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器耀星河 » 第八章:一个传说

第八章:一个传说

    “谁会陪我去呢?”出禁宫的路上,郗耀暗暗想着,不觉来到了工部大堂。刚想进入,只听身后有人叫道:“鹞子,你去哪儿了?怎么现在才来?”

    回头一看,正是景武、顾飞等人,从街角处冒了出来。

    猎场的佛狮之战结束后,他们便回到了城中,并没有等郗耀。

    “你的小天罗和缚虎扣,已碎成一堆。你是否考虑一下修复完整?”顾飞拎着一个沉甸甸的布袋,冲着郗耀一阵摇晃。

    上次在东平军营中,他们已将成为碎屑的二器收妥,带回了京城。

    “修复回炉,不如重新炼制。”郗耀伸手接过,道:“这些只能进废料库了。你们先回这个……致远居,等一下我就回来。”说完,与众人分别,郗耀拎着那个布袋进了工部大堂。

    “侍郎大人。”

    见郗耀来了,一干主事、文书连忙躬身迎接。

    “将这个扔进废料库。”郗耀将布袋交到一个主事手中,然后又道:“谁能带我去冶炼司走走?”

    一名文书上前答应。

    二人出了部堂,往数里开外的冶炼司而去。

    工部的冶炼司座落在京城的南面,两座大烟囱高高耸立,终日浓烟滚滚,成为冶炼司的标志性建筑。作为武器开发与研制的军事重地,外面同样有军士护卫,等闲之人,不得进入。

    此时,郗耀于上次去东平之前所绘制的三张草图,经放大后悬挂在冶炼司大堂的正中墙壁上,成为无数能工巧匠目前的冶炼任务。

    这三张草图,其中两张是战车形状,分攻守两种,约有丈许开阔,可供数名军士坐在其中操控;攻伐型的战车单从外表来看,便狰狞凶恶,五面利器密如尖刺,既可防空,又能四面扫射。

    至于坚守型的那种战车,由四轮驱动,前端竖起一面长宽均有丈余的四方巨盾,同时可调整角度,抵挡住来自前方的任何威胁。

    另外一张草图,上面画着的是一个球体,从尺寸上看并不大,径约十寸,设计精巧,名为霹雳弹,是郗耀根据昔日乌有济的毒弹改进而成,内藏火药与密密麻麻的暗器,通过爆炸,其中的犀利暗器激射而出,造成那种四面开花的恐怖杀伤力。

    只是这三种武器,工序繁复,工艺要求精准至毫厘。冶炼司能者虽多,短时间内也完成不了,是以楚君准备让郗耀亲自督造,先炼制出这三件样品,然后由各军团自己的冶炼部门批量生产。

    而只要涉及到了批量生产,郗耀就不可能为了提高武器的威力而刻录阵纹了,只能从武器本身的机械或物理性能上着手,最大程度发挥出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龙亚大陆诸国中,炼器士寥寥无几,大楚更是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炼器士。这其中的原因还牵扯到数百年前的一个传说。

    据说在数百年前,龙亚大陆上只有六个大国,并不像现在这般诸国林立,大大小小多达数十个。

    六国国力强弱有别,但是各国的炼器士,却都有十来个之多。就是这不到百人的炼器士,开创了龙亚大陆的大炼器时代,将那个时代的冷兵器威力,推升到了极致,这其中当以金龙王朝的铸星门为代表。

    铸星门的由来,世人至今都不知其所源,只知其是代表了当时龙亚大陆专攻炼器的一个超大宗门,其所在的金龙王朝与其他五国相比,国力最弱,但正因为铸星门那十二个炼器士的存在,其研制出来的各种犀利无匹又令人匪夷所思的利器,让五国为之侧目,不敢轻易侵犯。

    但铸星门处世超然,且与金龙王朝的当权者约定,只保家卫国,不参与侵略。如果发现金龙王朝野心勃勃地想进攻他国,那么他们既不会为王朝再炼制一件利器,同时还会尽全力阻止。

    铸星门的所作所为,赢得了五国的尊敬。

    在这个前提下,铸星门发起了一次召集六国所有炼器士的交流大会。为了避免各国的猜疑,交流会的地点定在一处不属于任何一国管辖的山巅。事后查明,那处山巅,正是现在荆国境内的雷霄山。

    铸星门的炼器技术,堪为各国之魁首,幸亏金龙王朝国力弱小,而铸星门众炼器士也存隐者心,行隐者事,这才令五国松了一口气,同时也对铸星门产生了信任。

    炼器交流大会如约到来,六国的炼器士倾巢而出,且由各国的高手护送到了雷霄山,然后按规定,五国的炼器士自行上山,各国的军队和高手,只能在山脚等待。

    如此整整过了两天,众炼器士还未下山。从山脚处抬头上望,隐约可见众炼器士的身影。所以各国的护送者并不担心,且不疑有他。

    一直到了第三日深夜,一道炸雷将山脚处的众人惊醒,雷霄山巅出现了极为壮观的天象。那是一道几将整个雷霄山笼罩的巨大光环,璀璨夺目,光芒万丈,突现在半天门儿上,其正中处,正对着雷霄山巅。

    这道光环持续了约莫半柱香之久,才一闪而消散。

    自这一夜过后,雷霄山再无动静传来。直到又过去了几天,各国的护送者方隐觉不妥,遂联手上山,来到了山巅。一看之下,众人惊骇地发现,近百位炼器士已无影无踪了。

    众人百思不得其解,事关重大,他们一面急报本国,一面彻查起来。如此又过去了一个多月,只差没有将雷霄山翻个底朝天,却一无所获。

    此事引起了轩然大波,并在数年后,造成了金龙王朝的覆灭,而龙亚大陆的大格局,也由此发生了剧变。自这以后,各国的炼器技术停滞不前,而炼器士也如凤毛麟角,极为罕见。

    所以只要是在本国中出现了一位炼器士,各国当权者都如视珍宝,采用种种措施进行保护和培养。而对于敌国的炼器士,能收买的就收买,否则,当不择一切手段除之。

    数百年前的这个难解之谜,无头悬案,至今都在流传不绝,各国也均有秘本记载了此事。

    却说郗耀出了工部冶炼司,又去兵部打了个转儿,主要是认识一下部堂成员,这才回到了致远居,一看自己的七位同伴都在。

    谈了一阵,郗耀告诉他们明天又要远行,可能担搁十来天。景武、顾飞等人也要在各部堂中实习两三日,然后便回学府了。待郗耀回来,只能在学府相见。

    现在,众人已将致远居当作自己在京城中的住处,便是郗耀不在,他们也可以住在这里。驿站自然比不上致远居的舒适。

    当晚,众人早早地歇息了。郗耀一如既往地温习着所学,盘坐于床,直到次日天明。

    洗嗽一番,用完早点,郗耀与众人作别,出了致远居,往禁宫而去。与楚君辞行后,他便要动身前往东平了。

    来到禁宫,恰好早朝开始。这是郗耀第一次参加众文武高官的大朝会。

    偌大的朝堂中,楚君高居龙座,一侧的阶下还站有一个身穿衮龙王袍者,看上去不到四十岁,身形微胖,双目浮肿,脸色泛白。郗耀猜到,这便是太子安王了。只是宁王自行禁足,并没有出现在朝堂上。

    郗耀现在是二品大员,又是双侍郎职位,位置较为靠前,是以他即便是静静站在右侧的队列中,其瘦削的身形和一身布衣,也显得极是惹眼。他的官服还没有做好,只因像他这个年龄和身形,其数套官服,织造司既无存货,又是首次遇到,所以只有重新量身定做。

    但能参加朝会的文武官员,又有哪个不是见多识广、极具修养?何况诏书已下,又早得到消息,更有大多数与郗耀已经认识过,所以见到他,或点头,或含笑示意,一副熟络的样子。

    此次朝会,郗耀只暗暗学习,并没有奏报什么。

    如此近半个时辰过后,朝会散场。解公公叫住郗耀,然后后者在众官员羡慕的目光中,随着解公公往**而去。

    能经常得到楚君的单独会晤或接见,那么就表示此人绝对是一个炙手可热的人物,位高权重,一时无两。这是官场上的铁律。

    “你确定这次东平之行,不用高手护送么?”

    上书房中,楚君冲着郗耀问道。

    “此乃秘事,而且为了节省时间,人多反而不妥。”郗耀答道:“至于微臣自己,也有自保的能力,相信陛下已有所了解。”

    “但现在情况特殊。”楚王正色道:“一是你的名声已经传播开来,等于置身明处;二,眼下我大楚已与四国彻底交恶,厮杀暗斗随时都会开始……更为可怕的是,方东震父子落马一事,已有泄露的迹象……这事是无论如何瞒不住的。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凭你如何了得,也难挡层出不穷的阴谋诡计、机关陷阱。”

    听到这里,郗耀心中一动地问道:“方东震一事泄露,又会如何呢?”

    “方东震经营多年,党羽遍布朝野,其麾下死士和密卫,远还没有一网打尽。这次他们父子的落马,你居功至伟,他们焉能放过你这个罪魁祸首?”楚君侃侃而谈。

    “但只要你身在我大楚境内,有寡人助你,他们暂时也无可奈何。其报复的手段,当无所不用其极。下毒、刺杀、陷害、暗袭、伏击等,够让你头大的;而且还不排除他们勾结四国的杀手,联手对付你的可能。”

    郗耀暗暗点头,心知楚君所言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