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科幻灵异 » 大宋悬案 » 第九章 最后的纸鸢

第九章 最后的纸鸢

    小五,小甲两人听得目瞪口呆,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

    “不可能。”王朝再次反驳道,“如果陈林不是陈雄亲生的,只要现在单独询问陈氏,很快就能得到答案。一个刚失去儿子的母亲,为了抓住凶手,肯定不会隐瞒了。

    这样陈雄马上就暴露了,按凶手那么缜密的绑架计划,不可能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对!对!不可能!”小五和小甲疯狂的点头附和着,想把陈雄杀了陈林这个念头从脑海里驱逐。

    “嗯,从陈雄的表现看,他不会是凶手。”包勉说道。

    “仇杀的可能性更小,经过我们的调查,陈雄夫妇待人和善,和邻里关系都很好,陈林在私塾和同学们相处得也很融洽。”

    王朝可能担心马汉又说出吓人的推测,抢先说道。

    “嗯,我也觉得没有人对陈家的仇恨大到要杀掉陈林。”

    这个推测上,马汉和王朝得出了一样的结论。

    “都不对,那不是又回到了原点?”小五一脸无奈地说道。

    “其实本案一度让我很迷惑,凶手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最后,我还是发现了凶手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钱!”

    包勉见众人陷入了沉思,开始说起自己的推测。

    “对啊!绑匪没拿到赎金,所以杀了人啊!”

    马汉不以为然地回应道。

    “问题就出现先‘赎金’上。绑匪杀害陈林,又杀害了张泽,把绑架案变成了凶杀案,就是为了混淆官府的办案思路。

    绑架案最关键的两点是人质和赎金,人质确认死了,那就只剩赎金了。其实绑匪已经拿到了赎金!”

    包勉石破天惊的结论,惊呆了众人。

    “可是……赎金已经被烧坏了啊!”

    “别急。我们先从钱的种类说起,钱一般有铜钱,银子和银票这三种。绑匪索要四千五百两赎金为什么不选择携带方便,交易灵活,风险性小的银票,而是选择了笨重的银子?”

    “对啊,确实是银票交易更安全,绑匪怎么舍易求难啊?”

    “因为凶手只有这么做才能瞒天过海。”

    “我刚才提出了两个疑点。既‘绑匪为什么要求陈雄把赎金送到囚禁陈林的地方’,以及‘绑匪为什么要用猛火油’。

    凶手想让我们往‘绑匪真正的目的在于杀害陈林’的方向侦查。我们也是这么做的。但是还有一个结论可以是‘绑匪真正目的是烧毁赎金’。”

    “可是烧毁了赎金,绑匪也拿不到了啊!”

    “绑匪已经拿到赎金了!”

    “什么?”

    “因为箱子里面的钱是假的,烧毁的根本不是赎金。”

    “假的?怎么可能!”

    “从案子发生到结束,我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不管是陈雄,还是王朝和马汉两位大哥,没有一个人确认过箱子里面的钱。”

    包勉怕被马汉打断,紧接着说道:

    “在寻常的绑架案中,对绑匪来说最危险的环节莫过于交付赎金。因为他们必须为了拿赎金出现在捕快面前。

    然而在这起案件中,赎金在送抵被害人家里之前就已经被掉包了,因此主犯以极为安全的方式拿到了赎金。”

    “而这些赎金必须用某种方式处理干净。如果赎金要是被完整地退回来,陈雄就会查看箱子里的银两,事情就暴露了。于是,主犯想出了处理假银子的办法。那就是烧死陈林。”

    “从表面上看,当天的经过是这样的。

    绑匪以官府监视为由,不去拿赎金,任由蜡烛燃尽点燃了猛火油烧死囚禁在船里的陈林。放在船舱的赎金也被卷入了大火……

    然而,主犯的意图恰恰相反。烧掉赎金才是他真正的目的。为了烧掉赎金,也就是四千五百两假银子。主犯用猛火油烧死了陈林。

    谁都不会想到,竟然有人会为了烧掉银子而牺牲一条人命。这简直是畜生,令人发指。”

    “主犯之所以选择船作为囚禁人质的地点,正是因为大火着完之后,找到的几个银锭都已经被烧毁不能使用了。

    官府就不会花费多余的人力去湖里搜索其它不能用的银锭,陈雄也不会在意烧毁的银锭有多少。官府和陈雄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查找烧死陈林的凶手上。”

    “徐闽!”王朝愤怒地喊出声,再也没有往日的冷静。

    “对!主犯就是赵氏金银铺徐闽。”包勉摸了摸后颈,开始了他的推理。

    “九月初二早上,徐闽先是绑架了陈林,把他带出城绑在了船上,然后回城安排人寄信,中午陈雄来兑换银子的时候,假装安排不出那么多银锭。

    等陈雄说出儿子被绑架,急需这笔钱,就顺势表示自己会尽最大努力保证在酉时(17时)前会亲自把钱送到。

    亲自送钱到陈雄家里也是徐闽提前计划好的。

    因为他要知道官府有没有介入,如果官府没有介入,以‘官府在监控’为由烧死陈林就会显得非常可疑了。

    当徐闽在酉时差一刻(16时45分)到陈雄家,看到了守在客厅的捕快,就确认了可以使用‘官府在监控’这个借口。

    徐闽前脚刚把钱送到,信就来了,而且交赎金的地址距离陈雄家二十里。这也是他设计好的。为了让陈雄和官府没有时间查验箱子里面的银子。”

    “最后就是大火烧了船,湖里有烧毁的银子和一具烧焦的尸体。所有人的焦点都在尸体上,有谁会在意烧毁了不能用的银锭!”

    “四千五百两赎金的数量想必也是徐闽精心安排的,要求赎金必须是五十两的银锭,分别装到两个箱子,一箱银子刚好是一个人能搬得动的重量。

    他只要在箱子的最上层放真的银子,在那种情况下陈雄即使在送赎金的途中翻开了箱子,看到最上面的银锭后,也不可能会再去查看下面几层的银子。所以下面几层徐闽只要装上差不多重量的石头就可以了。”

    “在绑架案中,送赎金的人总是‘隐形人’。徐闽的存在太自然了,谁都不会察觉到。我们之前也完全没有将他纳入视野。”

    当晚,王朝就带着一众捕快在徐闽家里搜出了藏在灶台中的银锭。徐闽对陈家一案供认不讳。

    徐闽犯罪的原因是不甘心只当个小掌柜,每天经过自己手的钱有成千上万贯,而自己每个月只有可怜的十贯钱。

    至于为什么会选陈雄家,是因为和汇通典当行的钱五喝酒聊天中选定的目标。陈雄一家平常就只有三口人,做小本生意,且没有官府背景,儿子陈林年纪小,性格善良容易“上手”。

    选中张泽为共犯,是徐闽在酒馆见到几次张泽耍酒疯的行为,然后暗中了解到张泽生活颓废需要钱,又是火药作坊的工匠,很容易偷猛火油,对怎么用猛火油也很了解,非常适合作为共犯。

    在案发前一个星期,徐闽花言巧语接近张泽,拉他入伙。

    “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怀疑我的?”王朝找到包勉带来了徐闽最后一个问题。因为王朝告诉徐闽他交代的作案过程和包勉推理的一样。

    “就是在我们见到徐闽之后,我问他:‘有没有可能陈林不是陈雄的儿子?’他的回答是:‘不可能,陈林那么像陈雄。’徐闽说了绑架案那天是第一次见到陈雄,下午他去送钱的时候陈林已经被绑架了,他是什么时候见过陈林?”

    包勉长舒一口气。

    九月初九,晴空万里,视线所及之处都是清透的湛蓝。

    许许多多的人赶来送陈林最后一程。陈林的同学和他们的家长,私塾的老师,街坊邻居,陈苗和武柏,还有那些默默闻讯而来的陌生人。

    在周围树林小鸟的鸣啭中,灵柩缓缓入土,这时的天空中升起漫天的纸鸢。陈林的同学们正陪着他一起放飞纸鸢……

    看着漫天的纸鸢在明媚的阳光中飞舞,仿佛这世上没有发生任何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