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 第99章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三更!)

第99章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三更!)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如果一个人不好好做自己,那么就会被天地诛灭。

    虽然这是个物质极度贫乏的时代,可是这个时代的人,他们的精神却像是天山上的雪水一样纯粹。

    他们的情义,比任何酒都要醇厚。

    他们的思想世界,也非常富足。

    对于活着的意义,在漫长的夜晚里,几乎是每个战国时代的人考虑过的。

    大部分人,都会从小就被教育这句话。

    你要好好做自己。

    所以寻找自己的天命,寻找自己此生存在的意义,就是这个时代每个人的课题。

    有很多人总是认为,古人是因为被统治者奴役,所以甘愿去做庶民。

    其实并非如此。

    有一些庶民,他们很早就知道天命的存在。

    同样是农户,有些人会乐于接受自己的命运,勤勤恳恳地在土地上耕耘,不会去做作女干犯科的不义之事。

    同样的工匠,有人就愿意接受自己的命,坚持把每一个物件给做好。

    他们没有什么文化,甚至都不识字。

    但是他们懂得的道理,为人处世的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并不比那些勋贵少。

    古代有些勋贵以为是庶民愚蠢。可是有些庶民却对世界的运作,对富贵、贫穷,早就看得透透彻彻的。

    事实上在那个时代,广大的庶民,他们的内心世界未必不比后来之人贫瘠。甚至可能完全相反。

    物质越富裕,精神越贫乏。物质越贫乏,精神反而越富裕。

    不要庸常的以为,把一个人困在一亩三分地,他们的生命就会就此枯萎。

    恰恰相反,在最平实的生活之中,很多人感受到做人的乐趣,人情的冷暖。

    【此处有zy,原文内容多有修改,看到这里感到不适应的请自动忽略。我也尽力了才把这章删删改改捞出来。】

    曾经有个人说,中国人民又能够吃苦耐劳,只要有就业门路就会多挣,“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他相信人们会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争取他们所要的。

    而事实上,在乡野之地,庶民早就领悟了真理。

    他们总结了宝贵的经验。小富在勤,大富在天。不义之财来了也守不住。

    一个人要想吃饱饭,只要自己勤快就可以了;但如果是要追求大富贵,那就看老天愿不愿意给这个机会。

    至于不义之财,那必然是来得快,但是走的也很快。而且无论是付出还是得到,中间所要付出的代价都是巨大的。

    所以活明白的人,很淡定。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人自己的欲望像高山滚石一样不肯停歇下来,还要连带把自己的伤痛加给别人。

    一些旧的贵族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非要剥削百姓,抢他们的地,抢他们的妻女。

    要让他们日复一日的辛劳干活,可是却又不给他们足够吃饱的食物。

    那么这样的时代,庶民怎么可能不心怀怨恨,又提什么安居乐业。

    天下又怎么可能不乱。

    可即便是已经乱成了一锅粥,朝不保夕,饭不能饱食,但是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人们自然还是会去思考。

    那像荆轲这样的人,他不愁吃喝,有的就是时间。又有必杀技在身,行走江湖本来是很痛快的事情。

    但是性格却又决定命运。他喜欢单干,不会当领袖,又不喜欢安定的生活。

    越是漫长安适的生活,越是让他对自己存在的意义感到困惑。

    某种意义上来说,荆轲也是一个被扶苏意外改变了命运的人。

    没有燕丹的存在,他就和很多侠客一样,只能像是漂浮在湖泊上的浮萍一样,被风吹拂,跟着波浪起起伏伏。

    他的人生,从失去了父母但是又坚定地选择了正义那一刻开始,就注定是一条不归路。

    那么没有燕丹这样的人赏识他,认可他,荆轲自然感到自己的世界是一片荒芜,他的作为也得不到认可。

    他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是被人需要的。

    就是在这种长期的漂泊以及感受到生命的漫长和毫无意义之时,刺杀秦国太子这一个重要的历史性任务摆在他们面前。

    历史性任务,荆轲他们自然不懂这个专有名词。

    可是他们知道,刺杀太子扶苏,一旦成功,这对于历史有着多大的影响。天下的历史,或许将因此而改写。

    当他得到秦国的太子将要离开咸阳来到燕赵齐鲁之地的消息时,他那沉寂的心,忽然一下就窜起了小火苗。

    在听到了首领这番说辞之后,荆轲更是坚定了自己之前的想法。

    他要杀了秦国的太子,为天下人谋福祉。

    “秦国的太子,他的身边起码有上千人保护。就算我们得到了他们的行军路线,可是也无法接近秦国的太子。”

    “纵使我们每个人都是个中高手,可是对方占据人数优势,一旦接近他们,几乎是步履维艰。而且在千人的目光注视下,非常容易暴露。”

    “这样的话,行动还没有开始,就会招致失败。”

    荆轲说罢,众人自然都将目光落在他的肩上。

    “做这件事,一定要保密。知道这件事的人,自然是越少越好。不仅如此,执行这件事的人,也必须有着一击必中的本事。”

    众人再度将目光落在荆轲身上。

    “恕我直言,在座之人,只有我有这样的能力,可以做到这样的事情。”

    有人气得龇牙咧嘴,这就拍桌子大叫一声,“荆轲,你休要太猖狂。凭什么你说只有你能完成。”

    荆轲非常平静,他的眼珠就像墨一样漆黑,“就凭同样是被人骂了,我可不会气得这就拍桌子。”

    众人闻言,也都哈哈大笑。

    “好了好了。”其他人赶忙上前安抚那个兄弟。

    他们都是义士,会吵架、会打架,但是绝对不会背刺,暗地里嫉恨对方。

    几樽酒灌下去,什么事都没有了。

    荆轲可是个高手,其谋略并不低于在场任何人。

    别忘了,荆轲刺秦王,发起者是燕丹,可是整个计划,那都是荆轲设计的。

    那可叫一个天衣无缝啊!

    要不是秦舞阳率先出篓子,历史上指不定这荆轲刺秦王就真的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