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漫游诸天从大汉帝国开始 » 第二十五章 连升六级

第二十五章 连升六级

    万般技艺,归根结底就关乎两个方面:体魄和学识。

    体魄是主干根基,没有强健的体魄支撑,技艺就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准和效果。学识是脉络筋骨,没有丰富的学识引导,技艺也无法成型生长。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其中学识可细分为知识和经验,这个没什么可讲的。体魄可细分为速度、力量和身体掌控力,简单来说就是快、狠、稳。

    男子若是无病无灾,健康成长,成年后基本可以达到精属性基准线——也就是系统面板显示的1点。大约包含短期爆发百米速度8米/秒;耐力长跑10千米;瞬时负重100千克,原地负重50千克十分钟;双手瞬时握力平均为50千克,持续握力平均为25千克;瞬时拳力平均60千克等等。

    若是特地打熬体魄,训练方式又科学合理。那么属性就会超过常人一截,比如百米速度会达到10米/秒;耐力可负重15千克奔袭20千米甚至30千米以上,还能保持一定体力;瞬时拳力可达150千克以上,轻松打死一个身无防护的成年男子。

    但万事两难全,极速与极力难以在一人身上同时成就。

    就速度来说,绝大部分人之间都没有太过明显的差别,况且速度提升太过困难,耗费时间长,效果进益不明显。

    力量训练就不一样了,只要身体撑得住,肉食补充跟得上,在达到瓶颈上限之前,提升效果肉眼可见,正向激励十分明显。况且只要力量达到一定水准,速度会自然相应提升,一举两得。

    而与训练力量和速度相比,身体掌控力最难以成就。因为人身有639块骨骼肌,60亿条肌肉纤维,很多肌肉纤维是大脑潜意识在控制。人脑的主意识只能控制极少部分,就这样还不能保证这些肌肉能够完全听从指挥,做到手眼一致。

    举个简单的例子,穿针引线。针在这,线也在这,看似十分简单。但是当人控制着手,想把线头穿过针眼的时候,就会发现手好像有自己的想法,一直在抖,整个过程会十分的费力。

    所以,才会有勤学苦练这四个字。想要做到稳,就要有日复一日,水滴石穿的坚持。

    苏平所习刀术乃战阵搏杀之术,招式大开大合,简单精练,总共只有五招基础:横斩,竖劈,斜撩,横架,竖挡。

    莫看只有五招,就小瞧于它。这是自战国起到现在,军中无数人命血肉总结出的最具普遍性和基础性的杀伐刀术,三招攻击,两招防守,真正做到攻守兼备。纯熟之后,战场杀敌保命的存活率大大提升。

    苏平觉得攻击招式的名字不够响亮,还重新起中二的名字,分别叫:(横斩)斩首、(竖劈)破腹、(斜撩)断肢。

    毕竟有些羞耻,苏平练习时也只是在心里配配音,不过有了中二名称之后,确实感觉战刀挥舞的气势和力度都不一样了,杀伤力和杀伤范围好像都在直线上升。

    好在苏平只需要对着人形木桩练习砍击要害即可,也不必做到什么力能破甲而不伤油皮之类的精细活。所以训练虽然费时费力,却不会劳心劳神。

    在这一月的训练中,也充分意识到,以前小说里动不动日挥千刀万刀的,都是在扯淡。

    苏平现在可身披甲胄,携矢背弓,全身负重35千克,长途奔跑10千米后,还能拉开两石半(一石约30千克)长弓,连射十箭。校场五石重的石锁,苏平可以抱起两个,走出百步。

    营中两千余人,能与苏平相比的,不超过十人,能胜过苏平的更是一个没有。由此可见,苏平现在如此体魄,在整个并州边军中已属上层了。在用重量约为2千克的环首刀,全力施展七十套军中刀术之后,也会双臂发软,力有不怠。施展一百套招式后,第二天臂膀就像废了一样,完全不能动弹。

    七十套刀招,这才是千刀的三分之一。而且人的耐力是有限度的,越往后面,完成动作就越是费力艰难。

    约到四百刀,臂膀肌肉就处于拉伤状态;五百刀,手臂就会完全抬不起来;六百刀,大脑给了信号,手臂它也做不了任何反应;七百刀,人早就脱力晕死过去了。

    真要有人挥砍千刀,绝对的横纹肌溶解。在这个时代,根本无药可治。一旦发病,这个人军中医士都不带看一眼的,都等不到第二天,当天就随便找个草席一卷,直接拖到坟岗埋了。

    苏平技能提升也不像深蓝系统那样,一加点提升,脑海里就突然涌现许多知识,然后身体肌肉就自动适应,完美发挥当前等级的技能效果。这个系统和深蓝系统是反着的,是有了体魄支撑,千锤百炼,经验自成才顺势晋升的。

    苏平也有些好奇:“系统,你能量运用如此高级,就只有这点功能?”

    系统倒还是冷静的电子音:“系统损毁严重,功能附件缺失。宿主若是在体验世界结束后,获取一定量的能量,系统可按宿主心意,进行演化相应功能。”

    苏平满意的点了点头:果然,系统怎会是如此不便之物,原来是一个可成长型的外挂。崽,大父一定好好挣米养你。

    苏平沉浸在添加什么附件的想象里时,张河这个开心果,万事通兴冲冲的跑了过来。

    “队率,队率。上次咱们的军功封赏,朝廷已经核实下发了。”

    张河的一番话,瞬间引爆队伍里的热情。大家也不训练了,围在一起讨论着自己该会获得什么样的封赏。

    苏平却压了压手,平稳一下队伍的气氛,冷静的反问:“你从哪得到的消息?准确与否?”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张河身上,张河见如此场景,立马指天发誓:“这次可不是我道听途说,是我亲眼所见。刚刚我回营帐的时候,就咱们边上的几个步卒校,封赏命令已经到手了。我亲眼看见军中长史王彦宣读的,估计马上就轮到咱们了。”

    大家彻底没了继续训练的心思,苏平看了一下,再接着训练,心思不在这里,也没什么效果。拍了拍手:“大家心思都散了,那就与我一起回去吧。”

    苏平刚说完,就有邻部的人过来提醒:“赵队率,王长史正宣读晋升命令,特叫你部赶紧回去。”

    苏平赶回营帐,斥候部其余两队的任命已经宣读完毕,在一旁等候苏平小队了。

    苏平连忙抱拳赔罪:“卑下来迟,劳诸位久候,实是有罪。”

    长史王彦抬手示意苏平起身,仔细打量着苏平。苏平不知所以,却见王彦眼神无有恶意,也就大大方方任其打量。

    王彦笑了笑,却是一脸满意,更搞得苏平摸不着头脑。随即宣读了封赏任命:“斥候部赵恒,本次随军作战,军功如下:前做先锋开路,计小功一次;两次率队斩首过当,记大功两次;抵近高阙侦查献图,记大功一次;王庭之战,斩敌万骑将一名,记大功一次。其人有勇有谋,功勋卓著,官升军司马,秩比八百石,领斥候部,部内任免自决。爵进五大夫,赐田地25亩,宅地25方,赏钱三万,素绢三匹。”

    苏平接过文书,脑子有些懵。封赏实在太过厚重,超过了苏平的预期。按照苏平如此多的大功,理论上是可以匹配这个封赏的。但理论只是理论,是实际操作中,即使上面宽容备至,又没有人从中阻挠的话,能封军侯就已是最好的结果了。

    前身赵恒建立功勋不计其数,从军五年,也不才是个小小队率。现在却直接一战连升六级,跨越假屯,屯长,假侯,军侯,假司马五个等级,一步跃升主战精锐部队的主官——军司马。跨度之大,令人难以相信。

    王彦看出苏平的疑惑,出声提醒:“大将军惜才,拟定封赏之时,特地提了你几句。”

    这句话醍醐灌顶。高阙献图那次,帐中将军校尉俱在,王彦作为长史,负责军中文书记录和流转,当时也在营帐之中。卫青当时问了自己的名姓,后来自己又向其表露忠心,应该是众位上官心里留了印象。封赏的时候,卫青提了自己几句句,军中大佬也乐得给卫青面子,才破格封赏。

    这个大腿抱得真赚。王彦看苏平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也是微笑着捋了捋短须:“王某与赵司马是一见如故,以后可以多多来往。”

    苏平也乐得结交,反正多一个朋友,就多一条路。便也笑着回应:“一定一定。”

    “那在下就不多做打扰了,他日用空再聚。”

    送走了王彦,苏平回到帐篷,想要好好地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