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卫府娇女 » 秋回:下注

秋回:下注

    宫宴过后,皇家的人仍不消停。

    这日,宫里的内侍乌泱泱的一群全登上了卫国公府的门槛。

    邓惟余、卫国公、邓连昱齐齐站在院子里,听内侍头领宣旨。

    内侍头领:“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苍龙军首领卫国公邓堇之褆躬淳厚,垂训端严。泽堪启後,贻谋裕作政之方,兹以覃恩封尔为云骑将军。教本慈帏,宣训辞於朝夕,不忘育子之勤,集庆泽於门闾,式被自天之宠,特此嘉奖大理寺卿邓连昱办案严明公正,清廉循法。邓氏惟余,慈惠性成,柔嘉维则。温恭笃于天赋,礼度攸娴,主雅化于闺闱,特此嘉奖。於戏!克承清白之风,嘉兹报政,用慰显扬之志,畀以殊荣。”

    三人领旨。

    内侍满面春风,完全见不着卫国公府三人平淡到甚至不想领旨的脸色,指着身后的十箱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珍奇古玩准备一箱一箱打开为他们一一介绍,被卫国公一声咳嗽打断。

    卫国公:“有劳内侍跑这一趟了。老夫近日偶感风寒,身子骨弱,不便在寒风久立,也不便留各位在府中用膳了,内侍慢走。”

    内侍呼之欲出的介绍哽在喉中,面色难看,不过见卫国公脸色真不好,自己也不敢得罪,只好恭敬地告辞。

    内侍前脚出府,卫国公后脚便往自己的院子里走去。

    邓惟余看着父亲略微有些佝偻的背影,束起来的青丝已经掩不住已经花白了的发丝,他走几步便会有压抑沉闷的咳嗽声传来。

    邓连昱看了眼父亲又看了眼邓惟余,开口说:“父亲这些日没上朝一是想避开此事,二也是因为真的生病了,这些日子父亲每晚都在书房熬到很晚才歇息,估计回房睡了也睡得不好,这才染上风寒。”

    邓惟余窥见哥哥眼中对父亲眼中的心疼,也听出了哥哥话里话外想要对自己传达的意思,走到箱子边随手打开一个箱子,低声说:“我知道的。”

    纵使她儿时觉得父亲不爱她,父亲憎恨她,她也刻意疏远父亲,可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些尖锐也被打磨的平缓了些,不再那么刺人。越长大她对以往的伤痛越能释怀,也越能理解父亲当时的行为,换做她,她也可能会有那样的反应,毕竟离开人世的是自己的挚爱。父亲回京后,虽对他为自己择婿一事有误会,但后来她也知道缘由,甚至觉得父亲对自己也有一丝良苦用心的成分。

    亲人始终是亲人,纵使有错处,有裂痕,可外敌来犯,亲人总是会不顾一切地并肩作战,甚至是挡在你面前。

    卫国公会为了邓惟余的婚事忙的焦头烂额,焦虑得睡不着吃不好,邓惟余也同时会因为知道父亲为了自己的事染上了风寒而心疼。

    她不是冷血动物,她心里也不是没有这个父亲。

    邓连昱走过去看了眼箱子里的东西,除了一两个箱子装的是金银,余下几个皆是女儿家喜欢的。圣上一道圣旨称赞了卫国公和邓连昱,也没有其余表示,毕竟他们的官阶已经升无可升了,圣旨上的重点在于最后对邓惟余的那番称赞,这些箱子里躺着的赏赐大概是皇后准备的。圣上和皇后之心真的太过明显了。

    邓连昱烦躁地捏了捏眉心。

    邓惟余看了眼箱子,自己也有些愣,回头看邓连昱,见他神情不好,咽下了想说的话,邓连昱一定也看出了圣上和皇后的用意。

    随后邓惟余让人将箱子放入库房,能用的拿出来用,不能用的放在库房积灰好了。

    目送着父亲和兄长一个两个忧心忡忡地离去,自己的心情也跌入了谷底,垂头丧气地回到自己院子里。

    疏月堂内,紫菀和白兰呆站在门口不知所措,二人一你望望我我看看你,眼神无奈又担忧。

    他们家姑娘已经在窗台前呆坐了好几个时辰了,果子也不吃,话本也不看了,棋也不想下了手撑着脸,愁眉苦脸地望着窗外,一句话也不说。

    白兰凑到紫菀耳边:“姐姐,姑娘这是怎么了?”

    紫菀摇头:“我也不知道,老爷和公子看上去也不好。”

    “啊?是姑娘和他们吵架了吗?”

    “看样子不像,倒像是府里遇见什么难事了。”

    “啊?”白兰惊呼出声。

    今儿早晨圣上还来了一道圣旨称赞卫国公全家,不见得遇见什么难事啊?卫国公府家大业大,若真遇见难事了,那必定不是寻常百姓家意味的难事,那他们会有性命之忧吗.白兰也开始忧愁起来。

    邓惟余望过来:“怎么了?”目光呆滞,嘴唇微启,有些娇憨。

    两人走过去,白兰小脸皱在一起:“姑娘有心事?上回定亲也没见姑娘这么愁过”

    “上回是一个傅家,这回是皇家,你们说我愁不愁?”

    “啊?”白兰还没反应过来。

    紫菀却听出些苗头:“难不成是要姑娘入宫?”圣上都那把年纪了,姑娘入宫岂不是糟蹋了姑娘!再者,一入宫墙深似海,有几个进去了还能好生生地活着?

    邓惟余重重地叹了口气,缓慢地摇了摇头:“不是,好像是让我做太子妃来着。”

    啊?白兰和紫菀不可置信地看着邓惟余,眼神在问“真的吗?”“不是逗我们玩的吗”?

    邓惟余在他们质疑的眼神中再次叹了口气,点了头。

    太.太子妃?好像也没好到哪儿去.甚至更糟糕了,谁人不知太子性情暴戾乖张,淫乱五度,不说姑娘,那是寻常人家的姑娘也不愿嫁进去的。

    片刻后,疏月堂内寂静无声,主仆三人围绕桌案坐下来,保持着一个动作,双手撑着下巴。

    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邓惟余干脆让她们坐下来也跟着想办法。

    白兰:“要不咱们装病吧?”

    “什么病呢?”

    “严重点的?”

    “比如呢?”

    白兰一时说不出来了,什么病才算严重的呢?

    几瞬后,白兰小声地说:“肺痨?不治之症?”

    哎.邓惟余撑着下巴说:“装病的法子用在别处固然好用,唯独这回是万万行不通的。”

    她看了眼一脸疑惑的白兰,解释道:“你以为宫里得到我生病的消息不会派太医前来吗?卫国公里在太医院里可没有同族之人,太医会冒着欺君之罪帮我们做假证?再者,我便是对自己狠一点,真把自己弄生病了,万一太医治好了呢?万一宫里说愿意等我痊愈呢?”

    其实关键不在于装哪种病,而在于无论什么病皆得经过太医院。这看似是个好法子,但往深了想,想全面了,便会发现这个法子是行不通的。

    “可如果由老爷和公子出面去和太医院的人”紫菀在一旁出声。

    邓惟余有一丝怔愣,她完全没有想到这一层,不过随即她便否定了紫菀的想法:“父亲和兄长行得正坐得端是不愿也不会做此等私相授受,结党营私之事,即便他们为了我愿意一试,我也不会同意他们如此。你可知,对于卫国公府来说,把弱点和把柄落在别人手中是件多么危险的事?”

    一下午的时光被消磨掉,三人还是没有想到万全之策,脑中时不时会冒出几个主意,要么实施起来难度太大要么太荒唐。

    眼见着天都黑了,如此这般消磨下去也没什么用处,邓惟余只好打发白兰和紫菀去备晚膳。

    紫菀走到门口想到什么又折回来:“上回那位用箭给姑娘送信的呢?上回姑娘看完信后便知道怎么做了。”

    “他啊.”邓惟余喃喃,“你把箭放哪儿了?”

    紫菀答:“衣橱最下方最里边的箱子底下。”

    她们走后,邓惟余打开衣橱里的箱子,沉默地看着静静躺在箱子里那支冰冷没有生气的箭矢。

    自上回宫宴结束,已经好几天过去了,她没见到江溟之,也没有收到他的来信。

    等.等等?她这是在干什么?睹物思人吗?她为何要记着自己多久没见到他了?

    她什么时候变得如此依赖人了?见不见江溟之有没有收到他的来信有什么要紧的呢?此事原本便是她一人的事,旁人帮不帮有什么要紧的,她自己的事她从来都是能自己搞定的,过去能做到,现在一样也能。她不该放任自己依赖旁人,况且是一个和她什么关系都没有的外人。

    想清楚了,邓惟余“啪”地关上箱子,不再看它。

    门外,白兰和紫菀啪嗒啪嗒地跑进来,白兰气喘吁吁,紫菀脸色也没好到哪儿去。

    邓惟余:“怎么了?”

    白兰:“姑娘.王嫂说.”王嫂是邓惟余院里小厨房的帮厨婆子,平日负责厨房的采买。

    “说什么?”

    “说是今日满汴京城都在传姑娘嫁给太子或者二皇子”

    “二皇子?太离谱了!”邓惟余顿时脸色不好,扶着手柄坐下来。

    紫菀走近,小心着邓惟余。

    邓惟余问她们:“你们细细说来。”

    紫菀:“王嫂今日巳时出去采买的时候便听见菜市里的有婆子说圣上今日派人来府里下了赐婚的圣旨,只不过他们不知道是太子还是二皇子,王嫂走到街上也听见不少人谈论。”

    巳时,那时候正是内侍出府的时候,应是被府外的人看见了,有好事者添油加醋,明明没听见没看见内侍来府里干嘛来了便妄自揣测,自以为自己本领大得很,天下事他净知道。

    邓惟余气地锤了下凳子,锤得自己手疼,对着手掌外侧呼呼。

    紫菀翻过她的手,仔细察看:“姑娘莫气,外面些人净是爱嚼舌根的性子。”

    “便是如此,我才生气!他们什么也不知道,只凭着蛛丝马迹便造谣,来满足他们好奇的心理,似乎这样做,他们便有成就感。太荒唐了!”

    白兰似乎还嫌邓惟余不够生气,默默在一旁小声地说:“似乎也不算造谣吧.可能下回来的圣旨真是赐婚的了”

    “啧。”紫菀恨了眼白兰,嫌这丫头裹乱!

    邓惟余:“.”

    邓惟余:“你是想气死我?”

    白兰不敢,唯唯诺诺地低下了头。

    只是邓惟余没想到还有更让她火冒三丈的事儿在后面。

    翌日,邓惟余戴了帷帽上街,欲想看看京中谣言传播得有多严重。

    结果让邓惟余没想到的是,自己的婚事已经成了人们口中津津乐道的谈资。

    走近酒楼里,有人喝酒吃肉,像发现了汴京的城防往南扩了一公里似的,惊奇地说:“知道吗?昨个儿宫里来人去了卫国公府家,抬了一对赐品,那好家伙儿!”

    “邓将军驻守洛阳数载,那邓家公子办案又得力,我是圣上,我也赏啊!”

    “那邓将军回京都多少时日了?邓家公子任职又多久了?偏偏等到这时候赏?”

    “那是为了什么?”

    “自然是为了和卫国公府的那位姑娘结亲啊!”

    邓惟余听到这里,撸起袖子便想过去教训教训那个信口开河的男人,简直是愚昧无知,汴河里的水怕是全进了他的嘴里。

    好在白兰和紫菀及时拦了下来。

    走在街上,她在面铺旁还能听见坐在街边吃面的人说:“卫国公府和太子要结亲了。”

    路过她身旁的三三两两的女子一脸不知道兴奋个什么劲儿地说:“二皇子要和邓惟余结婚了。”

    邓惟余想立马吼回去,她没有!

    更离谱的是,她走到东市的街尾,看见了一个摆在路边的赌摊,为了里里外外三层的男男女女。

    她心想着什么赌局这么热闹?她欲上前凑个热闹改善改善心情,没想到却让自己本就不快的心情更加雪上加霜,本就气愤的心火上浇油。

    她走近一听,里头的人扯着嗓子喊:“来来来,押大哥的在这边,押二弟的在这边。”

    一开始她没听懂,还礼貌地问了问身旁的一位女孩,那女孩小声地说:“他们啊是在押卫国公女儿的婚事,看是押给太子还是二皇子,诺,大哥便是太子,二弟便是二皇子。”

    岂有此理!当街编排她的婚事,还拿皇室子弟做赌局,这些人好大的胆子,也不怕掉脑袋!

    她往里一看,押太子的居然还要多些。

    邓惟余立马叫白兰和紫菀将身上全部的盘缠拿出来。二人一脸愣地伸出盘缠。

    邓惟余将盘缠合在一起,放在白兰手中,吩咐她:“你去里面下注,就下邓惟余谁也不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