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明朝小状元 » 第一百二十七章 日食

第一百二十七章 日食

    此时,陇西、同州、西安、汉中、凤翔等地,一队队驿骑正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向京师弛来。

    这时候的文件信息传输靠的是驿站,一般每隔20里有一个驿站,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字样,按规定要求每天三百里,如遇紧急情况,可每天四百里、六百里,最快达八百里。

    传递紧急文件时,每个驿站都用快马,而且撞死人不负责,一般来说,“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用来表示情况紧急程度。

    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流星。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

    这一首诗,就是形容驿骑之快,事情之紧急。

    这时候,整个陕西包括甘肃一部,都派了驿骑,八百里加急奔京师而来。

    一日之间,京师阜成门这里,一队队驿骑接踵而过,直看的守城门的小官和路过的老百姓震惊不已,这是,边境打起来了?一日之间无数驿骑飞至,这得是发生了多大的事儿啊。

    事儿确实挺大的,大到陕西甘肃各府不惜同时动用八百里加急驿骑,以期尽快将消息传至京师。

    内阁这里一接到公文,当时就炸了锅,还没等几个阁老反应过来,接踵而至的驿骑接连递来同一个消息,这事儿,大了。

    陕西、甘肃一带出现日食。

    这太震撼了,比地震和雪灾都要令人惶恐。

    为啥?因为在这个时代,日食的出现就是上天对天子发出的严重警告。

    不管你是不是有德的皇帝,还真的是一位无德的暴君,那么不管你之前怎么的表现,日食就是上天对你发出的警告。

    毫不夸张的说,因为日食的出现被废了的皇帝,从古至今,不要太多。平时底下的臣民没有拿到皇帝的把柄,现在日食的出现,正好给想反对你的人提供了借口,那么你的皇位还真可能因这日食的出现而被废,因此历代皇帝害怕日食的出现,其实主要还是害怕自己帝位的不保。

    再者,现在这个时代的皇帝对历法很是重视,日食月食的出现虽然从现在人的认知来看,对气候农作物等等没有啥影响。

    可是人们可能不这么看,也许哪一次日食的太阳风暴强烈了一点,对局部地区的农作物造成了一定影响,那当皇帝的可真的是要如坐针毯,因为这真是上天对你的惩罚来了。

    农作物这种与老百姓生命息息相关的东西都被破坏吗,说明你这个皇帝真是太失德了,不换你还等什么。

    中国人自古讲究个出师名正言顺,这下好了,日食给那些对皇帝早已不满的人提供了借口。你说皇帝能不怕这日食吗?

    古人讲究“天人感应”,简单点说就是:人在做,天在看,做的好有奖励,做的坏有惩罚,而日食月食包括各种星象异常就是老天爷发的信号。

    中国人自夏朝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关注记录日食了,商代出土的甲骨文对日食都有明确记载,时间次数等等记载的比较详细。

    国家出现日食月食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尤其是皇帝,自诩天子,受命于天,天就是你的领导,日食月食出现说明领导对你的工作不满意,你要拿出态度,立即改正。

    “日变修德,月变省刑,星变结和”翻译过来就是:日食后该增加德行,月食后该减少刑罚,异常星象后应该讲究和谐。

    唐代大星象学家李淳风就认为:发生日食是皇帝失德,奸党当道的表现,如果发生日全食,那就麻烦大了,意味着要国亡君死,天下大乱,城池沦陷,疆土丢失。

    汉文帝年间曾经连续发生三次日食,把汉文帝吓的要死,一代贤主,尚且如此心虚,其他皇帝可想而知。

    一般这种情况下,国君要换上素服,停止娱乐活动,降低膳食标准,临时住在偏房中闭门思过,甚至还要下罪己诏,广泛征求臣民的批评建议,采取赦免罪犯,减轻赋税等具体措施以示悔改的诚意。

    当然也有例外的:东汉和帝年间,外戚窦宪把持朝政,恰好赶上日食,大臣趁机鼓噪说是臣子压主,天降灾祸,必须铲除奸党,结果汉和帝刘肇趁机除掉窦氏一家,重掌大权坏事变好事。

    比较而言,月食虽然也不是什么好事,但是古代对月食没有日食那么重视,例如“春秋”就只记载日食而没有记载月食,反倒是普通老百姓一看到“天狗食月”就十分激动,敲锣打鼓想着把狗撵走。

    正因为日食月食有这些特殊含义,也就成为一些野心家或者是起义家造反的由头,例如西汉哀帝年间,自然灾害比较多,还爆发了日食,就被王莽拿来做西汉气数将尽的荒唐理由。

    一日十数驿骑到来,一下子把乾秉朝给掀出一个窟窿。

    朝中大小官员,但凡有着上奏之权的,纷纷动笔,一时间奏章如同雪片似的飞向乾秉帝的御案。

    乾秉帝也懵逼了。

    乾秉帝这性子,前文有过一件事儿能看得出来,乾秉帝明知道《三字经》浅显易懂,有利于教化,是不可多得的启蒙读物,可就是因为《三字经》没有将本朝写进去,他当即表态暂缓刊行,直至辛清纯续上了四句关于乾秉朝的话语,才得以刊行天下。

    乾秉帝,好虚名。

    这日食发生在一个好虚名的皇帝的任期,可就是大事儿了。你不是好虚名么?现在上天说了,说对你的工作不满意,说你失德。

    乾秉帝一下子慌了神,盯着御案上厚厚的奏章,却没有一丝打开的勇气。

    他还没定下神,这个时候,内阁首辅、次辅等人再次求见乾秉帝。

    没错,是再次,内阁在接到陕西等地发来的日食文书时,第一时间就求见了乾秉帝。

    可是内阁诸臣第一次拜见乾秉帝,并没有谈出什么结果,乾秉帝想视而不见,想顾左右而言他,想模糊低调处理,可是,众阁老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