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雪岭 » 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

    刚刚进入三月份,天气明显的变得不再刺骨寒冷。帐篷角落里的雪堆,不经意间,在正午时分,悄悄的开始融化。

    北川局的第一个冬天,终于要过去了。虽然吹在脸上的风,依旧是寒气凛人,可空气中的温度,已经在一点点的上升。白昼的时间一天比一天长,人们待在帐篷外的时间,也三三俩俩的多了起来。

    这天晚上,侯德海在喝完两杯酒后,闲来无所事事,来到他的“宠物”笼旁,犯愁的看着那两只小熊。经过了一冬天的时光,这两只小熊居然没有长大多少,好似比原来还要小了。这段时间,林松分配到了工程处的木料加工厂,每日没黑没白的加工木材,很少有机会照顾小熊了。同样的,自从局里成立了基建工程处,季房屋的建造,侯德海也被分配到那里,每天都要往返白桦岭中转站,拉运储备建设的物资,累得脚打后脑勺,憋了一肚子的气。

    看着小熊,他想:这小东西也许是因为,平日里吃的食物尽是素的,才长不大。他起身来到食堂后厨中,趁着没有人注意,偷拿了一块肉回来。来到送到笼子旁,把肉递到笼子里,嘴里还在念念有词:

    “小东西,给你们肉吃,快快长大吧!哎呀我的妈呀!”

    侯德海惊叫一声,连忙从笼中抽出手来,只见手背上被咬出个大口子,鲜血涌了出来。

    也不知是因为小熊在饥饿间,抢食他手上的肉所致,还是小熊记住了他对它们母亲所做的事,记恨在心。此刻,在他手上留下了一道伤口,弄的鲜血淋漓。

    侯德海这个气呀!;老子好心好意给你们肉吃,这畜生居然还敢咬自己,这……这不是典型的恩将仇报嘛!

    他气哼哼的回到帐篷里,找了块纱布将手掌缠起来。逐渐加重的疼痛,让他心头上的火气越来越大。

    “他妈的,这熊不能再养了,居然敢咬它的主人,要造反了。今天就剥它的皮,吃它的肉。”

    帐篷里的人不明所以,见他发了疯似的,摸出一把半米来长、磨得雪亮的砍刀,冲了出去。这小子,犯起浑来,是出了名的,也没人敢前去劝阻。

    他将笼子的锁链解开,把门打开。那两只小熊惊恐的看着眼前已经红了眼的这个人,气汹汹的手里提着把砍刀,在夕阳中泛着光芒,不由的不停向后畏缩。

    侯德海一脚踢翻了笼子,将小熊从里面倒了出来。

    “我让你他娘的咬我!”

    狂吼着,举起的砍刀带着风声向其中的一只砍去,那只小熊却很机灵,居然猛地缩回了身,砍刀贴着小熊的脑袋,呼啸而过。将其中的一只熊耳,贴根削下。就在他再次抡起砍刀时,却“哎呀!”一声,痛得他几乎要将砍刀扔下。

    另一只小熊居然趁他不备,在他的腿肚子上狠狠的咬了一口。

    侯德海这个气呀!养了大半个冬天的小熊,居然都开始攻击上自己了,这不是典型的农夫和蛇嘛!亏了自己把舍不得吃的肉都喂给它们了。

    今天说啥也要吃了这两个忘恩负义的熊崽子。

    这个想法,只是他个人的想法。那两只小熊却没有给他这个机会,趁着他察看腿上的伤口时,撒开腿,就向帐篷边的林子里跑去。

    侯德海追出几步,感到腿上火燎燎的疼痛,恼怒的投出砍刀,却只扎到了小熊的身后。眼睁睁的,他看着被喂养了一冬天的、他的“宠物”,跑到林子里,不见了,消失得无影无踪。

    侯德海是个好脸面的人,自此每当有人问起他的“宠物”为何不见了时,他都会用一脸慈悲的表情告诉别人:

    “我把它们放生了,咱做人就要厚道。现在天气也暖和了,正是将它们放归山林的好时机,让它们回归大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至于他手上、腿上的伤,逢人就说是在干活时,不小心碰到了。为此还请到了三天病假。

    春天的脚步,在这里总会是姗姗来迟的,很有“犹抱琵琶半遮面”意味。道路上的冰雪融化了,变成“淙淙”流淌的溪流。人们把穿了一冬的大棉衣折叠起,想要留着来年冬天再穿。可转眼间,一股寒流来袭,变天了,溪流重新凝固成冰,又一场大雪飘飘洒洒的,不但将原来融化掉的雪层补上,冷热交替中,形成了一层厚厚的硬雪盖。齐腰深的雪层里,人是难以行走的,就连拖拉机,在发粘的雪窝中行走,也会时不时的,将链轨走掉。

    北川局的基建,只好暂时停止了。大家无所事事的,等着下一阵春风,将雪融化。

    军代表陈忠国没有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借此时机开始了民兵大训练。1971年初,“珍宝岛事件”的余波仍在发酵,据说苏联在HLJ对岸已经陈兵百万,虎视眈眈的盯视中国的北方。

    职工们暂时放下斧头和油锯,拿起了枪支,像一名真正的军人那样,每天跑步、打靶、练习投弹。为了让民兵们彻底的对枪械掌握熟练,陈忠国将枪械库里的枪支,分发到每个民兵们的手中,平日里可以自由的使用。

    一时之间,喜爱狩猎的人们,闲空下来就钻进了深山中。枪声不时的在林间回荡,大家的餐桌上,倒也丰富起来。

    侯德海煞有介事的警告那些进山的人们:

    “不管他娘的是谁,在山林里要是看见我的那两只‘宠物’,谁都不许开枪,谁要是不听劝,可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但不管是进山狩猎的,还是来到树林里劳动的,谁都没有见过那两只小熊。离开牢笼后,它们就消失在了茫茫的大森林中,那里危机四伏,弱肉强食。即使是侯德海,虽然嘴上这般说,心里早就认为那两只小熊早就让狼吃了,或是饿死了,喂了乌鸦。

    北川局三月份成立了广播站,每日里向大伙播放着革命歌曲,一早一晚的,很是热闹。连海平在选用广播站的人员时,看中了靳红梅的铿锵语调,把她调了进去。

    连海平的这一举动,为自己招来了很多的闲话。局里的很多人都知道他与妻子的感情不和,长时间的待在北川局里。即使回到地区开会办公,也很少回到家中。人们将这两件事联系到一块,自然的,有了自己的想法。对于这些闲言碎语,连海平并没有放在心上。

    他对靳红梅的注意,在她刚来到的时候就有了。他看中了靳红梅身上的那股干脆利落劲,说话办事从来不拖泥带水。在她们那一批知青刚来到时,有很多当地的男职工常常坦胸露腹的到处行走,随意大小便。靳红梅直接就在食堂打饭时,当着很多人的面,对连海平提出了抗议,让他尴尬了一阵子,三令五申的下达了通知,才渐渐的杜绝了这种现象。

    从连海平的视角来看,靳红梅是个好苗子,稍加培养一下,就可以担当起更多的重任,就像谷云峰一样。作为这里的领导,他有这个义务去挖掘可用的人才,这里也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况且,这些从城里来的知青们,各个有知识,有文化,学习新事物特别快,眼下北川局里需要的,正是这样的人才。

    春季就快来到了。随着拖家带口来到这里的职工越来越多,北川局成立学校的事,已经迫在眉睫。连海平已经想好了,新成立学校的教职员工,就先从这些城里来的知青中挑选出来。

    他看中了知青中叫张含秋的男知青。

    当张含秋听说连海平要他当北川局的第一任小学校长,连连摆手推迟:

    “连组长,这可不行!我从来没有干过这一行。你要是让我当个教师,教教小学生,我还能勉强对付。让我当校长,这是赶鸭子上架啊!”

    连海平笑了,说:“这里哪个人不是赶鸭子上架,我还从来没有干过负责筹备一个林业局的工作呢!不也走到今天。摸索和探讨,是我们搞定新事物的法宝。眼下时间紧、任务重,北川局的小学,必须要在今年的‘五一’时能够开学,不能耽误了来这里工作职工们的孩子。”

    张含秋低头想了想,同意了连海平的要求。低头间,他把北川局里认识的人都过滤了一遍,确实没有感觉到有哪个人可以来担任校长一职。

    “那行。我干。等学校走上了正轨,调来了更有水平的人,再让别人干。”张含秋说。

    “那好,那你今天就上任了。想一想,有没有什么困难?”

    张含秋回想了一下自己上学时的场景,说:“首先得有教室啊!”

    连海平点点头,说:“那好办。你先去找个地方,然后我先让工程处在那里盖个帐篷,盖个大一些的,你和学生们就都先在那里。等到天暖和些后,局里开始盖房子时,我让他们先盖个学校出来。另外,你先统计一下,看看眼下一共有多少个够上学的孩子。”

    连海平的信任,让张含秋感到肩上的担子,瞬间加重了。走出办公室的帐篷时,他才想起来自己这个校长,手里连一本教材还没有呢!想要回去问问连海平去,转念一想,算了,连组长也不会有的,眼下先是走一步看一步,先有了办公地点,其余的都会慢慢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