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你是谁心中的北极星 » 第八章 未若

第八章 未若

    离开泰山以后,钟唯想了想,决定去秦皇岛看一看。

    秦始皇当年平定六国以后,天下重归一统,他所求就变为了长生不老。

    而秦皇岛,正是因有秦皇入海求仙处而得此名。

    既然已经做此决定,钟唯便不再拖泥带水,直接买了去往秦皇岛的火车票。

    “秦皇岛,山海关,北戴河,”钟唯暗语,“这三处在一处,真是一次实惠的旅行。”

    自我笑笑,钟唯不再关注,靠在座位上假寐,等待着目的地的抵达。

    下得车来,钟唯想了想,遂坐上了前往山海关附近的公交车。

    至于秦皇入海求仙处,钟唯打算把它留待最后再去体味。

    山海关号称天下第一关,是明长城的一处重要关卡。

    东起老龙头,是为渤海,而山海关,如历史的承载一般,阻挡着草原民族的铁骑。

    百有余年,至今终成历史。

    “恸哭三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山海关的历史,在这里达到了顶端,也在这里,丧失了它的历史地位,以至于在后来,多作为一种地域分隔的标志。

    关东,亦或关外。

    钟唯漫步在长长的城墙之下,穿过门洞,见到了售票处。

    买好票,在一位貌似服务人员的姑娘的陪伴下,登上了这座长长的城楼。

    钟唯一语不发,听着这位姑娘的介绍,心里却想着:这需要花钱吗,看来我得早点脱身才是,好害怕。

    这位姑娘好像也看出来了什么,笑了笑,没有说什么,仅与钟唯道了个别,便转身向回走去。

    钟唯转过头看了一眼,按耐下空落落的心情,四处望了望,开始了一个人的旅行。

    “那里……”

    钟唯看见右面有一方好似庙宇般的建筑,颇有一种名胜皆为菩提道场的感触。

    走进去,发现里面出售好多吉祥物,也有好几座金身大佛立于几面的墙边。

    一圈过后,右门入,左门出,钟唯又站在了外面。

    “想来我不是纯粹的佛家弟子吧。”

    回头再看了看那扔满硬币的围栏内,钟唯笑了笑,转过头继续向着城楼的深处走去。

    或许不在旅游的高峰期,钟唯只看到了三三两两的游人踱步在这长长的城楼上。

    又或许,想来这里看一看的人并没有如钟唯想象的那么多。

    毕竟,在那一海之隔的泰山之上,想来如今,应当还是人山人海吧。

    再行数百步,在路过几个售卖纪念品的小摊位上,钟唯想了想,买了两块烙印有山海关标志的怀表。

    一块自用,一块且做纪念,束之高阁。

    怀表的情结,也当是一种怀古的民族情结吧。

    只不过这个古,却是离现在不是很遥远的近古。

    想想在洛阳所买的小折扇,钟唯自诩还是挺怀古的。

    就这样缓缓前行,钟唯终是接近了这一段城楼的尽头之处,也看到了一座高有三层的箭楼。

    入得小门,楼内有楼梯。等着楼梯上的游人下来以后,钟唯方才扶着栏杆,踏上这仅容一人上下的木梯。

    这是一座战争堡垒,这种楼梯的设计,也怕是做最坏的打算,在最后的箭楼守卫战上,起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作用吧。

    站在二层之上,钟唯游目四顾,看着那众多的方形窗口,铁质的挡板。

    想当年,必是有着众多的弓箭兵待命于此,一排一排的撑开挡板,把手中的羽箭激发出去,又在城下箭雨纷飞之际,放下挡板。

    如此,方才保得一条又一条,在战争中弥足珍贵的性命;一份又一份,在战争中不可磨灭的功勋吧。

    带着思考,钟唯走出箭楼,向着原路返回,打算去看一看那传说中的天下第一关的牌匾。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马踏贺兰山下。”

    “一将功成万骨枯。”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封狼居胥。”

    “……”

    耳边似回响起,历史的声音,钟唯摇了摇头,思索着古人的思绪。

    守土开疆,壮我国威。

    中国的古代史,也可以说是一部不变的战乱史。

    内斗无穷,外扰不断;王朝更迭,帝王轮换。

    盛极而衰,醉生梦死;天骄出世,改天换地。

    正如三国开篇所说那般,“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而在乱世间的百姓,饱经战乱之苦,纵然生在盛世,也屡受贪官欺凌,正所谓破家县令,灭门知府,又有几人能够真正超脱出,这部动乱的古史。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张养浩的这首潼关怀古,道出了千百年来的争端,底层民众,那份不可言说的无奈。

    兵者,凶也。

    钟唯体味着自己所处的时代,如果按照古时的标准来说,当称得上是盛世。

    盛世,还是不要轻起刀兵的好。

    钟唯如此想到。

    倘若国家危难之际,钟唯自忱,定能拿起刀兵,做守土卫国之举。

    而是如今,看着每年有着众多的祖国儿女前去参军,钟唯洒然一笑,唯以一份尊敬,一份祝愿献与他们。

    低下头,钟唯仍在默寻自己的路。

    走下山海关的城门楼,钟唯沿着石砖砌成的道路,沿着长长的城楼,向着下方的深处走去。

    想着那块牌匾,钟唯想起了小时候看过的一篇小故事。

    传说天下第一关这幅牌匾因历经风雨,中间那个“一”字已不再清晰,当地官员便想修上一修。

    可当初题字的那位大师已然故去,官员无奈之下,只能重金求才,希望能有能够补上这个“一”字的人才出现。

    然而,事情不尽如人意。

    也有人来尝试过一番,但总是没有原来的那种感觉。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城门楼下的一个店小二毛遂自荐,自请来为牌匾补上这么一笔。

    只见他大笔一挥,一个充满荡气回肠的“一”字便跃然纸上,赢得一片叫好。

    而他的这个“一”字,也得以成为补全这幅牌匾的重要一笔,留传了下来。

    事后有人问起,他只言道:

    “每日我擦桌子,都会参照那个一字那么一挥。这长年累月下来,那个一字我早已烂熟于心,与我不分彼此了。”

    钟唯笑笑,又是一句唯手熟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