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高铁十年 » 第六十四节 拜访业主遭冷遇

第六十四节 拜访业主遭冷遇

    我苦苦支撑了一个多月,终于等来了兰渝铁路项目收尾的李总监。他中等身材,说话不紧不慢,没有那种咄咄逼人的霸气,也没有令人生畏的凶狠,与我心中预设的“护法金刚”形象大相径庭。

    我心中不禁生出一丝疑惑:这位看似平和的李总监,是否真的有能力引领我扭转乾坤,让项目走出困境,实现华丽转身?

    我密切观察李总监的工作方法,与我预想的直接深入现场不同,他选择了一种更为稳健的策略。他没有急于前往现场进行调查,而是通过处理具体的工作事项,逐步深入地了解整个项目的各个层面。

    第一天,他专注于处理文件。他不仅仔细阅读了文件内容,还对项目情况进行了详尽的摸排。他的工作态度严谨、细致,对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这种深入的了解和准备,无疑为后续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晚,李总监通知我第二天将一同前往建设指挥部拜访领导。这一举动表明,他不仅重视项目内部的管理和协调,也注重与外部机构的沟通和合作。

    翌日一早,我们乘车从南华出发,踏上了前往大理下关的旅程。沿途,我被窗外的景色深深吸引:山峦叠嶂,树木葱茏,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随着车窗的开启,凉爽的微风拂面而来,带来了清新的空气,令人心旷神怡。

    司机老夏,热情地向我们介绍着云南的风土人情。他告诉我们,目前正值云南品尝野生菌的黄金季节,这是一个不容错过的美食体验。他还提到,我们的目的地——建设指挥部,就坐落在风景如画的洱海附近,那里的自然风光令人赞叹。

    随着老夏的描述,我心中对即将到来的拜访充满了期待。

    在建设指挥部的访问中,我们首先进行了必要的来访登记。随后,我们尝试拜访负责安全生产的副指挥长,但遭遇了冷淡的接待。

    紧接着,我们前往安质部,希望与部门领导交流,但部长并未露面。幸运的是,通过一位曾参与大理铁路项目的同事的电话引荐,我们得以与分管我们项目的副部长杨部长进行了短暂的对话。

    杨部长直言不讳地指出了项目的诸多问题。他提到,尽管建设指挥部的领导多次在项目现场提出了一些安全和质量问题及整改要求,但往往难以得到有效执行,有时甚至在一个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另一个地方又出现了同样的问题。这种状况让指挥部的领导感到非常不满。

    交流时间有限,杨部长匆匆离去,忙其他事务。李总监和我并未气馁,继续拜访了指挥部的其他部门人员。在分发香烟并简单介绍自己的过程中,我们收到了礼貌但冷淡的回应。

    尽管如此,我还是留下了他们的联系方式,并加入了指挥部的工作群,为未来的沟通打下基础。

    在与饱经世故的现场工程师建立联系的过程中,我意识到这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因此,在李总监与他们闲聊的同时,我转向了一位看起来新来不久且忙碌于资料的年轻女孩。

    她没有架子,但工作态度认真。她向我透露,我们项目的资料上报工作远远落后于其他标段,无论是在重要活动通知的传达,还是在安全质量管理文件的执行上,都存在明显差距。

    对此,我表示了歉意,并承诺将采取措施改进,同时我也索取了一些其他标段的优秀样本作为参考。

    工作沟通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作为管理方代表,他们都只愿意锦上添花。

    鉴于我们项目的现状,我们只能通过办公室内简单的工作沟通来接触指挥部的领导。要想进一步深化合作,建立更紧密的信息交流渠道,就需要我们在私下里展现诚意,并通过实际的工作成效来赢得信任。

    尽管我们尝试邀请他们共进晚餐以增进关系,但遭到了婉拒。我们在办公楼外等待,希望在下班后有机会进一步交流,但他们最终没有接受我们的邀请。

    李总监无奈地对我说:“项目工作做得不到位,我们在对接业主时都感到难以抬头。”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决定在附近找个餐馆吃晚饭,然后回南华县,毕竟还有好几个小时的车程。

    在前往寻找餐馆的路上,我瞥见了熟悉的身影,但李总监迅速提醒我不要引起注意,低下头快速前行。

    晚餐时,李总监为了犒劳我这段时间的辛勤工作,特意为我点了特色冻鱼和青头菌炒腊肉。然而,由于今天的际遇,我并没有享受到应有的用餐乐趣。

    晚餐后,我们带着沉重的心情返回项目部,一路上沉默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