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齐照 » 新的征程

新的征程

    第四战,以狄青胜利结束。

    最后一战开始,张湘宁手持木棍,缓缓上场,回忆起自己以前的生活,嘴角露出微微的笑容。

    他回想起小时候,练武练累了就他坐在父亲的脖子上摘枣吃,衣服划破了,就脱给母亲,母亲总会用温柔的纤手轻轻地拍她的头,然后开始缝补,到了秋收的时候,他会帮着父亲一起收拾,每次秋收回来之后,都会看见母亲在包饺子,虽然没有一丁点肉,但自己总是能吃几大碗。在闲的时候,张湘宁便和自己的父亲一起练武,他父亲说了,自己就不是读书的料,要想出人头地,将来就应个武举,他已经想到了自己中武状元的场面。

    然而梦,破裂了!

    史书记载:夏朝梁武三年,天大旱,连旱数月,颗粒无收,饿殍遍野,戎族大举入侵,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死伤者数十万人。

    夏朝梁武三年,天气大旱,颗粒无收,好在张湘宁的父亲,平时勤勤恳恳的,倒也留下了不少余粮,足够撑到下一年,因为张湘宁的父亲心地善良,看不惯邻居受苦便把自家粮食散了出去,只留够下半年用的和种粮,但今张湘宁父亲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家半年的粮食,也救不活几人,那些没有得到粮食的人,心生怨念,便对戎族说张湘宁家有粮,不出意外,戎族找上门来,杀其父母,张湘宁躲在床下逃过一劫,事后张湘宁把泄密的人,全部杀了,主动自首认罪,那县尉施兆鹏看张湘宁,如此英勇,有意留他,便用钱打发了死者家属,送他充军,张湘宁也凭自己的本事当了小都统,此后,张湘宁无比的后悔,如果自己当时站出来跟戎族打,父母是不是就不用死了?复仇的心加剧,但是他知道仅凭自己单枪匹马是永远都报不了仇的,因此,他只能向上爬,为自己争取领兵权来报仇,但是升到小都统后就需要功绩才能继续升职,这也就是他为什么要事事都揽。

    他非常感谢葛平齐给他了一个机会,为此,他愿意为了这个机会付出他的生命。

    而徐荣这边就简单多了,无论是输还是赢,对他问题都不大,于是便相对轻松的应对。

    双方站刚好,张湘宁就冲了上去,挥起手中木棍,朝着徐荣的脸上砸去,那徐荣见状连把木棍横放双手持棍挡住,随即张湘宁以徐荣的木棍为支点,用手柄从另一个方面打去,那徐荣见躲不开,便把力压在木棍上,顺势压了下去,张湘宁见一棍挥空,用棍撑地迎了上去,那徐荣握住棍的中央,直刺了过去,张湘宁一看对方朝着自己要害来了,只得进行闪避向旁边一闪,肩膀上正挨一道,随后徐荣将手中的棍快速下滑,挑起张湘宁的棍,张湘宁一挥那棍便落在了徐荣脖颈上,张湘宁惊讶的看着徐荣。

    徐荣淡淡一笑说道:“将军好武艺,是在下输了。”

    两人走了下来徐荣拱了拱手说,“葛将军麾下名将众多,在下配服,按照赌约,吾愿降,但不知其他将军是为何意?”

    “吾等亦愿效忠葛将军,愿为将军鞍前马后。”其他人一听徐荣这么说也附合道。

    “吾等愿誓死效忠将军!”一旁的士兵也高声纳喊。

    葛平齐看见眼前的景象,心中颇为激动,那响天彻地令人着迷,难怪从古至今有这么多人被权利蒙蔽双眼。

    “李先生,接下来该干什么?回城吗?”葛平齐向一旁的李儒问道。

    “禀公子,应当继续向前,平定军武山,白马山,桃山,行汝山这几处叛贼。”李儒拱了拱手回答道,“现汉山诸位弃暗投明,我军实力大涨,应乘胜追击一鼓作气拿下叛军。”

    葛平齐微微点头:“先回帐中再说吧!”

    众人来到主帐内,按礼分开坐下。

    只见李儒从袖口中拿出了一张地图,指着上面的画说道:“这是夏宁城,这是我们现在在的位置,这里是汉山,距离这里最近的便是军武山和白马山,军武山的叛军首领笑面虎石玉,扒山虎张忠,离山虎李义,这三人相国寺放火,大闹万花楼,李义一拳打死恶霸胡伦,只可用智取。白马山,桃山,行汝山这三座山归属于一个势力,首领名叫马遵,军中有奇人,叫什么名字不知道,但是赵兵多次讨伐,都大败而归,多是此人出的计谋。”

    葛平齐听到这里对马遵这个名字倍感熟悉,但就不知道出自哪里,“那依李先生这么说,马遵那里犄角之势,所以要先攻打军武山喽?”

    李儒欣慰的点点头:“正是如此!”

    “等等。”刘庆突然高声大喊,“不用劳烦将军领兵前往,吾愿使其归降。”

    一听到刘庆说这话,李儒和葛平齐的脸上写满了惊讶。

    刘庆一看没人理他,以为大家都觉得他是说假话,于是又说:“吾愿立下军令状,若不成便来斩我之首。”

    葛平齐看了眼李儒,李儒点了点头说:“刘将军,不知为何敢出此言?”

    “先生有所不知,我原本便是那军武山的大当家,我叫飞山虎刘庆,后来老母病重便辞退了三人,回家探望老母,回来的时候刚好遇见胡将军,一交谈便知道胡将军气质不凡,于是便跟了胡将军,虽然那三人干的坏事多,但是他们讲仗义,只要将军答应他们投降后不再治他们罪,我肯定能说来他们投降。”

    “你说的我都答应,但万一你是去通风报信怎么办?”葛平齐发问道。

    “这,将军你要是不信那就不去了呗。”刘庆一点无奈的说。

    “我逗你玩的,就是为了看你的反应,你尽管放心去,你要是真说过来呀,我给你记大功”葛平齐笑着说。

    “军无戏言!”

    “军无戏言!”

    “既然如此那某就告辞了。”刘庆说道。

    “吃了饭再走呗?”葛平齐笑着对刘庆说,“有肉。”

    原本无精打采的人,一听到这句话立马来了精神。

    就在这时苏轼端着一盆盆的菜进来了,有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豆腐,清炒青菜等等。

    这是葛平齐来到这个世界后第一次吃肉,在两个世界之中,第一次吃名家做菜,不过好像不止自己第一次吃肉,因为外边儿已经开始欢呼了。

    帐内的这些将军们,也都开始吃了起来,这时张湘宁又不知从哪里来了几坛酒,场面其乐融融。

    酒足饭饱后,众人也开始评论菜的味道。

    张湘宁说“这是什么盐啊?吃完竟然如此细腻。”

    “这呀,是现在连夏天子都吃不到的细盐。”狄青略待醉态说道,“我家公子制的,现在都已经能量产了。”

    众人一听,酒都醒一半了,吃了细盐,那不就相当于只能和葛平齐站一队了吗,不过既然能制细盐,那军资方面就不用担心了,有好处,有坏处。众人所幸就不再多想了,反正自己来投降本来就是效忠于葛平齐的,这有什么大不了的?

    于是该吃的吃,该喝的喝。

    原来葛星语担心葛平齐的领军能力,于是送了五车肉,来提升士气,而苏轼刚比完就去后厨帮忙了。