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快活岭 » 第九章

第九章

    作者:陈茗

    夜间,气温骤降!

    北风呼呼的吹,山与山之间的溪沟完全干涸,别说牲畜喝水,人喝的水都没有。

    每家都提着水桶到山脚下到处找水,找到一处,披星戴月地也要去舀水,去晚了根本就舀不到水。

    天气非常的冷,水缸里的水结上厚厚一层冰。

    金华用家里那个扎实如铁锤的水瓢破冰。

    童谣闹着要玩冰块。

    “这么冰,弄感冒了又要咳咳咳,听着都烦人!”

    童谣才不管金华的唠叨,她拿着一大块冰去餐桌上,一起趴在那里慢慢摸,有时候还用舌头舔。

    “你讲点卫生行吗?”金华看到了又是一阵唠叨。

    冰块慢慢地融化,水流了一桌子一地,金华生气地让童谣收拾干净。

    童谣从桌子下面的横木上拿出一块脏兮兮硬邦邦的那桌布擦桌子,又去火坑旁的一个聚集许多烟气的旮旯里拿一把被扫的光秃秃的扫帚扫地上的水。

    “好好扫,给我扫干净了!”金华每次路过童谣身边总是要说上两句。

    童谣噘着嘴,一言不发。

    她听见隔壁白琪英又在唠叨童云:“吃了饭找点事干,其他干不了,扫帚把把总拿得动嘛!”

    “扫帚在哪里?”童云问。

    “你是稀罕客吗,第一次拿家里,是不是?动不动就张嘴问,你自己找啊!难道你扫地还要我把扫帚拿来放在你手里吗?”

    童云找了一会,仍然没找到扫帚。

    “你那双眼睛是长在头顶的吗?我在这里都看见了,那门后不是扫帚是傻子,魔法棒吗?”

    童云走去门后拿出扫帚开始扫地。

    “撑起那蚂蟥腰杆,你就不能把腰弯下去些吗?”

    “没吃饭吗,那个样子?手上用点力啊!你怕把灰尘扫走了是不是?”

    ...

    童云的状况在慢慢好转,不过,因为受伤的是脑部,所以,他看起来没有以前那么有灵性,不仅没有灵性,几乎还有点呆呆的。

    村里人说童云变成傻子了。

    山里的空气格外好,还没吃早饭,童启胜就已经下地去了。吃过早饭,童启胜和白琪英下地,童云一个人在家。

    虽然外面空气好,但是,有风,风吹在身上可以立刻带走棉衣好不容易藏的一点点温暖。白琪英害怕童云感冒,他估摸着,感冒了更容易发病,所以,他要童云在家,保持暖和。什么都可以不做,但是也不能感冒。

    童云在家百无聊赖,他去翻以前自己的那些书本纸笔,他这里摸摸那里摸摸。翻翻这个,翻翻那个。

    童云把好的笔整理在一个小袋子里,没写完的本子也整理出来。

    童云的卧室里有一张以前婚嫁时候常配的桌子,那桌子是白琪英的嫁妆,童谣家也有一个。

    童谣认为,那是电视剧里富贵人家用的那种书桌,只是简单化,桌子的材料普通一些而已。

    不过童谣又不明白,比如金华,从来没读过书,为什么嫁妆里要有书桌呢?

    快活岭这边的人叫这张书桌为“条桌”,条桌有光滑的长方形表面,表面下带有小抽屉,那些小抽屉里一般都很少放东西,放东西也是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十年不会用一次,里面全是灰和蜘蛛网。童云清理出一个小抽屉,专门用来放自己的纸和笔。

    书桌下有一把椅子,这种椅子家家户户都有很多把,也不知道到底是搭配哪里用的,童云这一把椅子,漆早就已经掉完了,坐起来还有点点晃。

    童云把书桌表面清理出一块空白地方,自己坐进椅子里,他打开独属于自己的小抽屉,拿出一个本子一支笔。

    童云把本子空白页摊开在自己面前,看着那一片空白好久,最后,他拿起笔开始慢慢写。

    “我有千言万语,但不知从何写起。一切似乎变得都不一样了,特别是母亲,她的笑脸,封存在了过去,每天都有无数的唠叨,我很佩服自己的父亲。不过,这不能怪她,全部都是我的错,我让她的希望落空,我不仅没照顾好自己,好要她和父亲来照顾我。母亲说,因为我,家里欠下了许多的债,哥从小出去打工的存款也用完了,我实实在在是家里的累赘了!能怪谁呢?只能说年少轻狂,我运气不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写到这里,童云停下笔,看了看外面。

    “尽管现在是冬天,可是,外面依旧那么美!趁母亲不在,或许我可以出去走走看看,但是,外面确实很冷...”

    写到这里,童云才发现,自己坐在屋子里也冷嗖嗖的,虽然床前有一个火盆,火盆里的火不知道什么时候变成冷灰了,童云仍然坐着,他继续写:

    “不能出去,如果感冒了,发病了,想想都觉得糟糕!啊...”一想到自己落下的后遗症,童云就难过。

    “据说这个病会跟随我一辈子...”写到这里,童云的眼眶红了。

    童云调整了一下情绪,他准备继续写,但是听见外面有动静,他赶紧收好东西,走出卧室。

    白琪英和童启胜回来了,童云只看见了童启胜,白琪英已经上楼去了厨房,童云听见揭开锅盖往锅里掺水的声音。

    “爸,你回来了?”童云打招呼。

    “嗯!”童启胜应了一声,他在弄鞋子上厚厚的泥。

    “你在睡觉?”童启胜问童云。

    “没有。”童云说。

    “那你呆在楼下干啥,去上面烤火!”童启胜说。

    “嗯!”

    童云跟着童启胜上了楼。

    “火坑里的火熄的灰死火灭,你都不知道加点柴,那柴又不用你走一步,给你抱在火坑旁的,只要你伸伸手都做不到!”

    童云才从楼梯间露出个头,白琪英就开始念了。

    “饭不会,开水也不会烧,两个大人从外面回来一口热水都没得喝!”

    童启胜走到火坑旁坐下来,看着平静的火坑,他就像个将军一样,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白琪英在生灶孔里的火,来不及管他父子俩,童云就去找了点引火柴,生火坑里的火。

    “你看看你!拿点点引火柴,一路都在落,扫又不扫...”

    童云赶紧又去拿扫帚把掉在地上的引火柴打扫干净。

    童启胜偷偷地深深地换了口气,他转身从桌子上断过保温杯,他想喝水,不过杯子里已经被喝干了,没水,他盖好杯子,重新放回桌上。

    童云生了好一会火都没点燃。

    “来给我!”童启胜伸手去拿童云手里的引火柴,童云递了过去。

    童启胜把小火是放在引火的干干黄豆草里,耐心地小口吹,等黄豆草有了变化,他再逐渐加大吹火的力度,突然,黄豆草燃烧起来,火苗在黄豆草里跳跃。

    “拿点细柴棍来!”童启胜对童云说,童云又去放柴火的地方拿了点细柴棍给童启胜,终于,平静的火坑开始热闹起来,熊熊大火燃烧着各式各样的木柴。

    “去把水掺来!”童启胜取下钩子上被烧的黑乎乎的茶壶递给童云,茶壶里还有一点水,不过不多,童云提着茶壶去水缸那里掺水。

    “没吃到吗?提个茶壶,你看看你裤子!”

    童云正在往茶壶里加水,他的水瓢里还有水,听白琪英说让他看看自己的裤子,他左右看了看自己的裤子,右边裤腿处被蹭黑了非常大一块。

    “看你手里!”白琪英又是一声狮吼:“水洒一地!”

    童云才发现,水瓢里的水没有加进茶壶,都跑到外面来了,水缸前被弄得像小水田一样。

    “去拿扫帚来扫一下!”白琪英锅里的水开了,她赶紧把茶杯和暖水壶装满。

    童云去拿扫帚把水扫干净,茶壶加满水提到火坑旁,童启胜赶紧接过茶壶,把茶壶挂在挂钩上。

    白琪英做事很麻利,很快,午饭煮好了。

    “拿碗拿筷子!饭煮好了还要我端带手里吗?”

    童云站起身去拿碗筷。

    吃完饭,童启胜和白琪英又要下地。

    “洗碗能行不?”白琪英问童云。

    “能!”童云皱着眉头说。

    “对啊,吃了饭总要干点事啊,外面的事不行,家里这么多事,自己找事做啊!”白琪英的语气缓和了非常多,童云却愁眉苦脸的。

    童家的男人,没人洗碗煮饭。

    不管怎样,顺应事实,什么样的情况做什么样的人,这样似乎总是不会错。

    洗完碗,童云实在无聊,他自己找了件更厚的外套套在自己身上,又找到钥匙,锁上门,就出了门。

    今天有一点太阳,能有暖烘烘的感觉,但是因为有风,所以,总的来说,还是冷。

    童云尽情地呼吸着这干净自由的空气,他觉得心情舒畅。

    童云边走边看,村子里的孩子们都放寒假了,有的在放牛,有的在割猪草,就连比较小的,也在帮着放土豆种子。

    山里,田里,地里到处都是干活的人,除了成年人,就连能动的老人,要不在捡干柴棍,要不在打理菜园子,总之,村里,只有童云这么一个闲人。

    童云心中非常难过。

    他切实地感觉到,自己脱离了正常的生活轨道。

    童云爬上一块大石头,躺在上面吹风。

    “二哥哥!”

    童谣看见了童云,她叫了一声。

    童云被吓一跳,他爬起来,坐着看着童谣。

    “不要躺在那里,石头上凉,会生病的!”童谣说。

    “嗯!”童云应了一声。

    童谣还站在那里看着童云,童云本来想在躺一会,但是,童谣一直看着他,他只能从石头上走了下来。

    “你怎么一个人?”童云问童谣。

    “妈妈他们也在那边,我回去给他们端茶!”

    童云往童谣指的方向看了看,点点头。

    童谣扔下童云飞快地跑掉了,她害怕金华看见她和童云在一起,她本来不打算叫童云的,但是,童谣自己也干过那种躺在石头上的事,她知道那样会很冷,他实在不忍心不提醒童云。

    童云不想继续在外面逛,他也回了家。

    回到家,童云先把茶壶灌满水挂在从横梁上掉下来的铁钩上,他又把火点着,等童启明和白琪英回到家,火坑里火烧的正旺,茶壶里的水也滚开了,茶壶发出“呲...呲...呲...”的声音,茶壶盖子被顶了起来,它在一跳一跳的,有沸水趁机跳出来几滴。

    “天啊,你一个人在家里要加这么多柴火吗?咋那么不晓得可惜啊?”白琪英看着火坑里的大火生气。

    童启胜始终沉默,他坐在火坑旁烤火,他觉得非常暖和。

    现在是大量种植土豆的季节,明天,金华找了村里几个女人来帮忙种土豆。

    童启明的院子总算填起来了,虽然没有铺石板,但是,对于这个平坦的土院子,金华已经很满意了。

    童启明弄累了,他今年再也不想折腾这个院子了。

    “累了就明年再弄!”金华说,院子的事暂且搁一边。

    童启明从阁楼上把去年留的洋芋种背了下来,一背一背地倒在火坑旁。

    金华简单地收拾了一顿晚餐,就和童启明坐在火坑旁削洋芋种。

    “妈妈,我也想做这个!”童谣说。

    “你不行,别把手削了!”

    “我可以!让我试一下!”

    童谣自己去找了一把轻巧的镰刀过来。

    “那一定要小心哦!”

    “嗯!”童谣点头,她从地上捡了一个洋芋在左手。

    “来,我教你!”

    金华把童谣拉到自己身边。

    “你看,这是一颗洋芋,洋芋上这种像眼睛一样的就是洋芋的眼眼,以后发芽就是从这里发!”

    “哦!”童谣听的都笑了,童谣主动问金华:“那这些肉肉是干啥用?”

    “就像你说的,就是肉肉啊!土豆发芽,长嫩叶这些需要营养,总之,在新土豆能自己照顾自己之前,都是这个肉肉给它们提供营养。”

    “哦...”童谣点头:“妈妈好厉害!继续继续!”

    金华笑了,童启明也忍不住笑了,童年在一旁假笑的东倒西歪的。

    “所以,你削土豆的时候,要这样削,削开的土豆,既有芽,又有肉,这样才有用!”

    童谣点头说:“我懂了!”

    童谣削了一个给金华看。

    “是这样吗?”童谣问。

    “对!对!就是这样!”

    “一家人在说啥,这么热闹?”一个女人走进童启明家,等金华站起来的时候,她已经来到火坑旁了。

    “老幺!”金华开心地打招呼。

    第二个,第三个,每个女人自己手里都带着一把镰刀。

    她们知道今天晚上要削很多洋芋种,所以,吃过晚饭后就都来帮忙。

    人一多,童谣就不愿意削洋芋种了。

    一是她削了几个,那种好玩的感觉没有了。二是,这么多人帮助童启明和金华,她一门心思想去找好玩的。

    金华也不管童谣和童年,童谣就带着童年跑去领居家看电视。

    第二天,一大群人在童启明家茶山上的地里热热闹闹种土豆,人一多,话就多,说着说着,有人说到了童云。

    “童云以前脑袋受过伤吗?”有人问金华。

    “不知道,没有啊!反正我没听说过!”金华说。

    “我们也没听说过。”另外一个人说:“但是,这一次我听说,她在学校的时候,被人打过!”

    “被人打,为啥?”金华看着说话的人问。

    “我也听说了。”另一个人也说:“说几个人大晚上的跑去村里那个谁家偷鸡,其他人都跑了,就童云被抓住了,说不晓得用啥,打的就是脑袋!”

    “那也没听说他去过医院啊!”金华说。

    “娃儿家,在外面惹这么大的事,哪里敢给家里说!肯定一直瞒着没说!说不定,童启胜哥和白琪英姐那时候也是被蒙在鼓里,啥都不知道!”

    童启明听见几个女人的聊天,心里五味杂陈的。

    “她那一辈子手脚不干净,现在把娃都害了!”金华说。

    “所以,娃儿都是跟着大人学!从小就要管束,人家都说,小来偷针,大来偷金...”

    大人们说的话,童谣全部听见了。她想起白琪英让自己偷香皂的事。

    不过,这个也不完全就是父母的责任,童启胜和白琪英还有一个大儿子,就是在外打工的童建,他可是一本正经的人。

    “不过,也怪童云自己,从小就有点调皮捣蛋,胆子大上天!”

    “还不是给宠的!”

    大人们还在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

    “你看,刚去城里读书那会,没多久就带个女学生回来。童启胜哥和白琪英姐还挺自豪,说实话,学生的本质就是读书,你在学校谈恋爱交朋友,无可厚非,早早的还带回家里来了,那把大人当啥?”

    “大人满心欢喜的,哪里怪的到娃儿!”

    “是啊,早早地就在想那些事,哪有心思上进嘛!”

    大人提到这一点,童谣偷偷看了看童年,她生怕童年把去年的事说出来。

    那是一个下雨天,天气也有点冷了,因为是下雨天,金华没带两个孩子下地,她把两个娃放在家里。

    童云也放假在家,他说他要写作业,白琪英也就没让童云下地。

    童谣和童年在自己家里玩,童云叫童谣:“童谣,过来二哥哥这边!”

    童谣跑出自己家,童年跟在她的身后。童谣站在前院自家门口问:“二哥哥,什么事?”

    “你过来,有好吃的给你!”童云在自家屋里说。

    一听说有好吃的,童谣和童年两个人飞奔去隔壁。

    “什么好吃的?”童谣问。

    “你跟我走,童年你在这里!”童云不让童年跟着他们。

    “我也要去!”童年哭丧着脸。

    童云没办法,铲了一铲瓢爆米花给童年。

    “你先吃这个!”童云对童年说。

    “我也想吃!”童谣说。

    “晚点再给你!”童云对童谣说完又转身对童年说:“呆在这里,不许跟过来!”

    童年一边吃爆米花一边点头说:“嗯!”

    童云把童谣带去了他现在用的卧室,童谣一下感觉不安起来,但是,她又不敢跑。

    童谣胆怯地问:“好吃的在哪里?”

    童云说:“一会拿给你!”

    童云把童谣拉进屋,把门关上。

    “二哥哥带你玩好玩的游戏,要不要?”童云问童谣。

    童谣笑了笑,点点头:“嗯!”

    “来!”

    童云把童谣抱上床。

    “躺着...”

    童谣不知道童云要玩什么游戏,就乖乖地躺着,童年在楼上一直叫童谣,童云并不理会童年。

    童云把童谣爬上床看着童谣,他对童谣说:“这个游戏只能我们两个人玩,不准告诉任何人!你爸爸和妈妈绝对不行!童年也不行!记住了没?”

    童谣点点头。

    “你鞋子和裤子太脏了,把鞋子和裤子脱了。”

    童谣慢慢坐起身,自己脱鞋子,她看见童云也在脱自己的鞋子,就在这时,两人听见童年下楼的声音。

    童谣趁童云不备,一骨碌溜下床,打开门,跑了出去。她一边跑一边大声喊:“弟弟!弟弟!我在这里!”

    童云从后面追了出去,童谣非常害怕,她害怕童云会强行把自己抓回去。

    “你跑什么啊?”童云生气地问童谣。

    童谣带着童年回家,可是童年想吃爆米花,童谣不敢再留在隔壁,就自己往家走。

    看童谣走了,童年也跟了回去。

    ...

    其实,这个时候心虚的,不仅只有童谣,金华也心虚。

    童歌读书那会也谈恋爱了,同样,她也把那个同学带回来家里了。

    不过,他们每次回来都是三五好友一起,并不只是孤男寡女,所以,村里人不知情。

    金华对那个男孩子很是满意,是童歌他们班的班长,考试经常第一名,人又高又帅。最重要的是,那个男孩子喜欢童歌喜欢的不得了,毕业以后,童歌去了成都,那个男孩子考了大学,去外省读大学,两人分居两地。

    尽管这样,那个男孩子还写信回来了解童歌的情况。

    怎奈,两人有缘无分。

    “娃大了,哪里管的了那么多!”

    “不管怎样,那还是要从小教的好!等娃长大了你再去教,看看他听你的不?”

    “这是真话!不过,小时候都教不好,大了你还能教?”

    ...

    年关越来越近,金华和童启明每天不是在种土豆,就是在砍柴,要不就是还村里其他人的工,根本没时间准备过年的东西。

    对于这一点,童谣非常担心。

    还有一件让人担心的事,那就是,今年那个炸爆米花的人一直没来,童谣想念那个奇怪的黑罐子,那一声“嘭!”的巨响,她也非常思恋,最重要的是,空气里都弥漫着香甜的玉米和大米气味。

    那时候,每家每户都会炸许多爆米花和一些大米花,大人们都非常慷慨,不管谁家的出锅,孩子们都可以随便吃...

    就在童谣和大家都以为那个炸爆米花的人不会来的时候,他来了,他用一个奇怪的行李架背着他的家什给孩子们送年味来了。

    “金华!炸爆米花不?”

    那个师傅每次都会把摊摆在邻居老太太院子里,晚上也会在邻居老太太家住。

    他只会在这边停留一天一晚,所以,童谣一听见消息,马上就去叫金华:“妈妈!妈妈!炸爆米花的来了!”

    金华从外面慢悠悠地走回来。

    “妈妈,炸爆米花的来了!”童谣拉着金华的手说。

    “知道了!知道了!”

    “我们炸不?”

    “要!”

    得到金华的肯定答复,童谣和童年开心的要命,他们一会跑去看师傅做准备工作,一会跑回家催金华快点...

    “着啥急嘛,他今天一天都在,而且,锅都还没支起来呢!”金华还在干活,她看起来不慌不忙的。

    终于,师傅的准备工作做完了。

    一个小风炉连接着一个铁皮桶,桶里已经开始燃起大火,师傅已经在往他的罐子里装玉米了。

    “放白糖还是糖精?”师傅问邻居老太太。

    “放点糖精就是了!”老太太说。

    师傅往罐子里放了点糖精,又放了点油。

    放完这些,他盖上罐体的盖子,为了保证密封不漏气,师傅用两个被握的发亮的黑色金属棍,插进两个圆孔,反方向互相用力。

    密封好罐体,师傅把它包去燃着火的铁桶上,罐体被铁桶两边的小圆柱形金属管固定住,师傅一手摇风炉,一手摇罐体。

    “我来帮忙摇风炉!”

    邻居老太太孙子早就手痒痒了,孩子们每年都抢着去摇风炉,师傅很痛快地答应了。

    等到师傅说“停!”的时候,大家都知道,爆米花熟了。所有孩子,捂着耳朵,一哄而散,跑的要多远有多远。

    师傅把罐子装进麻布口袋里,脚踩在罐体上,手脚一用力。“嘭!”的一声,一阵烟气升起。孩子们一拥而上。

    “童谣,童年!没礼貌!不可以去!”金华叫住童谣和童年。

    “管他们嘛,过来,随便吃!”邻居老太太说。

    童谣和童年跑过去一人抓了一把,热的爆米花有点软,沾牙,所以,孩子们都会稍稍等一下,等它变脆了才吃。

    金华已经准备好了一袋子玉米,一小袋大米。

    “用糖精还是白糖?”师傅问金华。

    “用白糖嘛!”

    金华给童谣和童年用了白糖。

    金华给童谣和童年炸了满满一大锅盖(一种竹子编制的大簸箕)爆米花,还有一些大米花。

    “哇!”童谣和童年看着那么多的爆米花,一直开心大叫。

    “金华炸的多!”邻居老太太说。

    “你看起来这么多,我们家这两个,等不到过年就被他俩解决完了!”金华说。

    “本来也就是给娃吃的!”

    “那倒是!”金华说。

    院子里热闹非常,突然,一个穿着时髦又高又帅的年轻男子,地上背个小的牛仔包,手里拖着一个行李箱从小路走了上来。

    童谣盯着那个男一看。

    “妈妈,那是谁?”童谣跑到金华身边。

    “哪个?”金华抬头一看:“童建回来了!”

    “啊,小娘,你在炸爆米花啊?”童建笑着和金华说话。

    “欸,童建回来了!”

    院子里的邻居都和童建打招呼。

    “姑婆好!姑爷好!表叔好!姑姑好!都过来坐!”童建站在自家院门口和大家打招呼。

    “童建好!这么多年没回来,越长越帅了!”

    白琪英听见动静,赶紧跑了出来。

    “童建!”白琪英只喊了一声,眼眶就红了。

    “大儿子回来了,你还要哭个鼻子!”邻居老太太开玩笑说。

    白琪英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都在炸爆米花啊?”

    “你不炸吗?”

    “晚点我也要炸点,过来坐!”

    白琪英把童建往屋里拉。

    “要得,赶快去忙你的!”邻居老太太说。

    “过来坐姑婆,姑姑!姑爷,表叔!”童建转身,跟着白琪英进了屋。

    “好!”

    “要得!”

    “爸爸呢?”童建进屋坐在火坑旁烤火,白琪英提铁罐给他煮饭。

    “还在地里没回来呢!”

    “童云呢?”

    “在楼下睡。”

    话音刚落,童云就从楼下上来了。

    “哥!”童云喊了一声。

    童建上下打量童云。

    “感觉咋样?”童建问。

    “还好。”童云说。

    “还有哪里不舒服没?”

    “没有!”

    “你看看你那头发,有空去镇上剪一下!”

    “这么冷的天,哪里敢带他出门嘛!”白琪英接过话头说。

    “晚上我来帮你剪!”

    一会邻居老太太过来坐。

    “坐,姑婆!”童建赶紧给老太太搬凳子。

    “坐!坐!”

    “姑婆抽烟不?”童建拿出烟盒,双手递了一支烟给老太太。

    “我不抽!你抽!”童建把烟收了回去。

    “娘要不?”童建知道白琪英抽烟。

    “这会我不要。”白琪英说。

    童建又转过身面对着老太太说:“我回来的太急,连了糖都没买,不好意思啊姑婆!”

    “看你这娃说的啥话,回来自己家还要买啥,人回来就好!”老太太看着童建问:“你女朋友没有回来?”

    “没回来!”童建自己叼了一支烟在嘴里,他用火坑里的火把烟点燃。

    “为啥没回来呢?”老太太追问。

    “我们分手了。”童建说。

    “说胡话,听你娘说,你们在一起有...几年...?”老太太作思考状。

    “八年!”

    “就是!八年啊,这么长时间,能说分手就分手?”

    白琪英一直低着头,看着火,铁罐里的水正煮着米,一直“咕嘟咕嘟”的想。

    “嗯!分手了!我这次回来就再也不过去了!”

    “那是为啥分手?”

    “因为童云的事,我把钱用完了,她家里也知道童云的状况,不同意我们,就分手了。”

    “哦...”老太太沉思片刻说:“我给你说,童建,好女娃多的是,就你这条件,只有你天的,没有别人挑你的!”

    童建笑了,老太太也笑了。

    老太太坐了一会就要起身回去。

    “坐拿,姑婆!”

    “我一会也要给师傅煮饭,现在该回去了,晚上又过来坐!你也过来坐,童建!”

    “好,姑婆!你慢去!”

    “慢走,姑!”白琪英随口说了一句。

    “要得!”

    童建把老太太送出自家门口,他看着院子里的人。

    “小娘,那是童谣和童年吗?”童建问金华。

    “啊!”金华笑着回答,接着,金华转身对童谣和童年说:“你们都不叫大哥哥了吗?叫大哥哥!”

    童谣看着童建,她躲在金华的身后。

    “童谣,童年,过来哥哥这里!”

    童谣和童年始终不肯过去。

    其他邻居看热闹。

    “太久没回来了,童谣都不敢认我了!”童建说。

    “这是个笨蛋!”金华轻轻地拍了拍童谣。

    “童建这一次出去了几年?”邻居站在自家门口问。

    “六年,我有六年没回来了,姑姑!”

    “哇,这时间过得好快!”

    “就是,走的时候童谣还天天跟在我屁股后面,多小一个,现在长这么高这么大了!”

    “娃长的快的很,你别说六年不见,就是六个月不见面,那看起来都不同!”

    “就是!”

    “童建,吃饭了!”白琪英也来到门口。

    “白琪英姐这么快把饭煮好了?”

    “煮饭好不快?”白琪英说:“过来吃饭,老余!”

    “我马上也煮了!”

    “爸爸呢,在哪里,我去喊!等他回来一起吃!”童建对白琪英说。

    “回来了,在楼下,马上就上来!”

    童启胜看见童建非常惊讶,他沉默的脸上难得的有了一点笑容。

    “爸!”童建叫了一声,递了一支烟给童启胜。

    童启胜接过烟问:“你啥时候回来的?”

    “刚刚!”

    童启胜在火坑旁找个位置坐了下来。

    “童云,擦桌子拿碗筷,端菜舀饭吃饭!摆在面前的活,就坐在那里等,我不说就不动!”白琪英看着童云叨叨。

    童建看了一眼童云,童云站起身去擦桌子拿碗筷,白琪英还在厨房,她还有菜没炒完。

    年底,在外面打工的都返乡,所以,这时候是相亲的大好时光。

    童建回来没几天就开始相亲了。

    家里的家务和农活全部转移到童启胜身上,白琪英的任务是陪着童建。

    两人是完美搭档,凭着童建俊美的外表,男人的气概,还有白琪英那张嘴,女子两人大杀四方。

    就像邻居老太太说的,只有童建挑别人的,没有别人挑童建的。

    白琪英不在家,隔壁一下清净下来,每天只有偶尔的说话声,只有偶尔的锅碗瓢盆声音,猪食桶的声音...

    金华开始准备过年的东西了,头一天晚上,她让童启明泡了一铁皮桶黄豆,第二天,小小的黄豆吸饱了水,每一个都胀鼓鼓的。

    吃过早饭,把锅碗瓢盆收拾干净,童启明帮着煮猪食,喂猪食...

    “就是嘛,那猪食桶你又不是提不得,也还是提得嘛!”金华说。

    童启明斜了金华一眼,金华只是笑。

    家里的事终于忙完了,童启明一个人拿着弯刀和斧头去山上砍柴,金华去洗邻居老太太家的小石磨。

    自己家也有一个,但是,磨快被磨平了,找不到匠人来维护,磨出来的浆很粗,金华说没用。

    而且,去年磨豆腐的时候还把磨心弄坏了,童启明看了看,感觉自己搞不定,再加上,小手磨一年最多就用两三次,他懒得操心换,自己家的就一直闲置在那了。

    “你今天磨啥?”邻居老太太问。

    “今天磨黄豆。”金华说。

    “那么大一桶,你一个人能行不?”

    “能行!一会让童谣给我搭把手!”

    童谣最讨厌拉磨,手放在磨屏上,一直绕圈圈,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金华一点一点耐心地把黄豆和谁加进石磨的小圆洞里,进去的是黄豆,流出来的是白色的浆。

    才拉一会,童谣就拉不动了。

    童云刚好看见了,他走上前说:“我来!”

    “能行不?”金华问。

    “能行!”童云说。

    金华本来想拒绝童云的帮忙,怎奈自己也确实累了。所以,她默认了童云的帮助。

    有了童云的帮忙,金华觉得轻松不少,事情进行的顺利起来,很快一桶黄豆全部给磨完了。

    家里的一个陶瓷缸里放着金华从自家苹果树上储存的苹果,童谣感激童云,她回家去,拿了一个苹果,削好皮,交给童云。

    童云开心地接过苹果,大口吃了起来。

    “好吃不?”童谣笑着问童云。

    “好吃!”童云点头。

    童云离开了金华和童谣他们,让童谣出乎意料的是,金华立刻变了脸。

    金华沉着脸问童谣:“干嘛拿苹果给他?你自己吃不得?”

    童谣本来还很开心。她也突然哭丧着脸,低着头。

    童谣不承认自己有什么错,她不喜欢这样的金华。

    金华把原浆全部搬回家,又把老太太的石磨清洗干净。

    “磨完了?”老太太走出来问。

    “磨完了!”

    “快回去煮豆腐吃!”

    “晚点请你吃豆腐。”

    “那倒是好了!”

    “姑,明天我还得再借用一下磨。”

    “你还要磨啥?”

    “我想蒸点米糕,两个娃爱吃!再做点魔芋豆腐!”

    “你才能干呢!”邻居老太太笑着说:“只要你拉的动,你拿过来磨呗!”

    “好嘞!”

    金华回家煮豆腐,童启明也从山坡上回来了,她稍稍坐了坐就开始给金华帮忙。

    系绳子,栓桨,漓浆,洗浆,终于,生豆浆装了满满三大锅。

    童启明又去抱了许多的柴回来生火煮浆,金华准备了许多酸水放在灶头,浆煮开,她就用酸水压下去,如此反复,直到豆腐出来。

    金华会的不多,不过,豆腐,米糕,还有魔芋豆腐,蒸肉,酥肉,这些她会的,她都做的非常好!

    童谣和童年对子饿了,一直在一旁哼哼。童启明也肚子饿了,金华拿出一个大魁碗,两个土碗,给三人一人舀了一整碗豆腐。

    “豆瓣酱呢?”童启明问。

    “在碗柜里!”金华忙的不可开交。

    童启明自己去碗柜端出豆瓣酱。

    三个人用金华做的豆瓣酱和着豆腐吃。

    “好吃不?”金华问。

    “好吃!”两个孩子说。

    “豆腐都不好吃...”童启明轻轻地笑了笑说。

    “细腻不?”金华问童启明。

    童启明一边大口吃豆腐一边点头:“细腻!”

    金华用纱布包了一大团豆腐拿出去院子里压成老豆腐,其他的,她给童启胜父子俩端了一小盆,别家邻居一家一大碗,锅里的豆腐已经所剩无几了。

    “妈妈还没吃呢!”童谣说。

    “你快吃,锅里还这么多!”金华说。

    童谣想不明白,明明忙前忙后的是金华,豆腐也是金华做出来的,但是,金华从来没有吃过一碗全是豆腐的豆腐,她每次都吃豆腐稀饭,但是,豆腐稀饭里的豆腐她也是给了童启明和两个孩子,她吃的就是菜稀饭。

    童谣认为这样很不公平,她不能理解金华,同时,又认为金华好可怜,都没人爱她。

    吃过午饭,童启明负责砍柴和把山上的牛收回家。金华的任务是带着童谣和童年割猪草。

    田埂上长着非常茂盛又密集的萝卜,金华却带着童谣和童年去割野草。

    “妈妈,为什么不直接拔萝卜?”童谣问。

    “今天天气好,很适合割野猪草。萝卜放在那里,要是遇着下雨或者下雪天,又或者者时间比较紧的时候再去拔。”

    “哦...”

    “过日子就是这样,你心中要有计较,有长远打算,不要只顾眼前!”

    “嗯!”童谣和童年点头。

    空闲出来的玉米地里新长了许多小株的野草,金华把大背篓放在一旁,三个人开始找猪草,割猪草。

    “妈妈,这个猪吃吗?”

    “吃!”

    “这个呢?”

    “那个不吃!”

    “那这种呢?”

    “这种也吃!”

    ...

    “那种不吃!”

    天气虽然冷,三个人动来动去一直忙个不停,手脚和整个身体却非常暖和。

    童谣很喜欢割野猪草,找野猪草的过程有点像寻宝游戏。野猪草很小,想要装满整个背篓,非常需要耐心,这个过程又有点像是收集。

    童谣喜欢寻宝游戏,她也喜欢收集。

    童年也同样如此,不过,孩子再怎么喜欢玩游戏,总是过不多久就累了。

    一开始两个小家伙还挺有干劲,可是,那个大背篓怎么也装不满,童谣开始烦躁起来。

    “怎么还不满啊?”童谣看着背篓没好气地说。

    “你尽管找猪草,慢慢地,它自然就满了。”金华说。

    童谣再次跑去找野猪草。

    直到天黑了,三个人才勉强把背篓装满。

    “冷,走吧,回家!”金华把镰刀插进背篓里,背着猪草,赶着童谣和童年往回走。

    童谣这时候已经有点冷了,背篓没有她预期的装的满,童谣心情低落。在干活的过程中,童谣时不时的就会碰到这种情况,就是,自己努力的结果达不到自己预期,这种不好的感觉,不管体验多少次,总是不能习惯。

    因为,童谣是一个倔强的人。

    “下次,你一定要做到!”童谣心想,她差点被玉米桩拌倒。

    “小心!一步一步,踩稳!”金华背着猪草耐心地跟着两个孩子。

    没走几步,童启明来接他们了。

    童启明把猪草背走,金华一边手拉着一个孩子,快步往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