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改变从1991年开始 » 第五十一章 沪江的早晨

第五十一章 沪江的早晨

    一声长鸣,列车恍如一条长龙,呼啸着冲进沪江市。

    窗外,到处都是工地。

    周围是一片片的老房子,一栋栋新楼房在修建,如同初春的田野,一片萧索荒凉中,朵朵嫩绿的芽苗和五彩斑斓的野花正以惊人的速度破土而出,竞相绽放。

    路上的行人,衣服是款色各异,色彩缤纷。

    人们的脸上,有淡然,有沉寂,也有笑容。无数的自行车中,混杂着公交车和小轿车,如同蚂蚁群中混进了不少甲壳虫。

    感觉全青溪县,全葭浦地区的自行车和汽车,也没有沪江一条街的多。

    越进到里面,越繁华,列车也慢了下来,看得更清楚仔细,让刘鸷腾目不暇接,惊叹连连,反倒映衬出明易之的淡然和超脱。

    “阿易师傅,侬果真是世外高人啊,沪江的繁华在侬眼里不过是凡尘俗世,一堆红粉骷髅。”

    冯三宝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称呼来叫明易之。

    明先生,对于还是大学生的明易之来说,太过正式了。阿易,冯三宝觉得太冒犯了。想来想去,觉得阿易师傅最合适。

    阿易,是明易之的小名,叫着亲切。

    在后面加个师傅,又表示一种尊重。也只有冯三宝这种玲珑心的人这么快想到这种叫法。

    明易之笑了笑。

    前世自己来沪江时,是十几年后,它风华绝代的时刻,跟此时的情景比,天壤之别。

    但是自己更喜欢此时的沪江,处在脱胎换骨的前夜,历史和未来在这里重叠,含苞欲放和风姿绰约并存。

    多美的年代!

    “我觉得此时的沪江,跟两个月前的我们一样。”

    郑绍江、冯三宝和刘鸷腾都转过头,倾听明易之的话。

    “此时的沪江,也面临着一场大考,就像两个月前的我们,面临一场高考。都是改变命运的一次抉择。”

    “阿易师傅,那侬觉得阿拉沪江考不考得好?”

    “阿宝哥,你觉得呢?”明易之反问一句。

    冯三宝一时没明白明易之的意思。

    郑绍江看着窗外的沪江,目光深邃,“易之考了省理科状元,华清、北大不选,却选了沪江。因为他觉得,沪江会像他一样,在这次大考中脱颖而出,一骑绝尘!”

    冯三宝高兴地说道:“是啊,是啊,阿易师傅会算的啊,肯定算到了。阿拉就知道,阿拉沪江什么地方,风水宝地,这里满地都是钞票的啊。”

    “积极向上、充满激情,未来未知,充满挑战,但前途光明,充满了无限可能和希望。”

    众人沉默着,都被明易之的话感染了。

    刘鸷腾趴在车窗上,突然叫道:“啊呀,阿易,你看你看,街上那女的,居然穿短裤啊,大腿都露在外面了,好白啊。”

    大家都不由地转过头去,齐刷刷地看着他。

    他还不自知,意犹未尽地自言自语道:“不知道薛老师待会来接我们时,会不会也穿这样时髦的衣服?”

    痴心妄想!

    明易之眯着眼睛,狠狠地盯着他的背影。

    想瞎了你的心!

    火车缓缓停在站台上,明易之和刘鸷腾提着行李走出车厢。

    刚到车门口,刘鸷腾就惊讶地叫出声来:“啊呀,在沪江下火车,都不用爬台阶啊,直接抬脚出去就可以了。”

    走过来的旅客们都忍不住看了他一眼,推着车子过去的售货员忍不住对他翻了个白眼。

    又是外地来的土包子!

    刘鸷腾迫不及待地走在最前面。

    他左手拉着一口旅行箱,右手一个北都长城的提包,背着牛仔布的双肩包,前倾着上半身,兴冲冲向前走。

    明易之跟在他身后,右手一只红色的旅行箱。

    出发前在青溪县百货公司买的,能装不少东西,但是没有拉杆和滑轮,只能单手提,或者扛起来。

    幸好明易之练了十八年的麒麟臂。

    也背着一个牛仔双肩背包,走在第二位,

    明易之还有一只杭城西湖图案的旅行包,被冯三宝抢了去,他只有一个印着沪江的单肩背包,双手空着。

    于是右手提着明易之的旅行包,左手提着沈淑燕的彪马旅行包,走在第三位。

    沈淑燕背着一个单肩随身包,右手挂着一个小提包,走在第四位。

    郑绍江提着印着他们厂图案标识的公文包和旅行包,走在最后。

    一行人走地下过道,穿过前面的轨道,转到出口,排着队在检票口检票,出来后豁然开朗。

    前面是沪江站的站前广场,平坦空旷,修有数座花坛,周围是高楼大厦,琳琅满目。

    朝阳照下来,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广场远处停着许多车,有客车,也有小轿车。出口围着上百人,其中有十几个人,举着纸牌,嘴里大声喊着。

    “定江,定江,去定江,马上就走。”

    “崇明,崇明,一天就这两班,不坐就赶不上了。”

    “夏阳,夏阳,去夏阳了。”

    “嘉禾,嘉禾,走嘉禾的。盐宁、南湖,都到啊!”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明易之一眼就看到了薛明珠。

    她站在阳光里,穿着那件小雏菊的白连衣裙,就如同明易之在神奇的午觉中醒来,第一眼见到她时的样子。

    明易之心底突然生起一种冲上去拥抱她的冲动,似乎只有把她拥在怀里,才能浇灭心中的那团火,融化那团思念。

    只是稍加迟疑,刘鸷腾冲到了薛明珠前面。

    他大声叫道:“薛老师,你又变漂亮了。”

    薛明珠嫣然一笑,答道:“你好像长高了。”

    “长高了一厘米,可是再高,也没有阿易高。”

    “薛老师好。”明易之走到跟前,打了一声招呼,注意到她身边有位男士。

    比自己稍矮一点,穿着一件淡蓝色的保罗衫,长相俊朗,斯文中藏着少许玩世不恭。

    跟薛明珠站在一起,俊男美女,成为站前广场的目光聚集点。

    薛明珠看到明易之打量那位男士的目光,脸色微微一红,连忙解释道:“这是我的表哥。”

    “几表哥?”明易之忍不住问道。

    表哥微眯着眼睛盯着明易之。

    薛明珠连忙答道:“六表哥,跟我关系最好的。上次原本他要去青溪接我的,只是被临时派出国了,所以才叫四表哥去的。”

    “六表哥好。”

    “呵呵,小明同学好。”

    六表哥,你把同学两个字咬得这么重,什么意思?

    小明同学?

    这个称呼一出来,感觉非常地普通,芸芸众生,完全配不上自己。

    明易之从六表哥的眼神里看到了谑笑和不善。

    看样子六位表哥,还有六位堂哥,把薛明珠保护得很好,当成全家最宠爱的公主。

    明易之笑了笑,撇开六表哥咄咄逼人的目光,转向薛明珠,向她介绍。

    “薛老师,这是我和刘鸷腾在火车认识的好朋友。沪江的冯三宝...”

    “薛小姐好,阿拉是静江路阿宝,大家都叫阿拉邮票冯。”冯三宝客气地说道。

    六表哥眼睛一闪,“你就是静江路的邮票冯啊。”

    “是啊是啊,怎么称呼侬?”

    “我姓章,在外滩三十六号上班。我认识你们静江路上的王保财王总。”

    “啊呀,章先生,外滩三十六号,外贸公司,不得了啊。王总,阿财啊,那是阿拉静江路的首富啊,也是阿拉的发小啊。

    幸会,幸会,真是太巧了。”

    “这位是沪江戏剧学院的沈淑燕沈姐姐,我们楚南星州的老乡,也是阿宝哥的女朋友。”

    “沈小姐,见到你很高兴。”薛明珠主动伸出手。

    沈淑燕在薛明珠面前,完全失去了自信,没有刚才的气场,有种龙套女遇到国际女明星的既视感。

    “薛小姐好。”匆匆打过招呼,沈淑燕站到了冯三宝身后。

    “这位是郑绍江,郑叔,我们楚中锑矿采购处的科长。”

    “采购处二科副科长。”郑绍江掏出名片,递给薛明珠和六表哥。

    六表哥有了兴趣,接过名片,还递还一张名片。

    “鄙人章家栋,沪江机电设备进出口公司四科。”

    “啊,章科长,幸会幸会。”

    寒嘘两句,章家栋指着广场说道:“我有车,送你们一程?”

    “不了,不了,章先生太客气了,我们自己走。”

    冯三宝和郑绍江连忙推辞道。

    明易之和刘鸷腾跟着薛明珠、章家栋来到一辆小车旁,把行李塞进后备箱,坐上后排座,章家栋问副驾驶位的薛明珠。

    “去仁义里?”

    “是的啊,说好的啊,接了阿易他们,直接去外公那里的!”

    “好,好,去仁义里。唉!又要看老头子的嘴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