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圣魔之光石:约瑟夫前传 » 第十章:北方的叛乱

第十章:北方的叛乱

    从古拉德帝国的使团离去至今,已经过去了一个春秋。王都内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时间貌似都与约瑟夫绝缘——他在伯爵府的生活越发忙碌,在魔法方面,维罗妮卡伯爵几乎是倾囊相授,这一段时间内约瑟夫的魔法可谓是突飞猛进,现在的他已经感到陷入了某种瓶颈;此外,在政务方面,约瑟夫的处理手腕也大有长进,对王都和祖国复杂的形势有了充分的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维罗妮卡伯爵认为有必要更进一步,让约瑟夫真正独立地面对现实。

    “我准备向陛下推举你担任王家骑士团中王子亲卫队的队长。由于北方三族的动乱,原亲卫队的队长被派驻到北方协助北方总督平定叛乱。如果你的能力得到了伊弗列姆王子的认可,那么即便没有我的助力,今后也能够平步青云。”维罗妮卡伯爵向约瑟夫解释着她的计划:“但并不是没有竞争对手的,霍克艾家族的长子弗鲁迪是你的有力竞争者。最主要的是贵族们多数支持这位年轻人。”

    果不其然,数日后的御前会议中,被授予职位的是得到以德里克公爵为首的贵族们支持的弗鲁迪·霍克艾。维罗妮卡伯爵想要宽慰约瑟夫,但内心多少也感到愤懑:“这种情况是可以预见的,毕竟用人权仍掌握在他们手中。不过,可笑的是他们否决所用的借口:‘鉴于另一位候选人缺少实战经验,资历尚浅’——莫非他们的候选人就具备相应的能力?”

    “我想,贵族们大概是在对法德陛下施压。”约瑟夫并不气馁,这样的挫折已经不是他在王都的第一次遭遇了,如非看在维罗妮卡伯爵的情面上,贵族们恐怕会对平民出身的约瑟夫不屑一顾:“自从伯爵您代替了已逝的威廉·霍克艾公爵在朝廷中的职务,过去的四大家族的利益受到了侵害。此举一方面在宣示他们内部的团结,另一方面也是保障他们掌握权力的中枢。”

    “的确如此。在北方不稳定的情况下,中央内部绝不能出现矛盾,这也是陛下的无奈之举。”

    “伯爵大人,我已经考虑许久,我想去北方参与平叛工作——既然敌人们的说辞是我资历不足。”

    “你这是在置气,或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维罗妮卡伯爵严肃地问道。

    “不,这是我仔细考量的结果。”约瑟夫没有隐瞒:“第一在于我想亲眼看看北方的形势;第二是这样的经历的确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我的能力;我想唯有如此,贵族们才无话可说。”

    “不行,我拒绝,这样太过危险了。在目前,我们更需要积蓄力量,隐忍待发。”

    “伯爵大人,我不知道该怎样说服您。”约瑟夫诚恳而坚决:“但这不是您教导我的吗?知识只有实际的运用才能造福他人,难道我甘愿停滞不前,就这样等待时机?不,现在不存在停顿的理由。”

    “如果是过去的我,也会说出这样的话吧。”维罗妮卡伯爵欣慰地笑了:“那么,我就尊重你的决定吧,但我可没有讲完。”

    “你首要的任务不是奔赴战场,而是拜见北方的总督,服从总督的调度,参与到镇压叛乱的工作中,另外,你要协助总督推行改革。我将会提前通知北方总督,你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我的推荐信前往总督府。”

    “明白!”约瑟夫保证道。

    “这件事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准备,在此期间,我会将我最得意的风魔法传授给你。不过呢,今天就久违的休息一下吧。”维罗妮卡伯爵卸下左手上的蓝宝石戒指,在月光下,宝石仿若一滴闪烁的泪珠:“这是我被册封为伯爵的前一天,托马斯赠送给我的,用他的话说,这是临别时的礼物。”她俯身侧脸,在约瑟夫的脸颊上留下一个轻轻的吻,将戒指放在约瑟夫手心中:“一直以来,我都在想,你究竟是像我一些,还是像托马斯一些,或者说,如果我和他有了孩子,会是像你这样,傲慢又笨拙呢?其实啊,”维罗妮卡伯爵摸了摸约瑟夫的脑袋:“我认为‘姐姐’这样的称呼才合适。去吧,去见你的朋友,去见见托马斯,然后,一定要回来啊。”

    “是的,姐姐。”约瑟夫两颊发烫,握紧掌中冰凉的宝石,向那渐从视线中消失的倩影轻声唤道。

    ************************************

    “看来,你已经准备离开王都了。”托马斯先生看到戴在约瑟夫手上的戒指,已经猜到了约瑟夫的想法。

    “是的,托马斯先生。”

    “你是来辞行的,或者说还有别的问题呢?”约瑟夫沉默不言,但托马斯先生也明白他的疑问:“事到如今,也没有什么值得隐瞒的,说到底,我也没有想过隐瞒。”

    “要说这一切的开始,还是从你来到这座学校说起啊,至今也有四个月了,时间真是犹如白驹过隙。”托马斯先生感慨着:“这所学校其实是我和维罗妮卡伯爵的一个约定,当年,在她成为伯爵后。”

    “那天夜里发生的一切到现在都如在眼前。那时候她还披着头发,在夜里离开内城,我们就在城墙下相会,她告诉我今天在宫廷中发生了怎样的新鲜事,或者倾诉自己所遭遇的不公平。我只是默默地倾听,看着她笑,看着她愤怒和悲哀,于是我也随着她笑,随着她愤怒和悲哀。但那个夜晚却如此特别,夜空中罕见的没有一颗星星,只有一轮圆月孤悬,照亮城中每一个角落,干净的、肮脏的,被黑夜掩盖的。我感到诀别就在此时,她比往常似乎来得更迟。”

    “可其实她一如往常,而是我忧郁、烦闷——从此之后,这样的高墙将隔绝我的爱人,而我却没有能力跨过它。她向我说明了一切,并请求我陪伴着她。然而,我却做出了最后悔、最软弱的选择,在她如此需要我的时候,我的回答却令人可鄙——您已经是伯爵了,请不要再为我而影响了您的未来,这样不值得。”

    托马斯先生用左臂撑扶着微微颤抖的身体,像是在忏悔自己的罪愆:“然后,她流泪了,那样高傲、美丽的女孩,在我的面前。我只是摘下那枚戒指,将它套在她的手上。那枚戒指,是我父亲的遗物,在我父亲临死之际,将戒指交给了我的母亲。而我的母亲则在我离开家乡之时,将它传给了我。我以为这戒指代表的是诀别,但那其实是爱而不能的遗憾。”

    “可她还是那么坚强,那才是真正的贵族。她噙着眼泪,要我承诺在今后帮助她,至少不要远离。我答应了,这就是这所学校开设的目的:表面上是一所魔法学校,但实际上是搜罗平民中的人才,输送给维罗妮卡伯爵,并协助她的改革。”

    “不过,”托马斯先生从回忆中醒来:“这座学校也像我一样,辜负的她的期待。我在外城中苦苦搜寻,渴望发现有着天资超卓的青年,但是王都内的情形与外界不同,平民的生活称不上富裕,也算是小康之家。高耸的围墙不仅仅阻隔的外来者,还让活人困毙其中,看不到残酷的现实。”

    “期间,也有一些青年主动参与进来,然而他们追求的只是个人的名位,混上个一官半职就心满意足。我感到心灰意冷,自己的魔法修为也不再长进,学校也基本上宣告停摆,在这样的绝望中持续了将近一年,直至你的到来。”

    托马斯先生示意约瑟夫坐下,而自己站在讲桌旁,就像上课一般:“你对魔法过于热情,那种如饥似渴的学习欲令人惊讶,同时理解力也远胜一般人。这让我想到了在魔法上一直遥遥领先于我的维罗妮卡伯爵。但随着我对你的进一步观察,发现你的分析能力也很强。最重要的是,和我们当初一样天真,认为凭借魔法可以改造一切。我对于你就是我们一直以来找寻的人才深信不疑,直到今天依然如此。那么,能不能回答我,你为什么要离开王都呢?我听说了你和科迪的赌约。”

    约瑟夫思考着,不知道怎样的答案才是完美的:“我也不明白,但或许如科迪所言,目前留在王都没有意义,而且当下我的能力还不足以应付王都内错综复杂的局面。”

    “贵族们是不可能松开到嘴的骨头的。”托马斯先生指出:“根本问题仅此而已,这一场斗争注定是漫长的。如果离开了权力的中心,今后想要回来可就非常困难。”

    “是的,但必将归来——我已经向伯爵承诺了。”

    “真是令人钦佩,如果我当时也能如此……”托马斯先生神情恍惚:“这样一来,你和科迪的赌约又将如何?现在看来,可是你落入下风。”

    “赌约还没有决出胜负,在北方的磨砺后,才是胜负的开始。”约瑟夫反而认为只有如此,才能令科迪心悦诚服:“我准备向科迪说明,如果他和我观点一致,伯爵将允许我和科迪一同前赴北方,为国效力。”

    “没有那样的必要。”科迪从门后应声而出,让托马斯先生吃了一惊:“我答应你。”

    “一言为定。”

    约瑟夫和科迪彼此握住对方的手,眼神炽热而坚决。

    ************************************

    在王都的最后几天转眼而逝,约瑟夫和科迪的任命书很快就下达了。他们携带着维罗妮卡伯爵的推荐信,在一队骑士的护卫下向着北方总督府出发了。伯爵和托马斯先生并未送行,因为彼此的心意早已传达,并没有依依惜别的必要。

    从王都出发,抵达北方总督府至少需要三天,越往北行,天气越发严寒恶劣。在路上,约瑟夫简要地向科迪介绍了北方的现状。

    现任北方总督艾德里安伯爵是国王法德陛下的亲信,也是贵族中少有的改革派。在鲁内斯的北部,土地广袤,当地的人民主要是以游牧为生,并由此形成了许多个大大小小的游牧部落,其中以库罗德族势力最强、人口最多,阿依扎族和提提族次之,被并称为北方三族。由于鲁内斯王国的现状,两个月前,法德陛下通过了维罗妮卡伯爵提出的北方改革议案,交由北方总督艾德里安伯爵执行。议案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北方广袤的土地的整改,将大部分草场改变为粮田,依然由原本土地上的牧民们耕种,并且征收的赋税也远较其他省份较低。然而改革却遭到了北方三族的反对,他们联合了一部分小部落,发动了叛乱,部分城镇遭到了反叛军的洗劫,北方军很快组织起有效的反攻,但由于进入冬季,天气恶劣,镇压叛乱的工作陷入了停滞。

    “如果本次改革顺利,可以为国库带来一笔相当可观的税收,从而整顿国家的军备。”约瑟夫告诉科迪改革的真实目的。

    “可是,让这些游牧民族改变习俗,是不是不太可能?”科迪发现改革可能面对的问题:“如果这样,北方三族的反叛似乎情有可原。”

    “维罗妮卡伯爵仔细考虑过这一层,改革案是否可行,也征询了北方总督的意见。其实,在北方近百个游牧部落中,有不少部落已经渐渐改变了习俗,在向着农耕生活转变,毕竟逐水草而居并不稳定。”

    艾德里安伯爵事先已经接到了维罗妮卡伯爵的通知,派遣了一队重骑兵出城迎接约瑟夫二人。科迪调侃了一句:“这是咱们头一回受到这么高的待遇,是不是?”

    所谓的北方总督府的治所并不固定,而是由时任总督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的。艾德里安伯爵为了平定叛乱,已经将总督府的治所迁至靠近北方三族的小城市波莱,总督府不过是城中的一座尖顶石楼,城中除了稀稀落落的民居,就是骑士们的营盘。

    “啊,你们来了,欢迎欢迎。”看到约瑟夫二人,艾德里安伯爵很是高兴:“我已经收到维罗妮卡伯爵的书信了,对于你们的能力也略有了解,在这种境况下,维罗妮卡伯爵的支援实在可谓及时,我手底下正缺少将领。”

    “总督谬赞了。”约瑟夫依照礼节,将维罗妮卡伯爵给自己的推荐信交给艾德里安伯爵。

    “看来没有问题。”艾德里安伯爵读完信后道:“一路上辛苦了,二位不妨先好好休息一会。”

    “不,我想问问看,现在的情况如何?”一旁的科迪一直在看着挂在墙上的地图,十分关注镇压反叛的工作的进展。

    “情况不太乐观。”艾德里安伯爵沉吟着走到地图前,向两人解释目前的情况:“起初,反叛军采取攻势,我们的部队和他们有所遭遇,虽然说北地的民风彪悍,但毕竟在数量上我们占据优势,在发生了几次小规模的遭遇战后,双方各有损失,但反叛军的损失更大。入冬以来,反叛军突然改为守势,在广袤的草原上采游击战。我们的军队进攻有余,但防守就捉襟见肘,反叛军用小股部队从多个方向攻击村落和城市,令人防不胜防。”

    “因此迁移总督府驻地,将主力部队前移,希望搜寻到敌人的主力,进行一劳永逸的决战。”约瑟夫猜到了艾德里安伯爵一系列动作的真实意图。

    艾德里安伯爵点点头,看来确如维罗妮卡伯爵所言,这两人才具出众,能堪大任:“问题正在于此,作为本次反叛的头目,始终未能搜寻到北方三族的踪迹,在草原上作战,他们的战术远胜于我们。现在另外一重问题是,天气渐渐转冷,如果不能尽快找到敌人的主力与之决战,士兵们的过冬很成问题。”

    “最后一次较大规模的遭遇是在哪里?”约瑟夫问道。

    “最后一次我们捕捉到反叛军的踪迹,是在这里。”艾德里安伯爵指着地图中的一个坐标道:“我已经派出大量的巡逻兵搜寻敌人,目前还没有令人振奋的消息。”

    “如果能够不断步步紧逼,缩小包围圈就好了。”科迪提出了办法。

    “不太可能,虽然说兵力足够,但这种气候不太允许。”艾德里安伯爵说明包围的不可能。

    “北方三族叛乱的理由是什么?”约瑟夫问道:“或许有谈判的可能性。”

    “他们的理由是改革违背了他们民族的天性,阻碍了他们的自由。根源问题还是在于利益。”艾德里安伯爵轻蔑地说道。

    “总督大人,我想再问一下,我们的军队数量和配置情况。”约瑟夫已经想到了应对措施,想要更进一步地了解情况。

    “军队主要分为三支,一部分驻扎在国境北部,这一部分有两万人;一部分负责北方大城铎特的守备,大概有五千人;剩余的一部分跟随我驻扎在前线,这一部分也有两万人,部队主要是由轻骑士构成,当然还有相当一部分圣骑士和重骑士。反叛军的数量大概在一万人,主要是丛林骑士,机动性比北方兵要高。”

    “问题的根源是在于即便捕捉到了敌军主力,我军的机动性也不足以追上敌人,进行决战。”约瑟夫托着下巴道:“总督大人,如果我们将军队中机动性最高的圣骑士们抽出,组成一支能够深入敌后的部队,大概有多少人?”

    “如果在整个北方调动,至少能够有一万人。在我手上就有四千人左右。”艾德里安伯爵明白约瑟夫的用意,立刻表示反对:“你的计划是要率领这一队精锐搜寻敌人主力,再诱使敌人倾巢而出。不行,这样太冒险了。”

    “这是目前最好的对策了。”科迪赞同约瑟夫的办法:“将军队分为前后两支,我和约瑟夫率领精兵在前,总督您亲统大部队于后,只要能够发现敌人,我们能够迅速的追击,虽然具有数量的差距,但只要能够坚持到总督的大军支援,那么就可以里外夹击,一鼓作气歼灭叛军。”

    “不行,我拒绝。我已经向维罗妮卡伯爵保证过,要确保你们两位的安全。无论如何,你们的本职工作也只是军队的参谋和协助改革的施行,上前线并不由你们负责。何况这项计划过于冒险,仍然需要周密的商讨。”艾德里安伯爵毫不容情:“二位远道而来,一定十分疲惫了,先回到已经安排好的住所休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