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器耀星河 » 第九章:毒计

第九章:毒计

    郗耀辞别楚君,准备先回致远居打点行装,然后就动身前往东平。

    行在禁宫广场上,楚君最后的话语犹响在耳边:“告诉你的亲朋好友及你所关心在意的人,让他们也小心提防……”

    “还有,东宫那边儿寡人会暗中盯着,并且在这之前,寡人已经就天狱金牌令箭一事作出警告,但愿太子妃再不要有异动,否则寡人绝不念及亲情……”

    “这次就依你的主意,轻装简备秘密出京,寡人就不派高手护送了,但你自己要小心在意。另外,有一个人在东城门外等你,他将与你同去……记住,快去快回,如今乃是多事之秋,休想偷懒……”

    正想着,郗耀意识到自己已来到前宫,不由地望左侧的东宫瞧去,目力惊人的他,立即发现此时就在东宫前临广场的一排长窗后面,正有一双冰冷的眼光,透过镂刻的花纹缝隙盯着自己,森寒如刀锋,又怨毒无比。

    如果目光可以杀人的话,郗耀心知自己现在已经死了。

    不用放出念力扫探,郗耀便猜到那是谁。那双秀美狭长的眸子,暴露了此人的身份。

    除去修炼或有必要,平常郗耀是绝不会轻易动用念力的。因为作为一个修士,随意窥探他人的隐私,容易滋生心魔,而频繁运用念力,也是一种消耗。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郗耀不会轻易动用,平时只将念力尽敛入灵海,不绝地凝炼加固。

    “哼!”

    郗耀双目中丝丝银光闪现,灿如电芒,冲着那双目光逼视了过去。隐约中长窗后的一道身影一闪,那双如毒蛇之瞳般的目光就此消失不见。

    回到致远居,众同伴已到各部堂见习去了。因有事先的吩咐,老管家已将郗耀的行装打点妥当,做成一个包裹。对老管家淡淡交代数句后,郗耀挎上包裹,出了院门。

    “哈哈……侍郎大人,什么风将你给吹来了?”

    京督府内,王统领豪爽的笑声响起。

    “我要一匹马,但不能保证会还给你,成不成?”郗耀笑道。

    “这……没问题。不就是一匹马么?虽然眼下战马是紧缺物资,上面盯着很紧,如果侍郎大人实在没法还,我就报个害瘟病来平帐。”王统领立即让人去马厩挑了一匹好马。

    “谢了!”郗耀一拱手,翻身上马,直奔东城而去,心中想道:“这王统领是个豪爽汉子,倒也值得结交。”

    出了东城城门,郗耀老远便见一个青衣小厮模样之人,背着一个包裹,同样牵着一匹大马,站在那里东张西望。估计便是楚君口中那个将与自己同去之人。

    并不招呼,郗耀骑着大马缓缓前行,目不斜视,心想他要是没看到,或者没有跟来,那就怪不了谁,正好自己一个人出发。

    “喂……等一下……”脆脆的声音响起,郗耀知道自己的判断正确。只是听声音年龄不大,大概与自己相当。回头望去,一张清秀的面容,让他感到有些熟悉,像是在哪里见过。

    “郗……少爷,你不认识我了?”青衣小厮开口,清眉若黛,秀目如泉,丰润的朱唇划出了优美的弧线,檀口微启之下,露出两排如珠似贝的玉齿,似映日熠熠。

    “啊……是……是你?”郗耀终于认清了来人,心中却更糊涂了。

    “从现在开始,我便叫你郗少爷,走吧,路上向你解释!”青衣小厮翻身上马,极是矫捷灵敏,轻叱一声,大马四蹄迈开,如风般掠过发呆的郗耀,然后回头冲着后者,又是灿然一笑。

    这青衣小厮,正是与郗耀见过两次面的蓝清儿。

    郗耀只知她是国师玄悲的记名弟子,同时更是手握四十万大军的南安军团的统帅——南安公的亲孙女。除此之外,关于蓝清儿的其他一些背景,郗耀一无所知。

    不过现在,郗耀知她年龄虽小,却身手不弱,炼气境界已达养神中期。

    其年龄和境界,与郗耀自己几乎一模一样。

    二骑如风,沿着笔直的官道一路急奔,不过片刻,便远离了京城。

    郗耀与蓝清儿并辔齐驱,一路晓行夜宿,平静地度过了两天,行程已经过半,余下的数百里路程,不出意外的话,只需一昼夜,便能达到东平城。

    这一天,二人因急于赶路,错过了宿头,只得露宿于一处荒岭,怪树稀疏,夜枭啼鸣。

    一堆篝火点燃,驱走了清冷。二人将马拴在树上,然后围火而坐,各自取出干粮清水食用。

    “到达东平后,我就要去吴国了。”

    蓝清儿的话令郗耀有些惊疑,火光摇曳,闪幻在她的俏脸上,映照着那双清如秋波的双目,更加灿若星辰。

    同行两昼夜,二人之间彼此都有了些许的了解,再加上年龄相当,言语投机,不知不觉,关系更亲近了一层。

    “爷爷驻守南疆,军务繁重,根本就无暇他顾,所以只将我留在京城。”蓝清儿一抚秀发,小脸儿在火光的照射下,倍显红润。

    “我央求玉洁、昭月二位郡主,让她们在陛下面前为我讨了这个差使……总算她们不负所托,我……我心里很是感激……”

    “你去吴国干什么?”郗耀皱眉问道:“要知道吴国一直对我大楚虎视眈眈,眼下更是势同水火,你此番前去,无异于深入虎穴。”

    “我不得不去。”蓝清儿双手抱膝,纤秀的下巴轻轻地搁在膝头,看着剥剥燃烧的火堆,一双美眸中,射出痛苦之色。“因为前不久我得到消息,我那苦命的娘亲,就在吴国……”

    “什么?”郗耀失声叫了一句。蓝清儿的父母,他可从未听人提及,包括楚君在内。

    “在我八岁那年,父亲出使东平,慰问东平侯及东平军团……”蓝清儿双目幽幽,说起了一件五年前的往事。

    那时,蓝清儿的爷爷还不是南安公,与方东震一样,只是侯爵,封为南安侯,镇守大楚南疆,严防荆国来犯;其父蓝昆,当时任礼部右侍郎,奉旨前往东平劳军。

    听说钦差蓝昆前来东平,方东震于十里外迎接,并于第二天,陪同蓝昆前往双峰关巡视。

    是夜,明月当空,一片皎洁。

    约在子时时分,双峰关下一片骚乱声传来。宿于城楼上的蓝昆顿时一惊而醒,来到城墙边望下看去,只见十数名衣衫褴褛的百姓,正被一队骑兵追赶。

    喧嚣中,听众百姓大声叫喊,说自己是楚国的百姓,出边境采药打猎,被吴国守军发现,一直追到这里。

    蓝昆听后,气愤填膺,哪还忍得住?立即下令开启城门,自己则带着众军士出城接应。

    吴军骑兵一触即溃,往山林处退却。蓝昆疑其有诈,并不追赶,准备将那十数名大楚百姓接入城中再说。哪知众百姓嚷叫起来,说是还有其他百姓已被吴军所擒,就在前方那处山林中。

    蓝昆闻言,立即带着众军士趁胜追击,进入山林中。震天的杀声随后传来,惊动了眠于城楼后的方东震。

    待方东震闻讯赶到时,一切都迟了!

    在这处山林中,方东震找到了血肉模糊的蓝昆,几被碎尸,还有一些楚军的尸体。至于那十数名大楚百姓,早在蓝昆率队追击吴军时,并没有进城,而是当场一哄而散。

    事后,方东震上表请罪,说是因自己大意,导致蓝昆误中吴国毒计,因公殉职。

    后来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此事不了了之。为了安慰南安侯,朝廷立即升其爵位,封为南安公。

    噩耗传来,蓝清儿的母亲悲痛欲绝。其本身也是一个奇女子,出身于江湖,得逢一位异侠为师。一次她与南安侯偶遇,就此留在后者身边,其间更是救过南安侯。再后来,她便成了南安侯的儿媳。

    蓝清儿的母亲听得蓝昆遭遇伏击而丧命,顿时想到其中定有蹊跷,她决定将此事弄个清楚,同时也要报仇。

    一天拂晓,八岁的蓝清儿尚未睡醒,其母与蓝府的老管家告别,就此离开了京城。后来蓝清儿才得知,母亲是去调查父亲身死的真相,在没有报得大仇之前,是不会回来的。

    此后的五年多时光,蓝清儿都在孤独与思念中渡过,其间,她将师傅玄悲所授,修炼至精纯。因为她已定下一个目标,有朝一日,她会亲自去寻找母亲。

    就在前不久,她终于得到楚国安插在吴国暗探传回来的消息,说是蓝清儿的母亲,出现在吴国,并确定了其具体位置。随后,便有这次与郗耀同行之事了。

    篝火渐渐熄灭,二人停止了谈话,各自盘膝坐定,进入了调息。这时,天际处已然出现了淡弱的微光。

    次日黄昏,驰驱了近一天的二人,终于来到了东平城,在城外的一间驿站中打尖休息。

    时值半夜,二人纵马出了驿站。蓝清儿拿出关凭,就此与郗耀进城,然后马不停蹄地穿城而过,急驰了数十里后,他们又来到了双峰关。

    “耀哥哥,你就送到这里吧。”

    残月当空,四下俱寂。朦胧的清辉下,眼前的蓝清儿,予人一种不真实宛如梦幻般的感觉。数日的相处,郗耀与她之间,有了一种紧密的牵连。或许是因为二人年龄相当,或许二人有着相近的身世经历,或许还有着其他种种……

    同生死、共患难之情,此时在二人的心头,油然而生。

    “我……我真想同你一起去,因为我的仇人,也在吴国……”郗耀很无奈,从没有像今天这般难以选择。

    “我知道啦!耀哥哥,再见!”

    蓝清儿嫣然一笑。

    “后会有期!”

    挥手之间,郗耀怔怔地看着蓝清儿走向苍茫的群山,直至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