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双魂再生 » 二八 谁肯救飞鹄,玄清渐浮出

二八 谁肯救飞鹄,玄清渐浮出

    入夜,皇后乔装,亲自去了一趟大理寺。

    六皇子夷梵,娶了大理寺卿的嫡长孙女。且在大理寺任左监。皇后的私军,便是安排在这平日不怎么显眼的大理寺内。

    一般犯人会被抓去府衙,更重的犯人在刑部。极少会有犯人被关到大理寺。除非是犯了错的皇亲贵胄。可这些年来,在皇后的积极笼络下,几乎不会有皇亲或权臣受到老皇帝惩罚。大理寺便几乎一直是空守的状态。

    皇后将自己的私军放到这里,由自己亲儿子管辖,倒是安全得很。即便老皇帝发觉私军的存在,也绝不会想到这素来无用的大理寺,还能作此等用处。

    夷梵从小就有些敦厚,没有夷玮那般会讨人喜欢,更没有夷玮的聪慧。因此,在为他二人择妃时,她将不太受重用的大理寺,交给了夷梵。

    但在去往大理寺的路上,皇后心里终于想清楚一件事。不是她不重视夷梵,恰恰相反,是因为与聪慧的夷玮相比,她一直都更加信任性格敦厚的夷梵。

    大理寺虽冷清,却有着她最为隐秘,不可让陛下知晓的私军。夷玮费尽心思,擅动私军去刺杀监察史,就是为了将她这个皇后绑到自己船上。却没想到,她在一开始,就选择将自己的命运,绑到了夷梵的船上。

    递了皇后手牌,顺利进入大理寺。

    大理寺一间极为宽敞的暗牢中部,一名牢头模样的军士,在见到皇后的一瞬间,赶紧提起十二分精神。

    “末将见过娘娘!”

    “召集所有人!”

    宽大的黑色斗篷遮掩下,皇后的声音不高,却极有威慑力。那名军士领命,由手迅速握拳,放到唇边,牢内霎时想起一声响亮而悠长的哨音。

    很快,百十名先前看着懒散于监牢各处的狱卒迅速集中到一起。一改之前懒散之态,摇身变成随时出征疆场的军士。

    哀家今日亲自来,是想向诸位明确传达一件事。

    “今后,除了哀家的命令之外,任何其他人的命令皆不得听从。即便是二皇子!”

    最后这句,皇后说得尤为重。之前,她也大致知道夷玮钻空过来私军这边,请他们帮忙代为处理一些事情。但如今,她不能再放任他们如此。她的放任,只会将儿子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都清楚了吗?”领头的军士严声训向巍巍站立的人群,他便是这群私军的教头。

    “听清楚了!”场内立即响起震天的呼声。

    皇后面向那名教头,“另一件事,哀家需要五十人,秘密入宫。宫内自有人接应安排。”

    “是!末将领命!”

    其实皇后这两句话,完全可以由桂嬷嬷前来传达。但她坚持亲自前往,就是要让军士们清楚她的决心,和他们心中的界限,自己到底是在向谁效命!

    皇后曾说过,要一个一个去拷问军士,那确实是吓唬二皇子的一句话。对于自己儿子安排过的一切,她要做一个切断,之前的既往不咎,之后的严令禁止。

    皇后回到坤宁宫。

    秘密入宫的军士们,已经由桂嬷嬷安顿在地牢各处守卫。桂嬷嬷不明白皇后为何忽然调用如此多守卫到地牢中来。但皇后已睡下,她也不敢多问,只能按照安排执行。

    后半夜,看似宁静的坤宁宫内。若有人未睡,仔细倾听,便能听到似乎从哪里的地底下,隐约传来一阵呼喊声和兵器相接的砍杀声。

    坤宁宫的后花园和其他宫妃的院子都不挨着,因此,其他人自是察觉不出。但皇后却在帐内睁着双眼,竖耳倾听远处的动静。

    她有些失望,对夷玮。他果然还是忘不掉那名女子!

    对于夷乘对监察史的深情,她能够理解。对自己亲生儿子的深情,她昨日尚在想,若这份情谊真真切切,其中不参杂其他因素,或许,她可以接纳。

    但远处传来的打斗声越持久,她的心越往下沉。

    直到桂嬷嬷跑进来,禀告一声,“娘娘,那名女子被人劫走了!”

    皇后痛苦地闭上眼睛。她的私军,皆是在军士中百里挑一的好手。每日又强加训练,武功绝不是一般府军所能比。

    若在这样五十名军士的监视和提前准备下,都能从隐秘的暗牢中将人劫走。原因便只有一个,是夷玮和武功高手里应外合。

    皇后直接起身,披上外套便带着桂嬷嬷匆匆走向后花园。

    地牢内,弥漫着一股强烈到令人作呕的血腥味。满地鲜血,到处尸体。

    不大的地牢,被五十多具尸体几乎堵塞。

    “娘娘。”

    从地上的尸体中,微弱地传来一声呼唤。皇后赶紧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是那名私军教头。他浑身鲜血,却残存一口气在。

    皇后赶紧过去,蹲下身。“是谁?”

    “玄清道长。”

    说完这句话,教头便一歪脖子,当场断了气。他的坚持,只是为了能亲自向皇后告知一声,袭击他们的究竟是谁。

    玄清道长!皇后在听到这句话之后,内心受到不小的震颤。夷玮居然劝动玄清道长为其救人?

    “娘娘,此地腌臜。娘娘身体贵重,还是赶紧离开这里吧!”桂嬷嬷在身后赶紧催促着有些发怔的娘娘。

    “厚葬所有军士。”

    皇后丢出这句话,迅速离开小屋,回到了坤宁宫正殿。

    玄清,她脑中不停闪过这个不可思议的名字。这个人,可是陛下的人。他何以会跟夷玮勾结到一起?

    “去请监察史!”

    “现,现在?”桂嬷嬷有些不可置信地看向皇后,又看向依旧朦胧的殿外。

    “去!”

    “是!娘娘。”

    如今,皇后唯一可以商议之人,竟然变成了她一直防范和阻拦的监察史!

    秦幼鸢的住处已早被宫内人所知晓。不光老皇帝身边的闫荣英知晓,皇子们知晓,皇后这边的桂嬷嬷,也自然知晓。

    正在睡梦中的秦幼鸢,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叫醒。

    “小姐,宫里来人了!”是千夫长的声音。

    一听‘宫里’二字,秦幼鸢的睡意立即消失,她翻身下床,来不及披上衣服,便跑到门口开门。

    “谁来了?”她担心,宫内莫非又是哪个皇子出了事?

    “是皇后身边的嬷嬷,在院里。”

    一听说是皇后身边的,秦幼鸢一把拉开门飞快就冲下楼。

    “小姐,您披上衣服。”千夫长赶紧去屋内拿来衣服,跟在身后追赶。

    知道见到皇后之前,桂嬷嬷不会随意透露消息,秦幼鸢也不多问。乖乖地跟着桂嬷嬷一行人去向皇宫方向。千夫长带人跟在后面保护。

    皇后要带人入宫,哪管是深夜还是何时,有皇后手令,这群人一路畅通无阻。秦幼鸢感慨,这简直比老皇帝的令牌还好用!

    来到坤宁宫,皇后已梳洗披戴整齐。只不过,天还没亮,外面黑漆漆的,皇后就满身披挂地端坐在空荡荡的大殿的正厅里,看上去总有些怪异。

    “来了?”

    未待秦幼鸢拜见,皇后这次就先行开口。看来,是等待了很久了。

    秦幼鸢学着她们的礼仪微一欠身,“见过皇后娘娘!”

    “都下去吧!”

    听到皇后的吩咐,桂嬷嬷带着所有宫人退出了大殿。

    偌大的正厅内,只剩下秦幼鸢和皇后二人。秦幼鸢站立当地,等着皇后开口。

    “飞鹄,被玄清从坤宁宫劫走了。”皇后说得云淡风轻,简单一句话,却将昨日发生的所有事情囊括在内。

    首先说明,皇后得到飞鹄消息后,将飞鹄弄到了坤宁宫。其次,说明二皇子与玄清有联系。

    秦幼鸢还一直记得夷乘的话,“除了父皇之外,没有人能让玄清做事。”

    “你怎么看?”

    皇后竟主动来寻求监察史的意见。这让秦幼鸢有些意外。虽说皇后已经接受她调查皇子之事,但从之前的阻拦,甚至派人暗杀她,到现在的半夜请她上门,主动寻求意见。这其中的转变未免有些太大了!

    此时,她脑中想的是,皇后已经到了无人可商讨的地步了吗?这其中是何原因?

    猛然间看到皇后正盯住自己的眼神,似乎要将自己脑内的思绪看穿。秦幼鸢身体一震,回过神来,这才发觉,皇后还在等着她的回答。

    “是,二皇子派来的?”她试探道。

    “派?恐怕他没那个本事!”皇后言语间意味深长,却也毫无要替自己儿子遮掩之意。起码没有反驳二皇子与玄清的勾连。

    “娘娘是觉得,玄清与飞鹄之间,有着特殊的关系?”

    皇后猛地放大瞳仁,这一点,她也有猜疑。夷玮绝没有能力让玄清乖乖替他救一名女子,除非,是玄清自己愿意。

    虽然她自己也有如此猜测,可这句话从别人口中说出,她还是忽然感觉到身后的一股寒意。

    这便是她请监察史来的原因。

    飞鹄看似无辜,却是皇子接连惨死的起因。若她与宫内的玄清有着特殊关系,玄清又是陛下的人。恐怕,这深宫里,那个高高在上的男人背后,还有许多她这个皇后所不知道的秘密。

    难道,那个男人竟然残忍到,为了制造一个撕开当年真相的契机,要亲手将自己的儿子们一个一个杀掉?她不敢继续想下去。

    想要去探查那个男人的心思和秘密,她想到了监察史。

    监察史果然聪慧,直接便点中了要害。与聪明人说话,皇后不愿打哑谜,兜圈子。

    “哀家叫你来,是想拉拢与你。想请你为哀家,私下去查一查,玄清与飞鹄之间,到底什么关系?那飞鹄,或者说他二人,究竟是受何人指派?”

    秦幼鸢心里跟明镜似的,皇后这就差没把陛下名字说出来了。

    “娘娘是怀疑,皇子之事,是陛下所为?”

    皇后抬头看向她,显然是没料到她竟然如此直白,直接点出了陛下。

    见皇后不语,秦幼鸢说道,“我倒不是故意要替陛下解说什么。只是,之前,我曾也有此推测,并且与陛下当面问过。”

    皇后微微皱眉,“陛下怎么说?”

    “除十四皇子之外,从十六皇子夷修的事情开始,陛下直接予以反驳,并嘱我查清此事。当时看起来,陛下对后来的一切毫不知情。”

    “你的意思是,夷昌,是?”

    秦幼鸢没说话,因为陛下也没有直接给过她肯定。但皇后已然明了。从许妃不愿意查夷昌的离奇死亡开始,加上当年的过往,她就已经清楚了其中的缘由:夷昌,不是陛下的儿子!

    所以,陛下只是杀了一个不是自己儿子的皇子。若后面的皇子之事与陛下没有关系,那玄清在其中又是起了什么作用?

    “你对玄清,可有了解?”皇后已经不是商议的语气,而是一脸无助的求问了。

    秦幼鸢忽然想起大皇子夷珠,她没有直接回答皇后的话,而是与她讲起了大皇子的死因。

    “娘娘,大皇子夷珠,那日偷偷潜入许妃院内,与许妃有了一些情感方面的争执。许妃顺手拿起身边一把匕首,只为要挟大皇子快些离开。却不曾想,大皇子忽然身体踉跄,扑向许妃。刚好倒在许妃手中那把匕首上。”

    皇后瞪大双眼,“竟有此等事!”她一直以为,大皇子是被许妃故意杀死。

    秦幼鸢继续讲道,“后来,经核验尸体查实,大皇子的左腿膝盖外,有块石子大小的瘀青!根据淤青发黑的程度确定,那淤青应是大皇子殿下殒命不久前所致。”

    “一块淤青能说明什么?”皇后不解。

    “那块淤青伤的位置极妙,恰好处于犊鼻穴。据说,这个穴位,若是武艺高强之人,冠以内力,用一石块猛敲之,能瞬间使腿弯曲,致使身体向前摔倒,是有可能的。而在大皇子倒下之时,院外墙上有一轻功绝好的黑衣人匆匆离去。”

    “你是说,珠儿也是死于他人谋杀?”

    皇后的身体有些发抖,即使她已经站得离监察史很近,想要去区分她说的到底是不是谎言。可那一连串有力的说词,让她无从挑剔。

    夷珠之死,一直是她心头最痛的一根刺。也因为此,她才会对夷玮网开一面。因为,她再也无力承受另一个儿子的离去。

    皇后含着泪,“你为何不将此事公开?刑部尚书还一直含冤待在狱中!”

    秦幼鸢看向皇后,“娘娘,草民一直无法确认,阙城内,有哪些武功高手可以做到此事?轻功了的,精通穴位,可从远处一击而中,以丁点石块致一高大男子摔倒。”

    皇后怔住,内心的伤痛重提,致她方才一时无法思考。若说阙城内有人能做到这一点,那便只有玄清。

    “你未将此事告知陛下,是因为玄清与陛下关系深厚?”

    其实秦幼鸢不想说的原因在于,她不愿意让人知道,她在刑部尚书府内安插了眼线。她所有的调查,几乎都是得益于南境将士的暗中帮助。她不希望,有人将注意力放到她的眼线上,她不想让南境将士们有任何损伤。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玄清怎么也算是落辰的救命恩人。况且,之前,落辰一直都还需要玄清的救治。因此,她不能随意将这个人说出。

    此时,面对皇后的质疑,她只能说一句,“我相信陛下没有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