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仙贝岭 » 第16章 这个下午值得回忆

第16章 这个下午值得回忆

    中午,村民们又像上次那样,到农场里来做中午饭。大家七嘴八舌,很是热闹。

    就在大家吃完午饭,准备去田地里继续下午的劳作时,他们看到西北处的那条土路上驶来了三、四辆摩托。只见那几辆摩托车驶到离这里大约五百米的地方停下了。然后从车上下来六、七个男子。黄开林望着他们感到有些奇怪。这时,那一行人开始离开土路,朝东边的一片长着小杉树的凹地里走去。见到这番情景,大家纷纷议论起来,鸣凤嫂告诉大家,据说范家岭有一个在外面做生意的大老板,想回到家乡来办一个养殖场。邓鸣凤的话一说完,贵玉忙点点头,说那人是一个在外省当大官的人的亲戚,听说他在外面做生意挣了笔钱。

    “他也要把养殖场办到仙贝岭来?”有人问,“如果是这样的话,开林以后可能会遇到麻烦了,因为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呀。”

    开林听了只是望着那边一言不发。

    当他们谈起这件事的时候,那边几个骑摩托的人已经穿过了小杉树林,继续朝里面的凹地深处走去。他们慢慢地边走边说着什么,还不时地用手指指划划。后来,他们在那片凹地的尽头停住了,站在那里好像在讨论什么,然后又面朝这边说了一会儿的话。然后,他们又下了一个小坡,到了另一片小杉树林的旁边,并在那里呆了一会儿。二十多分钟后,他们开始从原路返回到公路上,不一会儿就骑着摩托回去了。

    自从那几个人出现以后,黄开林一直在思考着这件事。看来,说范家岭的人要在这里办养殖场并不是空穴来风。他也许真的遇到了不小的麻烦。

    他决定去范家岭走一趟,顺便与他们商谈一下牛栏边那片有争执的土地。那天下午,他与群亚去了范家岭。他们首先找到了这个村的组长范成业。范成业是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以前曾在乡政府的修路班工作过。当他得知黄开林的来意后,便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他们村是有人想在仙贝岭办养猪场,而且他的这个想法已有了很长一段时间了。他告诉黄开林,这个人的父亲曾在外省的某市里担任纪高官,几年前已经退休,去年十二月他回来时曾表示,他想到家乡来创办一个养猪场,而且地点就选在牛栏边,因为这里地势开阔,又远离村子,是一个较理想的地方。接着他又说,他也知道他在仙贝岭办了一个农场,不过他搞的是种植,而他们村子里的那个人搞的是养殖,他们两人可以各搞各的。黄开林便对他说,他对那位老板回来办养殖场表示欢迎。但他又说,因为他的农场打算种植蓝莓,而蓝莓需要比较优质的土地,而牛栏边的那片土地正适合种植蓝莓,所以他已初步规划将牛栏边的那片土地开发出来。他说,他也知道那片土地,老梧桐村与范家岭长期以来存在争议,而且要想短期内解决那片土地的所有权问题也不是很现实。不过他还是希望他能得到范家岭村民的支持。范成业说牛栏边那片凹地多年来两村之间确实存在着争议。如今他没有和村民们商量,没有开会,因此也不好答应他什么。这是村里集体的事情,他不好一个人做主。

    在范家岭呆了一个中午,开林与群亚两人才返回农场。事情没有办妥,这让他有些气馁。

    “我们能不能与那个老板联合经营?”在路上,群亚问开林。

    “现在还不是时候,因为我们还不明了他的经营方向。另外,人多了,决策的灵活性就少了。”开林说。

    群亚听了认为开林说的有道理。他表示可以再等一段时间,看那位范家岭的人有什么动静。开林说不能等下去了,最好赶在那人决定在这里建场前,让他打消此计划。否则,一座山岭有了两家农场,以后一定会发生矛盾。群亚表示同意。

    他们回仙贝岭的时候,村里的其他人都已干完活回家了,只有菲玲还在那里。这让他们有些喜出望外。他们去到她的田边,与她聊了一会儿刚才去范家岭的事情,然后两人回到了屋子里。

    不知什么时候,北面的天空里开始出现了大团的乌云,不一会儿那团乌便云向南疾驶而来,很快就遮盖了天空,整个天地一下子阴暗了下来,似乎傍晚过早地来临了。山风从下面的山岭上吹上来,显得很凉爽。接着,只听到小土屋的屋顶上发出叭叭的声音,眨眼工夫,雨就开始下起来了。老顾和阿四从外面的果园里跑了回来。快要跑到屋里时,两人发出兴奋的叹息声,说这山里的雨说来就来。黄开林推开门,正要招呼那边的菲玲,只见她正从田头向这边快速走过来。不一会儿,她便小跑着来到小土屋里,暴雨的突然来临令她感觉很兴奋。她喘着气,一边微笑着,一边抹去脸上的雨滴。

    “这雨真大。”她站在门口,望着天空说。

    “是呀,春天的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开林说。

    “但愿在天黑前能停下来就好了。”她说。

    “到时我用摩托送你下去。”

    “那倒不必,我会自己回去的。”她说。

    开林从屋子里拿了一张小矮凳出来给她,她于是背靠着山墙坐了下来,无意中她发现开林的表弟在旁边正盯着她看,于是对他笑了笑。“你来这里以前曾在哪里打工?”她问。

    “哦,我在来这里以前曾去过许多地方,最后在温州干了一年。”群亚说。

    “后来怎么又回来了?”

    “遇到感情上的一些事,所以回来了。这事到现在还影响着我,所以到现在还是光棍一个。”

    菲玲听了笑了笑,而在一旁的开林则向他瞪了一眼。群亚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于是也就不再“发神经”了。

    他们身后的那间小房里,传来了老顾和阿四的说笑声。

    “他们来了很久了吧?”她问。

    “嗯,差不多有两个月了。”他说。

    “当老板的感觉怎么样?他们的工资按月发吗?”她问。

    “基本上按月发。这些人也很精明的,他们不会和你打赊账。”

    “一个人每月两千块钱的工资,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她说。

    “有时也为此事发愁。”

    “而你的那些果树至少还要两三年才有出产。”

    “是呀,杰克曾答应过我的钱,到现在为止还杳无音讯,看来只好到乡里的信用社去贷款了。”

    “我觉得你可以先养一批羊做支撑。”刘菲玲说,“羊在在我们这个地方很好销售。十里铺有一条羊肉街非常出名,每年到了冬至,许多周边的人们都到这里来吃羊肉,有时省城里的食客也来。我们学校就曾去过几次。所以养羊一般来说没有什么风险。”

    “是呀,刘老师说得对。尤其是黑山羊,在我们家乡的消费量很大,这种羊的风味独特,营养价值很高,对身体又具有滋补作用。所以养羊是最适合不过的了。”

    “那就遵循你们的意见,先养一批黑山羊再说。”开林说。

    他们在屋子里又聊了一会儿,刘菲玲聊起了近几天来百合的销售情况,也聊起了以前的一个幼师,聊起她的那些可爱的孩子。黄开林看得出,她显然挺热爱自己的这两份工作。然后,她又谈起了自己家里的一些事。她说她每天都要在网上写日记,而且,她近来还在几个论坛上注册了几个账号,并在上面发表了一些贴子。

    外面,雨还在下着。整个天地都是雾朦朦的一片,只有这个山岭上的小土屋,给这些人提供了遮风避雨的地方。后来,当他们停下说话时,他们就坐在屋子前望着外面的雨沉思着。菲玲默望着外面的雨帘,思绪似乎飘得很远,以至于开林不忍打扰她。当她想问题时,他就会有一种错觉,似乎在她的内心世界里,深藏着一种令他无解的迷茫与忧郁。这种错觉令他觉得她脆弱而动人,孤独而需要男人的保护。

    就这样默默地坐了一会儿。外面的雨总算停了,菲玲起身要回家。她从衣袋里掏出那部红色手机,看了一下时间。“已六点钟了。”她说,“时间过得真快,马上就要天黑了。”

    “等会儿我用摩托送你下去。”开林说。

    “谢谢,不用了。还有一点多钟时间,走路回家够了。”她说,站在门口,望着外面的天空。雨虽已停,但乌云并被完全消散,还在西边的天空翻滚。偶尔一丝冷风从山下吹上来,扫落小土屋旁边那株樟树上的树叶,发出一种梦幻般的飒飒声。这声音不由也让开林感染上了那种莫名的忧郁,看来自己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他觉得这个下午因为有菲玲在这里,从而变得特别有意义,这种感觉使他觉得这天下午非常难忘。

    他们来到户外,菲玲下了屋前的那个小土坎,站在自家的田堘上,拿起手机给雨后的山岭拍了几个照片和视频。“回去把它们发到微博和抖音上去。”她笑着对这边的他们说。

    “点击率一定会很高的。”开林说。

    她于是又拍了几张。然后回头对他们一笑。“再见!”

    “希望不久又会看到你!”群亚说。

    她听了对他莞尔一笑,便开始向那边的小土路走去。不一会儿,她走下田塝,走下小道,不久,她的身影消失在那片绿得如梦幻般的豆田后面。

    “你真的该去送送她。”她走后,群亚对他说。

    黄开林笑着摇摇头,“让她走路回去。在她以后的日子里,她一定会对今天下午印象深刻。”

    说罢,他来到小土屋前的那块豆田旁,默望着正朝山岭下快速走去的她。她一个人孤单单地走在那条曲折的山道上。山岭上涂抹着那有如轻纱般的游雾,在傍晚四处浓绿的色彩中,整个山岭显得很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