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雪岭 » 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

    今天是北川局基建工程处成立的日子,连海平显得心事重重。

    工程处的成立,意味着北川局开始了大规模的基础建设。这个提议,从来到北川局址后就一直摆放在连海平的桌面上。只是刚建局时,千头万绪的,各项事务一个接着一个的。在经历了大半个冬季的摸索,各项工作有了头绪后,成立工程处,就成为了顺理成章的事。

    马上就要来临的春季,也预示着今年大规模的土建工程开始了。

    计划中,连海平没有把北川局的办公场所排在第一位,而是把建设二十栋居民住宅房放在了首位。陆陆续续调来的职工中,有很多是拖家带口来的,不能让他们总是住在混居在帐篷中。

    在连海平办公的帐篷中加上了一张桌子,上面摆放一个手写的小牌子:基建工程处。

    第一任处长是从商河林业局调来的王福成,在商河林业局就一直从事基建工作。

    连海平和他围坐在火炉旁,就工程处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商议了半天。

    谈话间,连海平不时的把头望向窗外,有时沉吟不语。让王福成有些摸不着头脑。

    林松两天两夜没有回来,他不时的想起赵双喜的事,感到心惊肉跳。这么冷的天气,一个人怎能熬过去?在林松出去的第一个夜晚时,他去了林松的帐篷内,见到空空的床铺,那一刻,他感到离开后悔,不应该让林松去冒这个险。

    他感到惭愧不已。

    为了迎合上级部门的意图,而让林松置于危险之中,这不是典型的自私自利吗?

    这种心情,随着第二天仍未见到林松回来,而愈加深重。深夜中,直锤自己的脑袋。当初怎么也不能让他一个人去猎熊啊!

    第三天一大早,连海平下定了决心,今天若是林松还未回来,就派人进山去寻找。若不是他临走时曾嘱咐过连海平,几天没有回来,不要派人进山去寻找的话,连海平第二天就要派人去找了。

    电话铃声刺耳的响了起来,把连海平吓了一跳。

    电话是林松的父亲林山东打来的,让林松有空去白桦岭中转站一趟。连海平放下电话,心内纷杂不已,下了决定,今晚林松再没有回来,明个一早,就组织人进山寻找。

    晚饭时,连海平在食堂的人群中寻找了一番,没有见到林松的身影。他何尝不知道这是无用的举动,若是林林松回来,肯定会直接去找他的。

    食堂里的人渐渐稀少了。对付着吃了半碗饭的连海平收拾碗筷刚走到门帘子前,与一个匆匆走进来的人险些撞个满怀。待看到这个人的脸时,连海平几乎要喊出声来,原来进来的人正是林松,脸被冻得通红,手里拿着个空饭盒。

    看到林松回来,连海平惊喜过望,心头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当得知熊已经被打死的消息后,更是难耐心头喜悦。心情好了,也有了食欲,陪着林松又吃了一顿饭。

    第二天一大早,林松搭着局里的便车去了白桦岭中转站。进山去取熊的事,被连海平交给了“狩猎组”,运输的车辆由谷云峰和侯德海负责。

    侯德海是自告奋勇要求去的,昨天晚饭时听说林松打死了熊,他就嚷嚷着要去。他要一雪前耻。由于这只熊是自己的疏忽大意才跑掉的,而后又闹出这般大的动静,咬死了局里的马儿、牛就不说了,害的赵双喜也为此牺牲,自己为此承担了多少的嘲讽、多少的埋怨!这次虽然是只死熊,但自己也要亲手将它运回来,亲手扒下它的皮,如此这般,才能出了心中的这口恶气。

    山里的路不好走,拖拉机要不停的躲避前方粗壮的大树,在树空间穿行。大家沿着林松回来时砍过的标记,,直至下午天已经黑了下来,才将熊拉运回来。一天又半宿的时间,熊已经被冻成了一坨子。众人费了好大劲,呼哈喊叫着把熊抬到侯德海居住的帐篷中,将它解冻。

    这一夜,帐篷外笼子中的两只小熊,嗅出了朝思墓想的气味,焦躁的在笼子里“呜呜”叫唤,用头撞击着铁笼,头上的皮毛撞破了,流出血来。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刚露出迷蒙的光亮。惦念了一宿的侯德海,将众人喊叫起来,剥起熊皮来。帐篷外支起一口大铁锅,烧起火来。

    谷云峰在山中见到这只熊时,很吃惊,这么多年在林区的生活,见到的熊不管是死的,还是活的,像这只熊这般大的,还是很少见。心里想着也就是林松能把这只熊猎到。

    “这只熊,最少也得八百斤!”他判断道。

    侯德海表示赞同。锋利的匕首在他手上快速的剥着熊皮,早饭他就要来个炖熊肉。自从在林松的介绍下,他和谷云峰相识后,他就认为谷云峰才是条东北的汉子。喝起酒来从不玩赖、耍心眼,不像林松,喝下半碗酒就脸红脖子粗的,再不肯喝了。弄得自己都没有了酒性;但人家谷云峰,端起碗来就干,他侯德海喝多少,人家就喝多少不说,喝完还脸不变色心不跳的。酒后照常出工驾驶拖拉机,不耽误事,跟自己一样有能耐。侯德海想:啥叫知音,这就叫知音。

    这回有了熊肉,又可以乐呵个半个多月了。

    “这个熊掌,应该送给那个叫施彤的小姑娘吃,就是这个爪子将她的脸蛋弄花的。”谷云峰提着剁下的熊掌,若有所思的说。

    “嘿嘿,想的美!昨个把熊拉回来时,连副组长就说了,熊皮一定要保存好,剥成整张的,晾干后送给地区革委会去。但能只送熊皮吗?这四个爪子咋也得送去啊!咱哥们想吃熊掌,等下次吧!”

    侯德海说完很是怅然若失,若是有熊掌下酒,他还能多喝一碗。

    剥下熊皮后,大家开始分解熊肉。

    一个工友想起了什么,对侯德海说:

    “想吃熊掌,还用等下次吗?你那里不是养着两只小熊嘛!再等一年就可以吃了。”

    侯德海“呵呵”直笑,原来这些人早就惦记上自己养的小熊了。想的美!

    侯德海拖拽着,把熊皮扯到帐篷外,费了好大的劲,才把熊皮搭到架子上。回过头来,看见笼子里的两头小熊,正惊恐的望着自己,望着自己一手的鲜血。

    “瞅啥瞅?”侯德海呵斥道。一想到这张熊皮还要上交,心里就窝火。“再瞅把你们一块炖了。”

    熊皮很快被冻得干硬,在寒风中,呈现出一种奇怪的姿势,在风中呜鸣着。

    北川局的第一个春节,过得很热闹。每个生产组,轮番着上台演唱革命歌曲,担任主唱的,都是那些从城里来的知青们,唱起歌来,声情并茂,还不怯场,而本地的那些职工们,扭扭捏捏的只能担任个伴唱,或者只在台上亮个相。

    军代表陈忠国趁热打铁,将其中演唱得比较好的几个组,用汽车拉到白嘎峰下的军营里,和铁道兵战士们,来了个“军民大联欢”。只是这样的一耽搁,那些城市里来的知青们,就没有时间回家了。以眼下的假期,很可能坐火车还没有走到家中,就得往回返。只有那些家在附近几个林业局的当地职工们,能够回到家中待上个四五天。

    春节过后,大兴安岭北坡的寒意明显减退了不少,冷得常常直冒“大烟泡”的天气,很少出现了。在这个冬季,把北川局的贮木场修建完工,是连海平入冬时定下的既定任务,在节后的开工大会上,他再一次重申了这个任务的重大意义,将为来年冬季的木材贮放,打下基础,他号召所有职工积极行动起来,发扬“小手斧、小爬犁、小土窑、小扁担、小土篮”的“五小”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争取在春初,将北川贮木场基本建设完成。

    除了烧炉子的,做饭的。剩下的职工,不管是机关的,还是后勤的,都忙活起来,连海平自己也扛着把镐头,亲自来到雪地里清理树根、土包。

    全局里唯一没有参加建设贮木场任务的,就只有谷云峰带领的二个生产组,连海平给他安排了更加重要的任务;雪融化之前,攒够春、夏、秋三季建造房屋所需的木材,并要把木材加工成所需规格的各种板材。

    这个任务是很沉重的,按照计划,来年北川局里要建成至少五十栋的“板夹泥”土坯房,所需的木材数量是惊人的。上山伐木、拉运,他谷云峰是不愁的,自从参加工作,干的就是这一行,轻车熟路;唯有这个木材加工方面,他是一个彻彻底底的门外汉,就连怎样将一米半高的大锯片安装上去,他也是不明白的。思来想去,他想起在靠山屯时,林松曾经在那里的木材加工厂干过活,于是,他向连海平提议,将林松从后勤组要了过来,让他负责木材加工的事项,而自己,专心负责木材的采伐倒运。

    望着满山满岭粗壮的大树,放眼望去,无边五尽。谷云峰想起了自己很早以前就有的想法。那时他还在商河林业局,在当上了拖拉机师傅后,一直梦想着自己能在一个冬季里拉运上一万米的木材,这是一个不单要靠日积月累的数字,还要有天时地利的配合,而运气,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他每日里第一个驾驶着拖拉机进山,最后一个回来,顶着星星去,迎着星星回,跟着他的助手,受不了如此强度大的劳动,换了一个又一个,而他乐此不疲,向着那个目标执拗的前进。只可惜,三个冬季中,每一年不是因为机械总是损坏,就是场地树木少,而或人生了病,功亏一篑。他的目标始终没有完成。

    今天不一样了,场地树木无尽,机械也大修过,剩下的,就看自己的了。

    他简直有些迫不及待了,盼望着白嘎峰隧道尽快通车,铁路尽快建到这里,那时,他就可以大显身手了。到那时,林鹃……。

    他的心又黯然下来,自己再想林鹃又有什么用?更令他恼恨自己的,是自己已经是个有对象的男人了,已经没有了去想林鹃的资格。

    在那次他一路沿着火车道,失魂落魄般的走回到商河林业局的家里时,心头伤感之极。第二天,就听从父母的安排,去相亲了。女方是商河林业局木材检验大队的,家庭条件和工作,以及相貌都很合父母的心意,双方见面后,他的心里是很无所谓的态度,认了命一般的,任由对方挑拣、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若不是因为心里头,被一个牢固的念头所控制,他早就不耐烦的拂袖离去了。那个念头不时的提醒着他;林鹃不爱你的,那些想法和念头都是一厢情愿的,过去的,再也回不来了。

    他希望最好女方没有看上他,这样一来,自己也有了对父母的交代,又不违背自己的心意。但事实很遗憾,那个叫宋爱戎的姑娘,对他很满意。

    这世界就是这样,在别人那里弃如敝履的,在另一个人的眼中,很可能就是无价之宝。世事无常,只有那些看透了人生本质的人,才会在平凡中觅得生活的乐趣。

    谷云峰报名来到北川局时,并没有向宋爱戎说,只是在父母不依不饶的追问中,才不咸不淡的说了个理由。

    “我在商河林业局,啥时候才能转正?到了新建的北川局,用不了两年就能转正,这就是理由。”

    对于这个临时编凑出来的理由,父亲是深信不疑,连叫了两声“好”,认为儿子有志气、有远见,将来一定差不了。当即决定,把原本要送给宋爱戎家里的兔子拿来炖上了,他要为有远见的儿子送行。

    过年时,谷云峰回到家中,原本以为宋爱戎会埋怨他,去北川这么大的事,也不跟她商量一声,甚至会气从中来,直接跟他提出分手。但这姑娘什么也没有说,两人见面后,只字不提这件事,还嘘寒问暖的问他在那里的情况,姑娘的大度,倒让他感到惭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