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我在人间凑日子的时光 » 生活随感——没有必要对别人过度期望

生活随感——没有必要对别人过度期望

    家里那边有个习俗,就是过了元辨的孩子就再也得不到压岁钱,也不会在过生日了。慧敏其实在10岁开始就没有过生日这项活动了,其实总共也就没有过几次。

    印象最深的一次,我得知家里要给我过生日了,把就近的两个朋友带到了家里,一向节俭的的奶奶却告知这几个人过生日从来没有叫过我,然后把他们赶走了。看着那小小的蛋糕和并不丰盛的饭菜,我没有太多的感触,显然是很不开心。

    后来家里来了新成员,我的弟弟,家里的经济条件慢慢的好了起来,基本上每年都给他过生日。说句实话,慧敏偶尔也会不自觉的对比两人的童年,显然是弟弟得到了更多的娇惯,更好地条件。不过慢慢的慧敏学会了自我调节,那就是没必要对别人过度期待。

    当你对于生活,对于周围人的期待值变低的时候,往往你就不会知道失望是什么东西了。

    可是明明已经做好了降低期待的准备,但是很多的时候,还是会忍不住期待。

    刚刚出来工作一个月的慧敏,得知过几天就是七夕节了,慧敏心里还是冒起了一个想法,七月初五是我的生日,会不会有人记得呢。

    在七月初五的当天,爸爸打来了电话,但是慧敏因为工作上的事情,没接。第二天慧敏在空闲的时候把电话打了回去。

    他心里多么希望爸爸第一句话是:“祝你生日快乐,慧敏。”虽然大概率是不可能的,但是慧敏还是忍不住的期待。

    电话里传来的是像往常一样的声音,内容却是对家里糟糕情况的抱怨。

    “你妈妈又疯了,他把家里的被子全拆了,里面的褥子给扔了,把你奶奶气得直哭。。。”听到了这些,慧敏心里的石头放下了,哦,原来是这样呀,慧敏心里这样想到。

    其实之前慧敏也幻想过很多的对话,自己在得到祝福后,会怎样回应,这一切都没必要继续想下去了。

    很多人会说你记得家里人的生日吗?我的答案是不记得,毫无愧疚。虽然我不记得,但是每年我都会在过年的时候在网上给家里所有的人买一些自己认为他们所需要的的东西,并且送上自己的祝福。

    在大二的时候尽管爷爷一再表示不需要,但是慧敏还是选好了一个一千六百块的按摩椅,别的一些细小的东西也没必要说。不过关于买东西这件事情我要和大家说道一下,给家里买东西的时候,不要问家里的老人要不要,许多家里的老人的答案都是不要,只要你觉得他需要,那就买合适的。

    在村子里面看见了许多老人十几年就穿着那几身一副,鞋子,孩子们都在城里安家了,但是却从来没有主动给他们安置一身。不论什么时候自己还是要给家里人坐上一些事情的。

    撇远了,在希望破灭之后,慧敏忽然想起了很多同学们在空间,动态里面和朋友家人一起过生日的场景,或者是在学校给同学过生日的场景。自己从来没有这样过,不知怎么的就很想哭,控制不住的那一种。似乎有那么一瞬间觉得自己总是能够体谅别人,能够为别人着想,但是却没人对自己有特别的关心(黑化了,啊呜)。

    记得有一篇文章里面说过如果没人记得你的生日,就自己庆祝自己,但是一个人过生日算得上是生日吗?处在一个陌生的工作环境下,身边的同事关系并没有多好,感觉自己很是孤单,很是无助,但是又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帮助。

    忽然觉得自己似乎可以算得上是个独立的大人了,不能再对别人有过多的依靠了,或许再过几年就会成为别人的依靠了也说不定。

    对于父母不能有过多的期待,因为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对于同事朋友也不要有过多的期待,因为或许两人的关系并没有你自己所想的那么好;对于陌生人就更加的不要有不该有的期待,大家萍水相逢,见面点个头,也就消散于人海了。

    慢慢的,你要学会尽可能多的期待自己,只有靠着自己才是最真实的,难过的时候,想哭的时候,无助的时候,都不要过多的期待,将期待放到一个比较低的层面,也许发生的一切都是惊喜。

    作为独立的男人,要学会将难过吞咽,独自消化,就像是我的生日,你就算和别人说了也不会有太多的改变。讲真的,我有些时候真的想哭,我一向都是一个比较坚韧的人,慢慢的学会了如何尽快止住自己想哭的情绪,你只需要睁大眼睛,抬起头,深呼吸,似乎是可以将眼泪收回去。

    或许从一开始就不应该有那种不切合实际的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