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从卜紫姑开始 » 第24章 凝魂鬼玉

第24章 凝魂鬼玉

    “饥饿了就该把战马宰了,身寒冷就该把大营焚烧。宝雕弓打不着空中飞鸟,弓折弦断就为的是哪条?”

    平城孟邸大堂内,刚刚接见过下属的孟千总,兴致颇高的哼着小曲,欣赏着眼前礼盒。

    礼盒内,一尊金虎张牙舞爪,惹人喜爱。

    “官爷,这迟光日最近走得倒是勤勉,可是遇到了什么事儿?”在大堂门口光线变幻中,孟夫人一脸笑吟吟走了进来。

    “这厮贼得狠,心知再不走动,待本官离开了平城,他就是想走动也没了门路。”孟千总随口道。

    “官爷要高升了?”孟夫人一脸惊喜之色。

    “我这把年纪还能往哪升?平调而已。”孟千总嘴上说着平调,脸上却遮掩不住的喜色。

    “平调?这是准备去哪啊?”孟夫人好奇问道。

    “平城乃中县,你说平调去哪?”

    孟千总得意间,瞧着夫人眉飞色舞之色,连忙道:“八字还没一撇呢,莫跟你那些姊妹瞎嚷嚷,省得传出去有人使绊子。”

    “我还能不知道轻重缓急?”

    孟夫人白了相公一眼,忍不住又问道:“哎,你跟我说说,到底是平调去哪啊?真是急死人了都。”

    孟千总面带得意,正纠结着要不要开口,倏地,一阵匆匆脚步声传来。

    “大人,军中急报!”

    “传!”

    孟千总闻言神色一凛,连忙正襟危坐,那看似严肃的表情上已然流露出一丝绷不住的喜色。

    孟夫人一怔,当即反应过来,顿时眉开眼笑。

    没多久,一名军卒匆匆闯入,拱手作揖间,奉上一节铁鋄金信筒。

    孟千总眉头暗皱,这急报流程与他想象的有点不一样啊?

    在惊疑不定中,他接过信筒,略一检查封蜡,随即拆开查阅。

    待一目十行掠过那白纸黑字,恍如烙铁般的“赵天易”三个字,烫得他猛然瞪大眼睛,一股寒意直冲脑际。

    “官爷,这是发生了何事?”

    孟夫人瞧着老爷瞠目模样,下意识问道,心想,官爷难不成平调去了那最富的县城?

    “闭嘴!军中机密,也是你能打听的?”

    孟千总厉声怒斥,宣泄着心中的不安以及……惊恐。

    孟夫人表情一僵,满脸委屈之色。

    堂中军卒更是浑身一颤,生怕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来人,备马!”

    孟千总在眸光闪烁中,一声吆喝,冲出官邸,纵马奔向那未知前程。

    “得得得”马蹄声,在这一天,不知踩踏得多少人寝食难安。

    又不知令多少人心生歹意。

    厚重的幕帘下,摇曳的烛火前,充血的眼球,暴躁的怒骂,遮掩着史书不曾记载的黑暗一角。

    “大人,永州程世瞻捐纳万钱,傅老三也送了千两黄金,眼下已然覆水难收,依属下之见,不如一不做二不休,干脆……”

    “混账!你可知那头钱价奴兵回来的第一时间去了哪儿?他去了他的葬礼,现在满城人都知道他回来了,你这是要屠城不成?”

    “大人息怒,大人息怒!”

    “解铃还须系铃人,段千户既然没有第一时间上报,那事情还有得谈,你明白吗?”

    “卑、卑职明白。”

    ……

    ……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此时,正在军屯中养伤的都云谏,还不知道他的还魂而归,已然搅得满城风云。

    煌煌昊日刚刚落下,段千户便踩着黑暗初潮,孤身而至,敲开房门。

    “卑职拜见千户大人!”

    “哎,天易兄,跟我客气作甚?”

    都云谏单膝叩拜,身体还未弯下,便被段千户一把搀扶住:“身体调养得如何了?”

    “承蒙大人关心,已无大碍。”

    “无恙便好,无恙便好!”

    两人略一寒暄,随即主宾落座,段千户目光看向都云谏肩膀紫貂,笑道:“心藏乾坤肩立貂,威名千里折天骄,能得紫貂认主,在云州,你赵天易也算是独一份。”

    都云谏心中一动,拍了拍紫貂,拱手道:“大人谬赞。”

    与此同时,紫貂也识趣似的跳了下去,挤出房门,没入夜色之中。

    段千总见状,脸上笑容逐渐收敛,露出几分怨恨之色,叹息道:“段某无能,怕是无法为兄弟讨回公道了。”

    都云谏故作惶恐之色:“大人何出此言?”

    “你若是早一点回来,段某便是拼上这千户之位,也定要为你讨回公道。可惜,你回来的还是太迟了,邀功折子已经递了上去,同知大人统御有方,记大功。此时若是翻案,翻的不是那姓孟一人,而是那一根草上的所有蚂蚱。另外……”

    段千总顿了顿,一脸凝重道:“随行之人,皆是孟千总之人,你又该如何证明此事?”

    都云谏闻言默然无言,半晌,拱手道:“多谢大人明言!”

    段千总眼中闪过一抹讶色!

    他想过赵天易种种反应,唯独没想到他会如此平静接受。

    他伸手入怀,取出一枚恍如轻烟纺织而出的袋子,递了过来。

    “这是孟千总的赔罪之物,潭谷峡斩妖之功,也记了你一笔,此事就此了结,如何?”

    都云谏眼中闪过一丝荒谬。

    他认得这袋子。

    赫然正是卞县秋闱舞弊案中的赃物——鬼袋。

    “一切全凭大人做主。”

    都云谏拱手应道,却并未接下鬼袋。

    那平静过分的姿态,令段千户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可是生死之仇啊,就这么平静接受了?

    这一刻,段千户陡然生出一丝不安。

    这小子不会暗中告发吧?

    “打开袋子瞧瞧。”段千户又道。

    “嗯?”

    都云谏诧异,取过鬼袋,打开一瞧,登时心神微震。

    便见鬼袋中,赫然盛放着千两白银,以及雕花木匣一枚。

    “大人这是?”

    “那姓孟的敢算计我段某弟兄,怎能不让他出点血?”

    段千户冷声道,同时暗暗观察都云谏的表情。

    “军中功法靡耗甚大,这千两白银难补你修为损失。不过,那匣中之物,乃凝魂鬼玉,拥有凝魂固魄之效,长期佩戴,或可助你踏上阳神之道。”

    所谓阳神,其实就是出窍生魂。

    不过,为了区分鬼魅,故而取名“阳”字。

    换言之,肉身俱在,七魄不散,乃阳神也。

    阳神之道,赫然乃是一条十分凶险的修行法门。

    可修成者,千不存一。

    须知,寻常人非大机缘,难成鬼魅。

    修行者想要化被动为主动,主动凝聚出灵魂,更是极难。

    仅仅是出窍这一关,就拦住了九成九修行者。

    如此更别提出窍之后的凶险。

    这点身为鬼魅的都云谏,那是深有体会。

    然而即便如此,阳神之道,依旧令无数人趋之若鹜。

    原因无他,出阳神者,可聚天地之灵,化为灵魂,坐拥本命神通。

    仅此一点,便足以令无数人眼热。

    另外,最重要的是,一旦出阳神成功,也就意味着多了一条性命。

    以后纵然肉身死去,依旧可以凭阳神之身,存活于天地之间。

    《佰真篇》便有言曰:

    ——群阴剥尽丹成熟,跳小樊笼寿万年。

    由此可见,出阳神对于修行之人的诱惑力有多大,能助力出阳神之物者,说价值连城,毫不为过。

    孟千总这枚凝魂鬼玉,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可谓直击赵天易软肋。

    毕竟死过一次的人,只会更加珍惜性命,那么能够辅佐他修出第二条命的宝贝,自然堪称无价。

    这一刻,都云谏一直古井无波的表情,终于泛起几分波澜。

    他连忙起身,郑重作揖道:“卑职贱命一条,让大人如此费心,卑职诚惶诚恐,感激不尽!”

    段千户摆手道:“唉,兄弟不怨我就好。”

    而后,两人又寒暄客气一番,待确定都云谏不会暗中揭发之后,段千户这才心满意足离去。

    没人知道,他在这场交易妥协中,获得了什么好处?

    不过,既然连凝魂鬼玉都能轻易送出,想来所获必然颇丰。

    ……

    送走段千户之后,都云谏看着眼前鬼袋许久,这才取出木匣打开。

    名贵丝绸内衬上,一枚粗糙且带着几分裂绺的青色璞玉,映入眼帘。

    伸手捏起,清凉如冰,颇为压手,他略一把玩,便是脸色微变。

    他能清楚感受到,这璞玉之中散发着一股玄妙力量,仅仅是身处其中,他寄神而来的念头,便有凝实之感。

    “段千户所言不虚,这凝魂鬼玉果然是件宝贝!”

    他有心想要尝试一番,碍于身处军屯之中,只能压下心中的跃跃欲试,将凝魂鬼玉重新放回木匣收了起来,打算回去之后,再慢慢实验一番。

    心中对于孟千总的补偿,还算满意。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这笔生死账一笔勾销。

    他想过不顾一切告发孟千总。

    但思来想去,还是作罢!

    孤注一掷固然痛快。

    然而风险也极大。

    一来他无人证物证,极容易反遭诬陷;

    二来若是朝廷彻查下来,他的“脑子精”也容易见光死。

    因此思来想去,还是交给段千户处理较好。

    事实证明,他赌对了。

    占理的段千户果然为他争取到了不少好处。

    ……

    身处军屯,一夜无梦。

    翌日清晨,诸事既毕的都云谏,随即告辞离去。

    段千户亲自送出屯外,并派遣近卫护送,瞧得众下属满脸复杂,唏嘘不已。

    再次翻身上马的都云谏,已然换了一身百户皮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诸位兄弟,就此别过,告辞!”

    都云谏拱手一声吆喝,当即纵马而归。

    一路归心似箭。

    待快马行至赵邸,他连忙辞别护送亲军,风风火火闯入宅邸之中。

    此时,他已然急不可耐的想要避开人群,将鬼袋交予本体验证一番。

    “少爷回来啦!”

    “老爷,夫人,少爷回来啦!”

    不想,他刚入宅邸,赵家仆人便兴奋的嚷嚷起来,前呼后拥,好不热闹。

    都云谏眉头暗皱,有心退出寄神状态,心中又念着鬼袋。

    正想寻个借口避开人群,一道身穿鹅黄罗裙的靓丽身影,倏然从一道圆拱门后冒了出来,双眼通红的直扑都云谏怀中。

    “夫君!呜呜呜……”

    哀艳哽咽之声,从都云谏僵硬身躯中传来。

    人群安静了下来。

    再没眼力劲儿的仆人,也不敢在此时嚷嚷。

    都云谏僵硬着身躯,不知该如何是好,好一会儿,才顺势拦住怀中女子,轻轻拍了拍道:“没事了,没事了。”

    直到这时,女子才反应过来,有些不好意思的抬起面庞,豆大泪珠,尤挂脸庞,那我见犹怜模样,瞧得都云谏急切心情瞬间抛掷脑后。

    赵天易三十有一,高中武举解元之时,便被榜下捉婿,婚配娶妻。

    妻子正是眼前这位年约二十,生得眉清目秀,端是小家碧玉的女子,芳名池锦屏。

    “爹爹——爹爹——”

    不等都云谏从凌乱中回过神来,又声声嚷嚷叫喊,令他大脑彻底宕机。

    便见拱门之后,两名年约五六岁的娃娃,正狂奔而来。

    身后跟着紧张无比的婢女。

    “爹爹!”

    两名娃娃直接抱住爹爹和娘亲小腿,仰着脑袋,嚷嚷不止。

    都云谏低头看着那小小身影,不善处理儿女之情的他,此时此刻,却鬼使神差的没有退出寄神状态。

    “天易回来啦!”

    此时,赵天易父母也随之赶来,为都云谏解了围。

    池锦屏不好意思的擦着泪珠,离开都云谏怀抱,将儿女拉到一边。

    都云谏见状暗暗叹了一口气,退出寄神状态。

    “扑棱棱……”

    一只团雀落在屋檐上,瞧着赵天易娴熟的应付着家人的关心,在众人簇拥下进了大堂之景,眼中闪过一抹温柔。

    赵天易回府,无疑是赵家头等大事。

    一时间,府邸内,磨刀霍霍,杀鸡宰羊。

    一场家宴必不可免。

    “赵天易”废了好大功夫,才借口三急,将鬼袋送了出来。

    得了鬼袋的都云谏,随即躲入赵府祖祠之中,检查起凝神鬼玉。

    “咦!”

    当他以鬼魅之躯,检查鬼玉之时,惊讶发现他竟然能以鬼魅之躯拿起鬼玉。

    要知道,他这鬼魅之躯,本质上乃是一团能量体。

    结果却能拿起鬼玉,足以证明其之不凡。

    事实也确实如此。

    随着鬼玉入手,那玄妙力量随即笼罩全身,虚无缥缈的鬼躯,隐隐有了凝聚之感。

    “这是玉中能量所致么?”

    都云谏呢喃道,有心想要汲取一二,奈何却无吞吐之法。

    他心中一动,本命神通涣耀而起,鬼玉随之微微一颤,俄而有精神波动传来。

    “凝魂鬼玉拜见大王!”

    都云谏懒得问询,直接寄神而去,霎时,一股曼妙之感映于心间。

    他能清楚感受到,凝魂鬼玉体内不停往外散发着一股特殊力量,这股力量滋生于玉质之间,自由弥散。

    可以预料,如无干涉,千百年之后,这股力量多半会弥散殆尽。

    “既会逸散,应该也能凝聚!”

    思罢,他随即将心神凝聚其上,在妖力的控制下,这股力量果然逐渐汇聚起来,化为一道微光,落入鬼魅之躯体内。

    霎时,他那虚无缥缈的魂体,骤然为之凝实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