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器耀星河 » 第二十二章:内忧外患

第二十二章:内忧外患

    在荒原大战之前,也就是近两年前,对于楚国来说,来自周边四国的各种压力空前巨大,而四国青年高手的被擒,更是形似于引发诸国大战的一根导火索。

    面对四国的叫嚣,以及这种内忧外患的局面,楚君只得将此案暂时压下,同时打起精神,与四国虚与委蛇,尽量拖延时间——放人不是不行,但先要将此案审问清楚,谁让他们偷潜入楚而图谋不轨呢!

    直到三国荒原大战结束,楚国的神机营横空出世,几乎尽歼二国联军,这才令四国要求放人的声音戛然而止,而龙亚大陆上的其它诸国,也突然变得沉寂起来,均是一副噤若寒蝉的样子。

    此战,打出了大楚的赫赫威名,令群雄为之侧目,而两年前的那件大案,则又重新提上了日程。作为最为清楚此案的主审官,冯无忌的这次进京,便是理所当然了。

    半日过后,风渐渐变小了,而雪越下越大。

    透过密密飘洒的雪花,冯无忌发现前方,隐约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城池。

    大楚国都,到了!

    ********

    “郗耀同学,请你来一下。”

    府主的声音在楼下响起,郗耀走出宿舍,往下看了一眼,只见漫天飘舞的雪花中,府主一人在那里伫立。应声道:“好,我就来……”转身回屋,加了一件薄薄的棉袍,这才跺了跺脚,往楼下行去。

    时值隆冬,大雪纷飞,今天的天气贼冷。

    府主大堂中,笑眯眯的府主,将两个四方形的包裹放在郗耀身前的桌子上,道:“打开,里面都是你的东西。”

    “我的?”郗耀疑惑地看了一眼府主,然后抿着嘴唇,将其中的一个包裹解开,里面却是一个朱红色的长方形木盒,光可鉴物;

    并不打开盒子,郗耀又将另一个包裹解开,里面却是一个黄底玄纹的木盒,比红盒略大,无论是做工还是颜色,显然又比前者高上一筹。

    见状,郗耀心中一动:“难道……”

    打开第一个红色盒子,郗耀发现里面装着的是一件黑色的裘袍,毛质细密,柔软温暖,却是以北野玄狼之皮制成,无论是就质地还是价格来说,均属奢侈品,较为难得。

    “这是宁王赠与你的。”府主笑道:“冬日严寒,怕你衣衫单薄吃不消,所以便送来了这件玄狼裘衣。”

    郗耀点了点头,道:“多谢宁王了!”并不推辞,拿起裘衣一抖,然后当场穿上,大小合适,就像是量身裁定。再一看,只见盒子中尚有一双叠起的长筒皮靴,同样也是黑色的,外皮内毛,底厚近两寸。

    二话不说,郗耀拿起皮靴,在一张椅子上坐了下来,脱下自己的破烂棉靴,又揉了揉冻得冰冷的脚板,这才将皮靴穿上。

    站起来,郗耀随意地走了两步,立即感到脚生暖意,轻快舒适,又像是突然长高了不少。精神一振之下,全身一新的郗耀,气势陡增,整个人的气质,也有了显而易见的变化。

    “人配衣裳马配鞍!宁王厚赠,在下却之不恭了!”冲着木盒一抱拳,又对府主点了点头,然后提着那双破棉靴,来到堂门口,直接扔了出去。

    自郗邺夫妇殒命,郗耀的衣物显然不够用了。两年来,他又长高了不少,再加上他终日郁郁,更是不在意穿着,所以与同学们相比,其倍显寒酸,且是一副不修边幅的样子。

    “你猜这个盒子是谁送来的?里面装的什么?”打量了一番焕然一新的郗耀后,府主也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一指那个黄底黑纹的盒子笑道。

    “用物采以明黄色,自然贵不可言!再配以玄纹,乃是自谦谨慎之举。”郗耀渐渐长成,与两年前相比,无论是心性还是外表,更加深沉老练了。

    “以在下猜测,送此物者,身份尊贵,实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人物。至于里面装的是什么,打开不就知道了?”

    府主点头笑道:“没错!这个盒子,乃是东宫安王送来的。”

    尽管早就猜到,一听此言,郗耀还是有些吃惊,自忖与安王搭不上钩,不知其送来此物又是何意。

    打开木盒,便见一封书信摆在上面。上面字体端正,笔致圆柔,却是“郗耀高士亲拆”六个墨字。

    一旁的府主暼见,又笑道:“郗耀高士,嘿!作为我大楚最为年轻的一位炼器士,高士二字,实是名至实归!嗯,名至实归!”

    郗耀淡淡一笑,并不拆阅,将信放在一旁,然后再望盒内看去,只见有些刺目晃眼的光灿灿中,密密摆着二十锭一模一样的金锭,竟有两百两之多,黄澄澄的惹人心动;而在金锭的上面,还横置着一柄半尺来长的如意,以翡翠镂成,碧绿晶莹,显是极为贵重。

    拿起玉如意,郗耀凝目而视,流溢的碧光,闪幻在他苍白的脸上,竟带着一种诡怖的惨绿。只见如意的柄上,刻有字迹,一辨认,却是“镇案如意安天下”七个字。

    “这是安王太子殿下的镇案之物,乃东宫一宝,听说是楚王陛下亲赐。”府主久居京城礼部大堂,自然见多识广,一看之下,也是有些讶然,“两百两黄金,虽然价值不凡,抵得上一个中等人家一辈子的收入,但与这柄镇案玉意相比,又不算什么了……没想到,他竟将此物赠你。”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且看安王的亲笔信中到底说了些什么……”郗耀淡然一笑,放下如意,拿起书信拆看起来。一遍过后,郗耀面无表情地将书信递给府主,道:“请府主大人过目。”

    犹豫着接过,一看过后,府主失声叫道:“什么?现在就让你去工部?还是左侍郎职位?那可是实打实的二品大员啊!”

    “高官厚禄,受之有愧。”郗耀目光闪烁,看着眼前木盒中的金锭和手中的玉如意,像是在喃喃自语。

    接过府主的书信,郗耀将其重新装入信封,然后再连同玉如意放入盒中盖上。

    “你不收?”看到这里,府主露出意味深长的一笑,问道:“或者……你不敢收?”

    “帮我回一封信给安王吧。”郗耀看着府主,神色平静地说道:“我既收了宁王的裘靴,哪能再收安王的东西?再说,相比之下,安王所赐太过贵重,在下恐怕还不起!”

    “那你想没想过,无论在信中如何措词,只要是拒收,那便等于得罪了安王。”府主拈须笑道:“纵是你年龄尚幼,或者说你才疏学浅,也成为不了拒绝当朝太子的理由。这样吧,东西你不要,可以先放在我这儿,兴许……日后有用得上的地方。”

    郗耀一阵沉思,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心知府主之言,的确是老成恃重,遂问道:“那赴任一事该怎么办?”

    “这就要你自己写一封回信了!”府主仰面一笑,“我若是你,当然是以学业尚未结束为理由,有一句说一句……反正太子殿下有求于你,不好逼你过甚。唉,年轻就是好啊,行事不用有过多的顾虑,即便是有什么做的不对之处,旁人也会以‘年轻气盛’四字一笔带过……”

    听到这里,郗耀心中一动,顿时恍然,冲着府主躬身道:“多谢府主指点!”

    说着,来到案桌前,提笔在一张白纸上写了起来。不一刻,信成,郗耀轻轻吹干上面的墨汁,交给府主,再次躬身道:“有劳了!请府主过目。如果行的话,就请府主想办法交到安王殿下的手中吧……”

    府主看了一遍,转身拿起笔,略略修改了几个字,又让郗耀看了一眼,见他满意,这才装入一个信封中。

    二人又谈了一阵子,郗耀这才告辞离去。

    ********

    船只靠岸,冯无忌带着两个随从一跃而上,然后径直往高大的城门行去,隔着老远,便见有几人跺着脚,捂手呵气站在城门口,各自的肩上,洒有一层未融化的雪。

    见冯无忌三人临近,那数人连忙迎了上来。

    “啊……侍郎大人……各位主事,让你们久等了!”冯无忌肃然地拱手一礼。来的正是刑部右侍郎和三位主事,都是刑部大堂的同僚。

    “赶紧进城吧,尚书大人正等着呢。”右侍郎轻皱着眉头,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估计案子的审理出了大问题,即便是有冯无忌前来相助,形势也不容乐观。

    “还是来自安王那边儿的阻力么?”路上,冯无忌问了一句。

    “你知道了还问!”右侍郎暼了冯无忌一眼,道:“现在问题不仅牵扯到了太子妃,更是与东平侯有着理不清的关系。朝廷纵是有心攘外安内,奈何顾虑重重,毕竟人家手里可是有六十万精兵啊……”

    “东平侯?方东震?”冯无忌轻轻地说道,像是早就想到了此事。“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事关我大楚安危,孰轻孰重,太子殿下不会分不清吧?”

    “若是在平时,太子殿下当然知道该怎么做!”右侍郎叹道:“若不是诸国混战迫在眉睫,又或是没有了神机营的横空出世,方东震哪会有诸多想法?早晚都会是本朝的国丈!可现在……”

    说着,右侍郎再没有开口。

    “神机营?听说是被宁王牢牢掌控着,这与方东震又有什么关系?”冯无忌越听越糊涂,又问了一句。

    “别多问了,呆会儿你就知道……哦,大堂到了……”右侍郎轻轻一跺脚,绿呢大轿稳稳地停下。一掀轿帘,二人先后钻了出去。

    近段时间有点儿忙,尽量不断更,估计要到十号左右恢复正常。亲们见谅!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