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双魂再生 » 九 天家最无奈,多有不幸身

九 天家最无奈,多有不幸身

    秦幼鸢回到居所,关上门思考。

    整个出殡的过程,她能感受到周围一股莫名的团结。似乎,以皇后为首,不论是宫妃,还是皇子,或是大臣,全部在尽自己所能,关心维护着周围的人。她隐隐感受到,夷乘所说的‘铁桶’到底是什么意思。

    对于夷昌的突发身亡,没有人发出任何疑问。甚至,没有尸检报告,没有特殊记录。

    难道,他们都知道十四皇子的死因,只是碍于某种权利而不敢说出?秦幼鸢回想起皇后为她说话,众人便不再作声,甚至对她客气相待。

    难道,许妃也是因为局怕皇后,才不敢轻易表露对儿子之死的怀疑?

    若这个纷繁复杂的关系网,是以皇后为首,为何她所珍爱的发钿会落在御花园,夷昌死亡的地方附近,而无人捡了交还于她?被自己那日捡到,真的只是偶然吗?

    她又仔细回想一下当时捡到发钿时候的情形,阳光下,明晃晃的亮眼,发出金黄的亮光。怎么想都不该是不容易被人发现的情况。何况十四皇子死亡的地方附近,已经被宫人清扫过无数遍,别说是一块金子,就是一根针,也能给找出来。

    她想着想着,猛然想起,那日发现发钿的时候,上面竟无半点尘土!因此她交给夷乘时,喜爱洁净的夷乘连擦都未擦一下,便直接放入一尘不染的白色衣袖中。

    这能说明什么?说明发钿只能是皇后刚刚掉落的。可皇后说她已经找寻多日,若是已经丢失多日,上面当有尘土。

    会不会是宫人捡走后又刚好掉落于此?可宫人不能随便进入御花园赏玩,又怎会将物件掉落于御花园?况且,若宫人捡得宝物,应是找地方藏起,怎会随身携带?

    若不是无意中掉落,便只有一种可能:是人为故意放在那里的!说明有人提前知道,她与夷乘会去检查那个地方!

    她依据这条线索,慢慢向前推理。

    在捡到发钿之前,她和夷乘只去过殡宫。但殡宫内的人,即便是当时得到消息,想要陷害于皇后,也不能提前随意得到皇后的发钿。先去偷,再去放,根本来不及。这发钿,分明是早就从皇后那被拿走了。

    谁能有这提前作案的时间?宫内知道她查案的,除了夷乘,便是,老皇帝!

    如此一想,便有可能!老皇帝有这提前作案的时间。他那日叫她查案不是临时起意,他早就准备找人来查案,准备在过程中陷害给皇后。她只是因为落辰需要救治,恰好送上门,撞到枪口上而已。

    可老皇帝的作案动机是什么?是要借她之手,借由皇子之死,来对付皇后?联想到皇后在那个‘铁桶’中的地位,她瞬间明白了。

    此后,秦幼鸢老老实实待在兰阁,不再出门,更不去皇宫。她在等,等老皇帝那边的动作。只是,暗暗地,通过派出去的南境将士,她也在不断了解一些新的情况。

    许妃的兄长是刑部尚书,她生有两个儿子,一个是皇二十七子夷浣,一个是十四子夷昌。

    皇后所生的二皇子,娶了户部尚书的大女儿。四皇子娶了大理寺卿的三女儿。皇后的父亲,国丈,便是当朝一品太傅。

    还有,传说中,卫国的皇帝威严无比。他上朝时,喜欢头戴流苏长又密集的冠冕。如此,无人能看清他的真正面容,更看不出他的表情是喜是怒,因此,不能妄加揣度圣意。除了进过御书房的朝臣之外,很多新晋的四品以下官员,从未得见过皇帝面容。

    回想起那日在御书房的情形,秦幼鸢心中,对那个老皇帝不免多了一分畏惧。

    在兰阁几日的苦等,终于得来消息。太监总管闫荣英,从九皇子口中问清秦幼鸢的住处后,亲自登门宣召,“陛下口谕,宣王幼鸢即刻御书房觐见!”

    皇帝的主动宣召,让秦幼鸢有些坚定了自己的推测。

    来到御书房,太监便全部退了出去。只留下屋内二人。

    老皇帝照样斜靠在榻上。秦幼鸢没摸清老皇帝脾性,不敢造次,老老实实依照上回行礼的样子,下跪喊道,“民女王幼鸢,见过陛下!”

    “嗯,”老皇帝喉咙里发出轻轻一声,身体并未动,“免礼!”

    他既然说了免礼,秦幼鸢便趁机直接站起身来。老皇帝看向她,“查得怎么样了?可有发现?”

    秦幼鸢干脆地回答,“没有!”

    “嗯?”老皇帝似乎有些意外,“是没有,还是不敢说?”

    “回陛下,没有,也不敢说。”

    “此言何意?”老皇帝坐起身,“赐你无罪,哪怕查到之人,位置再高,身份再尊贵,说了也无妨。”老皇帝似乎暗有所指地在循循善诱。

    秦幼鸢心里有数了,他在暗指皇后!这更加说明,发钿的事情,老皇帝早就知晓!

    她壮起胆子反问,“包括您吗?”

    他起身,两只有些衰老的眼睛内,射出浊涩却有些凶狠的光,一直盯着她看。意外的是,传说中无比威严恐怖的皇帝,并未冲她发作。

    她心中更加明了。

    良久,老皇帝以不高不低的声音问了一句,“告诉朕,你,查到了什么。”

    “在告诉您之前,我想了解一个问题。”

    “问。”

    “监守自盗,算不算破案?”

    “不算。”老皇帝顿了一下,“最多,再给你一月。”

    听到监守自盗,老皇子已经了然。这女子果然聪慧,是他要找的人。他要利用她来完成自己想要做成之事,再给一月,不过是给了一个不杀她的理由。

    “民女还有一问,陛下问民女查到什么,民女不知该如何作答。这要看,陛下想要什么。是要一个凶手?还是长袖善舞,另有所指?”

    对于秦幼鸢如此大胆的询问,老皇帝没有正面回答,只淡淡说了一句,“看你手段了。”

    显然,他是另有所指!她知道了他的目的,他要借她之手,铲除异己!

    她心中在想的,是如何利用他这个目标,来拖住时间,这样才能救落辰。

    “陛下,民女有一事相求。”

    “说来停听。”老皇帝已经准备回榻上休息。

    “民女乃一介平民百姓,无官无职。既受皇命,追查真相。还请陛下通知相干人等,配合民女调查。”

    老皇帝未答,转身走向榻边,边走边朝后挥了两下手,示意她退下。

    秦幼鸢不敢再多纠缠,待走至御书房外,太监闫荣英上前,双手捧着一块大金牌子,交至秦幼鸢面前。

    秦幼鸢一看那大金牌子,可比夷乘给她那块小牌子要大好几倍,且雕刻精细,其上还有威武霸气的龙纹。想必是陛下赏赐,用于配合她调查的令牌。

    她伸手接过令牌,偷偷询问一声,“闫总管,请问,这个在哪好使!”

    闫荣英抿嘴轻笑,“在哪都好使!”

    秦幼鸢有些心花怒放,双手握住令牌,生怕被别人抢了一般,“多谢闫总管,告辞!”

    离开御书房,秦幼鸢第一件事,自然是去玄清观。

    她怕玄清道长因她身份普通,身边未带皇子而不许她入内探望,特意手持刚得的令牌,高高举起。

    “呵呵呵,姑娘既能入得皇家后园,便不必担心。贫道这里,既有姑娘的兄长在,姑娘便可自由探望。”

    “多谢道长!”

    “姑娘随我来!”道长一边走,一边解释道,“只是,方才刚为令兄下针。今日,恐怕探望不了多久。”

    “好的!”

    道长将她领至落辰休息的房间门口,秦幼鸢再行一礼,赶紧大步跨入。

    落辰正醒着,见到秦幼鸢,激动得想要起身。

    秦幼鸢赶紧上前按住。“别乱动!”

    “感觉许久未见你了。”落辰的眼神无力地看向她。

    “对不起对不起,这不来了嘛!前几日和夷乘来看你的时候,你在睡着。这几日事情太多,走不开,所以才来。”秦幼鸢怕落辰嗔怪,像哄孩子般,生怕他生她的气。

    “近几日每次醒来,都不见你。听道长说,这里是卫国皇宫?”

    “嗯!你安心在这里养伤,道长会用心为你治疗。今日见你气色,已经比之前好了许多。”

    “卫国皇室,为何会愿意为我治疗?”

    秦幼鸢当然不能告诉他,自己被老皇帝胁迫着查皇子死因之事。“哦,这个,你得谢谢夷乘。他是皇子呀!是皇帝最喜欢的儿子,他在皇帝面前为我们说好话,老皇帝便答应了。”

    秦幼鸢因为撒了谎,说话间,不敢去看落辰的眼睛。若是她看了,应该会看到他深邃的眼神中闪过的一丝落寞。

    他呆呆地看向她的侧脸,他现在连动心气的力量都没有。只能在大部分时间里,如死人般躺着。

    她感觉到他盯着自己的眼神,以为他不信。又凑近他的耳朵,“徐向楠他们在外面开了一个赌坊,待你好了,我带你去看看。”

    对于自己病好,眼下不是他敢企盼的。他还是在若有所思地盯着她看。

    她以为还是骗不到他,便举起手中的令牌,“你看,卫国皇帝将令牌都给了我,我以后可以自由出入皇宫。”

    落辰这才回过神,“辛苦你了!皇帝的令牌,该不是好拿的吧?”

    “也还好啦!像我这么聪明的人,想拿什么没有!加上九皇子夷乘的帮忙,老皇帝便答应啦!”

    她总以为,告诉他自己身边有夷乘在护着,他便能安心养伤。对于她没心没肺的自恋,他勉强挤出一抹微笑,然后又开始咳嗽起来。

    秦幼鸢紧张得不行,赶紧替他抹顺一下胸口。“怎么了?不舒服吗?”

    听见落辰的咳嗽,道长赶紧进来。

    “姑娘,今日可否暂且离开,贫道需为令兄治疗一番。”

    “好的好的!有劳了!”她又赶紧嘱咐落辰,“你在这安心养着,我回头再来看你。”说完,赶紧离开,生怕影响了道长发功。

    终于见了落辰,看他在慢慢恢复。秦幼鸢心中的大石稳稳落下。接下来,只要她勤勤勉勉,为老皇帝办事,她的落辰便可慢慢康复回来。

    回到兰阁,她回想御书房的情形。今日,她因忖度到老皇帝的意图,得到了多出一个月的时间。这不光说明老皇帝的目标,不是一件容易完成之事。还说明,想要安全地拖住老皇帝,她便要无限接近真相。

    她回想,她是老皇帝钦命的女倌,没有一个人主动向她示好。其中,分明有着一种对抗。皇后替她说话前后,大家对她截然不同的态度,或许说明老皇帝正在被架空?

    所以,老皇帝的目标是皇后吗?

    但对付了皇后,‘铁桶’就能瓦解吗?她摇摇头。她很清楚,只有当一个利益集团内部主动瓦解,才是大厦将倾的开端。

    既然,为了落辰,她只能站队老皇帝这边。要接近真相,她又必须近距离接触核心人物。那么,对于与老皇帝对立的‘铁桶’,她便要想办法去碰一碰了。

    她将兰阁内所有将士叫来,对他们仔细吩咐了一阵。

    不出三日,阙城大街小巷,十四皇子夷昌死于毒杀的消息不胫而走。只一日工夫,便传遍整个阙城,甚至正在向阙城之外传播。

    “十四皇子夷昌死于毒杀,此消息在阙城内大肆传播。”

    当从太监闫荣英口中得知此事,老皇帝的嘴角不为人知地上翘出一个弧度。他感觉,自己正在向目标靠近。

    一切尽在掌握。老皇帝有个习惯,有心事时,他愿意去玄清道长的观中,与他闲谈。近些日,似乎有好久未生出此闲心了。

    他早已忘记自己吩咐道长救治伤者之事。今日,趁着心情好,便走出御书房,一路来到玄清观。

    玄清观作为一个道观,与辉煌的整个皇宫的风格有些格格不入。但这是老皇帝钦定的地方,专用于给武功高强,内力深厚的玄清道长使用。

    他将道观设置在御花园西边。整个皇宫北侧,从左至右依次是宫妃居所,御花园,玄清观。可以说,这是皇帝享受闲暇的地段。

    老皇帝身后只跟着闫总管,这是他的习惯做法。每次去玄清观,只带着闫荣英一人在左右伺候。他不想杂乱人等扰了他的清净。

    玄清观内,玄清道长刚为落辰施了针,欲待他五内经脉开始活动之时,趁机度入真气,为其清除五脏淤血。

    耳廓微动,老远听得有熟悉的脚步声传来,玄清道长赶紧起身,走向院外。老皇帝已经习惯,每次他不论何时来,玄清就如提前知道一般,总是准时站在院门外恭候。

    “贫道见过陛下。”玄清左手持拂尘,搭于右手臂。右手单手在胸前立掌。

    “免礼!”

    说着,老皇帝一脚跨入院内,直接走向熟悉的正厅。

    玄清道长和闫荣英赶紧跟上,闫荣英用袖子将正厅内主座上的凳子擦拭干劲。熟练地取过一旁柜子内的棋盘摆上。

    老皇帝爱下棋,尤其爱与玄清下棋。因为玄清有时并不让着他,有输有赢,他觉得才有意思。

    玄清刚待坐下,耳廓微动,又听得隔壁病患的轻声咳嗽。此时他若任由病者咳嗽下去,恐怕其五内脏器受到的伤害会加重。因此,他只好请陛下暂且稍待。

    “陛下,请恕贫道无理,陛下恐需在此稍侯片刻。陛下到来之前,贫道刚为一病者施下针,此时,贫道急需过去为其处理一下。”

    “什么人?竟要劳动朕的玄清!”刚说出口,老皇帝忽然想起,他答应王幼鸢为其治疗兄长之事。“噢,那一介村夫,让他待着吧!”

    “陛下,贫道若不过去,恐那人要伤及性命。”

    玄清倒不是有多想救落辰,只是他担心,这人本就是皇帝送来的,万一伤了,皇帝回头再赖上他,要他将其医治好。那样的话,他要更加费事许多。

    老皇帝重重哼出一口气,为了一凡夫俗子,竟然要让这九五至尊候着,他颇有些不高兴。但又想到王幼鸢如今对他还有用,要想继续利用她,便要医治其兄长。沉着脸却未作声。

    玄清赶紧施礼走出。

    侯了一阵,玄清还未回。老皇帝有些不耐烦。整个卫国,敢让他候着的人,怕是只此一个。他忽然对这个人有些好奇,到底是怎样的村夫,让他的妹妹愿意舍命相救。

    “过去看看!”

    他对着闫荣英随口说了一句,闫荣英快步走出。老皇帝觉得待着也是无聊,于是,自己也站起来,朝外面走去。

    闫荣英站在门口,朝门内看了一阵。玄清正在为那人拔去身上银针,似已基本要处理好。于是便准备回头来禀报,却不知老皇帝正跟在其身后,一头差点撞到老皇帝怀里。闫荣英吓得惊慌失措。

    “陛下饶命,老奴一时眼瞎,差些撞到龙体。”

    老皇帝觉得今日来这玄清观真是不顺,正待发作。玄清已从屋内走出,“陛下,贫道这边处理好了,陛下请!”

    说着,伸手示意陛下回到正厅。老皇帝心情不悦,翻了半个白眼,回头走去。

    忽然,他回转过身。闫荣英弓着腰,险些又撞到他身上。他一把推开太监,大跨一步,朝那屋内床上看去。

    这一看,他整个人愣在当地。

    原来,方才翻白眼的瞬间,他的眼神一角,从闫荣英和玄清中间的缝隙中,瞄到了屋内躺着的人。

    他如石雕一般站在当地,闫荣英和玄清不知是何道理。一时愣住不敢动。

    这一眼,让老皇帝经年未有任何波澜的胸内,如翻江倒海。那床上躺着的,不正是他的茯苓!玉茯苓!

    他所有的前尘记忆,都随着这一眼,在脑海内涌现。

    三十五年前,他二十三岁,当时还是一个年轻的王爷。虽已成婚,在宫外开了王爷府,膝下还育有一子。但他整日却郁郁寡欢,觉得人生索然无味。对年轻的王妃也是冷眼相待。对于朝中政事,更是毫不上心。

    也正因为他的不上心,使他在众兄长的夺嫡之战中,从未成为惨遭陷害的目标。

    一日,他于探亲日回到自己母妃宫中拜见。偶然在宫内见到一新入宫小太监,正因犯错,被执事太监训斥,哭得梨花带雨。他在皇宫内长大,见惯太监们互相欺压之事。

    只是,那日,不知为何,那小太监哭泣的样子,竟让他心生怜悯。

    他走过去,问明原因。原是因为小太监起身太晚,误了贵人起身的时辰,未能及时端送洗漱的水进去。大太监挨了训,回来自然要惩治小太监。

    这在他看来,根本就不算个事。他问向小太监,“你叫什么名字?”

    小太监见贵人问话,赶紧擦了眼泪,老实回答,“玉福临。”

    “抬起头来。”

    小太监不敢不听从,轻轻抬头。

    就在那一瞬间,身为王爷的他,犹如被雷击中,胸中莫名闪过一阵心悸的感觉。眼前小太监那张洁白秀气的脸上,依然挂着泪滴,楚楚可怜。虽原是男子之身,却生得比一般女子要俊秀许多,一颗泪滴,顺着柔软的脸颊,滑落之瓜子脸蛋的最下端,欲落不落。眼若秋水,眉如远黛。整张脸,令他当下心生爱慕。

    从此,他为宫内那叫玉福临的貌美宦官深深着迷,整日幻想他长发捶腰,含情脉脉望向自己的模样。

    为了得到玉福临,防止被自己的其他兄弟看中,他开始暗暗参与夺嫡。最终,从不起眼的众兄弟中脱颖而出,又借靠着王妃父亲大相国的支持,杀了自己的兄弟。二十七岁得了皇位。

    登基之后,他渐渐开始明目张胆,宠爱太监玉福临,并为他改名玉茯苓。从此,他才觉得人生有了乐趣。

    皇帝不爱后宫,子嗣稀薄,却独宠宦官。群臣觉得他玩物丧志,遂不停进谏,要求其亲近后宫,为江山社稷着想,多留子嗣。

    五年后,有一日他刚下朝,未见茯苓,方欲寻找。却惊闻噩耗,茯苓惨死!

    因死状毫无异样,禁卫司,刑部,查了几日,也未找出任何端倪。他痛心疾首,明知茯苓是遭遇陷害,却拿不到任何把柄。因天气炎热,担心尸体腐化,只好一时作罢。

    多年以来,即便已经渐显老态龙钟,他也从未忘记过茯苓。他将对他的思念,全部积压在内心深处。

    “陛下!”

    “陛下!”

    随着闫荣英和玄清的两声叫唤,他忽从回忆中惊醒!赶紧推开二人,走进屋内,却不敢再上前。

    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难道是自己老眼昏花?眼前之人,竟与茯苓生得一模一样!他那样安静地躺着,就如茯苓遇害时看上去一模一样!

    他胸中忽感五内俱焚,浑身开始发抖。犹如看着曾经深爱之人,在自己眼前又死去一次!

    不知不觉,他已老泪纵横。

    不明所以的闫荣英赶紧跪在他身旁,双眼含泪,“陛下,您这是怎么了呀?”

    玄清骤然走过来,用身体挡住落辰,不让皇帝看到。老皇帝这才慢慢平复心情,问道,“此人是谁?”

    “回陛下的话,这便是陛下送来,命贫道为其医治内伤之人。”

    “内伤?你说他中了内伤?”

    “是的,陛下。”

    老皇帝伸手示意玄清让路,他有些沉重地走上前。伸出的手有些颤抖,却不敢去那摸躺着的人。彷佛生怕一摸,那身体是冰冷的。

    “他现在如何?”

    “回禀陛下,此人受了极重的内伤,贫道尚需月余,才能令其站立,完全康复,恐怕,”

    “不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将其医治好,越快越好!”

    “是!贫道遵命。额,”

    “你有何难处?说!”

    “今日贫道本欲施针后为其清除五内瘀血,因陛下到来,贫道已拔去银针,正欲暂且停下今日之治疗。请问陛下,今日是否尚需继续?”

    老皇帝瞬间明白,原来是自己,耽误了他的治疗。

    “朕这就离开,你赶紧为其治疗。朕回头再来。”

    “贫道遵命!恭送陛下!”

    玄清正待将陛下送出院门,被老皇帝伸手止住,“不必送了!”

    玄清明白,赶紧返回床边,重新为落辰施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