不介意。”

    杨叶的表情郑教授看在眼里,他知道这家伙并不乐意有人旁听。他的内心深处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他不希望被人像动物一样围观。在此之后,他再也没有把学生叫到这里实习。

    郑教授对他说道:“你最近感觉怎么样呢?有没有感觉好一点呢?”

    杨叶说道:“还是老样子,送货的时候还是很紧张。就算是做冥想训练也只能缓解一下,除不了根。”

    郑教授说:“想要不紧张,应该很容易,你把你要做的事情做的更加细致一点就可以了,多多检查几遍应该就好了。”

    杨叶说:“那我回去试一试。”

    郑教授说道:“其实经过这么长的时间的了解,我的感觉是你真正的问题并不是出在送货或者做事情的焦虑。我感觉你对生活失去了发自内心的动力,也许送货干活并不是你内心想要的,你内心真正的追求被压抑,而你所感受的紧张其实是这种压抑带来的。我这么说,你认同吗?”

    杨叶说:“有点认同,这种生活确实不是我想要的。但是我想要的生活真的又实现不了,我说我想去上学,可我现在都是孩子的父亲啦!这又怎么可能?所以我只能立足于当下的生活呀!”

    郑教授说道:“难道你不能再继续求学吗!通过别的途径再深造下自己。”

    杨叶听到这里有点生气了,他说道:“我的大教授,我这个年龄啦!还能去上什么学!难道让哪个大学破格录取我吗?还是去上那些没用的技校。”

    郑教授说道:“其实我想说的是,你应该去做一些你真正想做的事情,释放你的内心,而不是再像现在这样混日子。”

    杨叶反驳道:“说我以前混日子那我认,但我现在真的好想努力的生活。我像一只被困在玻璃瓶内苍蝇一样,阳光与自由看的见,却有永远无法摸的着。”

    郑教授从怀里掏出一根精制的小木管,他打开木管里面是一只雪茄。他熟练的用剪刀剪开雪茄,然后点燃了雪茄。他对杨叶说道:“来尝一尝,这是我的一位朋友送我的。”

    杨叶接过雪茄,用食指扣住。他深吸了一口,便把烟雾吐了出来。雪茄不比香烟,是不需要过肺的。只要在口腔里慢慢的品味烟雾就好。它的味道非常的醇香,散发的烟雾并不呛鼻。

    郑教授感到惊讶!他没有想到这家伙吸雪茄还挺在行。

    杨叶看到郑教授惊讶的样子,便对他说道:“我一个朋友就是开烟酒店的,所以对这东西还是了解点的。”

    郑教授:“那你说说这雪茄怎么样呢?”

    杨叶说道:“烟和酒这种东西,对我来说没什么好坏,再便宜的烟酒对自己的味儿就好,再贵的烟酒有时候我也享受不了。就拿烟来说吧!我最喜欢的其实就是十块的红塔山,让我抽中华,我真的很厌恶那种香味。”

    郑教授说:“确实是这样的,很多时候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舒不舒服只有脚知道。回归正题吧!等你回去后,把事情做的更细致些,我想就能解决你的问题啦!”

    杨叶说道:“那好,我回去就照做。”

    杨叶按照郑教授的意思,开始把事情做的更加细致些。他的意思是只要把事情做的更加小心,那么错误率就会降低,自然也就不会紧张了。

    杨叶在送货的时候,他会把装好的货物仔细清点一遍。卸货的时候一家一家登记好,然后合计下总数,看能否对的上装货的数量。其实杨叶这个人真的做起事情来,还是很认真的,基本上每回都能对得上数字,很少出现什么纰漏。

    这样做了一段时间后,他紧张焦虑的情绪并没有得到缓解,相反更加严重了。从起床的那一刻起,他都会很焦虑。

    这天杨叶正在送货,郑教授打来电话。他在电话中说道:“在干什么呢?我开车路过你们市场,过来一块吃顿饭呗!”

    对于这个电话,杨叶显得非常兴奋。因为他终于可以把遇到的困难找人解决啦!他就像一个溺水的人终于有块木板飘了过来。

    杨叶开车一路狂奔,尽管他开车的速度很快。但是杨叶却总觉得太慢。当杨叶赶到烧烤店的时候,却发现郑教授正在和他的一群女学生们吃饭。

    当郑教授看见杨叶过来的时候,他高兴的站起来,并且给杨叶搬了一把椅子。他热情的向杨叶一一介绍他的学生们。

    这群女生见到杨叶后,也大方的和他打招呼。不得不说这群女生很多长得都很标志。能和郑教授在一起,说明她们都是军医大学的高材生,绝对可以说是才貌双全。

    但是杨叶是个脸皮薄的人,再加上这几年的不顺让他非常的自卑。所以当他面对这群女生的时候内心还是非常怯弱的,面对她们说话的时候眼神也总是闪闪躲躲。他本来想对郑教授诉说自己的近况,但是这场面让他选择了闭嘴。

    一顿饭吃完,杨叶对郑教授说:“来到了我这里,我来做东吧!”

    郑教授笑笑道:“说什么呢?喊你吃饭,怎么能让你结账呢!”说罢!便掏出钱包结了账。

    当他们出烧烤店的时候,杨叶目送他们离开。望着这一群说说笑笑的人群,杨叶感到非常的失落。就如同一个关押的囚犯眼巴巴看着监狱外的行人。他们可能永远也不会了解杨叶内心的失落,他们和杨叶是两个世界的人。他们的世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而杨叶的世界秋风萧瑟,落叶缤纷,到处一片寒凉凄苦。

    郑教授的私生活非常多姿多彩,他经常会开车出去自驾游,去自己想去的任何地方。他也很喜欢摄影,喜欢用摄像机记录一切美好的事物。还会和朋友们一块分享红酒雪茄。

    杨叶非常向往他的生活,可是他无法挣脱内心的牢笼。他那样的生活对他来说只是痴执。求之不得,苦中之苦。他注定要在苦海继续漂流。

    望着远去的车辆,杨叶决定不在郑教授这里进行心理治疗了。郑教授也许是个很热心的人,但他走不到杨叶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