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器耀星河 » 第二十章:神游

第二十章:神游

    一道沉闷的雷声由远及近,隆隆划过。

    茫然地抬起头来,以一双冷冽深邃又带着一丝忧郁悲伤的眼睛,看了看阴沉沉的天空,郗耀抿着嘴唇,四下打量一番,便稍稍改变方向,继续向前行去。

    他仍在返回学府的路上。

    当他来到一间破烂的木棚时,豆大的雨点儿,终于洒落下来,沙沙作响,风中带有浓浓的水气,不过片刻,便是豪雨倾盆,天地一片茫茫。

    木棚的顶部只剩下一半,堪堪够郗耀一人避雨。以一张油纸铺地,郗耀盘膝坐上,于这片雨水的世界中闭目调息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雨势转小,而天空却更加阴沉了,浓密的层云中,开始出现了耀眼的闪电和令大地震颤的响亮雷鸣。显然,更大的一场暴雨,在作短暂的停竭后,将很快再度来临。

    “喀嚓嚓”

    一道怒电破空,将昏暗的天地映照通亮。于此时,紧闭双目的郗耀,忽然有着一种汗毛倒竖的心悸感。

    “要突破了么?也罢,借雷电之力,于淬炼中突破吧!”

    两年的神伤和沉郁,也是郗耀识念之力的突飞猛进之期,厚积薄发,早至瓶颈,而突破的契机,终于于此时此地到来!

    “你们也来吧!咱们齐头并进!”

    郗耀一声轻喝,磅礴雄浑的念力轰然出体,包裹着一线雷和斜月斩急窜而出,直奔铅云低垂的天空。

    “喀嚓嚓”

    “轰隆隆”

    在郗耀的九成以上念力和二灵器临近层云的那一刻,电光越密,而雷声越响,仿佛天公震怒,要毁碎这一方天地。只见银蛇狂舞,漫天撕扯和扭曲着,而那阵阵炸响的雷鸣,则如同天神的声声咆哮和狂吼,那无数的闪电,便是他那不灭的怒火。

    “咻”

    二器急冲而上,疾如箭矢,瞬间便进入浓密的乌云中,跟着便被其中的怒电层层包裹,而郗耀的超过九成的念力,也处在里面,其将与二器一样,经受着雷电的反复淬砺与锤炼。

    生铁经过锤锻才能去除杂质,而更加坚韧刚硬,此理与郗耀的此举相同。

    在这种雷电的锤炼下,通过心神的微妙牵连,一阵遍体酸麻的感觉,无形中袭遍了郗耀的全身,根根汗毛甚至是头发都竖了起来,仿佛他的身体,也处在怒电的包裹中。

    灵海一阵翻腾,像是一面湖泊在翻波涌浪,其上方的一道精魂,在超过九成的念力出体后,已成为一个淡淡的影子,令此时的郗耀,也陷入了沉睡般的假死境地。

    怒电狂雷,直持续了一柱香之久,方有了停息之势,而郗耀也开始了最后的冲刺,念力包裹着光闪闪的二器,继续向上高飞,来到了那茫茫无尽的一片积雨云的上方。

    炽烈耀眼的阳光,于积雨云上面形成了另一方天空,干净剔透,如同一面无瑕的水晶巨镜,而下方则是奔腾翻涌的云海。

    攀升……

    继续攀升……

    郗耀的念力,裹着二器,直奔那更加无垠高邈的天外太虚。只有去了那里,再经过太虚罡风的淬炼和真空环境的磨砺,他方大功告成,达至超过一般先天修士的识念神游之境。

    至于一线雷和斜月斩,本是灵铁为载体,做到这一点毫无问题,且将与郗耀的念力一样,经过淬砺后,品更优和质愈强。

    “轰”

    郗耀全身剧震,当二器和识念进入天外太虚的那一刻,一种空灵无物如飞翔遨游般的奇妙感觉,令他像是抛弃了躯壳,只身来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

    这里没有一丝力量的束缚或牵引,于飘浮游荡中,见证了宇宙的博大浩瀚和心灵的真正自由。

    此时,郗耀所看到的景像,大致分为黑白两色,都是那样的干净与纯粹,泾渭分明,又难以彻底分割,就像是太极图中的阴阳鱼,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却绝不混淆与模糊,带有一种发人深思的玄妙至理。

    太阳无私地将光和热源源不断地洒照,其明亮和纯净之处,可以看清一粒细小的尘埃;

    而在黑的那一方,则是一片更加广袤的璀璨星空,无数瑰丽闪耀的星辰,像是颗颗镶嵌在一匹光滑无一丝杂质的黑缎上,予人一种深远至极的神秘和惊艳之感。

    “这便是神游么?”

    一片寂静无声中,只有幽幽闪光的一线雷和斜月斩,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与郗耀的念力在交流。

    ********

    震耳欲聋的喧嚣与四处弥漫的灰尘,冲天而起。一蓬蓬血雨在纷洒,一道道身影在倒下。一场令天地失色、日月无光的惨烈血战,仍在龙亚大陆的某处进行着。

    数万楚军,已陷入了秦燕联军的重围。场中的十数万将士,瞪着血红的双眼,于嘶吼中搏杀,忘了时间,忘了疲惫,甚至忘了生死,此时此刻,充斥在各人的眼内和眼前的,均是一片刺目的红。

    “噗”

    “哧”

    刀劈枪刺,再收回时,便是一蓬血雨乱洒,而倒下后的尸体,几乎没有一具是完整的,或失去头颅,或断臂少足,或几被劈为两半,或被刺个透心凉!

    整个战场的地面,已被浓稠的鲜血浸透,混合着尘土泥沙,成为了另一种触目惊心的颜色。

    战场三方的军士,尤其是步兵,均死伤甚巨,而杀戮最多又较为轻松的,则是大秦的整整一万铁骑了。他们来去如风,硬弩如雨,远远地围着楚国军士,形如一堵铁墙,然后于穿插游窜中,利用势不可挡的速度和铁蹄,生生撕裂楚军的防御阵形。

    如此一来,陷入二国联军重围中的楚军,形势极为严峻,将有被尽歼的可能。

    “哈哈……死吧!只要这次楚军被歼,燕国的三城,将入我大秦的版图!”一位秦军将领端坐在马上,眯着眼睛对着身旁之人说道:“这就是交换的条件。对于我大秦来说,乃是一本万利的好事,傻子才不做呢!”

    略一顿,秦将沉声喝道:“再不跟他们玩儿了!传令,用强弓射杀!”

    “呜……呜……”

    一阵凄厉苍凉的号角吹响,大秦一万铁骑忽然改变阵形,全线收缩。轰隆隆的马蹄声中,这一万人马均排列成数排,极是齐整,然后便见马背上的秦国军士,纷纷弯弓搭箭。

    秦国骑兵的装备并不复杂,轻装简备,更利于突袭或奔袭,每个骑士发给一件兵刃,或剑或刀,另外就是一张硬弓和数壶箭;而为了减轻马匹的负荷,每个人又没有穿上盔甲,或布衣,或皮革。

    如此一来,秦国的骑兵部队,当真是迅疾如风,飘忽不定,往往会突然地出现在对手的面前,直如神兵天降。

    随着秦将的一声令下,只听得弓弦一阵震鸣,一波箭雨以遮天蔽日之势,呼啸而来。

    “噗噗噗噗”一阵急响中,血花遍地怒绽,一大片的楚军将士,哗啦啦翻身跌倒,顿时地面上空出了一大块。而就在其余的军士心胆俱裂不知所措时,第二波箭雨,又如一片浓密的蝗群漫卷而来。

    见楚军死伤近半,那位秦将坐在马背上,已是仰天大笑,直感此场胜利来得太过容易。正在这时,他像是突然察觉了什么,回头望去,透过众骑兵之间的缝隙一看之下,不由地为之一呆。

    轰隆隆宛如奔雷似的声响中,脚下的大地在狂颤,约有数百辆战车阵形齐整,轰鸣而来,其音之巨,比之数万铁骑疾驰还要响亮。

    战车成方形,两侧安有二轮,长、宽、高均仅有半丈,其战车的主体,却是一个四四方方的黑色大箱,上面有着密密麻麻的孔洞,大如牛眼;

    每辆战车由四名军士推动,虽然沉重却挪移轻便;在高高扬起的漫天灰尘中,更有列队前形的无数军士,均是步行,各自的双手都托着一件光闪闪之物,像是一把大铁弓。

    战车一共有三百辆左右,加上众军士,也不过三千多人。看似人数不多又不紧不慢,但他们那种坚定的步伐和肃整的阵形,予人一种无物可挡的感觉,似乎他们能破除一切障碍而且可以永远地这样走下去。

    一股滔天的杀气,随着战车和军士的前进,越发地浓烈了!其森寒和凌厉处,令首当其冲的秦国骑兵,均是有些心神颤抖或那种自然而然产生的恐惧。

    “一线防御……二线进攻!”

    秦将双目一凝,立即作出了最为正确的决定;而包围圈中的楚军,也有了喘息之机。

    眼看战车与秦国骑兵的距离,渐渐拉近,在近三十丈时,隆隆的声音忽然停止,战车和后面的军士,已停步不前。

    “故弄玄虚!”秦将在一阵惊疑后,见战车那方毫无所动,不由地冷笑道:“三十丈,已是攻击的极限距离,除非你们个个都是神射手,能百步穿杨!”

    包围圈中的楚军,此时也发现己方神机营的到来,不由地齐声欢呼,士气大振。见神机营已将秦国铁骑牢牢牵制住,楚军尽然调转过来,冲着燕军全力猛攻。

    一时,只见措不及防的燕军,纷纷人仰马翻,死伤无数。燕将见状,只好急打旗语,让秦国出手,好减轻自己的压力。

    而就在这时,那数百辆遥遥对准着秦国骑兵的战车,随着密密的火光如闪电般乍闪,一方天地的光线,于刹那间也是一暗。

    眼前的那数百辆战车与大地同时猛然抖颤了一下,然后“轰”的那声巨响,这才震耳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