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明朝小状元 » 第五章 禄在忧贫

第五章 禄在忧贫

    三三两两的考生陆陆续续到了县衙广场前等着放榜,考生加上考生家属,再有那看热闹的,卖零碎的,广场前不觉便围了上千人。辛清纯自然是不会去看榜的,当然了,辛清旭也不会去。贾县令定下名次后,还没贴出榜单,早就有那机灵的小吏跑来,向辛家来报喜。

    这县试第一场,辛清纯高中榜首,辛清旭居然也得了第七名,想来那些默写的题,辛家大郎也都做出来了,无非是试帖诗略显单薄,逊了辛二郎一筹。

    对于自家弟弟名次上超过了自己,辛大郎心底多少有些不自在,不过想想自己的名次也不低,而且又有着第二场八股的优势,便不再理会,默默回到房间去诵读那啥去了。

    县试第二场,依旧是黎明时分开考。

    随着考场龙门落锁,贾县令大步迈入考场中心大堂,约莫过了半刻,有小吏举着题牌出来,绕场公示本次考试的八股题目,一题曰:谋道不耕;一题曰:禄在忧贫。由于是县试,所以任考生选其一。

    啧,看看这截搭的题目,简直让人不知所以。

    论语原文是: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与辛二郎隔了一间考棚的辛大郎,看到题目的瞬间,欢喜的快要跳起来。心里想到:嗯,谋道不耕,相当于君子不举,稍微改改提炼一下,就可以交卷了。

    辛清纯看到两个题目,眉头微皱。这第一题,倒是好理解,与原文意义贴近,破题相对简单。可想在场学子,十有八九会选这个题目来作文。至于第二题禄在忧贫,需要打开脑洞反过来理解,嗯,如果说理解成忧贫则学,学则禄。这样也能破题,但第二题明显有陷阱,学则禄么?八股文讲究是代圣人立言,圣人可说过学则禄?那么孔子周游列国推行自己仁义之道的初衷是什么?为什么最终又只能回到鲁国讲学?

    清纯不能决也,默默在脑海里思索破题之法。两个时辰过去,时已近午,辛清纯仍然没有动笔,这时候贾立言巡场来到这里,看到了辛清纯这个邻家小郎,不由得多多关注了几眼,看到别的考生纷纷答题,或者是一边写一边思索,而辛清纯却低头支着脑袋快睡着了,卷纸和草稿纸上,空无一字。心想,果然么,第一场是猜到了试帖诗的题目才得了榜首,这八股截搭题,估计辛县丞没有押对题,所以这就不会了。

    贾立言轻轻走上前,敲了一下辛清纯的桌子,低声提醒一声:“答题。”

    辛清纯一下子坐端正,向贾县令低头致礼,提笔便答,竟不用草稿纸,直接破题,居然是《禄在忧贫》。此时辛清纯的小楷愈发工整,灵动又有序。

    贾县令干脆就不走了,站在一边看这个邻家小二答题,只见辛清纯运笔如飞,羊毫笔尖跳动在卷纸上,看上去是那么的赏心悦目。剑走偏锋么?实话说,就是出题者自己,贾县令都不确定自己会怎么破题,又来如何承转。

    第二场比试八股,是两个题目任选其一,他自己都觉得第二个题目放在县试的比试当中,不会有人选择这个题目。于是更加执着地看下去,执意要看清楚这小子如何完成这个逆命题。直至看到辛清纯在这篇八股的大结上写出: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然后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居然把高官厚禄庙堂之上,与天下庶民紧密结合,将鱼水关系和舟水关系讲的通通彻彻。

    在辛清纯前世上下五千年文明的长河中,若论范总这一篇《岳阳楼记》的江湖地位,那不是老大也是老大之一。

    辛清纯找好破题角度,承题也承的四平八稳,巧妙过渡,自然承转,直至从岳阳楼记上将这几句截搭过来,达到高潮。是的,出题的考官可以随意截搭命题,谁规定答题的考生不可以截搭了?

    考官截搭来截搭去,无非是论语里那些内容。作为穿越而来的考生,辛清纯可以截搭的文章就太多了,五千年文明可是真实存在,那不是吹的。

    将毛笔轻轻放好,辛清纯闭目坐定。留下不淡定的贾县令,在考棚外的陡峭春风里,张大了嘴巴。

    考场外,温叔袖着手,默默地站在龙门一侧等待。辛无疾竟没有来。

    亲自收了辛清纯的卷子,贾立言回到中心大堂,将卷子郑重交给了一名教谕。

    县试分为五场,这第二场八股考完,将要淘汰大部分的学子,剩下的三场,只要不出大的意外,前几名的名次不会发生变化了。

    辛清旭像极了一只骄傲的小公鸡,趾高气昂地迈步走进家里,感觉这次一定能超过弟弟,拿到案首不是梦。

    辛无疾在小哥俩没出来的时候就知道了八股题目。吁了口气,感觉老大儿子稳了,毕竟童生试的卷子,一个积年举人作出来,还是有把握的,只是不知道老二这次答的怎么样。

    于是唤了辛清纯来到书房,隐隐感觉自己对不住老二,亲自磨墨,要他将自己在考场作的八股默出来。

    只要辛清纯在这第二场比试中,破题正确,承题得当,不要求他言之有物,凭着第一场的榜首加成,留在场上的问题也不大。就是不知道,这么难的截搭题,他理解对了没有。

    辛清纯抬笔,流畅的写下了县试题目:禄在忧贫。

    辛无疾睁大了眼睛,感觉自己指定是有点儿毛病了。押题的时候,辛无疾确实把这句话的几十种截搭变化都考虑了一遍,这个题目是直接放弃的。是的,想都没仔细想。

    明显是一个逆命题,转折都转折不回来。

    眼瞅着小儿子破题,承题,四平八稳,却不出奇。

    直到写出第一个小高潮:呜呼,信哉,禄有不传而传传而不传,贫有不名而名名而不名,如为臣者身在江湖,心忧阙下,名虽不显,盖亦先忧后乐,殆不朽而朽,朽而不朽者矣。

    释而转之,承转,再转。

    直至写出第二个小高潮: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辛无疾不会了。

    贾县令姓贾,但是办事不假。一边命人将辛清纯县试第一场、第二场的试卷誊写一遍,送去京城给族中和岳家。另一边迅速组织师爷教谕将第二场试卷查阅完毕誊榜公布。

    没错,这次辛大郎再次登榜,名次腾腾的前进两位,变成第五。榜首依然是辛清纯。

    辛大郎也不会了。

    只有李氏高兴的像亲娘该有的高兴一样高兴的不行不行的高兴。

    看着就像亲娘。

    李氏看看大儿子,再看看小儿子,上挑的嘴角怎么也落不下来。

    小儿子在炉前盯着茶壶,安静地坐着。

    大儿子拿着那篇《禄在忧贫》,不时差异地扭头看看小二,安静地有些过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